战火逼近

    “西线怎么样”红奇府此时各大臣都在。

    太尉武汉夫说“西线战事不乐观,具体可留内廷(内廷,由丞相,太尉和玉蟾台总司长三人组成的泛夏实际最高决策机构,遇事在丞相府内廷密室由三人讨论决定)讨论”

    “那东线呢?”

    “东线李桓横正在死守,但有华合会联军和义勇军帮助,目前正在僵持,近日敌军伤亡巨大,撑些时日,我军会逐渐占据优势”

    丞相想了会儿,又问众人“大家还有别的要说吗?”

    “丞相,广沐(广沐,既广沐平原,人的右脸)五郡饥荒的赈灾粮~何日能到民济局(泛夏管理全国民生的机构)中。”民户局局司音微拱手面向丞相。

    丞相想了想,说“目前以军为重,事实上我们没法抽出太多资金,赈灾固然重要,但政府目前力不从心,又临大敌,赈灾粮先拨给5分之一,一周内递交民济。”

    音微拱手拜谢。

    丞相突然想到了某事又问“工设局,仁青周边现在处理的怎么样了。”

    “一切工程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工设局局司李尾回答。

    “灾后重建一定要又快又好的进行,仁青流域对我泛夏举足轻重。”丞相告诫李尾。

    “在下定不辱使命。”

    “好了,散会,大家都要各司其职,灾难都会过去的”丞相转身进入内堂。

    百官退出。

    武汉夫和玉蟾台驻丞相府的使者味丛与丞相一起进去内堂。

    丞相坐中,太尉和使者左右坐,隔着一张三角形的桌子。

    “太尉说说,西线战事吧”

    “好,西线战事很不乐观,峄灵军在嵬异部落的帮助下,几乎顷刻攻破了我军北户鬼林地的各阵地要塞,目前,武功,河洛,付城,安多林,洛汤都已失守,而且西线敌军人数较东线多,还没有遭到如木杉城这样像样的抵抗”

    “不是派去3万多京城驻军吗?怎么还是败的如此之快”丞相打断武汉夫。

    武汉夫顿了顿说到“西线敌军根据近日战报和斥候侦查,总人数~不下15万。”

    丞相闭上了眼,一会儿才张开“这就不奇怪了,不奇怪了”

    ~

    “太尉,说说你现在在看法吧”

    “丞相,在下认为~应当集中有生力量于安常,依靠安常山地和城墙工事与敌抗衡”武汉夫望着丞相。

    “如果这样,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夏楠平原?意味着敌军要包围我们的都城?意味着安常的子民会看扁我们,认为我们的无能,让这群贼军毫不费力的打到我们的核心。”丞相望着武汉夫。

    “但如果主动出击,与敌在夏楠决战,风险太大,不如凭安常之固,泰魁之险与敌抗衡有胜算”武汉夫回答。

    “如果不主动出击,等敌人打到家门口那时,全国沸腾,四乱纷生,首都被围,安常之外国土如何知道朝廷存亡与否,天下之人如何得皇令讨贼?”丞相语速有些快,但声音不大。

    武汉夫又答“丞相所以极是,但如果因小失大,造成我军巨大伤亡,乃至战败,后果不堪设想。如今我各军主力未动,加之各地蟾军戴甲之兵不下30万,如撤守安常,凭泰魁险,安常固进可俯攻,守亦无忧,依靠泰魁山地层层阻击,层层消耗,敌军远来,日久必疲!望丞相明鉴!”

    丞相长久不语。

    丞相开口“味使者,各地治安如何?”

    味丛道“如今灾情对各地治安影响最大,正如刚大殿内音局司所说,广沐五郡灾情严重,而且这五郡治安状况也日趋严峻,目前我玉蟾台驻广沐五郡的各蟾府,警力均已捉襟。但,夏楠各战区的郡府,他们的灾情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这些地区目前处于交战区或敌占区,无法详细调查。这些地方治安更为复杂严峻,敌占区的蟾府已经撤离,交战区蟾府也没以往的威慑力,盗贼不断,群寇四起,总之如若战事继续拖延下去,则玉蟾台不敢保证各地方不会发生大规模动乱,甚至~叛乱。”

    味丛说完便起身,拱手对丞相。

    “玉蟾台愿丞相及太尉早日扫灭群贼,玉蟾台愿为国家战事提供一切帮助。”

    “好!玉蟾台不愧为泛夏之矩”丞相有些欣喜。

    又看了看武汉夫。

    “汉夫,不是我不愿保险行事在泰魁决战,你看各地乱象频生,如果不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大胜,则泛夏无光,百姓无望,到时候民怨沸腾,我等皆成罪人啊”

    武汉夫犹豫了。

    丞相又说到“如今,夏楠各郡尚存七之三四,如今就这样撤退到泰魁,敌军岂不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整个夏楠平原!汉夫啊!到时你我都将成为千古罪人!”

    武汉夫低下了头,还是不说话。

    “当然,泰魁安常之固肯定是要用的,它们就像我们的后盾,能给予前线补给,就算前线战局不利,我们也可撤往泰魁,总好过不做一丝抵抗就把整个夏楠平原拱手让人,如果真那样,百姓如何看待我等?如何看待军队?”

    丞相说完看着武汉夫。

    武汉夫抬起了头,缓缓的说到“在下不辱使命,军队定当竭尽全力,死而后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