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山河镖局 > 第八章 英雄?

第八章 英雄?

    回九央的路上,洪维从太子口中知道了镖局的现状。

    “就是这样,一切在半年前都安置好了,只是你母亲在此以后,情绪不稳定。不信任我和我派去的何雨,以为她要抢走你们的镖局产业,险些绝食,还好何雨将洪夫人安抚好了。”

    太子低声说:“你父亲的意外,是我的责任。”

    洪维在听到老师的自责,也不知如何作答,他不能替父母去原谅或者责怪老师,这是老师教他的。

    在浪州知道悲剧之后,他其实并不担心镖局的问题。

    他信任太子能将英烈的家属好好安置。

    他更多的是为父亲等死者而悲伤。

    但他没有想到母亲会因为自己的多年离家和父亲的意外,而记恨太子。

    事实上,自己和父亲在离开的时候,都没有真正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吧。洪维这样想。

    就像母亲不能把太子和何雨当自己人一样,自己和父亲在关于追随太子的事情上,可能并没有把母亲当作自己人,即使是至亲。

    洪维无法阻止自己的胡思乱想,他开始比较太子带来的宏伟理想,和自己家人哪个更重要。

    “如果我的生活富足,家庭幸福。而当今天下虽远远达不到我们的理想,但至少和历代比,已经是盛世了。

    为什么要牺牲我的至亲,去实现我的理想呢?”

    从知道父亲的死讯以后,洪维就思考了很多。而母亲的情绪问题,让他越想越远。

    “哦,还有。何雨和你母亲说在求学的时候你俩青梅竹马,出海前你们私定终身了。现在你回来了,这个情况怎么处理你和她商量一下。”

    ??????

    ---------------------------------------------------------------------------------------------

    等到太子一众真的进入九央城时,城内爆发了巨大的欢呼。

    太子殿下策马在前,而后穿着制式战甲的丁午号众人骑马跟随,城防营的兵卒在两侧守备。

    太子殿下永远是九央城的一面旗帜,九央城的老百姓也许并不明白出海的意义,但他们无比崇敬这位太子。

    只要太子带队在九央巡礼,必然是大启的英雄,毕竟太子就是大启最大的英雄。

    走到皇城前,英雄们下马,卸甲。

    禁军将士冷漠地凝视众人。

    走过长长的过道,来到第二面门前,一个中年太监正在驻足等待。

    太子走向前时,那公公走来轻声说了些什么。

    太子怒哼一声,回头一看,反问:“不就七十多人吗?怎么不能进去了?”

    公公吓得直接跪伏,磕了个头却不敢说话。

    太子没有理会他,径直向前。

    洪维做了个手势,示意继续向前。

    但船员被接下来的场面吓到了,不敢轻举妄动。

    那公公快速地磕头,一边磕一边说:“军爷救命、军爷救命。”

    杨先锋搀起公公,问怎么回事。

    答道:“宫里规矩,诸位品级不够,不能一下进这么多的。奴才不敢忤逆太子殿下,可真是让诸位都进了,奴才可就……”

    公公又重新跪下,想要继续磕头。他的后果没有明说,但在众人眼里必然严厉至极。

    杨先锋对洪维说:“舟师,要不就你去面圣吧,咱们回去就是了。”

    洪维还没说话,公公就抢先说到:“各位军爷也不能回去啊,若是陛下想要召见各位,咱们守在这,一下就能到启阳殿去。”

    杨先锋了然,“那咱们就在这等吧,舟师你去就是了。”

    洪维自然是不愿意了,拉着杨先锋,又看着下一级的于声等人。

    奈何其他人都被这严肃的宫墙规矩吓得不敢乱动,洪维也就不劝了,拉着杨先锋往门内走。

    门后,由白砖构成了巨大的广场,正面是一座宽阔的阶梯,提边的扶栏上雕刻着奇珍异兽。

    进了门,杨先锋怕别人觉得举止不当,挣脱开了洪维拉他的手,落后半步跟着洪维。

    太子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会儿,看到只有洪维和杨先锋,无奈地叹气出声。

    英雄,只能伫立在狭长的宫门过道之间,期待着帝王的一时兴起。

    太子原本期待血性的水手汉子会跟着自己大步向前,却还是没能走过那道门槛。

    他猜不准那些水手,到底是因为不敢冒犯那个太监,还是被皇宫的气势镇住了,还是越不过心底的坎。

    但眼前的洪维和杨先锋又让他发现不同。

    杨先锋只跟在洪维右后方,时不时瞟一眼四处的禁卫军,抬头和自己对视一眼,又赶紧望向他处。

    洪维的身上洋溢着一股骄傲的力量,其他人总会觉得皇宫会带来一股压迫感,但看来这股所谓的压迫感并不能让洪维畏缩半分。

    这里头一定有自己言传身教的影响,但也有可能是洪维自身的优秀资质。

    这种气质,不说泰山崩于眼前面不改色,至少会比其他人的表现要好一点。

    太子正在做的事情,要面对的压力很大,他急需这样的人帮助他。

    他心里暗自思索,“这样的人才,怎么可能就这么放跑了。”

    当真正踏入启阳殿时,很多人都在审视这个黝黑的年轻人。

    有的目光锐利,有的充满期待,但更多的是只是瞥一眼,然后目光转向太子。

    面圣没有想象中激动人心,更像洪维向朝廷做一次总结。

    洪维翻开早就准备好的海图和作物面对百官,毫不怯场,侃侃而谈。

    皇帝陛下始终是那样慈祥的笑,

    “各位说说吧,这样的功绩要怎么论赏。”

    户部尚书:“新作物一事,在历代都有先例,诸如汉代传入的胡麻,可制为油脂,用途广泛,利国利民。洪舟师说这新作物可以充当主粮,想必也会有作用的。”

    兵部尚书:“洪舟师挖掘的航道和修正的海图,自然对我大启水军有很大的好处,向东远航也让我大启国威远扬海外,自然有功。但正如洪舟师所说,东洋那边的土人尚未开化,不足为惧。这远征东洋还有没有必要还有待商榷。”

    与太子口中的远航好像不是一个事物,在朝堂看来,远航不能说微不足道,但也只能算是平平无奇。

    太子没有说太多,他知道御史的獠牙正对着他,他如果出来鼓吹远洋,说不定效果适得其反。

    当下只是一个流程罢了,未来自然会看到远洋的意义。

    杨先锋对此有一些黯然,他没有收获像太子给他那样的重视。

    洪维也不太高兴,看来陛下是没有召见所有人的意思了。

    眼下快要过去半个时辰了,在天卫港和九央城被奉为英雄的他们,只能在皇宫里做无用的等待。

    最后在中书学士的总结性评语和陛下一声赏字以后,洪维和杨先锋叩谢皇恩。

    杨先锋和洪维升为千户,其余军官加官一级,所有船员各有金银赏赐,在天卫港增设石碑,记录丁午号的功绩,赐封丁午号船员搏浪勇士的美誉。

    当大伙得知朝廷的赏赐以后,也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但回想起太子的大方和九央百姓的赞扬,还是带着笑容走出皇宫。

    出了皇宫,九央府的人已经等候多时,大伙才知道太子为唯一不是军人的洪舟师安排了一次衣锦还乡。

    众人纷纷起哄,要给回家的洪舟师撑撑场面。

    外面依然有大量百姓看热闹,看到英雄们的出现,依然热情高涨。

    “回家咯!”大家簇拥着,融入百姓的海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