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山河镖局 > 第十二章 邀请

第十二章 邀请

    到了中午,洪夫人和几位长辈为镖局年轻人做好了饭菜。

    何雨通常不和大伙在同一餐桌上用餐,不知道去了哪里。

    洪维和几位镖师简单谈了一下上午的事情,大家的看法和洪维一致,同时接这么多单是不现实的。

    “所以就看何顾问的妙招咯。”洪维惬意地靠在椅背上,已经很久没有吃过家里的饭菜了。

    还记得小时候,十多个镖师就是十多个家庭,加上二十多个趟子手伙计,吃饭可是大场面。那时候各家婶婶都伴着自己丈夫坐着,带着他们的孩子。

    现在各家婶婶要么带着孩子搬出了镖局,在九央找活补贴家里。留下来的也接受了镖局的聘用,做一些打扫清洁和厨房的工作。

    虽然镖局依然每月会分一点银子,大家还算是一体的。只是过去那个大家族一样的环境,再也回不去了。

    洪夫人收好碗筷,递给了徐明的母亲,把手洗干净,在身上擦了擦,找到洪维。

    “崽,你不忙吧,娘这些年做了好几身衣服。你都回来了,得穿新的,去娘屋里看看呗?”

    在母亲不停地指挥下,洪维试了十多身衣服,最后和母亲一起抱回自己房的时候,母亲一直在念叨。

    “还好你这几年没长太多,衣服都还合适。”“都黑了这么多了,那几件浅色的就别多穿,不好看。”“这些旧衣服都送我那去吧,我改改做些别的。”“你什么时候上任那个千户?娘手上还有件冬衣没做出来。”

    “娘,我不去做官了,儿子以后就守着咱镖局,伺候您。”洪维不急不慢地说。

    洪夫人错愕了一下,自己孩子从小就跟着太子,大家都说儿子前途无量,以后一定是要做个大官的。

    自己虽然不喜欢太子,但也知道当大官就是最有出息的事情。而且儿子从小就有志气,立志要做大事。

    眼下儿子愿意留在家里,她自然是高兴的。但她突然担心起来,儿子不去做官是不是因为受了委屈?之前她听徐明的母亲说,皇帝陛下给的赏赐其实不大,要不然怎么听说那么多船员要退军呢。

    想到这,洪夫人抓着洪维的手,关切的看着他,

    “儿啊,你是不是受了委屈啊,和娘说。那太子殿下欠咱们家这么多,怎么还能让你受委屈呢?不行,娘这老脸不要了,我去东宫求太子殿下。”

    洪维安慰道:“哪有的事,您儿子可是人中之龙,不世之才。太子殿下追着我要我做大官我都不想做。”

    看到母亲被哄笑了,洪维接着说:“儿子就是这些年想家了,也想您了。况且咱家镖局又不差,儿子在这一样挺好的。”

    洪夫人相信了儿子,放下了心,收拾不要的旧衣服,听到敲门声。

    门没关,是何雨。

    “我找洪当家。”可能是碍于洪夫人在这,何雨没有用“少侠”,也想到洪维不喜欢“公子”,就说了当家。

    洪夫人认为自己不适合再待在屋里了,拿起旧衣服“嗨,我这就走了,你们年轻的好好聊。”

    何雨笑着和洪维把夫人送走,看着洪维没忍住笑了出来。

    洪维刚问完“怎么了?”就反应过来,那句人中之龙和不世之才让何雨听到了,然后他也笑了起来。

    “别笑了,找我什么事?”洪维感觉和何雨在一起更自如了,就像十四五岁在学堂和朋友那样,什么大不韪的话都能说,没有外面那么拘谨。

    “我们得去找太子殿下,帮我们解决丁午号船员财物的运送问题。”何雨眉眼弯曲,依然带着笑。

    洪维还以为这位何顾问有什么绝招,原来就是找太子殿下,本能的有些不愿意。

    “有必要找殿下吗?咱们自己不能再找找办法吗?”

    何雨蹙眉,但是想到洪维在离开学堂以后就直接出海了,没有参与过执行的他会有失误是很正常的。

    “太子殿下在我们办事的时候,最强调的就是汇报。我们做的事情是大启乃至历史上都没有先例的事情,一味的按照经验和惯例去做不一定能得到最优解。所以就要依靠汇报,整合力量,找到最好的办法。”

    洪维失笑道:“这个不是镖局业务吗?去烦太子殿下是不是不太好?”

    何雨摇摇头:“海政是国家大计,任何一个归国船员,都要受到全方面的优待。要让船员既能得到丰厚回报,也要得到最全面的服务,一切都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这项国策。”

    “就像我回家那次,那场面就像高中状元了。”

    何雨笑吟吟地说:“你以为真是因为你是学堂子弟和英烈后人,所以才这么庄重的对待你啊,当然是因为要让九央城百姓知道,你是航海英雄。只要你得到尊重和利益,未来九央城里就会有第二个第三第四个英雄,一直到出海成为大家都认同的选择。”

    何雨又看洪维一眼,

    “当然啦,肯定还因为你是人中之龙、不世之才咯。”

    洪维无奈一笑,又摇摇头,

    “很难,海上日子很不好过,丁午号相比其他船已经很幸运了,也才存活一半多人。要掀起航海的浪潮很困难。”

    “我记得你在东宫的时候,史论和国论都很不错,还有地理。太子殿下那时候经常在我们面前夸你。你的商论怎么样?”

    洪维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不能说一塌糊涂,只能说中规中矩。”

    “那这样吧,你说是先有的货商还是先有的镖局?”

    “当然是商家啊,因为商家走货需要保护,所以为了安全就有了镖师。”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每天都有这么多要送到村里,送到别人家里的镖单。镖局做不做?”

    洪维愣住了,如果每天都有十几单要送的镖,怎么可能会不做。

    先不提做不做得到,有没有得赚,如果一家镖局总是拒绝镖单,那长此以往,绝对没有人会找那家镖局走镖了。

    可这事很复杂,各州府直接都有平坦的走马驿道,除了管制时期,镖队都可以直接走大路。

    可下到县乡和村里,能有人走的路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偏一点的连路都没有,何况是要走马和运镖车,最保守的估计都要多花一半的时间,更何况,还要下到人家。这几乎是要了命了。

    何雨看到洪维的犹豫,笑着说:“如果每天有这样几百件镖单,镖局送不送?”

    几百件……

    洪维想了想,通常一件值得靠镖队运送的物资,价值都在五十两以上,那么镖局大概每件都能得到五钱银子,几百件镖单,那就是上千两白银的入账。

    这不可能不做吧……

    “就像商户普遍需要,镖局就出现了。如果百姓也有这种普遍需要,那下到乡村势不可挡。如果真有成千上万的人想要出海,就会有大量的商家为他们服务。”

    何雨看着洪维,就像考校一样,期待洪维的回答。

    洪维明白了:“那些商人会想尽办法让船更安全,让船员活下来,甚至让船员活得更好。”

    何雨点点头,做出很满意的表情:“当收益大到一定程度,他们还会想办法让海对岸也建起城市,来获取更大收益,或者想办法让朝廷出兵,清扫海上威胁。甚至……”

    何雨卖了个关子。

    “他们还会想尽办法,让船走得更快,如果一趟船只需要一个月就能跨过东大洋,走一个来回,那还会有这么多问题吗?”

    洪维傻了,这是可以做到的吗?

    “你离开学堂以后,就直接出海了,没有和我们一样在国内办事。等你待会去和太子殿下汇报,你就知道比起殿下,我远远不够夸张。”

    何雨笑笑,“而且,包括我说的东西,都是太子殿下之前和我们说的。”

    洪维苦笑:“你们这也太疯了,学堂那时候,不是这样的?”

    何雨看着洪维,露出期待的眼神,

    “那洪少侠,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疯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