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山河镖局 > 第三十二章 太子的大船

第三十二章 太子的大船

    宴席之后,山河镖局就行动起来了。

    镖队分成两股,徐明在宴会第二天,就和五个趟子手,带着洪维的亲笔信赶回九央,如果不出岔子,二十天之内就能带着东宫的外援和银子再回到昌古。

    而洪维和凌奇力就走上了去圭山县的路上,这一伙人多了一个新的趟子手,走在镖队前喊着合吾合吾,听上去还不太熟练,不太放得开。

    为了这个新人,镖队还在昌古多待了四天,让他把头上的伤养好了再出发。

    陈漫的加入对于洪维来说,并不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抉择。想要在江湖呼风唤雨,镖局就迟早要做大,需要更多新人。

    而且当初在酒楼,陈漫的遭遇给洪维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在后院给自己那一棍子的场景。

    客观的说,这样做非常蠢,这种性格无论是对外人还是对自己来说,都挺危险的。

    但在船上的三年经历教会了洪维,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好的教育环境去学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自己看到的愚蠢,可能是别人走投无路时奋力的挣扎。

    所以当陈漫背着行囊找到他时,洪维就决定要帮他一把。如果真的不合适,再让他离开就是了。

    不过陈漫已经二十三岁了,别说在这支镖队,即使是在整个镖局,年龄都是第三大的,只比杨先锋和于声小一点。镖局十三趟子手,年龄最大的只有二十一岁,最小的只有十六岁。

    被一群年龄小自己不少的年轻人“罩”着,这还挺让陈漫不适应的。

    小时候在寺庙,都是年龄大的欺负小的;后来在都安,他带着一大群小兄弟厮混;在各个帮派混的时候,也很少有这么多“小孩”。

    但没有办法,镖局这一行和在帮派里还是很不同的。作为一个趟子手,走镖规矩、行话、流程等都得熟悉。

    这还是很简单的内容,如果想当镖师,待人接物、选路、看点、算时间、看天气都要掌握。

    杨先锋、于声和凌奇力在海船上都经历过一些有关的学习,上手镖师学得很快。

    陈漫就不一样了,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眼下最麻烦的问题是:他从没骑过马。

    江湖人能骑得上马的是很少数,养马的开销不小,那些动辄上百人的大帮派,养的马往往在十匹以内。

    而且大启对马匹养殖管理得非常严格,私人想要养殖马匹需要经过严格审查,普通人很难有机会接触马。

    即使是牛安帮这样的养殖大户,也没有大规模养马的资格,虽然他们以运输和养殖名震西北,但也是配备牛车和步行队。

    因为镖局精简的人员配置和经营模式,供应得起一支高效的马队,所以哪怕很多大商户明明有自己的商队和护卫,镖局生意依然在九央以及东部各地繁荣。

    山河镖局有自己的马倌和马房,养了二十七匹成年马,还有六匹小马。虽然和官方的良种好马没法比,但这是合义镖局时代留下来的最重要财产之一。

    在马上,陈漫如坐针毡,他第一次骑马,刚开始还能适应,可在马上度过第一个时辰以后,他就已经是在苦撑了。

    好在前往圭山县这段路程不长,镖队为了照顾陈漫,也没走太快,中途休息的时间也变多了。

    凌奇力比较关注陈漫,尤其是听说了他在酒楼的遭遇以后,就觉得这人很对自己的胃口。

    所以在休息时,他好意过来提醒陈漫:“在马背上不要总踩着马镫偷懒,那样马会不舒服的,它不舒服你也别想舒服。想要适应就得一点点磨,慢慢来。”

    陈漫看了凌奇力一眼,没有回答,只是点点头,然后局促地喝了一口水。

    “没事,这段路短。我们最晚后天就能到圭山县,到时候就不骑马了,走路到乡里去……”

    凌奇力入军的时候年龄小,总被别人欺负,这导致他性格偏冷,平时只和关系好的朋友开开玩笑。

    或许是在听洪维讲故事时,被陈漫那一棍子打动了,所以他很罕见地和陈漫说了很多。

    陈漫能感觉到对方的关心,所以在起身出发的时候,对凌奇力说:“谢了,兄弟。”

    周围的趟子手听完这句话,有的人没绷住,笑出了声。凌奇力到觉得无所谓,他不是很在乎镖师和趟子手的上下之分,咧嘴一笑,上了自己的马。

    看到凌奇力走开,一个趟子手靠近陈漫,竖着大拇指,说到:“新来的,你是这个。凌镖师是镖师里最凶的了,你敢叫他兄弟,以后练武他不得练死你啊。”

    陈漫愕然,之前几天因为养伤,他很少和镖队的人打交道,更是早就忘记前几天洪维为他做了介绍。

    “那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是镖师?他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吧。”陈漫像一只惊弓之鸟,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心态。他感觉自己又说错了话。

    洪维和凌奇力在马上聊了起来,“那人你觉得怎么样?”

    凌奇力笑了笑:“不太爱说话,不过挺有意思的,刚才叫我兄弟。”

    洪维故意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哟?凌少侠居然会觉得别人不爱说话?”

    面对这一点暗讽,凌奇力假装没听到:“我觉得他有点没放开,是不是之前在七霄会被欺负狠了?”

    “不知道。”洪维说,“但是我觉得他应该是个不错的汉子,慢慢来吧,搞不好以后就是自家兄弟了。”

    转过头,看着凌奇力,洪维笑着说:“要是真遭欺负了,你以后就狠狠练他,让他自己以后靠本事找场子。”

    伴着趟子手的“合吾、合吾”声,镖队就这么往前走,马背上的磨练慢慢让陈漫疲于应对,渐渐没有心思去想是不是得罪了谁。

    终于到达驿站的时候,陈漫站都站不直了,只想好好休息,那些忧虑先随它去吧。

    ---------------------------------------------------------------------------------------------

    差不多走了五天,徐明一队赶回了九央城。简单收拾了一下以后,他赶紧找到了东宫,把洪维的信交给了太子。

    看完了信,太子被这有些儿戏的做法气笑了:“这臭小子,他估计是吃准了我会给他兜底,连具体有什么货都不知道,就敢照单全收?亏都得亏死他。”

    但太子的确也从中看到了机会,北乌以灭,西北军方市场的衰弱是大势。这样一定会影响到西北商品的销售,这个时候,谁能带去市场,谁就能最快的掌握话语权。

    接盘目前的存货只是一时之计,如何给后续商品找到销路才是重中之重。

    为此,太子早就备好了相关章程,只是执行和完善需要时间和人手。既然洪维能抓到这一点,那让山河镖局入场,借势而起也算是一石二鸟。

    太子让徐明告退以后,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西北市场规划,和各类商品信息,召来了团队分析研究,一天之内就拟定了一个以山河镖局为主体的新方案。

    “那么接下来的具体执行工作,交给谁来带队呢?”太子智囊团的核心人物李柏林提出了最后的议题。

    所有人听到这个议题,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那个人。

    何雨看到所有人都看向自己,有些懵:“西北商业规划事关重大,这些工作具体执行需要更有经验的前辈来带队,我可能不能胜任。”

    太子的商业智囊团里,何雨的确是最年轻的一批,团队里有不少经验丰富的成员,所以她的提议也说得通,所以众人又看向太子。

    但太子还是拍板了:“这次不单单是商业规划,还涉及到对山河镖局的扶持,这就需要加强和洪维他们的沟通。山河镖局之前的顾问工作都是你在做,你也比较熟悉他们的情况,所以我认为你是最适合的带队人选。你怎么看?”

    何雨还在犹豫,太子又说到:“现在的大型规划,基本上都是你的前辈在组织执行,你们这一辈二十岁左右的领头人寥寥无几,而且还没有一个姑娘来做领头人,我认为你能做这个表率。”

    这句话打动了何雨,她点头同意,收好了资料回去准备了。

    商议结束以后,只剩下李柏林和太子还待在书房。

    “洪维是当初在学堂那个孩子吗?”李柏林当初也是学堂老师,对耀眼的洪维印象深刻。

    “没想到他现在居然在做镖局?我当初还以为他会留在东宫或者入子弟营,辅佐太孙呢。”

    被提起无奈事的太子只能摇摇头:“那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强求不来。”

    李柏林笑着说:“不过殿下您刚才说没有年轻人领头办事,倒是说错了,洪维那小子十五岁就登船远航,还能功成归来,这不就是独当一面吗?”

    说到这个,太子越发无奈:“柏林你别说了,你越说我越后悔放跑他了。”

    “这有什么?”同样无半分官职在身的李柏林对此毫不在意,“他想管制江湖,也是在为殿下为大业效力,就像殿下您说的,每个行业和角落都不可或缺。”

    太子对此还有更深的心事,但不好说出来,只能叹气一声。

    李柏林倒是显得有些恶趣味,“倘若殿下觉得放任他自流太可惜,要不就早些给他把婚事安排好,可惜殿下膝下无女,不过我看小何就……”

    说到一半,李柏林就看到太子隐隐约约的笑意,也就心领神会,哈哈的笑出声来。

    太子也不遮遮掩掩,也笑了笑,心想:“得亏是在包办婚姻的时代,正好之前也发生了误会,这倒是更加顺理成章了。”

    从洪维生下来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跟他父亲洪卫雁一样,牢牢地绑在了太子的大船上。

    想跳下船浪迹江湖?哪有那么容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