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海参队长闯明末 > 第31章 要积极防守和打反击——吴大宝论兵!

第31章 要积极防守和打反击——吴大宝论兵!

    亲脸见了吴大宝的绝技,毛永喜和手底下的亲兵对吴大宝的佩服之情,简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拉着吴大宝就要一醉方休。

    被震撼的何止是毛永喜他们,岸上的清军此时也炸了锅。

    “这事是一名明狗干的?”清军头领很是不信的询问手下,他的手下回报说,明军摸上来了一个猛人,偷偷的潜入了营里不但杀了十来个营丁,还在跑路的时候反杀了两名骑兵甲丁。

    “属下等人看的分明,其他的明军就躲在两艘船上,只等他飞入海中后,才用炮来阻击我等。”一个人偷营和一队人偷营是两个概念。若是说有一队人上来袭营,没有发现那就是营区防守管理不善,才出的事。若是被一个猛人袭了营,哪就只能说是能力问题了,黑天半夜的,这么大营区谁能防住一个人偷头摸摸的进来?夸大吴大宝的个人能力,是还活着的清兵想到的推脱责任的办法,被人割了十几个人头,可绝对是大事。

    “牙古拜、你真看到一个明狗,破了我双骑连进?”不信邪的清军牛录问起来上战场的儿子,想听听他看到的情况是不是如此?

    “额真,的确是一个明狗干的事。我们过去的时候,正好见也速富他们冲杀明狗,只见哪人双手一手拿矛一手拿槊,先用矛戳了也速富后,又一个转身两手握槊,将亚克隆挑下了马。挑了亚克隆后,我等正准备用利箭将其射死,就见哪人一个旱地拔葱借着插在海中的长槊弹飞走远,直直飞了十几步才落水逃遁,留在海中策应他的明狗放了炮将我等打得不不了水。”

    听完儿子的汇报,这位牛录首领都以为自己在听天书哪。按他们这描述,来的明军还是人吗?一个人能同时使双枪杀敌,还能凭空飞十几步,那不就是会飞檐走壁的人吗?世间真有这样的人?

    “额真!飞入营中偷袭我军的人,好像就是前几日在码头上用飞锤砸人的那个明狗,这人武功了得,怕是东江贼花重金请来的汉人高手吧!”旁边的另一名清军迎着风开始胡编,反正黑灯瞎火的瞎编了为没法求证。扔飞锤的哪人,这几天在码头上有大名声,正好可以拿来当明军阵里的高手来用!

    这名编谎话的清军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瞎编的事情居然是真的。在码头上用飞锤砸人的与今晚夜袭的人的确是同一个人,但哪人没他们说的那么夸张,只不过是有点厉害的普通人而已。

    遭遇了败仗想办法推卸责任,这事古今中外的队伍都在干,发生在清军身上,也不是什么怪事。

    “大宝兄弟,凭你的这份本事,确实可以在军中横着走了怪不得不会受窝囊气,经常和人起冲突哪。大丈夫不在正经的战场上斩将杀敌,只能用深夜袭营来泄胸中闷气,也是委屈你了。”毛永喜回到仓里,对着吴大宝就是一顿彩虹屁,说着说着还替吴大宝委屈上了。

    “嘿!永喜哥哥也不要太过替吾委屈,就南关岭这情况,哪怕我留在阵中也没什么用。战术思路有问题,除了让弟兄们越打越累,再没啥卵用。”

    “战术思路有问题?大宝兄弟你莫非还懂行军布阵谋局不成?”

    “这有啥难的?一看不就清楚问题在哪儿了!消极防守,以守为赢,不组织有效的反击,只会让一线作战的兄弟们越来越疲惫,越来越心神不定,然后就久守必失。实力弱于人,打防守战是没问题的,可守不是目的、死守是守不出来胜利的,有防守必要有反击,反击才是防守的目的。不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死守的意义在哪儿?战士们不消灭敌人,就一直在疲于保命的心态里,越打心气越差。哪怕你反击的此数少,也得打反击。只有打了反击,让队伍里的人将思维放在伤敌上,心气才不会丢。才能一直有战劲。”

    “有防守必须有反击?《守城录》中确实是写了守中有攻、方能稳守城池,兄弟看来是熟读了兵书。哪依兄弟之见,我南关岭如何打反击?要知道虏贼多是骑兵、且弓马娴熟,咱们的人离了堡墙和火器,很容易被其歼灭的。”

    “反击要想打好,投入的人不需要多,但要快准狠,配合有序,要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从南关岭抽三五百精锐骑兵应该能做到吧?吾这些天观察了他们的情况,在南关岭南侧他们的兵力很分散,有五百多人投入到局部是能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的。快速出击,打完就撤不难做到。当然在布置的时候,必须要让兄弟有两到三个撤离点可用。吾觉得,当以南关岭东侧的码头为反击起点,用海船抵进炮击将西码头的清军打散作为一个接应点,再在中心的堡群中选一个重点接应点从而充分利用起球场奥战场的宽度以及咱们的海船优势。打几次传插,整个防线的压力会小很多!这是最简单的反击之法。”

    讲战术、指手画脚吴大宝相当擅长干这事,喝了点酒,毛永喜又爱捧哏,所以吴大宝就不受控制的瞎比划了。

    “兄弟莫非还有更高明的反击之法?”

    “当然有了!之前的办法只是用了战场的宽度,实际上高级的战术是要充分利用战场的纵深,组织一些十到二十人的骑兵小队,大概有三四十支左右,利用海船的机动性和火力支持优势,将这些队伍投送到敌军的后方一百到两百里的交通线上,只打他们的后勤补给线!这些队伍要聚散有度,且能打了就跑,一次反击击一两个敌人都不算少,积小胜为大胜!既破坏了他们的有生力量,还阻塞了他们的后勤补给,再配合上主力队伍的反击,搞上一到两个月,敌军肯定会受不了!”

    破坏后勤线,打游击战!不管是什么时代,面对什么样的对手都是无往而不利的方式。再说、现在的明军还有依靠海路的机动性优势,以及火力输出优势,只要广泛的组织游击小队作战,磨都能将清军磨死,明军的那帮棒槌指挥官真是浪费好资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