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七章 天人感应:刘邦梦中得天启

第七章 天人感应:刘邦梦中得天启

    冒顿从弑父自立为单于起,经过了历时七年的戎马征战与派遣使者宣扬声威,最终主宰了长城以外的万里江山。另外,他还趁着楚汉争霸的有利时机,进兵占领了河套平原。大匈奴帝国进入了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

    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冒顿弑父自立为单于那一年,身为大秦帝国一个小小亭长的刘邦,斩白蛇而起义,号称赤帝子,历经七年,平秦灭楚。

    最终于山东定陶,在韩信、彭越、黥布、张耳、吴芮、臧荼等众多诸侯王的劝进下,即皇帝位,建国号汉,称皇帝。

    听了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之后,皇帝因为咸阳乃是暴秦旧都,深以为不祥之至。这娄敬,就是后来的刘敬,因为建议定都关中而立功,皇帝赐姓刘。

    在听取了第一谋士张良的意见之后,最终决定定都咸阳,改名为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

    在长城之外,冒顿单于开创的大匈奴帝国形成的同时;长城以内,皇帝刘邦开创的大汉帝国也形成了。

    砖石砌成的万里长城,根本无法阻断这两大帝国的交锋。

    刘邦称帝、定都长安之后,已经过了半百之龄。面对着这自己辛苦创建的大汉帝国,刘邦每日都在想着该如何守护住万里江山。

    汉六年,有人上告朝廷,说楚王韩信意图谋反。话说这韩信,是大汉开国三杰之一,军事谋略独步天下,历经大小数十战,无一败绩。韩信意图谋反的消息立刻就触动了皇帝紧张的神经。于是,皇帝就即刻召集文武大臣,商量该如何应对此事。

    “有人上告楚王韩信意图谋反,众卿以为如何?”

    “派兵去攻打。”大将军樊哙立刻说道。这樊哙,有勇无谋,性格鲁莽。本是一名屠狗的人,跟从刘邦打天下,赐封舞阳侯,方才有了今日的地位,他同时和刘邦也是连襟关系。

    “陈平,你的意见呢?”

    这陈平,起初跟随项羽,后来投奔刘邦,智谋颇高,仅次于第一谋士张良。

    “陛下,如今朝廷之中,论起领兵打仗的能力,可有谁是楚王韩信的对手。”陈平不慌不忙地反问道。

    皇帝沉默了,坦然地说道:

    “没有!”

    “陛下,如今朝廷的军队,论起战力,是不是楚国军队的对手。”

    皇帝再次沉默了,坦然地说道:

    “自然不是!”

    “计将安出?”

    “陛下只需要假装去云梦泽游览,楚王韩信必定前来觐见,到时候陛下只需要吩咐两个武士就可以捉住楚王韩信了。”

    皇帝一听,顿时喜笑颜开,赞叹道:

    “陈平,你不愧是智囊。”

    于是乎皇帝假装去云梦泽游览,楚王韩信果然只身前来。

    两名已经等候的武士顿时捉住了楚王韩信。

    “陛下,我听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韩信大声说道。

    皇帝竟然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楚王韩信。

    在把楚王韩信带回的一路上,皇帝想起了自从在汉中拜韩信为大将起,他所立下的数不尽的战功,不觉双眼湿润了。

    思考再三,认为不可以就此杀掉韩信,于是把楚王韩信降为淮阴侯,迁居长安。

    处理完这一事件之后,没过多久。一天夜里,在戚姬戚夫人侍寝下,刘邦渐渐地睡下了。这戚夫人,是刘邦身为汉王的时候在定陶遇见的,纳其为妃之后极受宠爱,生下了刘如意,刘如意被封为赵王。

    之后,皇帝便慢慢地进入了梦境。梦境之中,只听见一个巨大的声音喊道:

    “皇儿!皇儿!”

    “如今朕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你是谁?为什么叫朕皇儿?”

    “我是无形的、至高的天帝,你是我的儿子,也就是大汉的开国皇帝。”

    “那么天帝叫儿前来,所为何事?”

    “皇儿,你往下看。”

    此时才发现自己竟然踩在祥云之上,透过天空,看见一条巨龙正伏在大地上,其长,不知有几万里也。

    “这是什么意思?”

    “皇儿,你看巨龙的头在什么位置?”

    “好像是关东徐、沛附近。”

    “对,那是你的龙兴之地,你再看巨龙的四爪盘踞在什么位置?”

    “好像是关中。”

    “对!那是你定都的地方,你再看巨龙的尾在什么位置?”

    看了好久,只见地域广阔,但是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于是回答道:

    “皇儿不知,请天帝示下。”

    “那是西域,那里有数十个国家。皇儿要记住:真龙是汉家,汉家是真龙。必通西域地,国运方昌隆。”说罢便消声了,一切归于平静。

    “不要走,不要走......”

    然后刘邦便被惊醒了。

    同床共枕的戚夫人被皇帝惊醒。

    “陛下,是不是做噩梦了?”疑惑地问道。

    皇帝回想起刚刚在梦境之中历历在目的场景,深感兹事体大,即使是戚夫人,自己也不能对她说。于是便草草地回应道:

    “没什么,你接着睡吧,朕去寝殿外面走走。”

    穿好衣服之后,皇帝来到了寝殿之前,站在石砌之上,手凭栏杆,抬头仰望夜空,一直到黎明时分,皇帝一直在想着梦境之中发生的一切。

    后来,皇帝命令掌管史书馆藏的官员将涉及西域或者是临洮以西的竹简书籍全部挑选出来,呈献御览。

    但是,令皇帝大吃一惊的是,却找不到相关的丝毫竹简史册。

    皇帝于是乎陷入了沉思,闭上了双眼,再次回忆着那个梦境之中所发生的一切,心想山东徐沛之间确实是自己的龙兴之地,关中长安确实是自己的定都之地。

    当想起了天帝所说的那句“真龙是汉家,汉家是真龙。必通西域地,国运方昌隆。”皇帝刘邦不觉眼睛一亮,精神一振。

    那么,既然西域确实与大汉帝国的国运龙脉紧密相关。自己就有必要为了帝国的国运而采取措施。

    于是,为了掩人耳目,皇帝假装去长安以南的终南山游览。

    在那里,皇帝秘密地召见了张不疑。这个张不疑,是皇帝最为倚重的第一谋士张良的长子,为人低调,做事谨慎踏实,此时虽然年仅十六七岁,但是官居侍中,深受皇帝重视。此时他的父亲张良早已经随着赤松子云游天下去了。

    “不疑,朕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完成。”

    “陛下尽管吩咐,虽赴汤蹈火,微臣在所不辞。”

    皇帝亲自扶起了张不疑。

    “此事事关重大,即使是对于你的父亲张良,你也不可以透露一丝半点。”

    从皇帝严肃的眼神之中,张不疑深感此事的重大。

    “请陛下放心,对于陛下吩咐微臣的事,微臣必定终生不向任何人透露丝毫。”

    “不疑,朕要你带上一支100人的使团,出陇地,前往西域,了解所到之地的详细情况,回来之后,向朕面陈。”

    “微臣领命。”张不疑跪着回应道。

    皇帝再次亲自扶起了张不疑。

    “不疑,此番就拜托爱卿了。”语重心长地说道。

    “微臣必定尽心竭力。”

    张不疑接受了皇帝的命令之后,便回去秘密布置西行出使的相关事宜。

    一切准备好了之后,便带领着这一支百人的使团队伍出发了。

    没有想到方才过了大汉的领地,便进入了月氏国的领地。没有走多远,这一支百人的使团队伍立刻就被月氏国士兵包围逮捕了。搜查了所带的一应物品之后,才知道是来自汉朝的使者。

    这月氏王该诺自从被冒顿单于打败之后,便吓破了胆,一直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唯恐哪里做不好,得罪大单于冒顿。

    在闻知了捕捉到了来自汉朝的使团的消息之后,连使者都没有见,就赶紧命令手下的士兵将捕捉到的使团押往匈奴大单于大帐,交给大单于亲自处理,以显示自己对于大单于的忠心耿耿。

    这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月氏国的士兵将以张不疑为首的使团人员五花大绑,押往匈奴大单于的大帐。

    将他们押到匈奴大帐之后,便向大单于禀告押来了捕捉到的汉朝使团。此时,冒顿单于正在与阏氏祁若逗着3个孩子玩耍,这个时候,卓泽已经11岁了,稽鬻6岁了,猎骄靡也有4岁了。稽鬻和卓泽相互追逐打闹,嘻嘻哈哈的;冒顿把猎骄靡抱在自己的怀中,不时地挠猎骄靡的腋窝,猎骄靡则笑嘻嘻地转动身体躲避。祁若在旁边看着,满脸洋溢着幸福。

    冒顿闻听了来人的禀告之后,便把猎骄靡交给了祁若抱着,自己则去了大帐。

    到了大帐坐定之后,士兵则将为首的张不疑押了进来。

    冒顿单于仔细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只见他面目清秀,气宇不凡,也就十六七的年纪。冒顿心里想,此人小小年纪,便被任命为出使的使节,这个人的身份绝对不一般。

    “使者是何人?向西出使的目的又是为何?”冒顿笑着问道。

    张不疑只是缄口不言。

    “你就是不开口,我也有办法知道你是谁。”

    冒顿于是立刻走出大帐,来到了大帐之外的那些张不疑的随行的使团成员面前。

    “你们的使节是何人?出使又是所为何事?你们要是不老老实实交代,我就将你们全部处死。”说罢示意周围看押的士兵们拔出了雪亮的刀。

    一众人等顿时吓破了胆。

    “使节名叫张不疑,是留侯张良的长子,官居侍中。至于出使的目的,我们真的是不知道啊,请大单于饶命啊。”一人连忙说道:

    冒顿立刻吃了一惊,当初他进兵攻占河套平原的时候,期间就听闻了张良的大名,他是刘邦的第一谋士。

    于是示意士兵把刀插回鞘中,众人心方稍安。

    冒顿这下顿时想通了,难怪这个少年十六七的年龄就可以得到汉朝皇帝的重视,原来他是张良的儿子。

    此时,冒顿大概猜出了汉朝皇帝派遣张不疑出使的目的。他已经感受到了长城以南这个大汉帝国对于西域的注意了,

    冒顿似乎嗅到了战争的气息,心想双方交锋的时刻应该不远了。

    冒顿于是命人将大帐之中的张不疑带下去单独看管,好生招待。冒顿心想,张不疑既然是张良的儿子,又如此受汉朝皇帝重视,倒是一个可以值得利用的筹码。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