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遗钗录 > 第十四章老爷子

第十四章老爷子

    张府已不复昔日辉煌,屋子里什么金银财宝、古玩等物皆被一洗而空。并且我们在走过的地方,连个人影也见不到,此处没了人气,这么快竟就破败了起来。

    我们去的时候,远远已见到老爷子坐在大厅里的首位岿然不动,他一个人好像要面对千军万马似的。但他垂暮之年的时期,恍然之间与祖宅的衰败样子完全融为一体,一模一样的凄凉,他仿佛已是尘封在旧宅里多年不动的雕像,那灰败惨淡的模样,叫人五味杂陈。

    除了那些常年卑躬屈膝的老仆役,张府里心高气傲的女眷们无一人出现。

    目前只有廖廖几位老仆役走动在府里,当我们来临,他们颤颤巍巍进行传声禀报,最后是我以前见过的孙英管事静静去了老爷子身边弯下腰,轻声提醒一句,二爷回来了。

    那生硬的老人雕像才微微动了动,被一句二爷回来的话,赋予了一点儿希望,唤醒了剩余的生命,气息微弱地活了过来。

    他虽老矣,衰矣,可那当家人威严的气势从未被时间与遭受的变故剥夺,那是浑然天成的,由家世背景从小熏陶出来的,拥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底气与尊贵。我在他面前不由自主作出恭敬态度,又有一种害怕和痛恨,于是尽量压抑隐去自己的存在。

    当老爷子与仲砚说了几句话以后,在他第一次正眼注意到我时,仲砚也正好张口想介绍我,我却紧张的抢先一步自称是护士……也是先生的助理。

    仲砚哑然,沉默下来尊重了我的决定。

    老爷子倒是很和气,不因我是个女辈而露不尊不齿,他谢谢了我对仲砚的跟随协助,又唤孙英管事招呼好来客。

    等涉及到敏感要事后,这种和气化为乌有。

    仲砚和孙英管事态度一致,但他们不算强硬,只是劝着老爷子迁居法租界,先保重自己。

    老爷子这时又变回一个愚昧古板的雕像,一动不动,倒是还能说上几句不痛不痒的却能急死他们的话。“日本人拿够了抢完了就会撤兵的,少则以月,多则以年,咱北平城还是北平城,依旧过得去,我就等着他们撤兵,不会离开家乡祖宅的。”

    不等仲砚启口,多年来侍奉张家上下的孙英管事,一面唉声来回着急地走,一面披肝沥胆痛拍手劝谏,“老爷啊,您就别再欺骗自己了,我们已经是亡国奴了!日本人的司马昭之心,您岂会不知呢?!您就先迁居租界,保养一下身体吧,再不济老奴一人留在祖宅里替您守着也行,我一生都奉献在这里头,也不差这最后了,但您千万要保住自己啊!您可是咱家如今活生生的老祖宗哟!”

    “谁也甭劝我!要走的自己赶紧走,省得在我面前碍手碍脚!哟,这日本人东西拿完了,家业分去了,人也都抢完了,还想霸占我的宅子,门儿都没有!老子就亲自守在这里,等他们再度上门儿来!我这把硬骨头,还能拉走一个去见阎王爷嘞!”老爷子一面咳嗽着冷笑,一面理了理身上的长袍马褂,最后咳得气喘如牛。

    “算了,不必强求舅舅了,我们才是苟且偷生的。”仲砚有些动气,自知劝不了老爷子,劝不了一个老来不通透,又铁了心要跟自己过不去的老人。

    仲砚走到了一边去,我自然相跟,不肯落单与老爷子共处。

    等孙英管事也一脸焦头烂额过来了,仲砚语气缓和了些说:“舅舅生的希望已经淹没在了张宅里,就让舅舅随着张宅的没落继续缅怀而存吧。他老人家嘴上总说自己是洋务派维新派,其实仍是旧社会的旧把式,旧人跟着心里的旧俗走,才是顺其自然的,我们勉强他,也许才是无意义的。”

    忠心耿耿的孙英管事沉默片时过后,请我们先走一步,他要留下来陪衬老爷,生死相随。

    府里剩余的老仆役也是没法再折腾了,才继续留在府里,被老爷收留着给口养老饭吃的。其余不管是仆役还是主人,逃的逃,死的死,下落不明的也杳无音信。

    仲许我是知道的,他参军抗日去了。向龄似乎还在国外。

    那么叙荷与麽麽呢?

    正是在下落不明的行列中。

    没有她们,我是不肯走的。仲砚一看天色已晚,也不准备赶路离去,于是我们在府里暂时住下了。我在客房里无心整顿行李,看着窗外阴森暗淡的暮色,呆坐了许久,直到仲砚来打破我苦苦维持的平静。

    他立在门边儿上,外面的红灯笼和屋里的煤油灯交相映照着他,使得他身体所占的里外两面都不像是个人,他忽如魑魅魍魉一样的存在,随着那道欲盖弥彰的低声问话,“你不想认祖归宗吗?”

    “如果我就是不肯认祖归宗呢?我凭什么要认这样一个……抛弃了我的老贼作父?!他还囚禁了我妈,先杀掉她最爱的人!还抢走她的孩子!把她逼疯!……他太可怕了!你休想要用他现在的可怜模样欺骗我!”

    “比起他来,我的养父母到底是心疼我的,即使在最后的书信中也不肯亲口告诉我,我不是他们亲生的,只叫我上张府来……我表面伪装得大度,竟然默默恨上他们,嗲嗲说得不错,我真是个白眼狼!比起姓张的来,我真应该去寻找我的养父母,死也得报多年来的养育之恩!我白眼狼啊……”见到那位老爷以后,我始终不如先前那样平静,心里仿佛经历了一阵惊涛骇浪。

    踏足张府,我没被老爷子看起来年老可怜的外表完全欺骗住,反而开始接受过去的那些事情,承认它是真实存在的,我的自欺欺人对于那些受害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情绪则迟迟爆发。随着仲砚那一问,我独自坐在房间里一通控诉以后,感到呼吸困难,只是呼哧呼哧地发抖,并且悲哀流泪。

    “向容,我……只是……唉……是我的错,单方面考虑到大体的事,考虑舅舅的最后,做了一回极其愚蠢粗夯的人,独独疏忽了你的心情……”仲砚终于踏进了门槛以内,他纠结过后,见我仍旧哭,还是进来了。

    我伏在罗汉榻上,对他控诉过后,无言以对,只剩下哭是畅快淋漓的。

    他一撩长衫坐到旁边来,温热的手心贴在我背上抚过轻拍,一遍又一遍的跟我说,他错了。

    我早已不顾形象,涕泗横流着,回他一句不阴不阳的话,“您是堂堂正正的二爷,我是私生女,是一介吴下阿蒙而已,岂敢呢?!”

    他目露心痛,微微张嘴欲言又止,一个时常出口成章的读书人,在此刻什么辩解的话也说不出来,只能坦荡露出了他阴暗的一面,承认了罪行。

    “向容……”他呼唤着我那从未闻过的名字,到后面才以一种央求的语气唤我小荣子,似乎在以旧情博得原谅。

    最后,他手伸向小茶桌上,拿掉煤油灯的玻璃罩,吹熄了里面的灯芯,只剩屋外廊里幽暗昏昏的红灯笼照一点儿明进来。

    当我们处于灰暗中后,他手指抚过我的一绺头发,整个人慢慢挨近,镇定自若将我搂在怀抱里,继续轻拍我的后背给予宽慰,安安静静陪着我这糟糕的女人。

    到后来这个怀抱太久了,仿若不存时,他才吭声。

    那么多年来,他第一次在我面前露出这样无助的一面,他沉痛声称,自己在哪处都不是什么辈,无论是周家还是张家,到底都是人家的家。在张家,他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老二,现在只是仗着张家无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才斗胆被称一声二爷罢了。

    他求我不要挖苦他了,不该与他生疏这样来称呼他二爷,我的挖苦让他仅仅存有的一点儿颜面都没有了。

    我不吭声,生怕惊动了我们自己,只是躺在他怀里渐渐哭睡过去了,也不知道他是何时走的,只是醒来时我已衣衫规整地睡在床榻上,感到头痛。

    渐渐才想起,昨晚好像做了一个漫长的既痛苦又幸福的梦。

    我在背后那么义正辞严,嘴上振聋发聩地指责老爷子,但当他病情加重的时候,我却真像我自称的护士身份,同他们一起照料他。

    府里目前除了老人,除了我们,已没有细心的年轻女眷了。

    由我来时的身份照顾一二,似乎也是名正言顺的。

    仲砚想方设法的给老爷子治病,延长其寿命,孙英管事忙里忙外打下手。

    我在老爷子身边相处的时间倒是多了起来,服侍他一段时间,我渐渐心软了些。他沉疴难起后,神志不清,奄奄一息的。

    我有时候看着他这副苍老浑噩的模样,恻隐之心也会微动,这种怜悯他的情绪,总是使我犹豫不足,烦闷有余。

    倒是有一天他浑浑噩噩说些病话,呻吟着,喊叫他的子女们,我为之一动。他叫过那个对我来说还比较陌生的名字——向容。

    他又喊着其他我不知道的人时,我终于握住了他的手,只消喊他一声爹,即刻可以完成仲砚的期望了,以及消除自己日后不确定的后悔。

    他感受到手上传来的温度和我喉咙里苦涩的微小力量,人慢慢有了点儿意识。他缓缓转过那张耷拉的老脸来,睁开混浊的双眼,翼状胬肉已蔓延上他的瞳仁,使他难以看清什么。

    但这样丑陋昏花的老眼里却充满了期待,忽然牵扯住我一直作痛的复杂内心,使之更为难过。

    他问,咱张家人,谁回来啦?

    我哽咽说,我是向容。

    他眯起眼睛瞧了瞧我,喘着粗气,慢慢地回话,向容,你来接我走了……是要收走我的命啦……

    我摇摇头,抚向他满是皱纹的瘦手,告诉他,忘啦?是向龄的妈打发人把我送出府过活的,我命好还没死呢。

    他这时张着眼睛和嘴巴,费力认了我半晌,也沉默了半晌,眼睛一虚一睁了许久,恍然才看清我似的,说了句,哦哦,是你啊。

    这点对话仿佛已透支了他的力气,接着他便昏睡过去了。

    我没想到他还会有好起来的时候,过两三天他精神到能下床了,那天他招呼了孙英管事和仲砚进屋里,好像在密谋什么重要的事。

    等老爷子被俩人搀扶着颤颤巍巍出来了,我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我更没想到的是,他还记得病中我们的对话。

    他这天坚持起来,原是准备我认祖归宗的大事。

    当天他跪在祠堂里悲切悔过,向列祖列宗悔过自己昔日的一切错事:年轻时目空一切,胡作非为,从不把人当人;中年时未能保住家人,仍以自我为主,甚视身外物大过亲人;老来不能保住祖业,亲手拱让部分给日寇,竟痴心梦想以为能保住家底基业;最重要的是当年昏头,听信小人,擅作主张抛弃了张家血脉,特此向列祖列宗以及张氏晚辈向容告罪。

    老爷子在他们的帮助下,实实在在磕下了几个响头,遂迷途知返而放声痛哭。

    他在祠堂里跪下时长,也不管那副老态龙钟的躯体支不支撑得住。他佝偻的背硬往直地挺去,到后来僵硬得像是已死之人。

    我还以为他要死在了这场认祖归宗的仪式里。两位劝他起来歇息,他也没吭一声儿。

    直到大半个时辰以后,他才出声叫我们把他扶回床上去休息,他太累了。

    回房休息一会儿,他又有了精神说话,把我们三个都招呼到床前来听他训话,交代祖业。他求了仲砚先答应他,彻底过继到张家来。

    只求仲砚这一宗事,他对他们舅甥之间就没什么遗憾,知足了。仲砚过继到张家,从此姓张,仲字辈也彻底生效了,老爷子正式给他更名儿,以后便叫张仲耆,耆字意为寿考,得上了族谱的。但我后来一直只习惯叫他仲砚,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时间多想什么,只为了满足老人家的夙愿。

    这一宗事了了,老爷子挥退他们两个,只想与我独处说说话。

    等他们走了,他问我,恨不恨他啊?

    我低头不语,久久才想好一句适宜的话,“算了,你是我的爸爸嘛。”

    “是啊,算了,一个快死的人,求什么?”他懊悔叹息,自言自语说:“我早应该相信你是我的女儿,唉。”

    “您告诉我,我生母偷人了吗?我要听您亲口告诉我。”我盯着他,语气压低,难以露出又恨又悲伤的心情。

    他微微摇头,顿时猛咳嗽了起来,竟咳出一大口淤血。淡然侧头吐在了痰盂里,他伏在床头喘了一会儿,才躺回去,阖上眼帘说:“没有……她以前自由恋爱,被我哄骗到了府里来,最后也是我妒忌了。”

    那么,我们到底是不是亲生的,也不再重要了,在彼此相认那一刻早已互相退步。他年老后膝下凄凉,亲生子女无一人在身边,很可能是需要而认的我。我在其时还抱着这种想法。

    但是随着他最后的絮絮叨叨,这种本该理直气壮的不孝想法淡去了许多。

    他道自己人生大起大落,什么没经历过呢。最后家败,祖财散去,膝下无子孙环绕确是事实,冷清的……只有以德报怨的向容能回来,真是奇迹。

    他虽亏欠我,一时嘴里又庆幸我没呆在府里被人早晚残害,还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他最后残喘地道:“向容啊,如果你早些认了我,我便同你去了,保养身子,活得久些,倒不是想享受颐养天年的滋味,而是做好一个父亲,那该……该多好啊,可惜了,我已走到了生命尽头,才悔悟想通,我……我……实在是……”

    对不住……

    我贴过去,听见他为自己与他人的一生做了一个圆满的总结。

    我明明在等他说完想说的话,而想去问生母的下落,他到最后也只是让别人做了他释放内心的听众,撒手人寰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