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徽章之下 > 第十八章 吹响全民战争的号角

第十八章 吹响全民战争的号角

    2020年2月11日。

    今天口罩购买单分配名额512张,一上午的电话没停过,大家越来越熟练,精神昂扬,效率倍增,临近中午第一轮通知全部完成。

    我仰头看着天花板,大脑放空。听说电话客服会用胶带把电话机贴在脸上,减少手臂的负担,以前觉得是搞笑新闻,如今深有体会,手臂已经麻木。

    炜哥接了一通电话“好”“好”“嗯,知道的”“好,我马上更新”“嗯嗯,好。”

    他拿出马克笔,在墙上的高风险城市名单上更新了三个,现在已经有十一个城市。

    形势让整个居委有些压抑,把完成通知工作的惬意无情击碎。

    卡尔问:“怎么回事?”

    炜哥:“确诊人数上升,根据流调显示,确诊病例有市内流动的情况,密切接触者合计已追踪到上百个。”

    “不是要求减少流动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密接?”

    炜哥:“密接一般是家人,同办公室的同事,一起坐车的邻座,防不胜防。要完全没有流动也不可能,警察、医生、社区工作者、食品运输工人、口罩工厂工人等等几个行业现在是加班加点做,本身也是高风险,一个不留神就暴雷。已经有一个工厂因为一个工人确诊全部封了,几百个工人都算密接接受隔离,万幸,工厂日常要求工人都戴口罩,流水线每天消毒,目前没有第二例确诊。”

    外地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我们的小镇还算世外桃源,没有一个确诊,要守住防线,把返回人员的隔离工作做到位。

    书记、主任从外面走进来,书记:“给大家传达一下最新会议精神。”

    大家放下手头的活抬起头,有预感,事态升级了。

    “邻镇确诊了三例,第一个是在机场工作的机械师,第二个是在超市工作的收银员,第三个是自由职业者,三者的交集是超市。初步推测是机械师在机场被感染,然后去了超市购物,导致收银员感染,随后感染了第三位,按照三者的流动轨迹,主要影响还是超市。超市内每天流动数百人,可以这么说,情况非常……不容乐观。”

    不容乐观,甚至寒毛直竖。去那个超市的人并不全是本镇人,还有周边镇的人,第三例病例足以说明超市内可以引起感染,实际感染者也许已经遍布周边数个镇!

    书记继续说道:“现在绝对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我镇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确诊病例,但不代表没有潜在风险,按上级防控要求,从严从快实行全镇居村封闭,阻断人员流动,禁止非本镇人员进小区进村。”

    短暂的沉默,大家都需要时间消化一下这个意思。

    燃:“我们镇也封?”

    “全封,不止我们镇,应该是全市统一行动。”

    我有些跟不上思路了,原本以为邻镇封闭已经是高压措施,毕竟他们有确诊,其它镇暂时还没出现,没想到仅仅隔一天,全市居村都要实行封闭管理,意味着这场“战争”的规模几何级扩大,从重点城市防控转为全国全面防控。

    全市封闭需要的人力靠村居工作人员远远不够。以新城居民区为例,下面有五个小区,即使把次要通道堵住仅留主要通道,每个道口同一时间最少2个人,工作八小时,一天24小时需要至少6个人,五个小区至少30人,我们现有人手只有十来个。

    30人的估算是把人当机器人使用的情况,实际需要有另一队人总管后勤保障,确保热水、食物、保暖、路障、消毒物资供应,现在是寒冬,晚上的8小时异常艰苦……即便是白天的8小时,光站那里对体能要求已经不小,24小时不休息的轮岗,恐怕防疫人员自己身体要垮掉。另一方面,居委内日常工作不能停止,外来人员登记和口罩预约是同等大事。

    除此之外,还有居民的情绪安抚和秩序维护工作,一旦开始封闭小区,多少会有人提意见,并且产生矛盾,需要有机动人员协调,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我们需要的不是十几个人,是30人甚至更多的志愿队员。

    这是有封闭围墙的小区面临的情况,村里没有围墙,各处都能自由流动,他们要设置更多岗哨,路口没有水电,是要在黑灯瞎火、风吹雨淋的情况下战斗吗?这场仗怎么打,能动员多少人?

    书记:“同志们,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可能会有些艰苦,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我和主任初步制定了工作计划,大家做好记录:

    筱倩,下午镇政府会印刷各居村出入证,你去拿一下,按照各小区实际人数下发到物业,原则上,每家每户每天只允许有两个人出门,每户最多给两张出入证、一张车辆通行证,居民凭房产证或租房合同领取;

    大力,你马上联系各小区物业,把防疫精神传达一下,次要门岗一律封闭,封闭不是关上门,是阻断流动,你给他们监督一下,要拉铁丝网,人车都不能通行,一条狗都不能过,每个小区只留一个出入口,保安人员24小时执勤,无法出示出入证的、持其它居村出入证的,一律不准进入;

    佳佳,联系本居民区双报到党员和各楼道组长,紧急招募志愿者,要求身体健康,40岁以下,近期没有外出经历,同时要强调,没有报酬,没有任何报酬,我们只提供口罩、马甲、手套、水;

    小瓜,马上拟一个小区封闭管理的通知,发到五个小区业主群,务必让大家知道本市已进入非常时期,人员不得随意进出,不接受访客、亲属上门,通知要打印出来贴在各小区、各楼道、各物业门口;

    小炜,确认一下我们居委里还有多少吃的喝的,口罩、消毒液、手套还剩多少,调配一下,保证每个道口不能断水断粮,政府正在准备应急帐篷、保暖大衣,你关注一下群里通知,等到位了马上去领取。

    大家还有没有问题?”

    工作人员低头忙着记录,所有人都明白现在的措施意味着什么,层层防线,为的是把病毒阻击在家门之外,绝不让它继续流窜,它是无形的鬼魂,我们无法知道它什么时候来,那就把每个小区每个村组都建成堡垒,我们要建无数座不透风的墙,让这个鬼魂无处可去,消散在无人的区域。

    炜哥举手,“我们的应急食品就剩这些,自己工作人员吃还勉强够,放到布控点肯定不够,超市买不到了,怎么办?”

    燃说道:“昨天我们宣传条线接收了一批企业捐助的抗疫物资,大概有50箱方便面80箱矿泉水,放在区调控中心,租不到卡车去装,正好可以拿来支援各居村,我跟领导汇报一下。”

    主任:“太及时了!卡车现在搞不到,我们自己去装。区调控中心设在什么地方?”

    燃:“邻镇的市民中心那里。”

    漠:“不认识啊。”

    燃:“就他们镇政府的旧址。”

    我记得师妹说过她的服务中心是以前镇政府旧址,难道就是那儿,我问:“是不是他们服务中心在那里?”

    燃:“对。”

    我:“那地方我熟悉,我去装吧,我车子后面空间大。”

    主任:“明天再去装,我们现在去各小区确认打围栏的位置,给物业提提劲,千万不能有松懈。”

    书记、主任分两队,我跟着主任去了三期,物业经理已经等在小区门口。

    物业经理:“主任,我们小区有两个出入口,内部不连通,你看是不是留两个口。”

    主任:“你们有人力吗?现在志愿者人数不够,凑不出让你们留两个岗的人手。”

    物业经理:“小区原本就是24小时执勤,应该说……”

    主任:“经理,我知道你们是24小时的,但那时保安在门岗内不出来检查,现在的防疫情势不一样,每辆车每个人都要查,不是躲在门岗内的。”

    物业经理:“那怎么办,总不能拦马路上吧。”

    我指着小区门前这条路,“往前是村里吧?”

    物业经理:“对啊,是人家村里的路。”

    村里我了解,这条路过去只涉及十几户人,并且还绕路了,“除去本小区的居民,这条路走的人应该不多。”

    物业经理:“人确实不多,只有晚上散步会走这里,僻静。”

    “主任,我看就拦这里,把三期小区的两个门岗集合到这儿。”

    物业经理皱起眉头,“就怕散步的人吵过来。”

    我说道:“扰乱防疫管控可以打110上门,新冠当前,谁还敢吵?”

    物业经理:“我们小区住了几个外国人,他们有牵狗散步的习惯,专家也说了,人少的地方散步不会感染,我们物业不好阻止人家散步,他们是业主。”

    我给他解释:“经理,他们只要戴好口罩、有出入证,不影响他们进出,我们挡得是非本小区的人。”

    物业经理:“那不也是把村里经过的人挡住了嘛。”

    “正好帮村里堵一个口子,不然村里还要派人来站岗,顺水人情。”

    主任点点头,“就拦马路上!村里我给他们打招呼,他们不用派人拦了,我们给包圆。”

    物业经理还不敢确认我们的意思,“把这条路封了?就我们小区可以进出?”

    主任:“对。”

    “那——我们的保安就站马路上?”

    主任:“我们会送帐篷、大衣过来,方便面、水也拿过来,其它的你们提要求,能提供的我们会提供。”

    物业经理似乎是碰到了一件职业生涯里无法理解的事,“这条路就给我们物业管了?”

    主任:“还有我们的志愿者,一定要守住路口,不住这里的人不让进。”

    物业经理:“这是不是做山大王了,‘此路是我开’的意思……能行吗?”

    主任拍拍他的肩:“你们收的不是买路钱,是通行证,你们已经是‘战场’的‘士兵’了。”

    物业经理终于理解这次工作的内涵,“行!你们这样说,我们就配合你们,什么时候来打桩?”

    “最快下午,最迟明天上午,这小区居民的安全就交给你们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