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史上第一绝境 > 第十八章 长安好汉排行榜

第十八章 长安好汉排行榜

    状元郎在中秋宴会上被皇帝下了天牢。

    这种事并没有在骊山之上引起太大的波澜。

    皇室宗亲也好,六部天官也罢,谁也没有出头为他说话。

    仿佛所有人都把他给忘记了。

    其实这种情况,对沈云是有好处的。

    毕竟他来长安不久,就成为了长安城的风云人物。

    年纪轻轻就考取了状元,成为了各家家主们劝勉家族弟子们的榜样。

    这些权贵子弟历来是不服任何人的。

    尤其是这位沈云沈状元。

    原本凭借状元之才,沈云就在风月场所里成为了各楼花魁们追受追捧的人。

    不少权贵子弟求而不得的当红姑娘,对自己婉言拒绝,转身便投入沈云的怀抱。

    让他们十分的不满。

    回到家中,又被长辈们拿沈云当做榜样训话,更是让这不满变成了怨恨。

    因此不少人已经开始谋划着如何才能搬倒这位桀骜不驯,目中无人的状元公。

    如今皇帝震怒,将沈云打入天牢,正中大家伙的心怀。

    不少人甚至弹冠相庆,高呼陛下圣明。

    又听说太子殿下探视沈云的时候,让梁定昌打了这位状元公,众人又对太子心生好感。

    觉得这位太子爷替他们出了一口恶气。

    这些权贵子弟们被长辈们拉到骊山来陪驾,原本就有些抗拒。

    到了骊山之后,说话要注意,做事也要注意,规矩甚多,十分的不自在。

    太子打了沈云这事,让他们大为爽快。

    不少人更是准备了礼物前来拜会殿下,想听一听具体的细节,沈云如何的惨样。

    只可惜到了太子的寝宫之后,一问之下,方才知道,殿下已经离开了骊山,回到了长安城。

    若是在平日,太子这样做,必然会让人觉得不懂礼数,目无君上。

    但今日里,众人却都觉得太子做事果然有储君的样子。

    大炎律法有规定,太子储君非诏不可离长安。

    骊山中秋宴会是皇帝下旨让太子来参加的。

    这无可厚非。

    宴会结束,太子确实应该马上回去。

    太子的离开,也没有多少人在意。

    皇帝也好,诸位皇子们也罢。

    经过中秋晚宴的斗诗会,所有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沈云的身上。

    至于这位靠着一首打油诗成为斗诗会魁首的太子殿下,因为行事十分低调,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怀疑应该也是有的。

    现在的文武百官和皇帝皇子们,对周围任何人都不信任。

    但是经过观察,太子这点怀疑,还不足以让他们放在心上。

    回到长安之后,梁俊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改变。

    照例每天早上起床去西市和他们那些小伙伴们谈天说地。

    只不过这一次去的时候,带上了安阳这个小丫头。

    小姑娘长得像是瓷娃娃一样,天真烂漫,说话有时又有些奶声奶气,十分得梁俊的喜欢。

    安阳公主多日不见梁俊,也十分的想念。

    一听太子哥哥要带着自己出宫游玩,欢喜的直拍手叫好。

    老老实实的听从梁俊的安排,让安宁给她换上了普通百姓的衣服。

    一连去了几日,西市里的梁俊的小伙伴们也都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

    丁老汉更是许诺,以后只要安阳前来,豆腐脑和面全都不要钱。

    沈秀才也把安阳当做自家妹子看待,每日里都会买上一些小玩意送给安阳。

    今天送一个糖人,明天送一个布老虎,后天甚至亲手编只草蜻蜓。

    安阳公主每次收了礼物都一本正经的道谢,引得大家练练夸赞。

    心中更是对这位殷公子高看一眼。

    能够养出这样的娃娃,这位殷公子的家世必然不简单。

    好在众人也都习惯了长安城内卧虎藏龙。

    虽然对梁俊的身份好奇,却也没有人故意打探。

    中秋前下了几场雨,中秋一过,好不容易晴朗了几天,又开始阴了。

    回东宫的路上,安阳牵着梁俊的手,抬起小脑袋望天,还问太子哥哥是不是要下雨了?

    到了晚饭时候,外面就传来滴滴答答的雨声。

    先是淅淅沥沥的细雨,而后便急促起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雨一下,长安城的气温便降了下来。

    又过了两日,梁俊怕安阳冻到,给她添了一个外套。

    梁俊看着有些胖了一圈的安阳,心里想着棉花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原?

    若是有棉花的话,给小姑娘做件小棉袄,这个冬天就好过了。

    早晨出门前就想着棉花,一出门,走在大街上,冷风吹来,卷起街道旁的枯叶,梁俊心里更是思念前世里的棉花和羽绒服。

    若是有暖气,那就更舒服了。

    天一冷,长安城内也不似往日里的热闹。

    往日了的喧嚣似乎也被这冷风吹散了。

    街道上行人,一边走一边裹紧衣服,行色匆匆。

    道路两旁也少了很多乞丐,这让小姑娘有些失望。

    昨日里她听太子哥哥看着秋雨说,这场寒下来,也不知会带走多少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穷苦百姓。

    小姑娘睡不着,连夜起来叫上安宁,做了一笼屉馒头。

    出来的时候,自己挎着一个篮子,将馒头装满。

    梁俊问拿馒头做什么,小姑娘说要给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们。

    见她说的认真,提着篮子的手微微颤抖。

    梁俊要帮忙,小姑娘却倔强的摇头不让。

    一笼屉馒头没有多少,安阳不知道长安城里都多少乞丐,安宁也不知道。

    两个小姑娘只觉得,一笼屉若是不够,再来一笼屉,应该就够了。

    其实再多的馒头,也救不了长安城里的乞丐。

    只是安阳见不到那些躲在破庙里的乞丐们,又坚持一个乞丐只能给一个馒头。

    提着馒头走了小半天,篮子里的馒头才去了一半。

    小姑娘心里很高兴,觉得自己为朝廷做了一件大事。

    梁俊也跟着开心,带着小姑娘漫步在长安城内,又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秋天的长安,方才是真正的长安。

    褪去了夏日的喧闹,街坊中平静了许多。

    宽阔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穿着麻衣挑着担子的商贩从铺着青石的街坊拐角走来,忽如其来的叫卖声,吓得旁边卖些发簪首饰的阿婆一惊。

    缓缓驶过的马车在街口停下,也不知是谁家的姑娘,撩起马车窗帘,招呼阿婆过来。

    贩夫走卒,来来往往,神态各异。

    骑马坐轿的走在街道中央,车把式吆喝着前面的人快走,可越是着急,偏偏就有那些下了学的顽童在街道上追闹,惹得把式挥鞭作样吓唬。

    推车挑担的流连在路两旁,见到车马小心驻足让行。

    虽然隔着马车甚远,也不敢大意,唯恐碰蹭到,惹上麻烦。

    趁着这个功夫,又与街道两旁的商铺老板攀谈。

    今日里的米价涨了么,出门前家里婆娘又唠叨米缸见底了。

    若是有剩下的布头给留下一些,回去给闺女拼个手绢。

    等贵人们远去,又推起车挑上担,快步疾行。

    寻常百姓们的日子大抵如此,忙忙碌碌,每日里没有什么变化。

    好在物价虽然贵一些,终究还能吃得起饭。

    与为了生计奔波的百姓们不同,中秋一过,长安城内的富家公子们瞬间多了起来。

    不少人之前跟着自家父辈去骊山陪驾。

    如今中秋已过,皇帝虽然还没有回来,但也用不上他们这些摆设在围猎的时候叫好了。

    再加上有太子先行的例子在,众人待了几天,纷纷叫嚷要回长安——理由是用功读书。

    朝中大佬们见太子都走了,自家儿孙们再待在骊山也说不过去,便放他们回来。

    这帮人一回来,给原本略显萧瑟的长安带来了些许生机。

    只不过书摊和书店的生意还如往常一样,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用功读书而销量上涨。

    反倒是长安城内各大烟花风月场所天天人满为患。

    以至于连李秀才也跟着去凑热闹。

    中秋那天,长安城里倒也是有各种诗会的。

    往日里中秋诗会时,长安城内热闹非凡,皇孙贵胄齐聚一堂,更有外地的才子纷纷前来。

    读书人一多,商贾们也多了起来,以至于诗会反倒成了庙会。

    官府衙门有诗会,民间也有。

    只不过民间诗会大多是风月场所承办,因此娱乐性更强一些。

    梁俊虽然想去长长见识,但碍于安阳跟着,只能依旧坐在西市丁老汉的面摊上与众人聊天。

    这些日子里,骊山表兄的话题已经过时了。

    众人谈论最多便是长安的诗会。

    哪家的诗会里出了佳作,这些他们是不在意的。

    大家伙在意的是哪家楼里的姑娘获得的赞花最多。

    长安花魁榜又增加了哪些姑娘。

    只是梁俊一到,碍于安阳在,所有人便停止谈论姑娘,又将话题转到了长安十八好汉排行榜。

    这长安花魁榜和长安十八好汉榜,还有其他各种榜,全都是长安一个叫做陈帆的人所排。

    严格意义上来说,陈帆属于外戚。

    姑母乃是当今皇帝最宠爱的妃子。

    因此陈家算得上一人得到,鸡犬升天。

    陈帆的父亲陈飞年少时在长安卖炭为生,妹妹成为贵妃之后,陈家便发迹了。

    十年的时间,陈飞便从一个普通百姓,成为了长安十六卫的大统领。

    升迁速度之快,算得上本朝之最。

    最开始的时候,朝堂之上,还有人对此不满。

    但随着陈帆开始在长安城里排各种榜,这种不满便慢慢的消失了。

    毕竟陈帆这人排的榜稀奇古怪,但凡是能够拉出来比一比的行当他都能给排。

    有花魁榜,有才子榜,甚至还有奸臣榜。

    凡是在朝中非议他父亲得位不正的大臣,次日一定会荣登奸臣榜。

    世间的官是禁不住查的,更何况旁人有心栽赃,那更是百口莫辩。

    很多时候,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有多冤枉。

    加之陈帆这人性情古怪,做事极其较真。

    排的各种榜十分公正,有理有据。

    唯有这奸臣榜随心所欲,只排与他陈家作对之人。

    是以长安百姓也信以为真。

    时间一长,再也没有人在朝中弹劾陈飞。

    因此这长安奸臣榜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更新了。

    而诸多榜里,安阳最喜欢听长安十八好汉榜。

    因为排这榜首之人正是当今太子梁俊。

    小姑娘不知道,这榜是陈帆故意为之。

    说是十八好汉榜,其实就是长安十八大废物榜。

    只是碍于不可非议储君,陈帆便改废物为好汉。

    这些事全都是李秀才告诉梁俊的。

    梁俊听罢连连苦笑,也不知道这位太子爷之前怎么得罪了陈帆这位排榜小能手。

    以至于被挂起来嘲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