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真没想造反啊 > 第三十章 功败垂成

第三十章 功败垂成

    刘牧之将头目的首级提在手中,向众人展示,“你们的首领已死,不要做无用的抵抗。”

    奈何战场上一片混乱,刘牧之一个人又不显眼,除了周围的官兵,更远处的官吏压根看不见。

    一旁的刘黑闼再添一把火,趁乱砍断旗帜。

    旗帜被砍断,这些官吏官兵乱作一团,有的丢下兵器向刘牧之投降,有的想要逃跑,可是他们无一不被愤怒的百姓抓住,处死。

    刘牧之眼中隐隐透着几分担忧,意识到百姓不是这么好发动的,没有进行过思想建设的百姓一旦发动起来,那就是一场暴动。

    没有约束,正义的农民起义迟早变成非正义的暴乱。

    按照原有的计划,刘牧之打算将官吏收编,可事到临头刘牧之发现他根本就驾驭不住这么多暴动的百姓,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个时候刘牧之感觉自己和黎元洪没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可能是他是自愿的?

    刘牧之带着愤怒的百姓沿着周围的乡镇,一路放粮收纳百姓,几百人的小队伍迅速壮大成数千人的洪流,直奔漳南县城而去。

    很快,众人便抵达了漳南东门,现在不是战时,城门大开,而且漳南县的留守力量本就不多,分到东门的就更少,只有二十来个官兵。

    刘牧之等人来势汹汹,官兵见状就想关门。

    作为几千人的起义队伍,还是能凑出几匹马的,刘牧之把这批马优先配备给了亲信,其他人他又不熟。

    刘牧之夹紧马腹,对道:“儿郎们,官兵要关城门了,一定不能让官兵得逞。”

    说完,刘牧之狠狠一马鞭,策马而出,砍死两个上前关门的官兵后,再也没有官兵敢上前关门,没有反戈一击就很对得起陛下了,为了陛下送掉性命不值得。

    刘牧之骑马立于城门旁,看着无数百姓从他眼前经过,思绪万千,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成功了。

    城内最多只剩二三百官兵,他有几千大军,连城门都已经攻破了,刘牧之想不到怎么输。

    刘牧之让刘黑闼,高翼,孙安祖等人去攻占南西北三门,自己带着主力直奔县衙,打算将漳南官吏一网打尽,一路上还不忘大肆宣传只要跟着义军,就不用交税,城内的百姓纷纷拿起武器加入义军。

    漳南县马县令在刘牧之攻破东门时就得到了消息,此时也慌了神,召集幕僚商议对策。

    马县令忐忑不安说道:“我们此时向叛贼……义军投降,义军有没可能放我等一条生路。”

    漳南县林主簿:“自古以来哪有官向贼投降的道理,我认为不行,而且派去征粮的官吏一个都没返回,显然这些叛贼并不打算放我等一条生路。”

    马县令一屁股做回胡椅上,心情沉重,“既然打不过叛贼,那咱们各自逃命去吧。”

    “县中还有两百官兵。”一人执意劝阻。

    县令摇摇头,拒绝了这个提议:“他们有几千人,两百官兵有什么用,我等还是各自逃命吧。”

    主簿心生一计,劝谏道:“不,马县令,两百人足够了。”

    “林主簿有何高见?”

    “这些百姓聚集起来造反所为的不过是让我等停止征税,那我们满足这些百姓,我们不但满足这些百姓,还可以给他们开仓放粮,到时他们自然不战而退。”

    “不,我不能开仓放粮,林主簿你说得轻巧,开仓放粮,到时陛下怪罪下来,倒霉的不还是我。”马县令咆哮着说道。

    “县令,南门(西门,北门)也被攻克了。”

    马县令霎时发现自己没别的选择了,只剩开仓放粮这最后一条路。

    于是下令,打开府库,让剩下的官兵从中取粮,并堆在县衙门口,两百人和刘牧之正面交手可能不行,但是搬运粮草能力还是很强的,县衙外顷刻间就堆满了粮食。

    马县令恭敬的对林主簿询问道,“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林主簿贴耳对马县令交代了几句重要的话,事已至此,逃避也不是办法,马县令一拍大腿走出门去。

    马县令忐忑不安走出县衙,刘牧之这时正带着一群百姓在和官兵对峙。

    刘牧之此时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周围一个亲信都没有,他现在就是孤身一人,要是他敢贸然上前,周围的百姓会不会跟着他还是个问题。

    处于优势方的刘牧之不敢动手,官兵一方更不会先动手,因此场面一度僵持下来。

    马县令爬上粮食堆,站在上面对百姓喊道:“陛下已经收回命令,不再向漳南县百姓加税,不但如此,还特意命令漳南县开仓放粮。”

    马县令一口气将林主簿编的话说出,说实话,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陛下会开仓放粮,事实上也是如此,隋朝灾年不赈济灾民是常规操作。

    但是,现在马县令也管不了那么多,先把眼前这一关过去再说。

    此话一出,刘牧之见众人的反抗意志开始动摇,心道不好,呵斥道:“胡说八道,你们不要被县令的花言巧语给骗了。”

    “开仓放粮这个命令一定是假的,停止加税也是假的,只要你们一放下兵器,官府立刻就会卷土重来。”

    刘牧之的话似乎起到了作用,百姓的眼神又重新变得坚定。

    就在这时,林主簿见两边僵持不下,也爬上粮食堆,恐吓道:“我大隋纵横天下三十载,隋军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尔等跟着叛贼一起造反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刘牧之心底瞬间拔凉拔凉,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前的隋军基本就是战无不胜的存在,绝对有资格说这话,俨然一副东亚霸主的模样。

    事情的发展正如刘牧之预料的那样,在怀柔和恐吓的双重加持下,周围的百姓纷纷放下兵器,向官兵投降。

    刘牧之气的肺都要炸了,但无可奈何,这些百姓就是刚放下锄头,拿起兵器的农民,打心眼里就畏惧强权。

    只要有活路百姓就不会起来造反,而此时官府适时给出一条活路,百姓的选择很明确了。

    但是呢!刘牧之并不打算放弃,无畏的拿起武器冲向官兵,就像唐吉诃德冲向风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