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空境术士 > 第八章 历史间隙

第八章 历史间隙

    午饭一共花费34苏里尔,罗杰一个人吃了大部分,撑得差点走不动路。

    这顿饭罗杰可以打8分,整体调味说不上惊艳,中等偏上,属于大众的咸鲜口味。也正因此,很少吃西餐的罗杰也能吃得惯。而且食材非常新鲜,吃的出的用料讲究。

    特别是那道蘑菇汤,差点都给罗杰鲜迷糊了。虽说不管什么蘑菇煮了汤之后味道都差不了太多,但这么鲜的还是第一次吃到。

    这种新奇的味道体验让罗杰不由对这个世界更加期待了几分,刚才的些许不快也烟消云散。

    薇洛莉雅收拾好桌面后,给他泡了壶茶消食,然后端着餐盘去饭馆还餐具,一点活也没让他做。

    短暂地午休了一会儿,罗杰拜托薇洛莉雅找来了几本常识类的书籍,最近几天的报纸、期刊等,罗杰边看边提问,配合着她的讲述和解答,对这个被广泛地称为奥伦的世界有了初步的认知。

    不出罗杰所料,这是个充斥着神秘元素的世界。

    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的魔力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巨龙、精灵、人类、亚人、亡灵、女巫、海妖、树人以及更多的神奇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广阔的世界。

    而除了被称为主位面的物质界,幽邃的深海海沟之下还有生活着魔鬼的深渊位面,高居天穹之上的“云海”中则漂浮着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神国,拥有着各种各样凡人难以想象的伟力的神灵们居住其中,时常应人们虔诚的祈祷而降下神迹。

    而世界的其他隐秘之地,还有数不清的半位面、亚空间和时空裂缝……瑰奇玄妙之处,没几节课都讲不完。

    不过,这种盛景只留存在历史教科书和剧本小说之中,而且已经久远到让现在的人们归纳为上古神话的范畴了。

    在2700年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害”,持续时间未知,但导致了整整400年的历史空白。

    据后来的史料记载,这场灾害灭绝了当时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智慧生物,深渊及其他亚空间的入口全部封闭,连神明都纷纷陨落,只有“光明与永恒烈阳”和“黑夜与不朽银月”两位神灵在灾难中存活了下来。

    在那之后,世间万族都再难以接触魔力,获取超凡力量的途径几乎断绝,而两位正神也陷入了沉睡,不再接触主位面,也很少降下有明确指示的神启。

    神话时代就此结束。

    失去了先天优势之后,幸存的神奇生物们逐渐式微,即便是智慧物种也被强势崛起的人类排挤到文明世界的边缘。

    而人类国度在壮大的过程中也少不了彼此征战,最强盛时甚至出现了诺顿帝国这种雄踞大陆版图三分之一的超级大国,盛极转衰后则逐步分化为各个独立的城邦国家。

    但不管再怎么冲突,光明教会和黑夜教会都总是周旋其中,充当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润滑剂,维持着人类社会总体的相对稳定,避免文明再次走向毁灭。

    这样的稳定发展持续了两千多年,直到两百多年前,发生了一件大事:

    “太阳先生”和“银月女士”苏醒了。

    两位正神恢复了一定的权能,再次降下神谕。于是,超凡世界的底层规则再次更改了:

    在教职人员的主持下,通过仪式接受过两位神灵的赐福的人,能够提高对魔力的感应,一定程度上看到“魔力轨迹”,天赋高的人甚至能直接获得某些神奇的力量。

    接受赐福过程,以超凡意义上的“洗礼”代称。

    而“魔力轨迹”实际上是魔力在主物质界面“震荡”后留下的涟漪,具有滞后性和偏差性,但可以较为直观地描述魔力的强度和运行的轨迹,被称作“回响。”

    “回响”这个定义的提出在开始的几十年时间里并没有引起人类社会太大的变化,因为即使能看到魔力的轨迹,也只是降低了天赋异禀的人获取超凡力量的门槛而已,对于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影响。

    直到157年前,一位叫做奥斯罗尼·尤金的考古学家和他的团队在一处遗迹中发掘出了从神话时代遗留下的相对完好的符文群落,学者们在随后的研究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通过解构那些远古符文中残余的“回响”,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准确、可控,而且可以被批量复制的魔力!虽然都是从基础符文上获取的低微魔力,但意义重大。

    又过了几十年,符文技术开始被投入到社会生产中,与当时已经在广泛运用的蒸汽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以符文和蒸汽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的雏形,生产力大幅提高。

    在那之后,人类社会便搭着这辆用魔力烧开水的列车一路高歌猛进,短短一百来年就过渡到了如今的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

    虽然这个“高度发达”在罗杰看来有些画风跑偏,但目前来看,相比同时期的蓝星的城市,这里要富裕的多。当然,这个世界本身物产丰富可能也有一定原因。

    ……

    “对了莉雅,我还有一个问题。”

    “请问吧,我……尽量回答。”

    薇洛莉雅一如既往地耐心,但额头已经微微见汗。她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失忆的人会突然冒出这么多天马行空的脑洞,什么“内燃机”、“汽轮机”之类的词语她更是从未听闻,一连串奇奇怪怪的问题下来,她发现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应对起来已经有点捉急,因此有点心虚。

    “那盏灯应该是电灯吧!”罗杰指着在床边墙头的挂着的壁灯(他之前偷偷拔过插头),“为什么电力这种能源没有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呢?”

    “这个……”薇洛莉雅松了一口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电力最早是作为蒸汽符文工业中源动力生产的副产品出现的,虽然可以给很多机械提供动力,但在很多场景下会削弱符文的作用,所以很难应用到主流的工业生产中去。”

    “其次,电力很难储存,而且传输过程中损耗很大,虽然电力本身可以说不要钱,但铺设电网的成本很高,所以一般只能在源动力工厂周围一公里范围内应用。”

    “还有一个原因,我想应该是因为舆论吧。”

    “舆论?”

    “我记得电灯才投入使用的时候,有很多人对这种把插头往墙里一插就能亮的新式灯具很好奇,短时间内出现了好几例把手指头伸进插座而被电伤的事故。”

    “当时几家主流的报社对此大批特批,称人类不应擅自使用危险的雷霆,这种行为可能会招致灾厄。虽然那之后市政厅也发文辟谣,但那之后就很少有人愿意在私人区域接入电网了……”

    “原来是这样。”

    罗杰若有所思,前两点还好理解,无非是于主流发展无益和直流电的低效率。但你这玄之又玄的符文都大胆在用了,还怕用电会招灾是个什么逻辑?报社编辑都是九漏鱼吗?社会发展太快,自然文化水平跟不上啊……

    咦,照这个世界的画风,他所认为的自然科学还真不一定能通用。

    喝茶的间隙,罗杰看见薇洛莉雅转过身偷偷地拿手帕擦汗,也知道自己问的问题可能比较刁钻,所以将话题转到了他们所在的城邦国家海德兰以及他就读的克林斯顿工业学院上。

    都是常识,也只安静地听着她讲,没再提问,让薇洛莉雅压力稍减。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