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千古十帝 > 第八章 人皇传说——封神骗局

第八章 人皇传说——封神骗局

    大商王朝的都城中,人皇帝辛和姜皇后坐在朝堂之上,文臣之首的首相商容、王叔比干等人站班在左,太师闻仲、武成王黄飞虎等人位列在右,有四人缓缓走进宫殿,站在中间,为大王行礼,正是大商的东南西北四尊伯侯。

    大商王朝的王侯将相,尽皆登场,人王帝辛站起身来,缓缓宣告:“先王帝乙,被天界神族于万族盛会之上当众掌掴致死,此仇不报,我王室一族枉为上人。”

    “如今本王业已继位,欲昭告天下,克日伐天,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寥寥几句,便足以让朝堂的诸位王侯将相面无人色。

    弱小的人族,竟敢讨伐天神?活腻歪了不成?但这话是从他们的大王嘴里说出的,他们害怕之余,也不得不佩服新王的胆识。回过头来想想,好像也就人族之主,才有资格说出伐天二字吧。

    不过佩服归佩服,劝阻还是要劝阻的,毕竟打仗不是过家家,更何况他们即将面临的征伐对象,还是不可战胜的神族。

    群臣劝阻下,帝辛只得收回了这个想法。

    没办法,即便他已然是人族之主,更有人皇的认可,但毕竟是新王,上有国师闻仲、首相商容,王叔比干盯着他,下有四大诸侯,各族首领,忍而不发,默默看着他,他只能先忍住,强咽下这口气。

    没多久,就连帝辛都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当日有幸参加玉虚宫盛会的人族之人,除了他外,再无活口。

    后知后觉的他这才反应过来,神族这是在灭口,断他的口实。

    如此一来,更没有人信先王帝乙是神族杀死的了。

    就在帝辛忙于政务,焦头烂额之时,有一个诸侯,造反了。

    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造反的缘由什么的,不重要了,帝辛只知道,有人可以让他出气了。

    于是,人皇帝辛,御驾亲征,仅仅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直接杀穿了冀州大军,大败苏护,不仅活捉了苏氏十余人,更是缴获了冀州的第一美女,苏妲己。

    人皇也是人,而且还是个男人,所以很快就收了苏妲己为妃。

    同房之时,帝辛未至,人皇剑却先行一步,抵达这个名为苏妲己的胸前,一剑刺去,直接穿破。

    帝辛没有去管,因为在人皇剑的剑尖处,有一头白色的狐狸被死死钉住,苦苦哀鸣不已。

    “哪里来的小妖,竟敢试图接近本王?”

    小白狐狸刚要开口,突然,时光逆流,帝辛出现在房门之外。

    这一次,帝辛没有进去,而是转身去向书房,“来人,速去轩辕坟查探。”

    “是。”

    前往轩辕坟查探的人很快回来,帝辛得知消息后,很快就有了个计划。

    这个计划最先针对的两人,是最为反对他伐天的文臣代表,商容,比干。

    于是,当帝辛不再出现在朝堂,日日嬉戏于后宫,商容苦劝无果,自知再劝无益,便只能归隐山林,而亚相比干,身为当朝王叔,自然不能离开政治的漩涡,不仅如此,他甚至想要联手一些人,颠覆帝辛的统治。

    虽然当初的子受很早就被立为了储君,但身为帝乙的弟弟,比干也曾对王位有过一丝想法的,一直到帝乙身亡,比干的这个想法便再次冒了出来,无它,因为先商王死因不明!

    为何先王早不死,晚不死,偏偏死在了仙山中?

    会不会有个可能,是那储君,想要早早继位为王,便做出了弑父如此大逆不道的勾当?

    没人知道比干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率军冲入寿仙宫,打算刺杀昏君,自立为王。

    因为还是在那个夜晚,帝辛就靠自己一人,斩杀军士三千!

    第二天,妲己‘病重’,商王帝辛,宣召王叔比干,‘祈求’七窍玲珑心。

    比干死,文臣之中,再无人敢逆帝辛之意。

    解决文臣的同时,帝辛也没有闲着,因为还有最重要的国师和四大诸侯没有表决。

    一直被圈禁在都城的四大诸侯仰仗的背后的势力,自以为即使帝辛贵为大王,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但他们还是低估了帝辛的决心。

    在最后一次的刺探后,帝辛摊牌了。

    要么出兵伐天,要么去死。

    有人当场跪倒,连连称是,有人誓死不从,被当庭杖杀。

    西伯侯姬昌及其背后的西周,刚刚被大商的部队打败,此时的他,根本没有理由拒绝,但他更无法答应,因为就在他离开西岐之前,曾占卜一卦,卦象结果只有四个字,顺天而为。

    如此模糊的卜卦结果,令姬昌不敢先行主张,只得默立无言。

    南伯侯历来和东伯侯交好,见姜恒楚就要被赐死,连忙跪倒在地,进行劝阻,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东伯侯有事瞒着他!

    东伯侯姜恒楚作为大商东境的一方诸侯,权柄本就极大,没想打这个东伯侯不仅胆大包天,强迫新王帝辛立其妹为王后,野心更是极大,竟然暗中和东夷各部落勾结,将大商境内的诸多奴隶、平民,贩卖到了东夷部落,以此换取东夷部落的支持。

    所以即便他认同帝辛的伐天计划,帝辛也不会轻饶了他,本来在帝辛的计划中,四大诸侯都会屈服于他的威严,届时东伯侯姜恒楚的黑甲军,西伯侯的红衣兵,都将是伐天的先行军,即大战的炮灰,谁能想到,这个姜恒楚竟然如此的不知天高地厚,既如此,那就去死好了。

    必死之人也敢求情,这个南伯侯鄂崇禹,也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最易处理政务的一天,商王帝辛,先后赐死了东伯侯姜恒楚、南伯侯鄂崇禹,并囚禁了西伯侯姬昌。

    就在帝辛彻底清除了他统治下的障碍,即将发号施令,彻底宣告伐天檄文时,又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北方发生叛乱,北伯侯虽然及时返回北境,但他的军队竟然根本不敌袁福通率领的反叛联军,当他的求援信被送到帝辛桌案上时,帝辛正要结束多日来的享乐,开始朝会,宣告檄文。

    看到求援内容后,帝辛脸色发青,攥紧了双拳,又是那个该死的天神!

    北海袁福通联合七十二路诸侯叛乱,若是寻常,袁崇虎一人就可率大军征讨,但当袁崇虎派出一支军队试探后,猛然发现,这七十二路诸侯叛军之中,竟然混入了大量不明妖物,北境将士,根本不敌。

    轩辕坟的九尾狐媚王,北海的群妖作乱,打得一手好算盘,帝辛拍桌而起,宣召国师。

    誓师大会上,帝辛看着面前的国师,不知所言。这本该是他伐天的最大助力,谁成想,却要去征伐妖孽,暂时顾不上他的伐天大计了。

    闻仲上前一步,向大王辞行,“大王,我知你想通过伐天,以报血仇,但如今人族苦弱,虽有助力,仍是不够,还望大王耐心些,待他日时机到了,自然能报仇雪恨,向天神讨要一个说法。”

    帝辛点点头,算是听进去了。

    还能如何呢?敌强我弱,敌在暗,我在明,纵有滔天恨意,亦需低下头,暗自壮大力量。

    第二件大事发生在国师离开后的第二天,商王帝辛,被人刺杀!这一次刺杀他的人,不再是凡人,所以他受伤了。

    事情的起因,来自于昆仑山玉虚宫的访客。

    那个名叫姜子牙的道士,手持封神榜,前来朝歌,跟帝辛商讨轮回大计。

    “尊师元始天尊,怜悯世人受苦,特求鸿钧老祖降下神力,助其炼就一宝,名曰封神榜,如今北海祸乱四起,东境亦是惶惶不安,未来西周也会受神族指使,加入对商大战,届时我玉虚宫门人,贵国师所在碧游宫门人,都将参与,大王放心,此番大乱,只会让大商王族的统治更为巩固,未来人心所向,便是人皇子姓一族。”

    帝辛不急不忙的问道:“条件呢?”

    “大王修建祭天台一座,自焚祭天,以告慰女娲娘娘在天之灵,弥补之前犯下的滔天之祸。”

    所谓的滔天之祸,帝辛自然知道指的是什么。

    当日他在百官的‘胁迫’下,前往女娲庙上香,本就对女娲敌意满满的帝辛,又岂会真的诚心诚意,草草了事后就打算离开,谁能想到,首相商容竟然拦下了他,鬼使神差地建议他为女娲娘娘写下祷词,无非是对其的褒奖,但帝辛却在下笔之前,忽然就想起了父王死后的一幕,那位高高在上的天神,冷冷的看着一切,好像对什么都毫不关心,于是笔随心动,一首揭开天神和人族大战帷幕的题诗,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妖艳,芍药笼烟骋眉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侍君王。

    或许正是这首大逆不道的题诗,才是商容归隐的真相,但不重要了,帝辛现在需要的,是支持他伐天的人。

    帝辛当然二话不说就拒绝了这个老道士,然后将其赶了出去。归根到底,这些高高在上的神族,还是要牺牲他们毫不在意的人族,无非是为了让人族妥协,不情不愿地献出一些炮灰罢了。

    我人族前前后后需牺牲四百万余万的生命,尔等修仙得到之士,本就为数不多,又能牺牲多少?十人?百人?

    傍晚,帝辛在前往寿仙宫的路上,就遇到了两个小道童,一男一女。

    妲己远远就看到了她的大王,飞奔而来,帝辛很快就将美人拥在怀中,问道:“你们两个怎么回来了?”

    正是之前姜子牙来时,随从侍奉的两个小道童。

    跪倒在地的两个小道士,其中一个抬起头,隐隐一笑,说道:“自然是来杀你的。”

    远在龙德殿的人皇剑早在小道士出现在帝辛面前事就震动不已,当一个小道士抬起头来时,人皇剑终于按耐不住,疾驰而出,直刺那个大言不惭的小道士,千钧一发之际,另一个小道士竟然褪去道袍,化成了一只仙鹤,大嘴一张,便衔住了人皇剑,任凭它怎么挣扎,都无法逃脱。

    纵使如此,人皇剑还是刺破了那个小道士的发簪,簪落之后,长发飘落,竟然还是个女娃娃。

    谁能想到,不可一世的人皇帝辛,就险些死在这个女娃娃手中。那个女娃娃也不顾飘落的长发,掐诀之后,手中便瞬间出现一把金刚杵,狠狠刺向帝辛,帝辛情急之下,仍不忘护住怀中的娇弱女子,一手抱起苏妲己,后退一步,同时另一只手以掌为刀,‘劈’向女道童的手腕,不愧是人皇剑认可的人族之主,在如此危急时刻,还能临危不乱,不仅如此,还能转守为攻,竟是一记手刀,直接将女道童的手腕劈断了!

    另一边,人皇剑终于挣脱仙鹤的长嘴,赶了过来,彷佛大局已定。

    就在此时,异变再起。

    落在地上的金刚杵竟然飞了起来,直接刺向帝辛的心脏。

    这把金刚杵,也是一件有自我灵识的至宝!

    人皇剑救援不急,帝辛即使反应地过来,也根本抵挡不住。

    就在此时,帝辛怀中的女子,终于从刺王杀驾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然后她就看到了地上的金刚杵飞了过来。

    这个时候,好像犹豫一秒都是对金刚杵这等神器的不尊重。

    所以苏妲己毫不犹豫地挡在了大王的身前,如果挡得住,就算妾身,回报大王的宠爱了;如果挡不住,一同死去,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她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反而是第三种:她挡下了金刚杵,救下了大王,与此同时,大王敕令她体内的九尾狐,以千年灵力,维持她的灵识不散。

    至于那两个道童,一个来自娘娘庙,一个来自玉虚宫,前者被帝辛手持人皇剑斩杀当场,后者被大商七十二贞人联手封印在鹿地。

    至于领导七十二贞人的,却是来自碧游宫的道士,申公豹。

    当时帝辛虽然斩杀了女道童,但也受了不轻的伤,而那头仙鹤虽被封印,但道法的确高深,很快就找到阵法破绽,就在他要破阵而出之时,申公豹及时出现,掐诀念咒,彻底完善了法阵,将仙鹤永久封印在了鹿地之下。

    而敕令九尾狐,救苏妲己一命,申公豹也出力不小,于是帝辛大喜,封其为大商护国真人,护佑殷商天下。

    至于申公豹此人的背调,帝辛自然是做过的。北海方面很快传来国师闻仲的亲笔书信,信上说申公豹虽在玉虚宫修行过一段岁月,但确实是碧游宫弟子,此人虽是修道之人,却好名利,为人小气,嫉贤妒能,愿陛下善用此人。

    身为人族之主,帝辛自然有着极强的领导力,区区一个申公豹,他根本不放在心上,于是,两人开始了第一次的试探。

    “敢问大王,何谓伐天?”

    “天,神族也,眼无人间,自然无人族。孤欲伐神族,断其信仰,天下九州,何处侍奉何种神明,当由孤断之。”

    “敢问大王,天界神族众多,人族何以挡之?”

    “神挡杀神,仙挡杀仙。”

    “敢问大王,若败局已定,当如何?”

    “自焚于鹿台,以人皇之名,咒神族不安。”

    “回大王,贫道疑惑已解,大王可以传令了。”

    是呀,伐天说起来容易,真要实行起来,真可谓难于登天了。

    伐为征伐,打仗之意,但跟谁打,怎么打?天若指代神族的话,那此战必输,因为神族不仅强大,而且数量很多,除了那些新晋的得道修仙之人,更多的是数目难以估计的上古妖族,即使古帝妖皇身死,也改变不了他们在天界中的地位,这就是原住民的优势。所以帝辛所谓的伐天,定然是有特指的,即有着杀父之仇的那位娘娘,以及那场盛会的主人,昆仑山山顶的老不死。

    换言之,此举根本算不上伐天,因为元始天尊为首的玉虚宫本就在人间昆仑山,而女娲娘娘,虽神位已经入了天界,但其真身,依旧在人间最大的一座女娲娘娘庙内。

    所以帝辛伐天的目的,自然不仅仅是为父报仇,更是要救人族与水火之中,四百万人族,那可是如今天下人口的一多半!即便他发动大型战争,最多也就牺牲几十万的士兵,孰好孰坏,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能分辨的出。

    如今天界之中,笼统来说算是有三股较大的势力,其一乃天界原住民,各种族在妖皇后裔的带领下自称一派,其二为上天昊帝昔年的旧臣,他们作为天宫的主要人员,实力足以比肩原住民那些人,最后一股,便是女娲氏为首的天神族,如今算是天界最大的一股势力,其表面上有万妖俯首,背后有三清支持,不可谓不强。

    故此,帝辛就算得到了人皇剑的认可,有国师闻仲极其背后碧游宫门人的帮助,也很难打到天界,更何况,真正和他有仇的,只有两人,万妖之首,人族圣贤:女娲娘娘;紫虚玉清,道法无边:元始天尊。

    所以,帝辛的伐天大计从头到尾,战场都是人间。

    他要人间再无女娲信徒!

    他要昆仑山玉虚宫,除却元始天尊,再无修道之人!

    他要人间万族,再不受天界主宰!

    只要掌握了人间各族信仰的权利,天界便失去了对人间的控制,届时,天界就不再将人间各族视为蝼蚁,人族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复兴,犹如三皇治世,三族平等。

    第二天,申公豹兴致冲冲地来到寿仙宫,迎接大王下达伐天檄文,未成想,大王已经不在王宫了。

    “大王何在?”

    “陈塘关有变,大王前去镇魔了。”

    申公豹掐指一算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玉虚宫先出手了。

    魔童降世,陈塘关大劫将至,唯有人皇,方能破局。

    陈塘关,将军府中,李靖率领官兵在下,随时准备赴死;空中两方势力虎视眈眈,顷刻间就会出手,一方是石矶娘娘及其徒弟,另一方,却是四海龙王联袂赶来。

    就在他们中间,一个魔童,睥睨天地,正桀骜不驯地打量着一处阵法,虽然被封印,却丝毫没有慌乱,反而有些戏谑?

    突然,魔童许是感应到了什么,猛然间施展神通,变出三头八臂来,八只手臂,各持神兵,瞬间破了阵法。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有人从天而降,迅如闪电,一剑就将魔童劈倒,坠落在地,砸出一个大坑来。

    原来是人皇帝辛到了。

    “想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