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动作之旅 > 第三十六章 舞蹈队形编排(一)

第三十六章 舞蹈队形编排(一)

    好的舞蹈表演效果,一定需要丰富饱满的队形编排。好的队形变换,会让舞队的表演锦上添花,表现力倍增。

    如何编排舞蹈队形呢?

    ▲根据表现环境编排

    ★庆典型

    一般节目演出,都可称之为庆典型舞蹈。这种舞蹈的节目安排,一般都在开场,中间高潮,或结尾。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舞蹈。

    在舞蹈编排时,要根据音乐进行舞蹈编排。因为是庆典型,一般在10人以上25人以下即可。总的要求是选择气氛比较欢快活泼的音乐。

    舞蹈编排上,需要多变换,活用三角,平行四边型,大一字,反半圆等等。其中可以穿插一些自己创意动作进行衔接。道具和服装、题材尤其要新颖,可以参考春晚的舞蹈表演。

    ★广场型

    因为声势浩大,需要给人大气磅礴之感,一般人数在30人以上甚至更多人。

    音乐最好是采用节奏点比较明朗的,动作最好是简单划一的。道具和服装最好是大方简洁的。

    一般来说,广场上的舞蹈,观众多半是俯视来看的,这样就要求了平面图形要华丽一些。如果要进行队形调整,还需要一些舞台队形。

    ★小型舞蹈

    这个包含了独舞,双人舞和小型集体舞蹈等。

    独舞因为在台上只有一个演员,舞蹈一定要饱满,对演员的表演性要求比较高。动作设计要根据主题内容、音乐特点来看。

    双人舞,主要特点是两人联系一定要紧密,而不是你跳你的,我跳我的,让观众觉得少一个人无所谓。

    小型集体舞就是我们经常在视频上看到的7人、9人的舞蹈,这种舞蹈可换队形,也可不换队形,但站位要美。

    ▲线

    线是情绪的表达。如果是欢快动感的,可以选择直线、横线、有棱角的曲折线交替变换;如果是温柔优雅的古典舞蹈,不妨选择横线、曲线交替变换。

    直线:包括运动所形成的斜线和竖线,有行进感(如JMS健身操)。

    横线:比较平稳、缓和。

    曲折线:有棱角的曲折线给人一种游移跳荡和不安定的感觉;弧线则能表现出流畅、圆润、柔和的情调。

    ▲面

    面,就是根据舞台区域划分,决定舞蹈队形编排。一般把舞台分为九个区域,即:中、左、右;前、左前、右前;后、左后、右后。

    △正方形外面的数字代表:1—正前方,2—右斜前方,3—正左方,4—右斜后方,5—正后方,6—左斜后方,7—正左方,8—左斜前方。

    从舞台的位置来看,舞台最前面五分之二或三分之一的地方,属于舞台的黄金线,是舞蹈表演最佳的地区。舞台中间表现强,舞台两边表现弱。所以在变队形时,可以结合点、线,根据舞台不同的表现强度相结合,打造不一样的表现感觉。

    ▲温馨提示

    1、一支舞蹈不要超过3次变队形

    2、在处理音乐变奏时变队形最好

    3、在变队形的时候加上一些细小动作会加分

    4、根据视频制作软件找灵感,比如就有很多变队形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想要舞蹈编排,可以现在纸上画出来。怎么移动,都可以在纸上演练一遍。

    先定舞蹈队形,再想舞蹈动作的推演,是正确的编舞顺序。编舞原则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但一定要注重创新力。

    二群舞舞蹈队形:

    编群舞,个人的动作、姿态、熟练,皆如文章的词藻,运用得好可以增分,运用得差则减分,然而无关乎大局,只是细微末节之事。大局者,似文章的段落,段落条理分明,层次有序,词藻虽不华美,仍有平易朴实的好处,未必全盘皆输。所以舞蹈的舞蹈队形之编排,比细节动机的引发,更为重要,先定舞蹈队形,再想舞之推演,为编群舞应该的步骤。

    况且,舞蹈队形,可以纯粹在形式上考虑,不必问有什么意义,如文章起始,自然可以先拟个起承转合顺序,不必先想好内容是些什么,所以更可以优先想好。当然,在编舞过程中,因为对舞蹈动作的安排,而修正先定的舞蹈队形,更改舞蹈队形的排列,未尝不可。只是这是编舞的权变,而不是常态的步骤。

    舞蹈队形的型态,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适合在跳舞时,每一个人都跳得差不多的舞;因为每个舞者分别跳自己的,与其它舞者少有交集,我们不访称为“独立式”。另一种舞者间彼此有关系,要经常配合,共同组合队形,我们可称为“组合式”。这两种之中,又有各种变形,兹将常见的分述如下:

    一、独立式:这种群舞队形,几乎从头到尾不变,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

    一字排列形:每个舞者面对观众一字排开,各跳各的,没有主从之分,这种队形,优点在人多壮声势,不过显然有些单调,是独立式的基本型。

    人人人人人

    2

    雁行式:中间的突出来,其它的依次退后些,如雁飞时的队形,舞蹈的动作也许仍相似,但是观众主观上认为中间突出的是主,其它是次,于是有了主次之分,只是这种主次之分,可以在舞蹈中轮换舞者,来消除其阶序;也可以变换成其它独立式舞队,使主次之分不明显。

    人人

    人人

    人

    3

    散点式:是一种平均分布的队形,然而其精神是在舞者每个人都同样重要,不分主次,所以前排不可以挡住后排,前排人数也多,所以也没有前排较重要的感觉。(许多街舞采这种方式)

    人人人人

    人人人

    人人人人

    4

    圆圈式:这是围着圈圈跳舞的方式,于现在多是镜框式舞台的情形下,已经很少见,然而民族舞蹈中,强调参与,而非给人欣赏的舞蹈,这却是非常多。

    ○

    独立式的舞群,强调每一个成员的平等性,每一个成员的表现,都让人注目,在欣赏这样的舞蹈时,每一个舞者都可以被视为主角,也同时可以被视为舞群中的一员,这样看似矛盾的说法,实在是因为每个人都重要,又每个人都与别人一样的现象造成的。

    编这样舞队时的变化法,常见的有:

    1

    动作轮流:虽然动作一样,但是时间不同,例如火焰之舞有一段一字排开轮流动作的安排。

    2

    交换位置:是指舞者在舞蹈中互换位置,但是舞蹈队形基本不变,这种小插曲,可以多些变化,增加趣味性。

    3

    A、B、C三种队形穿插变化:舞蹈是时间艺术,可以在其中变换舞队的形式,这三种舞蹈队形性质近似,常有变换的情形。变成D的或许有,但是比较少见。

    4

    还有一种轮流突出个人的,例如街舞有时会出现其它舞者皆退后,拍着手打拍子,一个人上前独秀舞技的情形。

    5

    至于可不可以与组合式交互运用,变化更多的舞蹈队形呢?当然可以。

    舞蹈构图的基本原理,必须从表现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出发,来选取适当的表现形式,安排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空间运动线,而形成不断移动的舞蹈画面。舞蹈的空间运动线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不同线条所能引起人的审美情感的体验为其标准。以直线运动所形成的斜线和竖线,都能表现出强劲、有力的动势,横线则比较平稳、缓和,而有棱角的曲折线则给人一种游移跳荡和不安定的感觉;以曲线运动所形成的圆线、弧线和蛇形线,则能表现出流畅、圆润、柔和的情调。不过舞蹈队形画面的移动线的选取还要结合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变化的需要,所以,它并没有固定的程式。

    为了便于记忆,根据一般舞蹈创作中常用的构图方法和原则,把舞蹈移动线的使用,归纳了下面几句话:

    “二四七、一零八,直斜圆曲相交插,

    前后左右高中低,地面空中方位佳;

    整齐对称黄金律,平衡统一多样化,

    调和对比相结合,情景交融美如画。“

    所谓“二四七、一零八“是舞蹈中常用的队形构图:二、四是两排或四排的横线和竖线的队形,七是曲折线的队形,一是一横排或一直排,零是圆弧形的构图,八是在舞台两侧呈八字形;

    “直斜圆曲相交插“是舞蹈队形的流动变化要有各种线条的相间交错,不能一种线形的贯彻始终;

    “整齐对称黄金律,平衡统一多样化,调和对比相结合,情景交融美如画。“就是要求舞蹈队形的移动变化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

    总括来说,舞蹈构图应遵循以下四点原则:

    1

    舞蹈构图要服从和适应舞蹈作品的内容的要求;

    2

    舞蹈构图要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发;

    3

    舞蹈构图要衬托和展现舞蹈作品所规定的环境;

    4

    舞蹈构图要符合艺术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