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动作之旅 > 第一百零一章 伏虎拳(一)

第一百零一章 伏虎拳(一)

    伏虎拳又称降龙伏虎拳,是优秀的武术拳种之一,属于武当山的镇山之拳,武当山习武道人增长功力的拳种。

    中文名

    伏虎拳

    基本简介

    伏虎拳讲究力量和速度以及气势,是一种欣赏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传统拳种,既能强身健体又能练功练气,故深受练武之人喜爱。

    伏虎拳系“铁头和尚”所传。铁头和尚先到棠口乡大章小门院,后到周宁县礼门乡小坑村传授伏虎拳。由该村张必宝拳师再传屏南卜塔村张奕满。张明伟系张奕满之子,练习此拳多年,颇得要领。

    拳种要领

    该拳种是传统象形拳之一,练习者要求拱项缩头,瞠目眺牙,模仿虎形,领会虎神。该拳结构严谨,地盘扎实,进攻时迅速准确,防守时密不透风,身法敏捷灵活,动作刚劲有力。一招一式,似粗实细,拳、掌、指、爪,劈、打、抓、戳,变化微妙,实用价值高,是一门完整难得的拳种。

    武当伏虎拳,共65式,是武当山镇山之拳,又名降龙伏虎拳,是武当山习武之道人增长功力的拳种之一.以手法为主,腿法为辅,主要练习方法有带手、冲拳反腿、三连手等风格特点,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势势逼人,不仅有强身健体之功,更有防身制敌之用。

    历史沿革

    伏虎拳发源于明朝晚期,当时峨眉山月朗和尚在山上的伏虎寺修行、练功。

    由于当时峨眉山上有很多猛虎时常袭击人们,武艺高强的月朗和尚便担任了打虎保寺的任务。在和猛虎的数次博弈后,月朗和尚根据老虎的攻击特性,研究出一套非常实用的御虎术,并就此衍生开来,最终创造了闻名于世的“伏虎拳”。

    伏虎拳

    不过由于近代峨眉山上习武的和尚越来越少,伏虎拳险些失传。直到1980年左右,峨眉山上功夫最高的释通永老和尚才根据不完整的拳谱记载以及记忆,逐渐还原起伏虎拳。此后,经过成都体院武术系周直模老师的整理,这套共分60式的伏虎拳终于重出江湖。

    经典套路

    1.无极式:无思无虑,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前方。

    2.关公理须:上左步再上右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手心相对,从两侧如理须状,掌根向下沉压,压至与腰平,气沉脚底,要有关公之威武气势(图2,图3),此势有积蓄能量之作用。

    3.裹肘:向左前方拧身裹肘,左手握拳收于腰侧。

    4.十字披红:右脚略向右后撤半步,同时左拳变掌,边拧边翻至掌心向上向口收回,如搂物状;同时左脚收回并于右脚内侧,右掌心朝前,动作不停;寸(进)左步紧跟右步,左掌变拳翻转,向左膝前沉打,左肘顶向前方,右掌变拳收于腰间,目视前方,尾闾坐住劲。

    5.裹肘:同柠身裹肘。

    6.猴儿爬杆:回身收右肘扑左掌,打拧劲。

    7.寸左步右掌撩阴,左撑护耳。

    8.鹞子入林:沉左掌,回拉右掌,寸左步,抬右膝,右掌搜档。

    9.立虎形:落右步,寸左步右步紧跟,两掌立式前推。

    10.懒龙卧道:向前踩右步,左掌下按,右掌变拳向前下方沉砸,目视前下方。

    11.上步左炮拳:上左步,打左炮拳。

    12.三盘落地:向左拧身,两掌如金钟扣地。

    13.拘马鞭:右肘向前侧方,裹肘劈落,左手护臂。14.仙人脱衣:向左拧身,两掌贴身,如脱衣服,向下蹲沉。

    15.砸捶:两拳砸于腹前。

    16.猴形腿:两手向左后方沉带,同时起右膝,脚蹬出。

    17.横掌:落步,寸左步,进右步,右掌横切。

    18.掐手:左转身,用腰劲,左手掐抓。

    19.白蛇吐信:接上式,不停快速穿掌。

    20.白蛇吐信:收回右肘,出左掌。

    21.转身二郎担山:上左步,转身双掌摔掌。

    22.按手盖顶:双掌向前下方按下。

    23.金鸡食米:不停,寸右步,打右崩拳,左手护腕。

    24.舔腿:上右步,两掌化打,两肩不可抬起,收左腿抬起,进身再用脚跟蹬出。

    25.裹肘颠捶:落左步两肘相裹,合于腰间;上左步,收右膝,右舔腿蹬出,可多打几次;落右步,两肘裹砸于丹田,如天上落石头。

    26.鹞子入林:上左步,打左炮拳。

    27.上步钻拳:上右步同时打右钻拳(沉肘,出入如钢锉),手与足合,同动。

    28.转身钻拳:后转身,打左钻拳。

    29.金鸡抖翎:右手化打,左肘向左前方沉肘,右手回护,全身整体发劲。

    30.裹肘:左掌回护,右肘向前裹沉。

    31.猴儿爬杆:右肘沉回,左掌扑出。

    32.十字披红:同动作4,方向相反。

    33.收式:由关公理须,收于丹田,全身放松。收功很重要,要慢,气定神闲,否则有种无收。多散步,遛腿,全身拍打,抓捏,不可拘泥拿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所获荣誉

    无论是过去的江湖传闻,还是众多武侠小说中,都有很多关于“伏虎拳”的说法。但真正的“伏虎拳”,其实很少有人看到过。直到2007年在中国香港国际武术节上,王超带着他的“伏虎拳”一举拿下了传统武术拳法金奖后,这套峨眉武术古拳法才首次大白于世界武林。

    “一套伏虎拳,威震海内外”,这句话是江湖儿女送给峨MS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王超的。作为“峨眉七雄”之一,王超的名头无疑是最响的。这得益于他在3年前从师父释通永老和尚身上学到的那套“伏虎拳”。凭着这套峨眉古家拳法,王超在短短两年间就接连拿下了7枚国际武术大赛的金奖,至此,国内武坛又多了一位峨眉英豪。从7岁就开始跟着江湖武术名家学拳的王超,对拳法特别喜爱,在2007年拜在105岁的释通永大师门下后,他便苦心专研这套伏虎拳。30多年的习武习惯,练就了王超扎实的武功底子,而自幼拜多位名家习武的经历,让王超更容易将各套武术技巧轻松掌握。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伏虎拳不到一年,王超便凭着这套拳法独闯江湖。“伏虎拳短小精干,对掌、指、肘的运用非常灵巧。攻击性特别强,而且招式大气。这套拳法一亮相,就赢得了武术行家的交口称赞。”在这两年的世界武术大赛上,王超可谓走到哪里,就赢到哪里,7块沉甸甸的国际大赛金牌,也让他一跃成为“峨眉七雄”中的翘楚,“在我们七雄中,中的国际大赛金奖是最多的。这全得益于这套伏虎拳。”

    伏虎拳抱虎归山

    作为当今伏虎拳的惟一传人,王超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超已经招收了5位弟子,并开始传授伏虎拳的精髓。王超表示,“伏虎拳是峨眉功夫中的瑰宝,我千万不能让它再次冷落。接下来,我和我的弟子们将大力发展伏虎拳,让国内外武术爱好者都有机会学会这套拳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