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雪视角 > 第85章 现金奶牛

第85章 现金奶牛

    上两章我们讲解了Earnings

    per

    share和owner

    earnings,本章我们来讲一个巴菲特经常提到的指标:透视盈余look-through

    earnings。

    透视盈余look-through

    earnings是巴菲特1994年提出来的,透视盈余这个指标的存在为的就是让大家可以忽略市盈率,去关注公司真正的内在收益率。

    透视盈余原本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上雪就算贴出来很多人也根本不会算,也不想去算,所以这个指标有一个简化版的近似公式。

    透视盈余=每股收益×持股数量。

    每股收益大家不要学完就忘了,这玩意儿就是EPS,我们前一章才学过。

    巴菲特很看重透视盈余这个指标,基本上涉及到他的书都会提到这个指标。

    此时一定有小伙伴跳出来说:“不对呀,上雪你之前不是说EPS不重要么?怎么这里好像又重要了?”

    回答:“EPS单看参考意义不大,因为它会随着股数的变动而变动,但是这个指标一旦与总股数相乘,得到的总数就重要了。”

    因为EPS(Earnings

    per

    share)是个体平均概念,而透视盈余(look-through

    earnings)是整体概念,整体概念可以衡量一家公司总的盈利水平如何。

    透视盈余这个指标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不要被公司的表象所迷惑,这个表象就是市盈率。

    大家应该知道对于同一家公司而言,不同时期市盈率肯定不一样,牛市的时候很高,熊市的时候很低,行业在风口上的时候很高,等到别的行业突然间爆火了之后突然间又会被冷落,说白了市盈率这个东西有点像流量明星,片酬高不高完全取决于市场当时的审美,说白了就是不大靠谱,至少单看这个指标不大靠谱。

    巴菲特不希望自己评估一家公司依据的是别人的审美,他真正在乎的还是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他直接跳过市盈率去看公司真正的赚钱能力,透视盈余这种估值方法非常适合长线价值投资者。

    关于透视盈余的计算方法如下:

    假设我们有一个当前市值100万的投资组合,

    该组合由以下4个资产构成:

    1、股票A,

    市盈率20倍(5%内在收益率),占组合总资产比重20%

    2、股票B,市盈率10倍(10%内在收益率),占组合总资产比重40%

    3、股票C,

    市盈率25倍(4%的内在收益率),

    占组合总资产比重15%

    4、国债A,收益率5%(相当于20倍市盈率),

    占组合总资产比重25%

    那么,

    这个投资组合整体的透视盈余就是100万×0.05×0.2+100万×0.1×0.4+100万×0.04×0.15+100万×0.05×0.25

    =

    6.85万(也就是投资组合加权平均市盈率的倒数)。

    (注:本案例摘自知乎《用透视盈余来衡量投资收益》)

    如果我们重视透视盈余,我们便不会对市场短期的涨跌所左右,

    我们看的永远会是企业给我们每年赚回来的钱有多少,

    我们能从中分享到多少现金流。

    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长期而言,如果我们的实质价值想要以每年15%的幅度来成长的话,那么透视盈余每年也必须以这个幅度来成长。”

    透视盈余高的公司多半都是现金奶牛,能给我们不断产奶,

    非常有价值。

    比如巴菲特2002年投资比亚迪,

    到现在翻了30多倍,

    中间有至少10年时间比亚迪的股价基本就在地上趴着没怎么动,

    但是巴菲特也没卖,

    不骄不躁,

    一直到2019年比亚迪随着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提升而股价暴涨,

    巴菲特居然也没怎么动。

    难道股神就这么沉得住气?股票十年不涨人家不卖,

    股票一年涨6倍还是不卖……

    真相是:人家根本就不关注股价,

    人家要的就是比亚迪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所以记住了么,大家如果想长期持有一家公司,

    最好把透视盈余算一算,用每股收益乘以总股数,

    小学生都会算,最好把近三年的都算一下,

    看看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就是我们长期投资这家企业可能获得的内在收益率,

    这个收益率跟市场情绪没有任何关系,

    完完全全是我们可以掌控的。

    我们未来构建投资组合的时候,也要想方设法逐年提高我们组合各项资产的透视盈余。

    《巴菲特之道》中的原话是:每一个投资者的目标,应该是创建一个投资组合,看看这个组合在从今天开始的10年左右,

    可以为主人提供的最大限度的透视盈余。这样的方式会强迫投资者思考企业的长期前景,而不是短期的股价表现。当然,

    长期而言,

    投资决策的记分牌是市场价格。的确如此,但是,决定价格的是未来的盈利。就像打棒球一样,投资者需要盯着的是场上,而不是记分牌。”

    有些人会问,“什么叫最大限度提高组合的透视盈余?”

    说的那么玄幻,其实就是看我们买的牛能不能最大限度给我们产奶。

    比如我们买了10头牛,

    这10头牛是一个组合,

    我们最好确保里面的每一头牛都能产奶,最好还是那种奶水充足的母牛,

    可以产很多很多奶,而且奶水可以在未来的几年中逐年增加,这样我们能获得的牛奶会越来越多。

    既然我们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牛奶,

    就不要太在意母牛长得美不美,市场上其他要买牛的人给它的出价是多少,因为有时候市场上的人很傻,出高价可能仅仅只是因为母牛皮肤细腻,出低价也可能是因为母牛的耳朵长得不太好看,总之都跟产奶没有关系。

    综上所述,透视盈余说的就是我们要买能产奶的,且未来产奶量最好逐年上涨的母牛。

    实操当中有一个问题上雪补充下,比如母牛A现在奶量还可以,价格2000元(只是举例),而另一头母牛B产奶量目前比母牛A少一点,但是未来产奶量会翻倍,价格4000元。

    我们经过计算,

    发现奶量翻倍后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的回报远超购买母牛B的价格,那我们就应该果断买入母牛B。

    这个例子用行话说就是:从长远来看,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家优秀的企业远比用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平庸的企业要好得多得多,因为优秀的企业可以在长期最大化我们组合的透视盈余。

    希望通过这一章,

    大家可以把透视盈余彻底弄懂,

    就是每股收益乘以总股数,越大越好,增长越快越好,解释完毕。

    下一个指标是ROE,上雪认为没必要重复了,忘记了的小伙伴往回再看一遍。

    接下来上雪要上估值方法干货,把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市占率、企业估值倍数和经营性现金流折现全部系统给大家讲一遍,上雪会告诉大家什么行业应该看重什么指标,哪些指标应该相互之间结合来看,大家学完将之与巴菲特的股东盈余和透视盈余汇总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打遍天下都不怕的估值系统模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