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电池变革开始 > 77、替代方案

77、替代方案

    黄老幺走后,余行舟喝了口水,静静思索着电机断供之后将要面临的种种困境。

    他自然是知道黄老幺违约之后的后果有多么严重。

    他们游隼的手中,如今已经是积压了大量订单,若是迟迟无法交付,肯定会有大批量的用户因为丧失了耐心而不愿意再继续等下去,最终决定退单。

    而且他们游隼的口碑也会因为此事而产生滑铁卢式的下滑。

    就在余行舟正在沉思之际,江衍秋忽然推开门进来。听闻了这个消息之后,她立刻便是赶了过来,想要确认消息是否是真的。

    余行舟自然是知道江衍秋的来意,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事情是真的,紧接着,他又是微微一笑道:“没事的,我之前也曾考虑过电机断供的事情,也算是有一些心理准备吧。”

    江衍秋心底不禁有些感叹余行舟的未雨绸缪:“所以你已经有了替代方案了吗?”

    “我最近和林钦松联系了许多次。”余行舟忽然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他现在已经快到了。”

    林钦松是绿原的老总,在和余行舟的联合之下,如今已经是一跃成为国内电动自行车整车最大的制造商了。而这一切,基本上要归功于余行舟的钠离子电池。

    江衍秋闻听此言也是微微一愣,有些不解道:“他和这件事情,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呀。”余行舟还没有开口,门外便是传来了一阵温和的声音,紧接着,身材高大、西装革履率的林钦松,便是走了进来。

    “这么快?”余行舟也是有些没有料到。

    “我一挂了你的电话,就马不停蹄赶过来了。”林钦松微微笑着,让人如沐春风。

    余行舟有些感激。

    毕竟这林钦松也是国内一大企业的最高决策人,自己一个电话他就立马动身过来,一点派头都不讲,只为了能够帮合作伙伴出一份力。这份人情,余行舟默默记在了心底。

    “你们到底要谈什么啊?我们现在不是在说电机的事情吗?”江衍秋还是一脸不解。

    “是啊,电机的事情。电动自行车,难道就不用电机了吗?”林钦松仍旧是微微笑着,随即开玩笑打趣道:“衍秋啊,我大老远跑过来了,你怎么连一杯茶都不给喝呀?不会是不欢迎我吧?”

    江衍秋连忙是去给林钦松倒了一杯茶,对方也不客气,直接接在手里,几口便是全部咕噜喝光了,看来为了赶路,他也是舟车劳顿。

    “所以你们想要将电动自行车的电机,用在游隼miniEV上?这怎么可以吗?”江衍秋在倒水的时候便是明白了他们两人的想法,有些将信将疑道。

    毕竟都是电机,但是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光是重量上的差距,就是巨大的。即使游隼miniEV仅仅只是一款微型车。

    余行舟给林钦松搬了一个舒适的凳子过来让他坐下:“咱们这游隼啊,主打家用,对于性能加速之类的,根本没有多大的需求,只求稳定。而且作为一款微型车,对于电机的功率需求,更是不需要太大。”

    “但是想要直接用电动自行车的电机,自然是有些勉强。所以还需要进行改进改进。即使如此,这也为咱们省去了一大笔时间。”

    “其实一开始听说行舟要造车的时候,我就建议可以用我们绿原的技术,都是电动车,我们绿原的技术储备,也是很丰富的。”

    “而且以前电动自行车可根本没有限速的要求,近年来为了安全起见,国家规定电动自行车必须限速在25km/h以下,咱们才不得不锁死了功率。若是全部放开,再改进一下,未必不能用在游隼身上。”

    对于能够帮助到余行舟,林钦松显然十分开心。

    若是说之前和余行舟一起对抗鑫明,是一场豪赌,那么现在,无条件支持余行舟,则是一场汇报丰厚的投资。

    他太相信余行舟了,这个年纪轻轻的后来者,其身上所潜藏着的能量,实在是太过惊人。他甚至不知道余行舟身上到底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

    “那一开始为什么不直接就改进呢?”江衍秋根本不解了。

    “因为你们余总啊,实在是太有预见性了。”林钦松说到这里,情不自禁给余行舟竖了个大拇指。

    “什么意思?”江衍秋更加一头雾水了。

    这个时候,由余行舟开口解释道:“因为当时我建议林总趁着这段时间,赶紧转型永磁电机,不要再继续在感应电机上深耕了。而在这段过渡的时间之内,我觉得直接用黄老幺那边的感应电机更方便一些。”

    江衍秋想起来了,前一段时间,绿原刚刚推出了新一代的永磁电机,虽然还没有正式商用,但是其优良的特性,还是很有前进的。

    “但是永磁电机的价格,也要更加昂贵吧?”江衍秋此时当真是十万个为什么。

    “放心,用更先进的技术,我们绿原的电动车自然是会相应进行价格调整的。”林钦松并不担心,如今已经成为国内电动自行车领域龙头的绿原,自然是有这个底气的。

    但是他们游隼可不能随意涨价啊。如今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而且他们预售的时候已经是给出了价格,若是现在更改,肯定会惹来一大批骂声。

    江衍秋十分担心。

    不涨价吧,又要贴那么多钱进去,她肉疼。涨价吧,又要被骂,她又不想看着余行舟受牵连。

    当真是让人难以抉择。

    “技术成熟,大规模量产之后,成本总会降下来。虽然还不确定具体要等到什么时候,但是这并不妨碍咱们直接拿来使用。”余行舟解释道。

    “至于是否涨价,我觉得也完全不用纠结。通过卖碳积分,咱们一辆车已经能够赚五千元了。相比于整车的成本,足足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润率,这在实业企业之中,已经是相当高的利润了。即使使用永磁电机,咱们也还能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而且咱们加量不加价,还能换来更多的口碑呢。”

    “而且,这些只是针对那些已经下定的客户,对于以后下定的客户,价格自然还是要上调一些的。”

    被余行舟这么一说,江衍秋这个小财迷也是释怀了。

    其实她在现实生活之中,花钱并不如此抠抠搜搜,她也根本不缺钱。

    她想要的是财务报表上那漂亮的数字,而且还是在给余行舟管理财务,所以对于开支她一向管得很紧。

    一切都明朗了之后,余行舟也不耽误时间,直接准备和林钦松签订采购协议。

    哪想林钦松却是大手一挥,又是潇洒喝了一大口水:“咱们是什么关系呀,这些事情,就不用弄得如此斤斤计较了,这电机技术,就当是我们绿原,免费共享给你们游隼的。毕竟你们现在的资金,也是十分困难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