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风卷长云 > 第117章 有归

第117章 有归

    裴氏想不明白怎么会这样,她的脸煞白,“瑶儿,那太后有没有为你指婚?”

    指婚?常落瑶咬着嘴皮,忍住泪冷笑一声,也不说话。

    裴氏的天黑了!

    她从地上撑着坐起来,有点发懵,“那我们明日就这样回去了?”

    “那还能怎样?”常落瑶卸下头上的花冠,这一天下来,她已经疲累不堪,这宫里她去过一次,是再也不想去第二次了。

    裴氏脑子如同被浆糊糊住一般,“我当了乡下的庄子,才能够进京,如今这样回去,你爹爹是不会放过我的。”

    “阿娘!”常落瑶烦躁又无奈地看着她,“不就是个庄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爹爹最多骂你几句,难道还能休妻不成?”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爹爹,”裴氏打了个寒战,失魂落魄从地上站起来往外走,“你爹爹不会放过我的。”

    裴氏走出来,被凉风一吹,瞬间清醒了些。

    如今唯一的办法只有找到裴城,若是真如裴城所说运出去的丝绸挣了钱,那么尽快赎回院子,老爷便不会说什么。

    若是……,她不敢细想,本能地摇了摇头,大声喊道:“秋痕,赶紧收拾东西,我们明日一早就回去。”

    她要赶紧回青州找到裴城,无论如何,先把铺子赎回来。

    第二日一早,不等长生催促,裴氏便让秋痕将所有的东西搬上了车。

    等到常落瑶收拾好,便催促着马夫出城。

    这次长生来,常璞备足了盘缠,裴氏反而不用操心了。

    常落瑶虽然心里有点遗憾,毕竟好歹来了临都一场,除了星湖哪里都没有去过,但临都的经历并不愉快,能够尽快回去她也还是乐意的。

    马车刚出城门,后面一骑飞速追来,“常姑娘,常姑娘请留步。”

    裴氏掀开马车上的卷帘,外面徐有康拎着一个包袱已经追到了马车旁边。

    看到裴氏,他微微红了脸,朝她双手一拱,“娘子,我来送送常五姑娘。”

    裴氏看着他暗叹,徐世子倒是好的,只是承安伯夫人真是一言难尽。

    她低声嘱咐道,“瑶儿,既然是承安伯世子,你过去说几句话快去快回。”

    常落瑶起初一颗心都在长平侯府,现在知道长平侯府是无望了,对徐有康便多了几分注意。

    如今听裴氏这样一说,便红着脸下了马车。

    徐有康下马,呆呆看着常落瑶。

    等常落瑶走到跟前,他心里一慌,将手里的拿着的包袱递过去,“五姑娘,你这次去回了青州也不知何时能见,我这里略备了点薄礼,你路上做盘缠。”

    常落瑶婉拒,“世子能来相送,我已经感激不尽,哪里还敢收你的赠礼。”

    “拿着吧,这里有承安伯府的住址。”徐有康将包袱塞进她手里,“这一去路途迢迢,若是今后姑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一定记得跟我说一声,我定当全力相助。”

    常落瑶眼里便漾起了水光。再怎么说,她也只是个十多岁的姑娘,这一路上受了太多委屈和惊吓,还从没有人这样对她说过话。

    她含泪抬头望着徐有康,微微屈膝谢道,“世子的心意我知道了,你请回吧。”

    徐有康痴痴望着她的脸,双目含泪,楚楚可怜,他的心便如同被一根丝线拴着一般,颤悠悠半天落不下来。

    常落瑶已经转身上了马车。徐有康站在原地,一直到马车消失在路的尽头,才怅然转身。

    裴氏看着常落瑶手里的包袱,摇了摇头,“徐世子倒是个重情的,要不是承安伯夫人,倒也可以考虑一下。”

    常落瑶手指紧了紧,没有说话。

    刚来临都时的欢喜期盼和踌躇满志已经被如今的失落怅然代替,而她也在这一次次的打击中,看清了自己和常落云的差距。

    既生瑜何生亮,就算心有不甘,但那又能如何?

    她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同是常家女儿,为什么常落云运气可以那么好,凡是跟她沾上边的事,不管好坏,最终都会变成好事。

    而自己,永远都是失败的那方。

    清和宫里,帘幕低垂,越发显得暮气沉沉。

    太后望着躺在罗汉床上的宜太妃,“你真的想好了,不和安郡王去青州?”

    “想好了,”宜太妃淡淡笑着看着太后,“这皇宫,我们一起住了几十年,让我自己去青州,我舍不得你。”

    “有什么舍不得的。”太后话虽这样说,但心里却有点动容,“你去青州吧,安郡王大概还没出城,现在去追还来得及。毕竟,你一直都盼着能跟他团聚。”

    “姐姐,”宜太妃抓住太后的手,眼里亮了亮,“我记得,我刚到皇宫那天,你穿着一件杏黄色的宫装,美艳不可方物,这一晃眼,我们都老了。”

    宜太妃缓了缓,“虽然我思念肃儿,但孩子大了,却不再需要我了。与其给他添麻烦,还不如我们做做伴,好歹也有个说话的地方。”

    太后怕了拍她的手背,唏嘘不已。

    三十几年过去了,让她们聚在一起又互相忌惮的那个男人早已化作了一捧尘土,如今垂暮之年,能够守在一起的她们,不管是否出自真心,都习惯了。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背,“你若真这样想,那就在宫里住着吧,只是等安郡王走后,你莫要后悔。”

    “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在这宫里住了几十年,这里早已是我的家了。”宜太妃叹了口气。

    临都城外,安郡王回望着高高的城楼,眼眸暗沉。

    “王爷,太妃真的不去青州了?”心腹随从问。

    他看得出来王爷并非如同他嘴上说的一般无谓。

    “她习惯了住在宫里,恐怕不适应青州的生活了。”安郡王话刚出口,便被风吹散了。

    他一个人来,又一个人离去。十多年前,至少身边还有郡王妃陪着,现在,果真是孑然一人了。

    “郡王年富力强,而我垂垂老矣,就算到了青州,亦只是拖累,不如就让我在这宫里,或者还能对你有些助力。

    你就不用再牵挂我了,让我在这宫里自生自灭吧!”

    似乎一夜之间,宜太妃的声音变得迟缓老迈。

    他们母子的隔阂,最终也无法消除。但他其实是真心想要接她去青州,只是她却不敢相信他是真心的罢。

    这深宫里住久了,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放下戒心,哪怕是对自己的孩子。

    而郡王妃,她也是不愿意回去的吧!

    安郡王笑笑,双腿一夹。

    暮云低垂,一骑白驹绝尘而去。从此后,天高地阔,临都郡王府却再也没有了意气风发的少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