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皇帝是假混蛋是真 > 第一章 能有几人享太平

第一章 能有几人享太平

    厚黑能成为亘古不灭的话题,是因为人人皆有厚黑之念,只是各有巧妙不同。高级黑者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误导众生,而引领一个时代;低级黑者只能图一时之小欲,撒个小谎,却因画虎不成反类犬,而将自己活成了笑话。作为金德崇尚白色的楚军三大主力军团之一的领军人物刘季,却身着水德秦人军服,黑人黑马黑刀枪地鹤立于他的时代。论黑肝黑肺黑心肠,自诩生于火德世家的刘季甩项羽、英布十万八千里。在他们人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日子里,刘季将厚黑演到极致,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带着他的布衣军团笑到了最后;吃兄亏,上兄当,最终死在兄手上的项羽只能带着他的贵族军团由盛极走向灭亡;当也想黑一把,可是又玩不转的英布被至亲在背后捅一刀后,一个时代成为历史。骤雨过,江山依旧。不废江河万古流,浪花淘尽英雄。

    开国大典后进入后宫的刘季还在兴奋中,他亲了戚夫人一口,戚夫人赶紧地问:“陛下,为什么臣妾的哥哥没封呀,难道他就永远是个将军?臣妾就这么一个哥哥呀。”

    “吕释之都没封,汝急什么。朕的家天下还能没有他们一席之地。他呀先南下到彭城令刘交处,让刘交多教教他。刘交的学问虽比不上审食其、陆贾。但是不比陈平、随何差。”

    “对了,审食其一个陪娥姁在丰沛躲了数年的酸儒,怎么能受封,还是十八个顶级诸侯第三位?”

    “美人呀,汝号称跟朕转战南北,怎么就不明白审食其的作用呢?审食其功不在萧何之上,但是绝对在幕僚客卿张良,绣衣营副将陆贾等之上。告诉汝一个秘密,皇后在洛阳议定的功臣排行,审食其排第一,卢绾次之,曹参排第三。是朕一人之意,修改了前三甲,用萧大人替代卢绾排在第一,审食其后移了二个座次,曹参上移至第二。”刘季叮嘱戚夫人:“汝要少说多学。”

    “为什么移出了卢绾呀?”

    “朕想封他为燕王。还没有跟他打招呼。”

    “那吕娥姁功在臣妾之上?她封皇后,其子刘盈为太子。臣妾就不能当后,子刘如意就不能当太子。这是大汉家事,不就全凭陛下一句话。”

    “怎么就教不会!”恨铁不成钢的刘季将戚夫人搂在怀中说:“汝真以为天下大事全是家事?要是朕征燕战死了,汝与汝路都还未走稳的儿子能镇往刚刚吃酒的那些武夫,还有那些肚中用事的文人?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呀。”

    “没这么恐怖吧。”

    “将天下交给汝母子,既使皇后的外戚吕氏同意,审食其会同意吗?陈平,周勃等文武谁会是汝的心腹?怕是一个没有吧。稍做比较就知不可为。”

    “臣妾有陛下宠足矣。”

    “朕趁今日高兴,告诉汝,日后到了洛阳,千万别跟皇后争。切记,切记。”

    “要是臣妾非要争宠呢?”

    “要是朕再活二十年,汝的儿子刘如意二十多岁了,汝方可以视情况而定。之前想都不要想,要将此话牢记心中。”

    “臣妾记住了。臣妾还想问,许负一个装神弄鬼的女巫师怎么能享受国师待遇,何况她只是一女流之辈。”

    “汝太小看她了,她二八不到追随朕,至今二十多点岁,可她能接受神的旨意于睡梦状态,又能执行神的旨意于清醒之时。如今她往燕就是代天传道去了。”刘季恨铁不成钢地说:“说汝政治悟性不高,汝还不信。她的作用抵得上千军万马,朕以后还要给她封侯。听过姜子芽封神的故事吗?”

    “听说过。”

    “听懂了吗?”

    “陛下说什么,臣妾不甚明白。”

    “皇后一定明白,她那种能将天下大事既看成家事,又不全当成家事办的政治智慧不是谁都具备的。汝日后要做的就是先向皇后学习,看问题不光看它表面现象,还要看透它背后的实质。”

    “臣妾就不跟她学。”

    “好好好。汝不学。”刘季搂着戚夫人走向内室,滚上床去。

    这一夜,皇帝先将灭燕放到脑后,先与美人大战于床纬之中。美人眼下先享受独宠,日后争宠也暂时放一边。老夫少妻互取所需,享受着人间乐事。

    天亮,刘季就带着夫人尤佳,美人武欣率兵亲征燕王臧荼。将于今夏发起的对燕大战,可以说是削藩第一战。因为汉四年未五年初灭了临江国,只是汉与西楚争霸战的延续。质的不同是汉与西楚、临江都是藩国之间争长短成败,而接下来的削藩叫讨伐大汉治下的不臣之贼。

    汉四年末乌江边项籍自刎,天下人以为从此不在有战争了。可是因为永远站在西霸阵营的临江国决不归顺,而于汉四年与汉五年交替时,又打了一场三十万人参与的局部战争;如今天下人和平的愿望怕是还难实现,因为臧荼的反复汉五年与汉六之交的这场规模更大的战争在所难免了。

    看来天下太平还有许多路要走!

    争宠之心不死的美丽蝴蝶戚夫人,不想十年夫妻九年空,一世夫妻三年伴,她要永远享受独宠,且为儿子争至尊富贵,所以她将刘季的提醒全当耳旁风,一句没听进去的她铁了心要挑战熟悉激扬文字,善于指点江山的皇后。曹寡妇被今日的幸福冲得不知今日为何日,乐呵呵跟着儿子刘肥去齐国就国去了;武欣、尤佳只是燕雀不想知道鸿鹄之志,及时而乐行尸走肉般活着永无死亡之忧;薄姬守司门户,适时闭藏隐忍,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而后有变,争在不争之中居心于内,将自己伪装起来,做一个螳螂与蝉之后的黄雀,一切尽在人不知,鬼不觉中进行,就如昔日今日都为其臣子的陈平行事莫得闻;而戚夫人一只蝴蝶妄想战胜凤凰,甚至有可能是不可战胜的大鹏只能是死路一条。誓死鸡蛋碰石头的她心想:知己知彼才能战而胜之,要想战胜吕雉,就一定得知道并了解她与刘季这对老夫少妻的过往经历,找出吕娥姁的短板出击。想到了就要做到,她离开定陶宫中,去拜访此时被任命为彭越梁国相国,实际上是彭越不在时的梁国当家做主者吕释之。

    “国舅爷。”

    “哟,夫人驾到,臣有失远迎。”

    “国舅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也就是本夫人的亲兄弟。”

    “说的是。一家亲。”

    戚夫人跟着刘季也有数年,虽没练成呼风唤雨的大器,但是也学了点官场门道,与人谈话,在切入正题前,说点废话过过场。

    “将定陶,俺们的家乡分给彭越为梁国都,也算他一个打鱼出身的渔夫捡了一大块天上掉下的金子。”

    “当年这个打渔的就想向项籍讨这块宝地为封地的。”

    “听说项籍根本没拿他一个打渔的当个人。”

    “是啊,项籍将梁地归入他自己的西楚所有了。”

    戚夫人随口问:“国舅爷,项籍所辖的西楚九郡,怎么说都位于天下之东,国都彭城虽勉强算西楚境内,但是也就是在东楚与西楚交汇处。本该叫东楚才对,他为什么不封他哥哥当今圣上为西汉,而将西字留给自己称西楚?”

    “回夫人,西为贵。项籍以家乡下相邑在彭城之西为名,所以他将西字留给了自己。”

    “明白了,这就是虚荣心作祟的他要衣锦还乡的原因。”

    “项籍很贪心,天下三十六郡,他一人独得九郡,辖九十一县,五分天下有其一。”

    “真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戚夫人感叹说:“当今圣上以二郡半四十一县之地,率残秦余部,战胜了兵强马壮,人多地广的项籍,此乃天意呀。天意真的不可违。”

    “回夫人,项籍为大将天下无敌,为诸侯长那是力不从心。”吕释之叹一声说:“项籍的死,用他自己话说是天意。但是他自己也有大过,面对失败,他要是能放下诸侯长之位,放弃共主国之尊,向他哥哥当今圣上称臣,以当今圣上的仁义,他也一定会享受诸侯之福。”

    “这就叫死要脸,活受罪。活着受罪不如就死了干净。”

    “同是裂土分封。当今圣上,在定陶分封后,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臧荼拒绝大汉选配的相国、国尉、御史大夫三公,公然与大汉对立,其他王侯皆服服帖帖。”吕释之摇头说:“项籍在戏下分封,那叫一个裂土分崩。除了长江以南,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翁婿与临江王共敖三人相安无事,东西北三面乱成一锅粥。”

    “后来这三人中二人背西楚向汉了。”

    “夫人说得是呀。项籍用韩信的话说就是妇人之仁。从巨鹿到咸阳,他都不知道削诸侯之权,减诸侯之兵,始终只率他原江东三万子弟兵,企图凭三万楚军管理九郡,是贪多嚼不烂呀。梁地官员他派一个,被戏下分封什么也没捞着的彭越杀一个。梁地从没属于西楚过,他没有从梁地收到过一钱钱,一口粮;淮河以南,长江以南的大片南楚除了九江郡与衡山郡归英布与吴芮外,其它郡县皆归周殷打理,周殷是个实际上的淮南王。周殷也想封个王呀,项籍将制好的王玺在手中把玩,就是没给他。这对君臣,一个护食,一个欲取,最后在刘贾与陆贾的说服下,周殷反西楚。”吕释之“唉”一声继续说:“争霸的大戏进入决定生死之机,当今圣上,抢在他之前许诺彭越梁王,封韩信真齐王。什么真的假的,一切都在当今圣上掌控之中,对韩信圣上是既能捧得起他,也能踩得死他。反观项籍大战正急,他依然视彭越这样的惯战之将如草芥,依然不知满足周殷之所求,还派人讨伐摇摆不定的英布,四处出击,与天下英雄同时为敌。他天生命中就不是当天子的料。”

    “说起项籍戏下裂土分封,本夫人想起了,汉是项籍封的,当今圣上开国为什么还用汉为国号?”

    “用汉为国号,后人写史时汉就为正统天子国,西楚就成了伪天子国,因为这个‘伪’字,项籍戏下主持分封就成了不合法。胡亥亡次年义帝被英布斩杀,改元以谁为正统成了大事,项籍四年纪年用的是‘西楚’。所以不用‘汉’字,就不能引导后人将西楚写成伪西楚。”吕释之话锋一转说:“最主要的是汉王要说是项籍封的,不如说是当今圣上自己定的。”

    “此话怎讲?”

    “夫人当年不是随驾在咸阳吗?怎么不知原委?”

    “国舅忘了?当年在关中,当今圣上被秦始皇帝关中四千离宫中的各色美女所迷,将本夫人晾在一边。后来随项籍入关的十八路诸侯,谁没有收编百十个秦王宫美色?当然只有项籍除外,后来这些人都将咸阳烧杀抢掠之恶名送给了他。随西魏王豹入关的薄夫人就是现在刘恒他妈与本夫人等女人只能以泪洗面,哪有心思关心项籍分封的故事。”

    “墙倒众人推。当当今圣上率收编后的亡秦铁甲雄兵杀出关外时,天下诸侯都不愿引火烧身,都将秦人国破家亡,咸阳毁灭的罪过推到项籍一人身上,而他从不为自己辩白,凭一己之蛮力与全天下人为敌,他不懂舆论导向是个政治白痴。对自己要造神,对敌人要妖化之利他根本看不到。还有他那个亚父范增自诩吕尚在世,实际上只是空谈军事,没有争天下的通盘战略大政方针,战术上进退皆无章法。亡秦必楚,亡楚还得秦打头阵。那范增说好听点是与彭越一样打渔的,说难听点就是在巢湖一带靠乞讨为生的老而不死的酸儒,百无一用的所谓读书人。”

    戚夫人突然明白了刘季夜间所说的姜子牙封神,原来是神化自己的主子,妖化敌人。同时她也明白了许负是本朝造神第一人。但是她却不明白不可向皇后挑战的道理,非要一条道走到黑。

    “俺们这是说到哪了?本夫人是问当今圣上为什么取国号为汉,怎么扯到项籍的愚蠢上了。”

    “当初戏下分封,只有当今圣上是项籍的结拜哥哥,他可以向项籍讨要除西楚以外的任何一地。郦食其与陆贾分析说:‘中原之地不能要,远古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它是四面受敌之地;东面齐被未随诸侯入关的田荣以齐相国的身份全占了;长江以南吴越之地大部归了项籍囊中,所剩无几;北面燕赵大地韩广、张耳、陈馀、陈豨、申阳、臧荼等群雄鼎立,俺不去凑热闹。唯有亡秦故地无主,关中大地项籍欲裂之意已决,没什么油水了,巴蜀在大王爱将郦商控制中,大王可往天府之国巴蜀。’”

    “陛下后来就听了二位顶级谋士的话。对吧。”

    “对。可是是叫巴王还是蜀王都欠点意思,有一郡之王的感觉。于是当今圣上就问计他的早年结拜兄弟,韩司徒张良。张良分析说‘汉中也是秦岭之南的秦故土,不如大王向项籍讨要汉中,取汉为王国之号’。见当今圣上没有立即点头,他又说‘汉在天为天河,大王取汉中以南郑为都,以真命天子赤龙的身份,号召水德的亡秦故人,一定能事半功倍。’当今圣上立即拍板定下,于是张良配合项伯,就是现在的射阳侯刘伯,向项籍为当今圣上讨得汉王之称,拥有巴、蜀与汉中郡。”吕释之阴笑二声说:“其实何止三郡,还有已经被郦商夺取,项籍与他亚父忘了的黔中郡,另有赵佗力所不能及的桂林郡大部等地。分封这么大事,范增竟然不知道秦岭以南有多大地,这不是图有虚名吗。更离谱的是他真的以为巴蜀是蛮荒之地,他读书未读过李冰父子在秦第二国土巴蜀修建都江堰?没读过自有了那神奇的水利工程后,川中大地成了天府之国?夫人在南郑待过,没见证过那里水稻每顷产粮五石,比江南农作物产量都高出每顷一石?”

    “国舅忘了,俺们在汉中的南郑前后就待了四、五个月。还是在青黄不接的田间管理期?”戚夫人不等吕释之回答继续说:“难怪,张良为韩司徒,却是大汉人人敬之的座上客。一比较范增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张良军功比不了原魏之上将陈平,但是智谋却是陈平所不能及的。”吕释之点着头说:“最重要的是俺前面所述的,用汉为国号。那么秦二世与子婴未年的第二年就是汉代秦元年,西楚四年成了伪诸侯长,伪天子国,完全没有改元的资格。写史时西楚将失去纪年之尊荣。”

    “国舅所述,绝对是本夫人所缺。”

    “他日归咸阳,夫人向皇后殿下寻问更多的过往之事。”

    总算说到点子上了,这正是戚夫人所需的正题,她顺水推舟说:“皇帝陛下出征前要本夫人向皇后娘娘学习。”

    “皇后殿下哪能跟夫人比。”吕释之精明虽在吕雉之下,但是绝非等闲,他嗅出了戚夫人突然来访的味道。却不露声色说:“皇后与夫人一样都是圣上的宫中领袖,地位身份一样的尊贵,不分彼此。相互问答以示尊重是必须,学就谈不上了。”

    “国舅客气了。”戚夫人酸味十足地说:“皇后娘娘是圣上的糟糠之妻,圣上心中有她倒也巴了。武欣来自飞的美人,尤佳塞王司马欣的夫人,却能顶替本夫人随驾北伐了。真是妻是人家的好呀,当今圣上,赵王张耳,护军总兵官陈平皆娶寡妇为妻,那个陈平还与亲嫂子私通。”

    吕释之心想:汝是要一杆子打倒一船人吗?面上他却安慰说:“夫人也用不着如此感伤,她俩往北是要面对枪林箭雨的。夫人在定陶享受国母之尊,太阳晒不到,风雨淋不到。等皇帝陛下北伐凯旋,召夫人一同入主国都洛阳,那时圣上会更加宠幸夫人的。”

    “国舅呀,本夫人有两怕,一怕陛下会被那两个浑身散发着西北羊骚味的贱人迷倒,而忘了本夫人。二怕她俩与自己的亡秦旧臣们勾结,培植她们的势力,将来难以控制。”

    “不会。张苍、陈署、吕青、吕臣、王翳、召平等皆是明白人,他们是不会冒杀身之险,与之结党的。她俩也没必要建立外戚势力,她俩与死鬼来自飞及塞王也没留下个一男半女,能委身当今圣上,成为后宫美人之一,她俩懂得满足,肯定不会有非份之想的。”

    “会不会如薄夫人为太子与刘如意生个弟弟?”

    “这个有可能。她俩都是熟透的年轻女子,怀孕生孩子应该是人之常理。”

    “不过薄夫人所生刘恒,有人风言风语说是魏豹的遗腹子?”

    “刘恒生于汉四年戊戌年冬月,而魏豹是汉三年丁酉年腊月在荥阳被周荷所杀,这个应该不会。”吕释之盯着面前的美貌有余智商不足的笨蛋心想:你可是在树敌呀。他摇摇头说:“证据不足,如有风言,纯属谣传。”

    “俺的糊涂国舅呀,大秦历将黄历的十一月定为新的一年正月,因为秦始皇帝是元月即正月诞生在邯郸,为了避讳秦人改了历法。”

    “夫人是说刘恒生于大汉三年?”吕释之还是摇头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刘恒只要不是生在冬月之前,他就不可能是魏豹的种。”

    “薄夫人生产地是在栎阳,当时皇后娘娘在西楚军中为质,本夫人跟随圣上在荥阳主战场见证圣上斩杀曹咎与司马欣,将司马欣的人头送回栎阳示众,将他身边的美人收归囊中,栎阳汉王宫只有薄夫人一人。”戚夫人见吕释之没有接话于是继续说:“国舅没听懂?她十月生,九月生,八月生都有可能,只要她与身边心腹不说,向后瞒三、两个月是看不出来的。谁知道刘恒是哪月从娘胎中爬出来的。”

    “如果说当时在栎阳的丞相萧大人忠厚不敢过问,同时在栎阳的右相栎阳令俺的妹夫樊哙也是死人吗?”吕释之微微点头说:“夫人是说刘恒出生日汉四年冬月二十六有假?这个皇后姐姐应该会查的。如果薄夫人往后说了三到两个月,刘恒就有可能是魏豹的种。”

    “这三到两个月是决定薄夫人终生为奴,还是继续为富贵中人的决定性时刻。这个女人表面忠厚善良,实则是胆大心细的有心人。”

    “她只是要保富贵,应该不会对夫人与皇后殿下造成麻烦。”

    “嘴甜心苦不是男人专利,女人也有可能是两面人。”戚夫人评价薄夫人说:“那个女人面上一脸苦,暗藏一把刀。口头不似心头。”

    如果戚夫人带着刘如意战胜吕雉、刘盈母子,那么死悄悄的名单中会有薄夫人与刘恒。冥冥之中的无形之手,没有帮戚夫人心想事成。

    “男人吧,视豪取人地,强娶人妻,霸占人子为成功。当今圣上前两项上取得了对魏豹完胜,至于最后一项得看圣上怎么想了。臣是不敢过问这么大的事。”

    “圣上的女人只有俺与皇后娘娘是原封未动的处女身献给圣上的。如今国舅说俺当如何办?也如尔一样不敢问?”

    “也没什么可纠结的呀,刘恒明白自己排老四,刘肥不争,他同样也不会心生非份之想的,至于尤佳姐俩吗,她们一定能于此次随驾北伐怀上?怀上了的话,就一定生男不生女?生男就一定会代替太子与刘如意,他前面还有刘恒?”吕释之不以为然说:“夫人只需带着宫女将舞跳得更好,陛下吃酒观舞的兴趣不会减的。其她嫔妃只会儒家文章,不会跳长袖舞呀。享受专宠,非夫人莫属。”

    “本夫人还想问国舅一件事。听说当年国师级御妹祷祝许负为薄夫人看相,说她当生天子?周朝时,周王为天子,秦朝时皇帝为天子。”

    “多虑了。”吕释之大笑说:“当今天子是皇帝陛下,以后天子由太子刘盈继之,薄夫人八仗子打不着。”他摇头说:“许负一个丫头,她神神叨叨的话夫人也全当真?要说张良遇见黄石公赤松子的故事疑似神话,那么许负拜黄石公为师就是个超越神话的鬼故事。”他无可奈何地实话实说地劝说她:“许负的所作所为皆政治需要,在外正确无比。关起门来,她自己都不敢全信。姜子芽封神只为人心。”

    “薄夫人的城俯只有本夫人看得透,国舅与皇后娘娘怕是被她的柔弱外表所迷惑,以为她是与世无争的善人了。她熟读鬼谷子的《纵横捭阖》,懂权衡,会变通,静而实,动而虚,虚虚实实张驰有度,虚实相随。”

    “夫人说这么多是说刘恒他娘亲是嘴上不说,肚里用事?”

    “她呀,比鬼都精。看似不争,实则肚中用事。”戚夫人长叹一声说:“国舅不知,皇帝陛下常骂本夫人,只会扭动身子,不会转动脑子。”

    “这个臣不知如何接下句了。这是夫人与圣上的私事。”

    戚夫人坐下后说:“这样吧,国舅要是当本夫人是一家人,本夫人这就先跟国舅学点,日后回洛阳不学刘恒他娘,虚情假意地讨好皇后。本夫人是真心实意。”

    “臣无长处可学。”

    “国舅不必过谦。俺们兄妹就从过去学起。”

    “此话怎讲?”

    “国舅是最先的从龙之臣,就给本夫人讲讲皇帝陛下是怎么从布衣实现到皇帝的质变的吧。”

    “臣不敢推辞,一定随夫人所愿。”

    “那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国舅从圣上还是布衣时说起,再到沛公,再到武安侯,再到汉王,最后坐实皇帝之位。”

    “唉,王旗只有插在骷髅堆中方能迎风飘扬。皇帝之位靠尸山血海铺就。太平本是将军定,能有几人享太平!”

    吕释之在定陶向戚夫人讲述刘季的以往。引出刘季半百知天命之前的人生经历。若以过程析成败,那么之前戚夫人是无意抢了皇后的风头,全赖刘季好色,而此时戚夫人她是有意不问成败,敢于冒充英雄地开启了作死的节奏。没人告诉她不作死,就不会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