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皇帝是假混蛋是真 > 第六十一章 池浅王八多 遍地是大哥

第六十一章 池浅王八多 遍地是大哥

    次日召平与陈婴率兵赶到,项伯领三千零八十正规军围住草班子人马。项梁以主人翁的身份迎接被下了兵器的陈婴与召平进了原郡守府。双方寒喧落坐。

    刚坐定,项梁并起身假意说:“位子坐错了。召将军是陈胜王的特使,应该挑大梁坐第一席。”

    见项羽手持戟如天神般立在项梁身后,曹咎、龙且、季布、项庄、虞子期等凶神恶煞般地看着自己,召平识趣地说:“在下秦国本土人士,能为六国义士接纳已是万幸,第一的位子还是让给地头蛇。”

    “谁是地头蛇?”项梁问陈婴:“陈将军是江东与江西占山为王的英布齐名的反秦山贼,称得上是吧?”

    陈婴赶紧摇手说:“在下只是占山避祸的粗人,哪敢占着第一的位子号令项将军等贵族后人,第一位子非将军莫属。”

    “既然召将军与陈将军客气,那项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项梁又问召平:“闻人传陈胜王忌讳别人私自称王?”

    “是的,监御史房洪发,司空袁源二公,已经斩杀了私自称王的首义二号人物吴广与得力干将武臣,他们还要追究葛婴私立襄强为楚王之过。是人就敢称王,真是池浅王八多,遍地是大哥。乱了套了。”

    “那俺们南楚的最高执行官应该称什么名号为佳呢?”

    “还是请示陈胜王后再定不迟。”

    “肯定迟了。”项伯正色说:“南楚目今江东、江西各自为政,必需要有一个最高权利者坐镇才能步调一致。”

    “那就一切听项氏家族的。”

    项梁不客气地说:“楚国一人之下的三公之首先期叫令尹,后期叫司徒。”

    “这样的名称都已过时。”召平以商量的口吻说:“陈胜王在陈地新设了监御史与司空二职,不如项将军自领南楚大司徒之职,监督百官主导南楚全境官民。”

    “大司徒从来没有过的职称,其实就是司徒加个‘大’字唬人,不伦不类,名号不响,有画虎类犬之嫌。”

    “赵高在暴秦以上大人身份领导百官。”项伯说:“俺楚国还有过令尹副手柱国一职,柱国就是国之柱石。不如哥哥就自领上柱国之职,以张楚国首辅相位的身份号令南楚全境,令吴芮与英布前来接收整合。”

    “上柱国名头响量、大气,有新意。可以辗压暴秦当家作主的赵高上大人一头。”项梁认可说:“不过不能自封。请召将军以陈胜王的名义公开向天下宣布。”

    “召某愿意效劳,不过他日陈胜王斥责,咱俩可要共同担责哟。”

    “陈涉这么小气吗?”项羽大骂说:“封王他不许,封个上柱国他也舍不得吗?这么没有气量还怎么做反秦复国的领头大哥。别忘了当初在大泽乡他是借俺的爷爷之名率众举义的,并许诺众人共富贵号令九百奴隶揭杆而起的。俺叔父没与他争天下共主,只是暂且以上柱国的身份号令南楚,他真要推三阻四,他就不佩继续为王。”

    陈婴认可说:“陈胜王不会追究的,总不能让天下人赤条条为他打天下,一无所获吧。”

    “那就请诸位召集全部人马,在下当众假传陈胜王令,拜项将军为上柱国。”

    四处人马合在一处共五千,五千江东子弟站满会稽郡大屯兵营,他们要跟着项燕大将的后人宣誓反秦复国。

    项梁当仁不让地先喊话说:“士兵们,立在此的人除了来自飞将军,召平将军,骑司马吕马童等少数,其余大多数都是楚国后人,俺父亲战死前留下一响彻天地的咒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项羽领头举起露出的右臂高呼:“亡秦必楚。”

    “实现这一咒语的重任落在了俺们的头上。俺们誓将带着仇恨的火种杀向咸阳,让暴秦加倍偿还血债。”

    “亡秦必楚。张大楚国国威!铲除无道暴秦。”

    仇恨的火种已经点燃,接着就该召平登台出场了。只见他清清嗓子说:“兄弟们,在下从北方来,带来了陈胜王的口喻:‘拜项梁为张楚国军政第一人上柱国;项羽为上将;龙且、曹咎、吕马童、郑昌为司马;季布为校尉;陈婴为中大夫;原吴中屯兵营秦本土人士杨喜为中大夫;项伯、宋义为参议军政的谋士;来自飞为客;其余人等皆由上柱国委任。’”

    “舍得一身剐,誓将秦二世皇帝拉下马。”

    项梁于是下令:“五千兄弟加紧操练。再树起招兵旗,招兵买马。”他又指派给完成使命的召平新的使命说:“请召将军动身回北方陈地向陈胜王报告,南楚已经是步调一致的新气象。”

    召平作为陈胜王委派的平定南楚主将,盱眙是得而复失,便宜了刘季,刚到江东,好不容易得到陈婴认可,却好景不长,转瞬就被项梁剥得了一切,心中不服是人之常情。

    不愿就这么交出兵权的召平问:“江西吴芮翁婿会听项将军令吗?”

    “会。因为有尔代陈胜王宣布任命的本上柱国的名号,一定能叫得动他。”项梁自信地说:“吴芮是个老实厚道的人,反秦虽有投机之嫌,但是他绝对没有号令收编他人的气魄,不久一定是听从调遣的张楚国主力之一。”

    项伯为项羽树威大声说:“江东子弟们,你们赶上的改朝换代的好光景。一百八十一年前,秦写史的太史儋告之秦献公一个谶语:周故与秦合而别,别五百年复而合,合十七岁霸王出。在下告诉诸位此谶大意,即:周幽王十一年,幽王死,平王东迁秦襄公获封诸侯,此年视为周秦合而别;秦从此告别附庸之附庸,进入小宗国行列,周赧王五十九年,债台高筑的天子被掳到秦国病死,其弟东周公七年后即秦庄襄王元年被吕不韦灭,迁九鼎归咸阳,此为秦周别而合;又十七年秦王政十五年,楚幽王六年,少将军项羽生于下相南楚公家。所以说俺等不论地位高低,都要跟着上柱国高举少将军的大旗共进退。”

    “愿为将军家出死力。”

    只要敢树起招兵旗,就一定有吃粮人前来应征。江东子弟中身体健全者纷纷前来投奔故国已故名将项燕的后人。

    这日项梁正要以上柱国的名义派使者往江西,令吴芮前来接收统一指挥。江西吴芮却先派二名使者前来商议江东、江西合兵一处,项梁在演兵场接见了使者,使者参拜后,其中主使自报家门说:“项将军,在下共敖江夏人,在江夏自发响应陈胜王起兵造反,占领江夏全境后,向树起反旗的原番阳令吴芮献出所得一切,如今被拜为帐前校尉,接下来末将将与番君令一道进攻周朝时的荆洲其余地方。这位随行副使梅鋗将军是长沙人,占领长沙后也投到吴芮令帐下,如今被拜为步兵校尉。”

    “二位是来商议共同反秦大业吧?”

    “是的。”

    “吴将军是要带尔等归本上柱国麾下,还是要江东归他所管?听说他是吴王的嫡系后人。”

    “听说项将军在会稽起事,扫荡江东全境后,吴将军说了,项将军是将门虎子,又是陈胜王任命的张楚国上柱国,整个荆州全境皖、湘、赣愿归将军调谴。只要江东、江西认项梁一人为首,整个南楚就是铁板一块。”共敖补充说:“番君令要末将告之上柱国,未来灭秦重新分天下,他不求恢复古吴国,只求分一块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富贵之地。”

    “吴归楚已有二百年之久了,恢复吴国楚人不许。”项梁又问:“尔等怎么这么快就占领皖地了?”

    “回上柱国大人,吴芮令的女婿英布是周朝时的皖国六县天堂寨人,他所率人马大部为皖地人士。”

    “好,这么快南楚就步调一致了。”项梁有些得意地说:“绝对是天意。上天要用有道替代暴秦无道。”

    “将军。”共敖担忧地说:“不知将军听说了没有?暴秦未亡,张楚国已经乱从内部起,相当的混乱不堪了。”

    “尔是说陈胜王默许监御史房洪发与司空袁源斩杀吴广与武臣。”

    “何止。葛婴拎着他立的楚王襄疆人头去陈地向陈胜王认错,他竟然指使房洪发与袁源共开斩了他,并用他的人头示众。”

    项羽瞪着眼问:“陈胜王不给自己兄弟纠错的机会?”

    “可不是。葛婴副将秦嘉闻葛婴死讯后,公开背叛陈胜王单干,立另一楚国贵族后裔景驹为楚王,自领大司徒一职。”

    “秦嘉与景驹怎么敢如此不尊陈胜王的权威?人人敢做主,个个要当家乱了套了。”项梁发誓说:“他日招兵完毕,本将一定北上灭了这两个贼人。”

    “将军是真的没有听到更多的陈胜王的负面消息。周市也弃陈胜而去独自为政了。”

    “他又是为什么?”

    “周市义无反顾要恢复故国魏国,公开叫价要立魏王室后人魏咎为魏王。陈胜王就是不许,他竟然自领上将军,拥魏咎为王。”

    “公然大老爷不听二老爷叫,这不是给暴秦各个击破的机会吗。”

    坐在边旁的来自飞摇头说:“真是天意要天下大乱呀。赵高在咸阳架空天子乱政胡作非为;陈胜王在东方自乱阵脚。万民人心无从归顺,天下大乱哟。”

    “更乱的还有呢。”共敖长叹一声说:“奉令随葛婴收复西楚的又一副将校尉周殷,在是忠于陈胜王,还是背叛陈胜王这个问题上与秦嘉发生分歧。他领一只军马夺了下邳,与彭城的秦嘉对峙,双方摩擦不断。”

    “这样各自为政,民众不知跟随谁,忠于谁。”宋义恨恨地说:“要是暴秦抽调北方长城兵团,与南方赵佗兵团加入中原大战,义军必亡。”

    “奇怪的是这两处成建制的近百万人马一直没有动作,仿佛置身事外。”

    “共将军,本相以为霸秦会不会是认为大势已去而放弃东方六国。”项梁话锋一转自问自答:“不管暴秦是怎么想的,本上柱国以为俺南楚应趁冬季来临,江水水位低,江面较窄,挥师北上,帮陈胜王平定内部叛将秦嘉等。”

    “一切听从上柱国之命。”

    “好吧。本上柱国不久将命江东子弟渡江入淮北上,江西荆皖人马也同时渡江,由西向东与江东部在西楚彭城会师。”

    “在下这就回江西,传上柱国将令。荆皖大部精锐最迟一月后渡江北上,再向东与江东子弟会师。”

    “好,西楚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