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皇帝是假混蛋是真 > 第六十八章 两虎争人 人得两虎

第六十八章 两虎争人 人得两虎

    刘季成功地敖过了秦二世元年冬的三场大雪,到了秦二世二年的第一场春雪降下之时,他虽然能看到封雪下的草木嫩芽,但是离嫩草足够多还有些日子。

    陪同吕雉坐镇沛县的审食其搜集报来的消息全是令人担忧的。刚过去的冬天,比好兄弟吴广多活了三十天的陈胜王死了,攻秦本土关中的三路人马全部失败了,周文、田藏战死,吕臣不知去向,张楚国作为共主国名存实亡。除了上述让他伤心的事外,还有一令他作难的事:南阳的大哥王陵与堂哥刘贾派高起来,要他跟着归顺魏国。

    刘季问陆贾:“本爵是张楚国陈胜王认可并册封的沛公,如今陈胜刚死,本爵就领着尔等归顺魏国?虽说丰邑原来是东魏之地,但是它归楚多年了。在楚未完败,魏未绝地崛起的不明朗时刻选边站队,是不是有点匆忙?”

    “回主公。”陆贾分析说:“天下大势离明朗还有许多日子,在大势不明的情况下,俺认为不应轻易弃楚投魏。”见刘季沉思,他继续说:“虽然王陵大哥说丰邑本是魏国土地,俺们都应是魏国人,就应该孝忠魏王。但是俺认为魏王魏咎基本成不了天下共主。魏国地小人少,未来的天下共主一定还是楚国贵族后人。”

    “如今楚国各派势力林立,谁最有可能代陈胜为天下共主?”

    “秦嘉立楚国贵族之后景驹为楚王,自话自说地号令天下,是可能成为共主的一股势力。”

    “只是有可能?”

    “对,能不能为天下各路英雄所接收,得看南楚上柱国项梁是否允许。”

    “为什么?”

    “回主公,陈胜王在大泽乡举事是以两个死人的名义号令天下的。一个是楚国的外甥秦国长公子扶苏,一个是楚国临死诅咒:‘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名将下相公项燕。如今扶苏的后人被赵高杀尽,唯有项燕的后人还在,并且他们在南楚已经成了霸主。”陆贾笑笑说:“当初俺们收复下相县保护项氏一脉是多么的正确,虽然下相项氏都是项将军的远房亲戚,但是他们八代连宗,十八代同祖,一邑之内皆为本家。”

    刘季点头说:“项将军会不会承认景驹俺们估算不出来,但是俺们可以肯定他不会认可魏咎为共主。”

    这时审食其又派第二人送来情报:雍齿在丰邑,不经主公同意,率全邑随王陵归魏,现在已经接收魏相国周市封的丰邑地方官一职。

    刘季还没就雍齿所为表态,景驹派的使者到了,双方见过,使者不客气说:“陈胜已死,楚景王已立。楚景王王令:凡原张楚军民皆归楚景王管辖。本使奉令令沛公部攻打泗水,作为归顺的投名状。”

    刘季客气地送走使者叫来孔聚。他问陆贾与孔聚:“二位为本爵帐下参政,魏王所派使者虽然带来了王陵大哥的意思,但是本爵否定了。这个景驹的令,尔二人议议老子应该怎么弄?”

    “不如先应下,但是不能真的攻打泗水。如今章邯正在休整中选择下一个目标,以俺们这么点的兵马,对抗暴秦二十万精兵,无疑是以卵击石。所以不能因急功近利攻打泗水而成出头鸟,引来章邯大军。”

    “一旦景驹与秦嘉兴师问责,本爵这点人马也吃不消呀。”

    为难吗?还有更为难的,占据下邳与秦嘉誓不两立的周殷派人来说:“秦嘉与葛婴一样是张楚国的叛徒,景驹是假楚王,请沛公合兵灭景驹与秦嘉。”

    “妈的,是人是鬼都敢对老子指手划脚。真他娘是先入为主,后起喝汤。想睡个懒觉水都没得喝。”刘季双手一摊说:“谁都得罪不起。”

    “主子,俺们起的不早不晚,真正好。”孔聚分析说:“都想充大头鬼,俺们刚好充当后浪,机会一到拍死他们这些敢做前浪的。”

    “竖子呀。老子该怎么弄?”

    陆贾回:“小的献两虎争人,人得两虎之计?”

    “快讲仔细。”

    “放弃去年底俺们制定的在秦与张楚间,采取的做渔翁,静观鹬蚌相争的战略。换成在魏与楚二虎间做人,静侍二虎争俺一死一伤,俺来个小鱼吃大鱼,吃掉他俩。”

    刘季两眼放光。他“呵呵”二声说:“竖子大才。老子大福全靠竖子指点。”

    “俺们势弱,不如借雍齿之事说事。”陆贾具体地说:“主公彻底放弃取泗水郡治,回兵沛县县城,公开宣布追究雍齿归魏之罪,暗地里令雍齿扯起魏国国旗,向主公宣战。主仆双方驻兵沛、丰二地,只宣不战。”

    孔聚赞成说:“这是个谁也不得罪的办法。明的似乎是归楚了,暗地里魏楚皆不得罪,为未来留退路。”

    陆贾肯定地说:“这就是俺们去年定下的战略战术保持独立存在,在夹缝中谋生存,确保活到天下大局明朗之时,再从长计议。”他得意地说:“魏楚和,俺们两边讨好,谋取利益最大化;二国战,俺们趁其两败俱伤蚕食二国做大做强。”

    又一天,在外游击打探军情与天下事的贲赫领来一位非富即贵的官员打扮的人来见。

    那人参拜后,刘季随口问:“尔是帮暴秦来做说客的?想让本爵重归朝廷体制内。”

    “不是。在下是来投沛公军的。”

    “是吗?来自哪一郡呀?”

    “在下来自咸阳,是站班议政的七十二博士之一。姓叔孙,名通。”

    “李斯字通古,尔叫通,是李斯的师弟?”

    “不,在下与李斯完全是不同的两家弟子。现在归在南阳王陵帐下,公开反秦的张苍才是李斯的师弟。”

    “为什么弃秦投本爵呢?”

    “既为避祸,也为投明。避赵高之祸,那赵高就是天生的嬴政的对头,嬴政全家老小,忠臣良将一个也没能逃出他的魔爪。如今胡亥成了他的玩物,他为所欲为到了指鹿为马的荒唐程度。谁都知道六国已经是向朝廷叫板,他非要说是蟊贼打家劫舍。在他看来这不是叫法不同,而是大是大非问题,于是凡是不小心说百姓造反的都遭他毒手。在下胆小只好跟着说是小偷小摸的贼在扰乱社会秩序,就这样还生活在恐惧中,不得不逃出关来;投俺东方明主,听说沛公是当今仗义之主,所以来投。”

    “本爵的大哥张耳也是闻名于世的仁义之士,博士为什么不去投?”

    “回主公,本想去投的,然而章邯大军已经将燕赵与楚地隔开了,在下不敢冒险往赵。”

    “本爵另一儿时大哥王陵在南阳领军民自立,也是大仁大义之人,博士为什么越过南阳郡来到沛县呢?”

    “从王陵归顺到周市立的魏咎帐下,可以看出,他只有仁义之心,无识人之智。魏王咎无能鼠辈,根本成不了大事。”

    “本爵人马不过五百,地不过三县。博士就因为仗义之名来投?”

    “回主公,在下通过观察分析认为主公有自知者明之聪,也有识人者智之慧。主公放着泗水能取而不急着抢先一步去取,与雍齿明为对峙,实为暗地通谋的战略战术不是谁都具备的。”

    “这尔都看出来了?”

    “不仅看出来了,而且认为正确无比。”

    “真的正确?”

    “太正确了。面对摇旗呐喊的章邯大军与王离正要南下的北方兵团,五百人马只是螳螂挡车,枉死无益,不如退而自保。等待真正的共主出现,跟着共主来个群狼战恶虎。”

    “博士呀。不是章邯与王离二处数十万之众,而是还有赵佗一处。”

    “主公,赵佗已经公开拒绝了赵高的命令。他驱赶了忠于朝廷的官员,断绝了与朝廷一切联系。如今他开始抢是他打下来的黔中郡半部。”

    “到底是六国之人,赵佗作为赵国后人,此时此刻往暴秦伤口撒了一把盐。”刘季继续说:“知己知彼,方能掌握主动权。博士讲讲敌我双方对比。”

    “暴秦本土,还牢牢地掌握在朝廷手中,楚地的南阳郡、会稽郡、长沙郡、衡山郡、九江郡已完全被六国义军掌控,汉中郡、巴蜀郡、黔中郡免强还在朝廷手中,陈郡、薛郡与泗水郡一样处于忠于朝廷与反对朝廷双方分而对峙之中;赵地的邯郸郡、巨鹿郡、常山郡归主公大哥张耳与陈馀、陈稀所控,太原郡、云中郡、雁门郡、代郡还在朝廷手中;魏地河内郡被申阳占领,大梁一城被自成一体的渔夫出身的大盗彭越所占,西魏各郡被魏咎所占,上郡、河东郡、河套地区大部还在王离大军控制范围内;韩地颖川郡被司马卬所占,上党郡被韩成与张良所占后被李由复夺,他们君臣逃到太原郡抢城夺地去了;上党郡、三川郡完全在李由的掌控中;齐地已全归田儋兄弟所有;燕地渔阳郡、上谷郡被韩广与臧荼所占,广阳郡、右北平郡在王离的长城军控制中,辽西郡、辽东郡太远,道路不通,信息闭塞不知道由谁掌控着与匈奴对峙。”

    “博士所述表明,天下已有一半归入了六国之人囊中。”

    “这种格局是在章邯未出关之前,如今章邯已经斩杀了周文、田藏、邓宗、张贺、邓说、伍徐等多员起义军大将。恶战还在后面,谁能活到将章邯与王离打败之时,谁就一定能拥有新的朝代的新的体制内的话语权。”

    “活着是硬道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