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皇帝是假混蛋是真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张兄所言才是正道

第一百九十四章 张兄所言才是正道

    韩信回来了,爱恨交加的萧三丫轻轻地对着其胸来那么一小拳以示既往不咎,大姑娘虽然模样不能令英雄如意,但是小粉拳也不失美人的娇柔。钟情的韩信一把抓住怀春少女的嫩手,动情地说:“因为有尔,俺舍不得离开汉国。”

    “与干爹谈了一宿,他老人家对尔有什么评价?许诺了尔什么?”

    “想听真话?”

    “瞧尔那样,还卖关子,不想说俺就不听吧。”

    那韩信要是能憋住话,太阳从西边出来。他自信地说:“大王陛下不吝夸奖之辞,夸俺是继姜子芽之后的军事奇才。至于许诺吗,还没有,但是俺感觉他一定会满足俺所愿,超出俺所想。”

    “真的?”

    “小子不要得意忘形。”萧何走过来说:“王上没评价尔政治上处于什么级别?俺认为政治上尔欠缺的很呀。”

    “俺主学的是马上找食的军事,平生所愿是战胜狂妄不可一世的项羽而扬名立万。至于政治俺也不是一窍不通。昨夜今辰小的与汉王是政治、军事、外交无一不谈。至于第一吗?小的只争军事,外交留给郦食其,政治就留给逃难到汉国为客的张良老兄。”

    “尔比项羽还小二岁是吧。尔与他一样政治上还显单纯。与老江胡王上比尔俩的阅历都太浅了。小子记住了凡有争心男子,要想成就大事业,不问政治鲜有成功者。只有军事过硬,政治成熟才能永立不败之地。”萧何面对自命不凡的韩信,不得不将话说透:“尔千万不要将军事战略理解成政治谋略。审食其玩的权谋才叫政治,张良、许负说的神话也叫政治。”

    “爹呀,干吗见面就教训他。他又不是三岁毛孩子。”

    “老子走过的桥超过尔俩走过的路,尔俩都需要爹时刻提醒。这小子是偏才,别人看不懂的军事奇书《太公兵法》,他读来是心领神会,轻易就掌握了其中的精髓。而政治上与审食其、陆贾等比起来,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跟尔俩谈政治主导军事,军事为政治服务太深奥了。”

    “丞相大人,俺与项羽不同,俺钻过别人的裤裆懂得生活的艰难。项羽八岁死了爷爷与父亲后,有两个叔叔一直护着他带着他教着他,他不懂生活不易,所以他目空一切,目中无人,终将众叛亲离。”

    “俺真得将话说到位,尔才能听明白哟。小子尔以为老酒鬼与陆贾没尔聪明?他们为什么不敢公开鼓动圣上向项羽发难?就连鸿门宴上不得不出头保护王上不被项庄暗算的樊哙,在项羽问题上都不敢公开叫阵。因为他们都知道项羽杀不得,首先项羽是神不是人,虽然他比王上这条龙低一个档次,但是杀小神也是要减寿的。二,圣上自归入楚军阵营以来,一直是依托项氏家族才成功地做大做强,与项羽撕破脸争天下,有两面三刀之嫌,道德上很难洗白,所以得有人替王上领这个骂名。三,无论怎么算计项羽都无必胜把握,一旦失败后果就是王上被打回原形,谁承担这么严重的后果!”

    “有俺助王上,项羽只能接受失败,人算天助加民心所向。”

    萧何都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叫假如失败后怎么办?韩信就是一条道走到黑,自认为他才是天下无二的兵阴阳大家。听不进,不思量道德上的得失。后来的事实证明韩信军事上赌对了,但是也成了政治上失败的开始。

    “孩子,人出来混社会,早晚都会挨刀,但是不能挨断头刀。要是死了一切玩完。”

    比韩信还不耐烦的萧三丫说:“不说这些了。这些话要是被干爹知道了,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她拉着韩信说:“备好了美味早餐,吃饱了睡一觉,等干爹分给尔军马。”

    看着忘乎所以的韩信的背影,萧何呆呆地看着屋梁,他不是要悬梁自刎,而是对着死木头的中梁自问:王上选择韩信是给俺这个老臣面子吗?显然不是,他是在寻找一个自命不凡的狂人,为他承担杀项羽的骂名。他又在心中自问自答:王上为什么就选中了韩信呢?是这小子自找的。想到此他自语:“王上呀,你给老臣留点面子,不要将这张脸面撕得粉碎吧。”

    官场老手,政治巨星萧何看出了刘季这局大棋背后所暗藏的玄机,但是他不能也不敢说穿。因为他知道十头牛也拉不回政治上还是雏的韩信,一旦点破刘季的心机,不仅救不回韩信小子,自己也得搭上老命。韩信会不分场合地将他的私语当众说破。萧何摇摇头后无奈地祈求九天之上的神龙保佑萧家。

    霸王项羽的多事之秋,却是他口中的小男人韩信用武之时。只知田荣已反,河南、河北已乱的霸王不知道的是汉国已经进入反西楚实际操作中了。刘季召集文武,共商当面叫兄弟,背后动家伙的良策。不同以往的是,参会人员多了二个韩信。

    郦食其、陆贾、叔孙通、张仓等纷纷献计献策,曹参、郦商、樊哙、丁复、夏候婴等纷纷请缨。大殿内一片争吵声。

    韩信跑到汉王龙座边,张开双臂大呼:“诸位,诸位。”

    萧何一见,赶紧招呼韩信:“不要没有规矩,赶紧下来说话。”

    刘季制止萧何,对韩信说:“今日大家畅所欲言,寡人不计较尔不拘小节,尔大胆地说,说出尔的高招来。”

    韩信失了君臣大礼却不自知,他立在刘季旁,面对萧何、卢绾、周荷三公与众文武开始了替主子发声。

    “诸位。本将提醒大家,昔日陈胜向胡亥发难,为汉王、项羽等势微之人提供了咸鱼翻身的机会,他们由布衣脱胎换骨成了君王。今日田荣向项羽发难,他只是为一个人提供了机会,那就是俺主汉王,为刘氏取代项氏而为天下人主帝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说得对。”刘季鼓掌称赞,他鼓励韩信:“尔小子继续大胆地往下说。”

    “诸位。项羽并非不可战胜,而是一定能被战胜,战胜他,消灭他的时机已经来临,俺们现在要做的是共商如何从肉体上消灭他。”

    夏侯婴大叫:“韩将军所言极是,机遇已经摆在面前,要抓住它。”他高呼:“俺等请求大王,立即向项羽宣战,为被他无辜杀害的数十万冤魂报仇。”

    为了推翻万众一词的暴秦,项羽杀敌最多,此时为了拉拢秦人,刘季阵营不是尊敬他,而是将他黑化成杀人狂,真的是事在人为,话在人说。

    “不可立即宣战。”陆贾分析说:“不要为图一时嘴上痛快,而将项羽的注意力引向自己。为了战胜对手,可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夏候婴高声说:“韩将军一定有与陆大夫不一样的决胜之策。”

    “趁项羽往齐鲁镇压田荣,腾不出手来之机,汉军回师关中,消灭三秦,巩固并扩大自己的后方,而后再向项羽宣战挥师东进。”

    刘季大赞一声:“妙,妙,妙极了。”他补充说:“韩信所述,正是寡人心中所想。甚合寡人之意。”

    樊哙提醒说:“章邯为首三秦为亡秦悍将,战斗力不可小觑,请问治粟都尉可有必胜之计。”

    “有。”韩信自信地说:“本将送汉王陛下八个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不是抄袭刚刚陆大夫所述吗,说个具体内容?”

    “指东打西。指东就是借项羽令诸侯灭田荣之机,摇旗呐喊地向东发兵。打西就是变过去司马错的先巴蜀为大后方,为先定关中为大后方。”韩信又对汉王谏:“为了确保一举收复关中,陛下可以依陆大夫所议,先不要公开与霸王决裂,等关中归汉后再向霸王宣战。”

    “寡人认为可行。”

    “为了确保这一刀捅得又准又狠,必须选智慧超群者为大将军,还必须赋予这个大将军与汉王同等权利,不仅可以自行作出有利自己的战术决定,还对违令者有生杀大权。”

    “听说这位小老弟是生于楚国淮阴的,韩国贵族后裔,父辈是咱这个老酒鬼的同乡。”郦食其提醒说:“尔说得这么热闹,可知尔设定的前提不准确?陆大夫可以告诉尔,项羽不是东进战田氏兄弟去了,而是北上攻彭越去了。”

    陆贾点头后附和说:“彭越与田荣不可同日而语。项羽战彭越起码不会被彭越咬住。他只要能脱身,就有可能入关救三秦。”

    张良插话说:“可以用计将项羽误导到齐地,令他陷入齐境不得自拔。”

    韩信赶紧地说:“对,张良兄所言才是正道,比二位汉军数一数二的谋士强出几个档次。”

    “胡扯一气。”萧何骂过韩信,苦笑着对郦食其与陆贾说:“二位大人智谋不在客人张大人之下,三位旗鼓相当,智慧都在西楚的范增之上。”

    韩信还不自知,他竟然派活似的说:“二位大人应该与俺的张良兄一道想法将项羽引到齐境,挑起西楚与齐国的决死大战。不要在此与本将抬杠。”

    有道是给点阳光就灿烂,说的就是此时的韩信。他一个原本西楚阵营的中级军官,趋强弃弱来到大汉集团,作为一个后来的小老弟,竟然摆不正位置,仗着与张良结拜过的名气,同时仗着刘季偏爱,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说话的口气俨然像主子的代言人。

    此时对韩信只有偏爱,没有厌烦的刘季,对刚刚发现的这个“宝”是带头不挑礼的,他最后结论性发话:“韩信所言与寡人所见大同。诸位立即回去准备,随时听候调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