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皇帝是假混蛋是真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吕雉 薄姬智斗男人

第二百七十二章 吕雉 薄姬智斗男人

    彭城西楚霸王宫议事殿内。项伯设宴招待刘太公夫妻,王陵母,亲家吕雉。而维系他们间亲情的刘肥却不愿应邀参加,虽然有岳父所请,但是作为交战双方,刘肥怕有去无回。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项伯端着酒樽说:“刘季曾经依托故上柱国项梁这棵大树,谦卑地尊武安君为义父。如今他不顾戏下霸王承认他灭秦第二功,封他为汉王的情宜,公然发动争霸战,欲夺霸王陛下天子之尊。”他问刘太公:“令郎这么干,作为父辈,太公是不是应该说点什么?”

    “回西楚国大司徒。犬子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行事一定有他的道理。”刘太公干咳二声后正色说:“霸王无道是不争的事实,烧杀抢掠掳五毒俱全。上苍不会答应他为天下人主的。刘季身为霸王兄长理应承担对他的教诲。项羽应该先向哥哥认错,接受教育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刘季既对不起爱护他,抬举他的故上柱国,更对不起帮衬他,信任他的当今天子霸王陛下。而刘太公却说得如此冠冕堂皇,真是不亏为当今儒家传人,能言善辩。”项伯问吕雉:“亲家母认为刘季这么干是不是说不过去?”

    “回亲家公大司徒大人。事实证明项羽弟不是周武王在世,而是纣王转世。刘季万般无奈只能自己挺身而出担当当世周文王。”

    一手捧着酒樽的项伯闻言真是哭笑不得,他另一指手竖起大拇指说:“能说会道,却是敢做不敢当。”他问陪坐的审食其说:“作为汉军总教习,总得教将士一些仁义道德吧?审大人就不想说二句?”

    “回大司徒。汉与西楚争霸是汉王与霸王兄弟之间的事。汉王赢刘肥为天子子,上官就成了国丈,霸王胜而为天子,上官就是至尊国戚国之幺叔。所以下官以为上官同天下人一道静观而不作为为上。”

    “呸。尔越说越不象话。请问尔在二国争霸中是有所为,还是未作为呀?”

    “有所为,有所不为。”

    “怎么讲?”

    “尽人臣本份,不参与兄弟之争。”

    “胡说。忠于汉王就是与霸王为敌,这就完全彻底地参与到了兄弟争霸之中了,还当着本官的面模糊概念。”

    “下官怎么做是自己的事,上官怎么解释不关下官的事。”

    “本官终于知道为什么汉军上下皆是胡说八道的混蛋,原来有尔这样的总教习存在,灌输的全是颠倒黑白的理论,他们能不变坏吗?”

    “襄城屠城、新安杀降、鲁地城阳两次遭屠可不是下官教的。”

    “大胆。”项伯恨不得将酒泼向审食其,他大声分辩说:“襄城不屠城不足以震慑张楚国叛臣秦嘉之流整肃内部,新安不杀长城军降卒就有可能发生降兵哗变。”他觉不对劲改口说:“新安杀降是臧荼等诸侯共同所为,与霸王陛下无关。鲁地不杀人就不能令与刘季一样混蛋的田氏兄弟臣服。”

    “关于此事上官与下官理解各有不同。不过下官告诉上官,天下人都认同下官的看法。”

    “尔等与刘季非要将话说绝,事也做绝吗?”项伯转个话题说:“只要刘季现在放弃不切实际的争霸幻想。本官做主他继续在汉中为汉王,与霸王陛下同享富贵。”

    吕雉不卑不亢不软不硬地回:“亲家公此话与俺们说不着。还请自己找汉王去说。或者霸王与汉王兄弟间自辩。”

    “兄弟,亲家,汉王。”项伯很是气愤地说:“刘季早年的言行一致,是他暂时的伪装,如今的言行不一才是他的本质。”

    “亲家公输不起吗?何必恶言相向。君子绝交不出恶言。”

    “真是一床被子底下不盖两种人。亲家母反咬一口的本领不输刘季哟。刘季早年趋炎附势,如今两面三刀。背恩忘义,对谁都没有忠心。本官只是实话实说。”

    “俺以为刘季对故上柱国还是忠心的,对大司徒还是敬重的。只是看不惯项羽不施仁义,专务霸道。”吕雉话锋一转,不忘挑唆说:“假使现在西楚是故上柱国当家,或者是大司徒为王,刘季就不会起兵以兄责弟。全是亲家对侄子项羽无限的纵容,才有今日之争。”

    “本官是见识了什么叫没理能说出三分理来。”既然话不投机多说无用。项伯大声令:“来人。将汉王的父母与结发元配之妻送到上等门第,汉国在彭城的汉馆中养起来,衣食住行不可亏待。”

    虞美人在殿堂外,王宫内的院子里拦住吕雉说:“姐姐。从中说和汉王与霸王兄弟间的误解是俺俩的本份,其它都是份外之事。”

    “妹妹呀。姐姐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范增与霸王陛下的幺叔等西楚老臣从中作梗哟。”

    “姐姐何必自欺欺人呢。与幺叔辩是非曲直就是俺姐妹份外的事。”

    “妹妹放心,幺叔不会给太多的机会让姐姐与他辩是非对错的。未来长时间内,姐姐可能被监视居住在汉国的办事处汉馆中为人质了。”

    “人质!不至于。姐姐在汉馆为外交使节,为汉国与西楚国牵线搭桥从中调停,要是汉馆中没有汉国最高代表人物主事,只怕汉王与霸王兄弟间真的就老死不相往来了。最好西楚的驸马刘肥能来为使。”

    “俺的儿刘肥是哪门子驸马?他的正妻不仅不是公主,连郡主也算不上吧。亲家项伯身为西楚国的首席执政官,连个侯爵都不是。”

    “姐姐非要这么说,妹妹无话可说了。姐姐安生回汉馆休养吧。妹妹会时常前往探望的。”

    “妹妹身子贵重,请留步。”

    “不送。”

    吕雉在彭城与项伯斗智,在武陟为了自己与魏豹活命的薄夫人不得不替不敢面见韩信的丈夫抛头露面了。

    卫兵报:“报大将军,门外有一年青女子,自称是弃杞县逃到武陟的上将魏豹之妻,求见大人。”

    “魏豹为了活命吃起软饭了,他这是自以为本大将军不敢杀诸侯夫人。”韩信不信邪说:“本大将军看看这个戏下霸王项羽册封的西魏国夫人有什么口才,敢闯本大军中军大帐?为续丈夫的命当说客。请。”

    “大将军在上。民女魏薄氏有礼了,愿大将军常胜不败。”

    “原来是薄夫人,请坐下说话。”

    “夫君已经不是西魏王了,作为怂人贱妻不敢再称夫人。”

    “本大将军不拘小节,这些虚头巴脑的虚礼都无所谓,夫人有话请直说。”

    “民女丈夫魏豹将军是将怂兵弱,寡不敌众,逃生是唯一正确选择。”

    “夫人能将贪生怕死说得如此理直气壮!为什么不携魏豹一道前来?”韩信一瞪眼说:“身为汉国上将,临阵不战而逃是死罪。”

    “战了,战了。”薄夫人抹着两行泪水,轻声细语说:“势不如人,每战必败,不得已率兵逃往大将军势力所及之地避难,也是为大将军保存了一万人马。”

    “逃跑说成是为俺。本大将军什么时候要魏豹这么干了?俺主公汉王陛下要是听了尔的胡说八道还以为是俺指使魏豹为俺保存实力了。”韩信很是气恼说:“本大将军军中有收编的雍国降兵,翟国降卒,还有来自巴蜀的杂牌军,不缺西魏这一万人的弱旅。”

    “一万人马勉强可以充当大将军灭代的排头兵,马前卒呀。”

    “呵,呵,呵。真敢张口就来。陈馀不是怂胞申阳,他虽然不能跟项羽、章邯之流比,但是战斗力是申阳百倍。一个战申阳完败的懦夫敢充当灭陈馀二十万精兵的先锋?夫人说笑吧。为了活命竟敢当面糊弄本大将军。”

    “拙妇的痴汉丈夫肯定不是陈馀的对手,可是眼下陈馀在邯郸与赵王歇,上将李左车调集赵代兵马未归代,代国相国夏说就不一定是民女夫君的对手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社的戏码也是大快人心的。”

    “这样的军情尔是怎么知道的?是本大将军麾下谁向尔透露的?”

    韩信很生气,但是问题不严重。薄夫人心平气和地回:“大将军忘了,曾经的魏国是战国七雄的人才库,如今的汉王陛下就是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门生。民女是曾经西魏国的国母,如今没落的西魏也不是一个人才没有,也有国之间谍打探周边军情。如今汉王陛下军中护卫官都尉陈平,就是西魏的一方水土养大的老牌间谍。”

    “也是噢。”韩信点头说:“如此看怂人魏豹还有利用价值。”

    薄夫人以攻为守回:“杀,民女夫妻不抱怨;留,民女夫妻感谢大将军再生之恩,终生不忘。生死交由大将军裁量,绝无废话。”她点拨韩信说:“还求大将军看在民女在戏下时与汉王陛下床上人,戚夫人、尤夫人情同姐妹的份上,网开一面,饶过死罪。”

    “本大将军有权暂留魏豹一命,是杀是生等本大将军请旨上裁,由汉王最后定夺。”

    “谢大将军大恩。”薄夫人行跪拜大礼呼:“民间丑女拙妇永世不忘大将军再生之德。”

    韩信赶紧上前扶起说:“夫人是诸侯国之国母,本大将军是邦国外臣,怎么敢受此大礼?上苍会怪罪的。”

    “民女不敢受大将军呼为夫人。”

    “不用客套。夫人吃饭了吗?军中还是能拼凑几个大菜的。”

    “民间拙妇不敢过多打扰大将军。家中吃软饭的痴汉丈夫还等着笨妻回家告之暂时可以不死的消息。”

    “夫人受累了。”

    “大将军留步。”

    “夫人走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