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Online:无限重启 > 第七章 BCI(下)

第七章 BCI(下)

    “今天怎么这么早?”罗翔稍微有些意外,抬起头,发现时间刚刚过了十点钟。

    “我已经提交了毕业申请,加上我这些学期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关注度,毕业应该不难。到时候,我可以直接保博,到时候就需要你帮忙了。”

    罗翔稍稍有些意外,不过随即就苦笑一声,似乎是对这样的做法有些感慨。这是直木给唐钰倾的规划,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罗翔要想研究,没一个贴心的助手是不行的,而唐钰倾就属于这个范畴。而且,同样的情况下,他还是要特意照顾唐钰倾,加上罗翔在京都大学的特殊身份,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个博士生导师了,只不过非常年轻。

    这样一来,唐钰倾就有正当理由加入该项目,并且能够有几名核心成员共同参与该计划。而且,京都大学更多的时候,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能力,论文数量、论文价值,其实从侧面反映了该生对于问题的精准把握能力。所以,她这个时候申请毕业,虽然看起来有些冒失,但是以她的能力,足以称得上是优等了。

    不过,罗翔没有反对。唐钰倾早先是想要顺理成章在读博的时候拜在罗教授的门下,但是后来她发现,其实罗翔是一个相对来说更好的选择。这其中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罗翔非常年轻,在资料里,从未有人让他做过博导,说明大家对于他和他的名气存在质疑。但是,唐钰倾翻阅过罗翔的很多论文,足以证明罗翔是有能力做博导的,甚至于要比一般人的实力更大一些,其次就是他的研究方向冷门,准确的说,在一种低谷的学术中,很多人最终选择,一定是相对热门的专业,因为在研究的成果中,更容易出成绩。

    这一切,对于唐钰倾来说都是次要的,因为她想要完成的,是她父亲没有完成的项目。目的不同,自然心绪也不相同。

    “时间长短决定了一个人梦境的稳定性,不过,时间不能太长,量大对身体也是有害处的。过短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甚至于有‘断线’的可能性。如果机器没有及时响应,他的意识很可能会发生消散的情况。或者可以说,他的意识电波,永远消散在线路里变成一串数据,最终被视为异端而清理。”

    唐钰倾有些愕然,顿了顿,不过她还是微微点头,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她没有出声提出自己的看法。

    “所以,健全的保障制度还是有必要的,强大的保护制度,可以尽可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可是,从脑机的方向来说,大脑的思维永远要比我们做到的快。比方说一个小说家,可能早已经构建好了一个完备而且完美的故事结构,但是,他要想写出来,或许就需要使用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一点,未尝不是一个需要掌握的部分。”

    罗翔笑了笑,似乎是觉得她的话有些太过于稚嫩了:“你别忘了,有些时候你在梦境中经历的一切,,或许,只是短短的几个小时,却似乎是经历过了一个人的一生。梦境的内容经常和我们看电影有些类似,只是我们往往是电影中的一个角色,所以梦境中的一分钟,可能就是实际中的一分钟,也可能是像电影中的,一分钟就是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过去了,所以梦境和现实中的时间并不具备可比性,是无法衡量的。”

    “那有什么办法克服这一点吗?”

    “在梦中,我觉得不需要考虑这一点,但是如果是在现实社会中,可以开启同步进行的方法。这对我们来说,也未尝不可?”

    “同步?”

    “不论如何,这些在电子信息的领域,都是一串串拥有实际数据的代码,唯一的不同,就是人物的发展的走向。但不论如何逃避,你都无法逃离数据化的本质。你别忘了,我们科学家在二十一世纪中期的变革是什么,是对社会的的重新认知,准确的说,是价值观的改变。

    “我们不能只知道这是什么,也要知道是为什么,而一切的宗旨其实只有两个字就能概括,那就是‘本质’。就有点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无’。真理真相就是掩藏在表象背后的本质,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天地人构架了世间万物,有人生万物,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解放思想。如来如去,变化也是一种形式,只不过人眼更相信变化,更愿意接受的真相就是变化,因为确确实实就是这样,我们受感知局限,看到的就是变化。”

    罗翔的知识可以把思想和科学串联,存在即合理,合理就是一切的本源。他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一切存在的东西最终都可以通过人类自身对本质的熟知,有了一个完全的体现。

    “可是直木老师说,你对于现在存在的AR还是比较抵触的。”

    罗翔怔了怔,随即轻微摇摇头,脸色有些凝重:“我之所以不建议AR的使用,其实是因为有两点原因,其一,大家使用增强现实设备,会无端扩大矛盾。其次,在沉迷于AR的世界,就有可能发生一些精神恍惚的状态,把真实世界当做是虚拟。这样的悲剧已经不是发生了第一次了,我想你也应该清楚。

    “要想让AR设备不会霍乱于人,那么他们的开发就不能太过于夸张,应该符合现实社会的生存法则。不能通过设备来进行‘冒险’。我举个例子,比方说没有红绿灯的人行道过马路,AR设备可以通过外景来测速,设备预测当他跑起来可以通过。如果这个时候司机也想抢在他前面通过,一踩油门,一场悲剧就难以豁免。

    “所以,通过BCI研究的VR场景,第一条就是不许使用真实的世界和法则来约束人的限制。否则,很容易发生类似的状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