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主龙复秦 > 不识香料为何物

不识香料为何物

    吃了一顿花椒盐焗鹿肉的早饭!石戈摸了摸圆鼓鼓的肚子,半躺着看着头顶处发黄了的树叶!

    “秋天了……冬天也快来了,对了果子是不是也应该熟透了呀!果酒、果醋、果酱、果脯……不对,此间既然有花椒,那么一定还有其它香料,这一天天的只吃花椒味的饭菜,怕是过不了几日又要厌烦了的……还得花些功夫去找一找香料才行的!”

    消了食些,石戈便是拿着兽皮带子,揣着狗蛋一起去找香料去了,然只要石戈生活常识阅历再丰富一点!

    却是不难发现,他的营地周围,到处长着的草其实十之七八都是香草,可以用来调味的那种,就算不知道这些草是香草吧!但是那棵石戈用来每天挂肉串杆子的树,那棵桂树,他应该是知道的吧!

    不好意思!石戈还真的不知道!那些桂皮、桂枝,那些树皮、树枝、刮嘴的草模样的香料!

    因为他,这一辈子是云南人的缘故,加之是边陲之地少数民族聚居地生活的,而在他的生活里酸辣才是生活味觉的主调,调味的佐料只是知道,花椒、草果、辣椒、芝麻、一种和花椒很像的山胡椒、柠檬、酸木瓜、芫荽也就是汉人说的香菜、阿瓦芫荽也就是大家知道的那种泰国香菜!

    地区风俗影响,云南边疆地区酸辣的味觉基调与其他地方不同,能生吃的就不煮而是加点佐料酸酸辣辣的伴着吃!故而才会有,酸苦的辛辣吃着得劲的撒撇,撒撇是苦辣味的,以牛肉撒撇为例,石戈家临沧那边正宗的牛撒撇,是取牛的肝脏、牛肚、牛粉肠、牛肉为主体,内脏如牛肝、牛肚,处理好了用水煮熟后,放在凉水里面泡一下,凉了之后,切成片丝状,备用!牛粉肠里面是没有牛粑粑的,故而将之放在火堆炭上烤制,烤到色泽金黄,拍去火灰,切成小段备用!

    而撒撇是苦的,用来凉拌撒撇的苦水,正宗的撒撇是用牛小喂里面,那些刚刚被牛吃进去的嫩草,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被消化的青草料,那些放养牛时,牛自己找来吃的草,而非圈养吃的草料!

    而祖宗的牛撒撇,就是用自家放养牛小胃里面的草料,将之取出来,要么直接用那个草里面拧出来的汁水办撒撇,要么就是将之煮沸后放凉再用!而不是网上那些直接用肠子里面的牛瘪煮出来的苦水!石戈家那边,不怎么正宗,那是因为,家那边,用来凉拌撒撇的苦水,是用一种当地人叫做火炼菜的植物,取其嫩尖,熬煮出来苦水!用苦水凉拌撒撇!

    当然,云南临沧除了凉拌牛撒撇之外、还有鸡撒撇、羊撒撇、驴撒撇……不同之处只是在于肉的种类多不同而已,做法其实都一样,只是拿着准备好了的肝、胃、辣椒、香菜、阿瓦芫荽、盐巴、苦水、茴香、韭菜……按照自己的喜好办着吃就行了!

    而到云南玩,喜欢吃,一定要去云南临沧,临沧市是世界茶仓……

    但是,要吃好吃的……买好的茶叶,那就好那里偏僻就往那里跑,石戈老家临沧耿马就是一个及其适合去的地方,那里有不出名……但是极好品质的茶!

    吃的方面,若是有朋友的话,最好是去朋友家蹭吃蹭喝就得了……

    因为地处西南边陲,汉族是少数名族,但是那里,不似,绝大多数人人想的那般乱,相反,那边因为是少数名族为主体,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人民纯朴、好客,举个例子吧!

    你是来这里玩的,你看随便找一家人,只要你敢开口,说是要在他家吃住一顿,那么他就敢留你在家里吃喝!

    遇到,大气一点的,怕是还要邀约亲朋好友,过来杀猪杀鸡款待于你呢!

    当然……边疆穷,如果你嘴馋……但是又在云南边疆这边没有什么朋友,若是你想吃到地地道道的云南菜,那你最好是在过年前十几天左右,跑过来云南临沧这边玩!

    因为,这个时间段,边疆人民,农村的,基本上都只有农村的人民,才会在这个时间段杀年猪,有的杀牛、有的杀羊……哎……这个时候你,无论什么时间段,只要找一个村子摸进去,随随便便就有十几家再不济也有三两户人家,在杀年猪!

    你脸皮厚一点!窜进去,往院子那里吃杀猪饭,做客的饭席那里,一坐!你就可以吃到了正宗的云南菜了!

    运气好还能吃到是人家珍藏的各种高蛋白虫子!如蜂蛹、蚂蚱、蝉、退了毛的红毛树虫,或煎炸或水焯一下后凉拌!

    除此之外,你若是进了佤寨,佤族人家,你去那里吃杀猪席,那么你可以吃到除了寻常的凉片,也就是先卤肉放凉切片伴出来的凉菜、撒撇、猪小炒、酸肝、凉拌猪萢皮、红烧肉……你还可能会吃到,红生,一种用猪胸腔里面取出来的血液,伴着切片了的火烧肉、火烧猪肝、粉肠……血淋淋的一道菜!

    别看血腥,但是是真的好吃,除了红生之外,佤族家里,还会煮鸡肉烂饭……这也是贼香……

    若是进了傣族人家做客,你还可以吃到将生肉,剁碎后用盐巴、辣子、香菜、阿佤芫荽,凉拌而成的生肉,即用鱼肉的鱼生,用牛肉的牛生……

    傣族妇女是出了名的手巧,小吃一种叫大象耳朵的米花亦或是烤波……也是极好吃的,八宝饭、酸肉、糯米粑粑、驴打滚……

    一句话,好吃的东西都在村子里,而且一百家,因为下厨之人的技艺不同……就有一百种味道!故而村子里的味道,没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而那些饭店里面的……是实话,真的是一言难尽,当然也不排除那些极其好吃的饭店的存在,只不过石戈活了二十几年,没有那个命去遇到罢了!

    当然,临沧味道……尤其是临沧耿马的味道,出来了耿马的,即便它在临沧,但是,依旧不好吃更不正宗!这是心里话!

    临沧除了耿马之外,每个县都有自己饮食文化特点,而这些特点,只要出了那些县、出了村、出了那些朴实的农家,那它的特色,那些值得追求的味道就没有了!临沧,那里没有什么绝伦东西,那是因为,那里从土地到人民都是绝伦的!

    不出名好啊!越少人知道也就越好!毕竟好东西嘛!尤其是这些藏在村里面的好东西!

    一旦出了名,就有他的商业价值,有了商业价值就会被资本操控,那么也就变味了!

    如今好多东西都在慢慢消失,还不是因为所谓的城市化侵蚀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消失!一切随缘吧!

    总得来说,石戈就是困于,自己味道固有禁锢里,而除了花椒、草果、辣椒、芝麻、一种和花椒很像的山胡椒、柠檬、酸木瓜、芫荽也就是汉人说的香菜、阿瓦芫荽也就是大家知道的那种泰国香菜!之外,对于其它香料一无所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