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秘仪物语 > 第二节 前奏曲

第二节 前奏曲

    据说,牛顿是被一颗苹果砸中之后得到灵感,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虽然这个故事多半属于后人杜撰,但我们每个人的头顶,都悬挂着这样一颗苹果。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只会呆呆地看着滚落在地上的那些果实,根本没有意识到,它曾经也像牛顿头顶的那一颗一样,在不经意间,悄然落下。

    许多年前,大概是我还在读高中的时候,一个平常的傍晚,当夕阳出现在窗外的时候,祖父来到我的桌前——对于平时把自己关在阁楼里沉心摆弄着一些瓶瓶罐罐的他来说,这样的关怀并不多见,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我的老师。他一言不发地翻阅着我的课本,而我默默不语地继续在草稿纸上演算着习题,在不短的一段沉默之后,他终于缓缓开口:

    “你被苹果砸中过么?”

    我看着他手指着牛顿的画像,微微叹了口气:

    “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牛顿的智慧和运气,对于我们而言,每天面对这么厚的课本,哪还有心思站在苹果树下悠然自得啊……”

    祖父笑了笑,合上课本:

    “你应该还没有意识到吧?每一册课本中,都有一棵苹果树,每一棵树上,又岂止一颗苹果啊。”

    当时的我并没有听懂这句话,也没有追问已经离开桌旁的祖父,不过现在看来,当时的我确实辜负了书中那些硕果累累的苹果树。

    每个周六,不管有没有实验任务,她都需要在实验室办公室坐上八个小时,这是身为研究助理的工作之一,通常情况下还要加上打扫实验室的任务。

    不过对于这种在工作日之外的额外工作时间,她倒没有什么怨言,毕竟一方面,羽山(はねやま)大学理学院的化学系本就有就这样的规矩——助手需要在实验室值班,而另一方面,这八个小时的待遇会比在工作日要好很多。

    工作日的办公室,每张桌子前都坐着忙碌的同事和学生,实验室里也同样如此,不大的空间就显得更加拥挤。更不用说每当饭点,所有人都在食堂窗口前排队,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而周末的情况就好了很多,偌大的办公室就只剩她一个人,实验室里也空无一人,也用不着去食堂排那长龙一般的队伍。

    当然,她的没有怨言,仅限于周六的这八个小时。

    十月快结束的一个周六下午,她打扫完实验室,关好门,走出实验楼,准备回到住处。在回去的路上,她走进肯德基,顺便买了一个全家桶。

    “她大概现在还没到家,做饭可能有点晚了,两个人今天就吃这个吧。”

    她一边想着,一边往家的方向走着。说来,她住的地方是一幢洋馆,虽然距离大学只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步程,但是处于白沿(しろそう)山中,被一大片树林环绕,人烟稀少,除了电话订餐的送餐员会涉足此地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会回避踏入这片区域,包括一些好奇的游客。

    穿过树林,踩过落叶铺满的小路,她站在院子的门口,看了一眼门牌上的“広園館(こうえんかん)”,推开了栅栏门。

    拿出钥匙打开大门,进到玄关,一只黑猫立刻跑了过来,在她的腿上蹭来蹭去。她蹲下来摸了摸黑猫的头,脱下外套。

    “她果然还没回来。”

    她这么想着,一边提着全家桶,打开右手边第一扇门,穿过客厅,走进茶室——那里一般被拿来当作吃饭的地方——把晚饭放在桌子上,然后拿出一套茶具,默默地泡上一壶绿茶,端到客厅。

    站在茶几前,目光隔着茶室的窗户,看着外面逐渐变暗的天空,她不由得长抒一口气。十月份的羽山市,气温已经渐渐变低,雨也开始变多,阴沉沉的日子越来越多见,而且似乎洋馆里的温度比室外还低。想到这里,她不自觉地打了个寒战。

    回房间加件衣服再下来吧。

    她这么想着,走向门厅的楼梯。楼梯旋转着伸向二楼,光线透过天窗洒下来,铺在黑白相间的马赛克地砖上,照亮整个门厅和玄关,就连空气当中的灰尘,也在朦胧的光亮当中显露出盘旋落下的痕迹。广园馆一共有三层,一楼是客厅、茶室和淋浴间等生活设施,二楼则是卧室书房等私人空间,第三层是用于储物的阁楼,但是她还从未涉足过那里。

    二楼走道的尽头那一间房间,就是她的卧室,面积不大但她已经觉得够用。书桌衣柜床什么的都井井有条地摆放着,似乎也不显得狭小。当然她在租住在这里,选择一间小房间当作卧室倒不是因为身为租客的矜持或自觉,只是她不想为了一个更大的房间,而在打理房间方面去花上更多的时间。

    换上比较暖和的衣服后,她走下楼梯,穿过一楼的走廊,顺便打开照明的电灯,昏暗得如同地下室般的过道终于亮堂起来。她刚准备走进客厅去接着喝那杯依然热气腾腾的茶水,这个时候,门厅里的电话响了起来。她没有理会,径直走到茶几边上,悠闲地倒上一杯茶,又慢慢悠悠地喝了下去。

    “这种电话一般响几下,对面就会挂断了吧。如果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一定会再拨过来第二次的。”

    她这么想着,长舒一口气,放松地看着天花板上的吊灯。然而电话那头的人似乎异常耐心,直到连线超时,才挂断电话。

    “这真的是骚扰电话……么?”

    在沙发上盘腿坐下,她又倒上一杯茶,开始闭目养神。但是十分钟后,电话铃再次传到她耳中,持续的声响刺激着她的听觉神经,铃声开始无限地放大,像一个小锤子一样敲打着她的大脑催促她接听。

    “这应该不是她打来的……那又会是谁呢?”

    她嘟囔着走到电话前,拿起听筒。同时她有一种预感,自己安逸悠闲的生活又没有了。

    就像1914年的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的司机开车送大公到医院看望副官的时候转错了一个弯,这个不经意间的细节,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九十余年后的今天。历史上绝大部分波澜壮阔的故事,都是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事件开始发端的。

    当然,这一连串的故事也不例外。

    (第〇章,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