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侠客之风云传说 > 第212章、西厂

第212章、西厂

    陈崇英虽然是阉人,但是他是一个很有气度和气量的人。

    这就是见惯了云起云落后的风轻云澹。

    皇帝身边多了一个当红太监,他丝毫不为在意。

    这么说吧,自先皇去世后,陈崇英早就不想在宫里做事情了,只不过到了他这个位置上,不是说退就能退下来的。

    陈崇英说我不想干了,皇帝信吗?

    陈崇英说我不想干了,他的徒子徒孙,依附他的党羽答应吗?

    再说了,离开大内了,陈崇英也没有个别的去处,这世间再无第二个亲近之人,在哪里活着都是混寿元罢了。

    哀莫过于心死,陈崇英的心随着先皇驾崩一起死了,活着的不过是个躯体。

    很多人说怎么可能,看那陈崇英权势滔天,必然是个贪恋权势之辈!

    这是因为朝堂之上,总得有人来出来做点不太上台面的事情,皇帝不方便做的事情,他手下就得替他去做。

    一块田地里,除了庄稼,总是会长出杂草。尤其是那些稗草,长得和水稻一模一样,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人才知道这些家伙是个什么货。

    陈崇英不说要把朝堂之上的稗草一扫而空,实际上这太难了,而且也没必要。

    陈崇英的做法就是把这些坏事的家伙尽量笼入自己麾下,有自己看着点,这些家伙做事也自然会悠着一点。

    坏人无论是投靠谁,都是要做坏事的。

    许多百姓和大臣骂阉党恶事做尽。

    呵呵。

    没有我,那些人就能便好了?

    我看那些家伙要是混进你们东林,怕是做的恶事会更多。而且你们这些所谓的正人君子,连怎么对付小人和恶人都不会,很快就会被他们吃干抹净。

    无欲无求的陈崇英,只是觉得自己在帮先皇看家而已。老狗活着在一天,就得去看一天的门。

    要是玄漓公知道陈崇英这样想,他心中怕是会更恨,恨得出血。

    你不想要权势,那给我啊!

    我很想要啊!

    ……

    玄漓公成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了后,每当皇帝疲惫之时,就给皇帝按摩放松。

    其实按摩并不能连续不断地用,一般来说,按摩至少要隔一天做一次。

    如果连续按摩,做了几次后就必须要休息一段时间。

    因为身体是需要时间来恢复的,长期反复按摩,不仅不能够起到放松的作用,还会加重病症。

    这种事,陈崇英是知道的,所以皇帝头痛的厉害时找他的时候,如果时间间隔太短了,他会故意借口有事不来。

    这种事,玄漓公也是知道的,但是皇帝身体关我屁事,我只要把他伺候舒服就行了。

    这种事,甚至皇帝都是知道的,但是这如饮鸩止渴,他痛得实在是受不了了。

    为了给皇帝止痛,玄漓公偷偷找来了很多东西。

    首先是曼陀罗果实,但是皇帝觉得这玩意劲不够大,没啥用,他需要劲头更大的玩意。

    后来,玄漓公又找到了底也加(罂粟),这玩意号称“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结果依然无法止住皇帝的头痛。

    头痛至今为止都是疑难杂症,非常顽固以及非常不好治疗。

    皇帝觉得自己的脑壳痛,是由于忧思过度,积累在脑子里毒素太多,他听说云岭有一种叫五彩蛊王的虫子,可以把人体内的毒素给吸出来。

    皇帝叫陈崇英去找,陈崇英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被皇帝大骂没用。

    后来,玄漓公派人四处去找蛊王,结果他无意中在高丽,为皇帝找了一个不得了的玩意。

    这是一种能控制人的奇蛊,下蛊者可以通过蛊虫来控制下蛊对象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只不过这种蛊虫入脑之后,断然无法清除,它与中蛊者同生共死。

    听说皇帝要在自己身上用这个玩意,陈崇英好言劝了皇帝一回后,但是皇帝很固执。

    好言难劝赶死人,陈崇英就不管了。

    随后,皇帝让玄漓公把毒蛊种在了自己脑子里,而控制毒蛊的人,就是皇帝自己。

    自此之后,皇帝把自己的兴奋调到了满,不光是头一下就不痛了,而且可以日以继夜不休不停,疯狂地处理各种事情。

    这就是黄小石早就说过的,神经病皇帝,物理层面的。

    所以,黄小石真的是极为佩服这个皇帝,就算是黄小石当年也不小心把自己给玩没了,但是那毕竟是为了玩。

    不管是玩游戏还是玩女人,总归是娱乐,是为了快乐。

    而这个皇帝,为了工作竟然能把自己弄成这副德行,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和评价了。

    长期处于兴奋状态的皇帝,不光是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大喜大怒,而且他的五官面相彻底扭曲了,经常口中流涎而不自知。

    这些也算了,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有好几百日了,皇帝基本上没睡过觉。

    他这哪里是在当皇帝,分明就是在修仙。

    就算是皇帝原本是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这胡乱折腾一年多后,他的身体也糟糕得够呛了,眼看就要功德圆满、羽化升天了。

    现在皇帝已经出现了耐药性和戒断反应,身体的元气已经快被榨干了,再怎么刺激也没多大的用处了。

    所以,陈崇英才给皇帝批了一个三年的寿命,其实这都是保守的了。

    皇帝很急,东南西北的事情都做完了,现在就剩下最难的那部分了,国朝的内部隐患。

    皇帝要一举把所有的隐患统统消灭掉。

    ……

    皇帝还没植入毒蛊时,就只能靠按摩缓解身体的疲惫。

    这时候,皇帝意外发现玄漓公有一个“超能力”。

    皇帝这个人观察力极为敏锐,他发现玄漓公每天的模样都有细微的差别。最开始,皇帝并不在意,他觉得是不是自己心神不定,产生的错觉。

    终于有一天,皇帝忍不住了,他伸手捏了一下玄漓公的脸,结果把他的脸给扯变形了。

    要是普通人看到玄漓公这鬼样子,怕是直接就吓死了,结果皇帝很好奇的看着玄漓公把自己的脸又给搓还原。

    原来,玄漓公脸上的五官不太稳定,像是胶泥一样是软的,他经常是睡一觉后,早上一醒过来,脸就已经变形了。

    这是一个会让普通人很崩溃的病,得了这种病这辈子都难以见人了。

    但是玄漓公很有耐心,每天起床后到出门之前,他都先要对着铜镜把自己的脸重新捏一下。

    捏着捏着,玄漓公的手越来越巧,但是却渐渐忘记了自己原本是什么样子。

    只不过,玄漓公每天都是按照前一天的记忆捏的,虽然细微处有一些不一样,但是如果每天都在见面的人,反而不容易看出哪里有不一样的地方来。

    皇帝一惊,此人有大用。

    于是,皇帝把玄漓公放了出去,他同时在打游牧部和南交趾时,又开始分心策划搞倭国。

    这就是皇帝头痛病的根源,他的脑力无时无刻不在极限压榨状态。

    远征倭国非常顺利。

    真可谓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名,除了皇帝之外,竟然无一人知道玄漓公在此战之中的大功。

    但是皇帝记得就行。

    玄漓公回到大内后,皇帝给他最后一道考验:玄漓公自己不出手,仅靠下属,去给我办个大事来看看。

    皇帝要看看玄漓公的布局和操控能力。

    结果,玄漓公完成的非常出色,在没有破坏大局的前提下,狠狠地打击了一干人马,这让皇帝非常满意。

    于是,皇帝终于放心下来,他让玄漓公任御马监掌印太监,提督西厂。

    从此,玄漓公成了地位不下于陈崇英顶级大太监。

    至于司礼监掌印太监,他正在愁银子的事情,要是年底拿不出银子来,皇帝真的要派他去挖矿。

    ……

    皇帝任用玄漓公,不是说用得不好,但是他没注意到一个问题。

    陈崇英是自幼跟着先皇,他的气度和眼界都非常人可比。

    玄漓公混了大半辈子都不得志,而此人又偏偏是那种权欲熏心的家伙。

    为了在皇帝面前立功求赏往上爬,好再踩住陈崇英一头,玄漓公做事情根本就不讲规则,不讲手段,他把江湖里天意城玩的那套,用在了西厂。

    但是,不管是江湖还是朝堂,规矩的存在,是有它的道理的。

    西厂才刚成立,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它的胆大妄为与疯狂。

    皇帝更不知道的是,玄漓公做事是不计后果的。他设计薇霓公主的时候,压根就没把和亲之事放在心上,只想着如何将打击面最大化。

    若不是一群人奋力给他擦屁股,玄漓公已经把事情给办砸了。

    当然了,玄漓公可能想的就是把和亲给办砸,然后让东厂在皇帝面前丢脸。

    但是玄漓公没想到的是,这秘密和亲的事情,既然东厂的都知道了,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这分明就是皇帝亲自下的命令。

    你哪里是打东厂的屁股,这是在打皇帝的脸。

    东厂肯定会因此受到重罚,那么皇帝的颜面又好看了?

    不光是游牧部,其他任何想要投靠皇帝的势力都会这样想:给你送个公主来你都保不住,我对你的实力很是怀疑啊。

    皇帝的权威来自于他对国家的绝对控制力,一旦皇帝的权威被打破,那就叫皇权崩塌。

    有一些事情,只是看结果,似乎四平八稳,要是翻开过程逐一细看,满纸的侥幸和偶然,不把人看出一身冷汗才怪了。

    ……

    数次冒险成功后,玄漓公产生自己无所不能的错觉,他不光是没有收敛,反而胆子越来越大。

    西厂刚成立不久,它就盯上了诚王。

    这倒不是说西厂掌握了诚王要造反的线索,而是皇帝虽然没有直接提示过,但是他表露出的情绪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皇帝不喜欢诚王。

    在皇帝身边伺候了他那么久了后,玄漓公对“为皇上分忧”理解的非常透彻。

    简单地说,皇帝想要做啥,咱们就替他做啥,好坏对错管你那么多事,主子高兴就可以了。

    这不,西厂盯上诚王后,很快梳理出诚王的很多消息和线索,这时候玄漓公发现吐蕃疑有与诚王来往。

    吐蕃的高僧利空法王要去杭州拜见诚王,至于他去拜见诚王是做什么的,玄漓公丝毫不在意,就算是利空法王是去杭州教诚王吃斋念佛的,皇帝不高兴,那你也别想高兴。

    只不过,利空法王是一个棘手的人物。

    这里首先要说到吐蕃和朝廷的关系了。

    说起来朝廷在吐蕃设有卫所,但是吐蕃只不过是表面上称臣,一不征税,二不派官,实际上是个国中国。

    只不过,和西域游牧部族不一样的是,吐蕃半农半牧的区域很多,所以他们对中原王朝的依存度是比较高的。

    同时,吐蕃的独立性又太强了,所以它一直以来就属于是那种既不敢正面刚,又不想乖乖听话,隔三差五就想闹点别扭的刺头。

    而且,吐蕃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实际上它内部并没有完全整合,各部族之间竞争还是非常激烈。

    吐蕃一直是政教合一模式,但是他们的教派实在是太多了,每一个教派都有自己的至高领袖,甚至不止一个领袖。

    当前势力最强大的是“五王”,分别是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庆法王、利空法王和大轮明王。

    前三个法王朝廷加封的,后两个王是高僧的意思。

    利空法王上次用《四十二章经》为自己换来了一个真正的藩王头衔,他现在也是朝廷加封的王了。

    所以西厂就算是要给诚王找不痛快,玄漓公也不敢公开逮捕利空法王。

    既然不能公开逮捕,那就秘密暗杀吧。

    于是玄漓公直接派出了自己的手下【叶尹金花】,令他们半道截杀利空法王。

    玄漓公做事就是这么任性,他管你那么多事。

    人嘛,总是会死的,杀掉一个少一个。

    ……

    【叶尹金花】,这是玄漓公彷造天意城的【天残地缺】组建的西厂四大高手。

    国人觉得好事成双,于是对“四”这个数字是比较迷恋的。

    玄漓公在倭国的时候,招揽了四个手下,他飞黄腾达了,这四个手下也跟着他原地起飞了。

    只不过,玄漓公这人不太喜欢倭国名字,于是这四个人都给自己改了一个中原名,凑在一起就叫【叶尹金花】。

    现在拦住了利空法王的两个人,是同出一门的剑道(倭刀)高手,一个是黑发黑衣的叶孤,还有一个是白衣白发的尹世允。

    别看他们都是带着倭刀,很多人会误认为他们是浪人。

    浪人是没有主人的武士,而这两个家伙压根就不是武士,他们是倭国极少的武道家,也就叫开武馆的。

    在倭国,因为长时间的战乱,损失了大量的剑道高手。因为战争就会死人,并不是说高手就一定能在千军万马中存活。

    由于战争的迫切性,很多人学艺初成就被迫上阵,结果就被更厉害的对手给祭刀了。

    在倭国,叶孤和尹世允是难得的练剑多年,却没有被征召上阵的人,那是因为他们的武馆在为足利将军家服务,充当将军的家庭剑道指导和陪练。

    战国之后,将军原本就失去了权柄,在关白一统倭国后,将军更是成了摆设,穷到了连闲人都养不起的地步。

    这时候,玄漓公来到倭国,碰巧遇到了这两人,于是把他们给收了。

    这两人在倭国原本就少有敌手,在得到玄漓公的指点后,武功更是进一步。

    利空法王,是西厂开张以来,在中原遇到的第一个高手,叶孤和尹世允两人都很想拿他试试自己的手艺如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