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接引系统 > 第二十章 明悟与贺寿

第二十章 明悟与贺寿

    告别褚叔介后,元武来到了一处山崖绝壁中,此处人迹罕至又无动物往来,堪称天然洞府。

    准备好相应物资,运转起龟息功法,元武此身便陷入长眠。

    断开链接的林远回到真身第一时间尝试了下修炼,陡然发现自己运转起金身灵力来,更多了三分凌厉之势来。

    果然没错,在凡间不管是直接或者间接所造杀业,都会反映到神魂上来。人道不以后果定论,只讲你心是否持正,知行是否合一。也就是说,只要你认为是对的,而且你按照你自己的认识执行了,人道就是认可的。

    当然,如果你认为是错的,你还要去做,那就不要怪人道惩罚你了。

    说白了,就是讲求一个念头通达。本来也是很好理解的,率性而为,总归是比纠纠结结来的更有激情有精神一些,老是瞻前顾后,怕这怕那,最后还得左右妥协,能开心能干好事儿就怪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一个人从开始就认为无理由杀人放火是好事情,是大善事,应该多做。那怎么办?人道也要赏么?答案是肯定的,人道也要赏!

    所以究竟什么是人道呢?其实人道就是人类的共知。比如大家都认为与人为善是好事,那么人道就认为这是好事,如果大家认为杀人放火是恶事,那么人道就认为杀人放火是恶事。

    客观意义上的人道其实并不存在,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概念,用来描绘人类的共同语言和认知。

    当然,是认知就有偏差,有人认为这是对的,就有人认为这是错的,是非对错本来就很难定论。那么就要说到人道的另一面了,那就是魔道。

    什么是魔道,也很简单。既然大部分人的认知是人道,那么与大部分人认知刚好相反的认知就是魔道。所以有些时候,你说我是魔,我说你是魔,实际上说的都对,站的角度不同罢了。

    那么人与人道之间的关系如何?人道是如何赏善罚恶的?那就要细分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我认为是对的事,我去做了,还做的好了,念头就通达了,人道就得到了能量,又反馈到了自我身上。

    第二种情况,我认为是对的事,我去做了,结果没做好,念头就不通达了,我就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不应该这么做,然后后悔了,认知改变了,认为自己做了错的事,念头不通达了,人道就得到了负面能量,也把负面能量反馈到了自我身上。

    第三种情况,我认为是对的事,我去做了,结果还没做好,但是我没有反思,我觉得不是我的错,是别人的错,我还是认为我应该坚持我的做法。这样的情况人道就得斟酌看看,最后你到底是成了还是败了,成了自然好,败了还不悔,那么人道也不会拿你怎么样,也就是不赏不罚。

    有的人说了,那不就是鼓励做了坏事还死不承认么?其实不然,承认不承认不是看你口头怎么表达,而是看你内心是否真的认可。对某一件事,人只要去想了,总归还是有所判断的,你心中所想并不随你口头表达而转变。就好像一个小偷,被人抓住时口口声声说是替天行道,但他就真的认为偷东西是善事么?或许不然吧,很多时候这只是一个祈求免于处罚的借口罢了。

    林远以元武之身在下界造杀业也好,扶持褚叔介也好,都跟他的本心相符,而且达成了目标,所以人道进行了赏赐。那么顺势假设一下,如果林远为了做实验而乱造杀业,那么这样必定是有违他本心的,自然人道也会降下处罚。

    念头通达,这个词从另一个方面很形象的描绘了人道赏善罚恶的规则。

    林远在某一刻,隐约感受到了盖亚意识的所在。就像一个由所有人神魂组成的庞大计算机,意志在其中流淌,相互印证相处顺畅的意志组合在一起时产生能量,相互冲突的意志在一起时消耗能量。以产生为正,消耗为负,正正负负形成了最原始最庞大的机械代码,而这串代码构成的机械意志或者说命令,就是盖亚,就是人道。

    第二阶段的实验已经得到了验证,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三阶段的实验,正好,素材提前安排好了呢,点个赞。

    林远自己炼制了足够多的凡界灵石砖,又通过投影神像的定位,投放到了指定地点。

    炼制和安排好灵石的事只花了小半天的时间,忙完之后,林远又通过投影神像回到了元武肉身。

    元武肉身已经龟息了百来天,因为尚未筑基,情况并不太好。

    回过神来,元武开始动用储备的物资来恢复力量。虽然十六七岁的身躯依然健硕,但是因为生机损耗,满头黑发变得雪花般斑白。

    并没有在意太多,恢复了行动力,元武迅速赶往灵石投放地。

    时光荏苒,又三年过去,元武肉身已然完成了筑基,此时的元武,作为投影之身,已到了此界的修为顶峰。

    也不再等,元武朝着已然统一天下的西乾王朝首都朝歌疾驰而去。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安排后事的考虑,褚叔介果然还是没有选择另立他朝,选择了中兴乾朝,首都也依旧选择了朝歌。

    这座大城,毕竟是圣人一手建立的,估计褚叔介也是希望圣人回来的时候有更多的留恋吧。

    所以说这个褚王确实是个聪明人,就算林远作为元武,早已不是圣皇星尧的身份,但时过境迁后又见到保留完好的故国宫殿,还是难免有些怀念和感慨的。

    褚王作为一个中兴之主,治世方面其实也算得上比较有才干的君王,只是有一点令群臣们很不满意。那就是这位中兴之主跟圣主星尧一样,不喜欢留子嗣。

    吸取了乱世的教训,褚王开始整治地方ZF,实行中央集权。另外,通过早早设立储君,并帮助其树立威望,及早的完善了皇权交替的标准流程。

    储君并非褚王后代,而是从世俗简拔青年才俊。心中有更高追求的褚王,对王权真的还就不是那么在乎。

    褚王出征前原有的子嗣们都被分封到了各地,并没有很大的属地,但也足够一世衣食无忧。

    为了限制自己的后代们,褚王甚至颁布了褚家后人不得为王的诏令。

    褚家后人当然有所怨言,但是奈何褚王在这一点上万分坚定,一旦发现有苗头出现,就以雷厉手段镇压。

    元武回到朝歌后,并没有直接去找褚王,而且是微服于民间,观察这世间百态。

    得知自己作为圣皇星尧时的半个弟子,宇文皇极将于近期举办百岁寿辰,元武决定前去见上一见。

    在生物医疗条件比较落后,人平均寿命不过40来岁的年代,硬生生活够了一百岁,期间还整整历经了整个乱世,宇文皇极可以说就是一个行走的祥瑞,就算各路反王都不敢对其不敬。

    宇文皇极在乾州可以算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他蒙受圣皇星尧的指导和信任,并将最强盛时的帝国转交到他的手上,虽然他并没能守住这份基业,但乾州上下却从来没有人认为这是他的过错。世人都知道,他只是一个凡人,而圣皇星尧,那是圣人。

    练气巅峰境界理论上来说平均寿命在130-150年,无病无灾注意保养的甚至能活到180-190岁。但元武观宇文皇极的情形,最多也就还有十来年寿命,看来这位有名无实的二世人王着实没少操心。

    寿辰当日,宇文府可谓是高朋满座,几乎整个朝堂的达官贵人都微服到访,送上贺礼。甚至连褚王都备了厚礼,亲往道贺。不过为了不给主人家和客人压力,褚王打好招呼早早的就离开了。

    元武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人间繁华之景,突然觉得稍微改变一下计划,貌似也挺好玩儿的。

    在宇文府的纳福处,元武从裤兜里掐了一小块儿指甲盖大小的灵石,作为贺礼放到案几上,然后大笔一挥,写下了自己元武的名字。

    可惜褚王早已离去,在场之人没人能认出元武来,否则就更热闹了。

    宇文府门房是个极为有眼力见的,并不存在狗眼看人低之类的桥段,开玩笑,圣皇弟子的门房那能与市井之徒一样么?

    门房双手捧起这个灰不溜秋的石头,如视珍宝,并恭敬的将元武迎了进去。

    元武落座后,门房这块石头递交到了宇文皇极手里,还没等汇报这位宾客的情况,就见躺在太师椅上的宇文皇极激动几乎跳了。

    干瘦的手颤抖着指向门口,宇文皇极:快,快带我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