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接引系统 > 第二十四章 暗物质

第二十四章 暗物质

    中海会议厅里,此时正召开两院峰会,没有长枪短炮,没有记者外宾,但参会人员规格之高,资历之老,近年来也是十分罕见的了。

    千禧年以来,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移动支付,新能源汽车,网上购物等新兴科技切切实实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在底蕴方面,可控聚变和电浆能以及反重力技术给了大家无限的发展空间,更让大家品尝到了科技的甜头。

    科技始终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大家丝毫不含糊。

    然而,科技赛道并没有终点,如果如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中兔子那样,中途停下来沾沾自喜,或许就会被弯道超车。

    林远:“...,以上就是我个人对粒子对撞机的意见,给大家参考”

    一哥:“科学是客观事实,大家有什么意见,畅所欲言吧”。

    杨老:“小林,首先你信息渠道的可信度和准确性按理来说是经过考验的,是不需要质疑的,但是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所以我还是提出几疑问吧”

    林远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同意杨老的观点。

    杨老:“首先,根据你描述的客观物理现象,我个人直观的感受,就是很像目前高能物理学界的一个研究方向,暗物质”

    杨老:“目前来说,学界对暗物质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但公认的暗物质有几个特性,其一就是暗物质仅参与引力效应,其二就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暗物质持续时间很短,极易与正物质发生湮灭反应,其三就是据引力效应的推测,宇宙中暗物质存量十分丰富,存量甚至超过了正物质....”

    李老:“我的意见跟杨老相似,就不重复了,但我补充一点,就是以目前工程院的技术储备,建立超级粒子对撞机,还存在不少的距离,这么大型的项目,前期必须规划设计到位,一旦动工,再进行调整,将产生巨大的浪费...”

    王老:“李老,你是工程院的元老,小林也是工程系出生,设计与施工的矛盾大家都不陌生,但首先,我觉你们不能把这个项目当成是普通的工程项目来做,不能因为一些损耗,一些困难就退缩,从长远来看,有些试错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嘛”

    一哥:“小林,你也是国家一级建造师,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方面也是专家,还是你来评估一下吧”

    林远:“好的,既然大家还有所顾虑,那我再给大家打打气吧”

    林远:“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生命科学方面的专家,我刚才的汇报没有提到这一点,是因为这个理由跨界,呵呵”。

    杨老眼神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插嘴道:“没问题,你直接点说,大家都能理解,不是最近网络有句流行语么,打败你的不是同行,可能是跨界,呵呵”

    一哥点了点头,笑而不语。

    林远:“说到这里,话又有些长了,本来没打算在这里汇报,所以也没准备讲稿,这样吧,我给大家讲讲故事吧”。

    接下来,林远将筑基的体验和神识的奥妙给大家讲解了一番,让众科学家们晕乎乎的。

    光讲还不算,林远还现场表演了起来,一手凌空摄物更是让大家直接就破防了。

    一哥:“你这小林,又搞突然袭击,还好参与此次会议都是国家科研界和Z界核心成员,这样,我提议,此次会议的保密等级提升到S级,并删除所有影像和电子记录”

    众人纷纷表示应该的,应该的。

    很快,GW院关于建设超级粒子对撞机的批复下来了,由于近期桂宫计划和飞燕归巢计划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和聚变反应堆资源,所以分配给粒子对撞项目的资源并不是很充裕,资源分批配给,显然是想把它当做是长期项目来做的。

    对于这个情况,林远没有任何意见,谁让桂宫计划和飞燕归巢计划也是他促成的呢。

    对于粒子对撞项目,林远并不打算照抄国外的做法,相比起大力出奇迹,林远更注重可操控性。当然,该大力的时候还是要大力,不然要粒子对撞机来干嘛,改造一下聚变反应堆它不香么?

    核心技术方面,引力约束是比磁力约束更高一层次,但是相对的,引力波的复杂程度也比磁力波提升了一个量级,说白了,引力波才发现多少年,而电磁波又被揉拧了多少年?

    在设计理念方面,林远采用了引力波加电磁波双控的模式。

    电磁波轨道加速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粒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其因为电磁效应逆流,加速粒子的功效越低,所以用纯电磁效应加速粒子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只能通过加大轨道距离还提升最大速度。

    而采用引力波则不存在这么一说,虽然目前来说制造引力波的功效比是有些低,但是经过核算,在粒子加速到光速93%以上时,用引力波加速的功效比将远大于电磁波。

    更重要的是,引力波是一种跨越视觉界限的波,换句话说就是只要能源充足且功率够大,可以稳定将粒子送入超光速。

    这就很有意思了,理论上,传统的电磁加速轨道是不可能将物质加速到光速的,只能无限接近于光速,要制造超光速的暗物质,只能碰运气。而引力波的介入,将其效率大大提升。

    质变源于量变,林远很有信心将粒子对撞机从试验装置变成暗物质生产工厂。

    当然,信心归信心,不做不知道,实际操刀设计过程中林远恨不得把自己头发薅光。

    林远将大量的非核心的技术问题都甩了出去,交给国内各个实验中心分别去解决,但就算这样,林远也很快遇到了瓶颈。

    由于暗物质种类的不同,需要用到的保存方式也不尽相同,而林远没有办法精准控制生成暗物质的种类,这咋办?

    换句话说,林远可以制造灵气,但是没有办法把灵气分门别类的收集存放起来。这就难受了,合着幸幸苦苦忙活一大通,就是为大家做贡献了?就算是做贡献林远也能想通,但是要把地球的整体灵气水平提升,林远觉得还是洗洗睡吧。

    需要一种核心功法来提纯和分离灵气!

    林远表示接引太坑了,跟看电视要充会员一样,臭不要脸的。

    接引表示,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灵魁树种啊,炼制者不给我充钱下载资料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无奈啊。

    关于灵气的研究还不能假手他人,不是因为林远狭隘,而是满地球也找不到第二个筑基期有神识的大佬啊。

    南廋,香菇,林远感觉自己草率了。

    唉,没有灵气就没有办法研究灵气,没办法研究灵气就没有办法收集灵气,林远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唉,还是先建一个小型的对撞机弄点灵气出来看看情况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