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接引系统 > 第三十五章 卡脖子的碳纳米

第三十五章 卡脖子的碳纳米

    又三个月后,林远的大弟子聂雄飞正式觉醒神识,突破筑基期。

    这一日,林远自掏腰包,在N市的超星级酒店里,宴请了八所的所有队员和教导团队。

    大手一挥,一个亿的免税奖金,第一时间转入了聂雄飞的账户里。

    这一刻,聂雄飞成了妥妥的人生赢家。

    经历寻隐者不遇的林远,也一扫心头的阴霾。同时大大松了一口气。完成瑶光增产的五年计划重担总算有了突破口。

    为了让聂雄飞稳固修为,林远不仅动用了不少的瑶光储备,更是亲自细心指导聂雄飞的修行。

    作为唯二的筑基大修士,林远当然不会将其绑在身边,而是在其稳固修为后任由他自己选择去向。

    于是乎,各机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的只有一个,抢人!

    聂雄飞本人受到了科学院各机构的大力招揽,开出的条件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比如月薪上亿什么的只是基操,有的甚至打擦边球,用上了美人计!

    当然,J方也不是吃素的,各种大领导出面与聂雄风讲传统,大打感情牌,说是道德绑架也无所谓,总归是无论如何也要把人留下来。

    不少没有争夺聂雄飞能力的机构,把眼光又喵上了林远的另外六大内门弟子。

    实力更差一点的,也都瞄准了其余外门弟子。

    当然所谓的内门外门弟子都是坊间流传,编制上根本就没有这么一说。

    所谓的自由选择,也并非完全的自由。自由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瑶光计划有需要的时候,无论身处何方,身居何职,必须以瑶光计划为第一优先级。

    跟林远不同,聂雄飞没有接引飞数据支持,做不了大量的设计和理论工作,只能按照林远提供的标准,客串一下质检员。

    大量原本需要林远亲自验收的设备和场所,现在都扔给经过简单训练的聂雄飞。

    虽然洞察之眼2.0已经在研制,将来有望替代部分筑基修士的作用,但设备和人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其功能还远达不到修士能做到的程度。

    师有事,弟子服其劳,林远本来好好的给自己放个假,谁知道SH集团的一个电话扰乱了他的安排。

    联络员:“林总,我们实在没办法了,才找到您,您看能否在百忙之中抽个空,帮忙给看一看”

    林远:“不是,你们找错人了吧,我又不是这个专业的,我对这块儿是真不熟”

    联络员:“实在不好意思,我们领导给的任务,说是不管最后有没有成果,把你老请过来,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不然就要让我们组今年绩效考核全部垫底”

    林远笑了:“你都这么说了,正好我现在有空,就过去看看吧”

    原来,能源和理论科技的提升,产生了大量的高新设备需求。而制作这些设备,就避不开制作材料。

    目前缺口最大,还是碳纳米管类产品及其衍生品。

    碳纳米管这玩意儿在接引的数据库里,只有地球人自己研究的部分,人家仙界科技根本就不点这技能点。

    按理说,这么好的材料,既然实验室都制作出来了,那么就想办法量产就得了,这能有什么困难?

    实际上还真有,SH集团就是在量产碳纳米管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导致在扩大量产的时候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换作以前,这种级别的问题根本用不着林远,毕竟相对来说还只是个“小”问题。

    大概是某些boss见不得林远稍有空闲,便暗地里优化了林远的工作内容。

    林远对这些操作其实也心知肚明。这是某些人在自己释放信号,意图让自己放心,表示不会有过河拆桥,有了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发生。

    对于这些弯弯道道,林远本想拒绝,但又确实对碳纳米管类材料有一些兴趣,索性就同意了。

    以林远的知识水平,对材料的抗拉性能,只能理解到产自于分子原子间的化学键。

    然而,什么样的化学键和空间组合能达到碳纳米管这样夸张的程度?林远表示相当好奇。

    材料轻,代表原子数量少,抗拉性能强,说明原子间化学键强或单位面积内化学键数量多。

    对碳纳米管原理和制作过程的学习,可以加深林远虽微观世界的认知,从而对开发高等级的术法起到支撑作用。

    学号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林远感觉自己比起真正的科学家,在基础学识方面,还差的很远。

    或许现阶段林远能靠着接引的红利,高光到举世瞩目的程度,但是然后呢?

    做人不能太依赖外物,也不能被各种阿谀奉承迷乱自己的眼睛。林远决定自己这回要摆正姿态,把自己当成一个学者,然后把专家们掏空。

    SH这种机构能请到林远这尊大神,当然不会存在什么隐藏核心科技的心思,故而林远很快就掌握碳纳米管的制备原理和工艺。

    在分子结构上,碳纳米整个就属于超大分子,也就是整根材料就是一个分子。

    而且六边形的网格结构,搭配上管状闭合回路,使得其受力均匀,不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作为科幻爱好者,林远以前对此的认知仅在表面,现如今加上各种数据和计算式,让林远感觉到研究出这玩意儿的人真的是天才。

    用宏观的空间和物质模型去计算微观结构,最后还能真实的制备出来,这本来就是值得惊奇,天知道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牛逼!”林远不得不给发明者点个赞。

    “所以量产问题就在于编织速度慢,而原子程度物质打印机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对吧?”林远总结道。

    “是的,由于目前原子级别的物质打印机制造核心技术国内还没有完全掌握,所以。。”说到这里,专家组面面相觑。

    “被人卡了脖子,对吧?”林远毫不客气的补充道。

    “没错,如果能自主制造原子打印机,碳纳米管的生产成本至少能降到目前十分之一”

    “所以你们的方案是?”林远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没有明说。

    知道肉戏来了,SH的某位总经理一脸讨好地道:“我们了解到,您与国外霍斯特堡关系比较融洽,所以希望您这边能帮忙牵个线,搭个桥。。。”

    “然后再顺便把相关技术给偷回来,对吧”,林远的语气变得有些冷。

    总经理:“当然,不管技术怎么来的,我们都会支付同样的报酬”。

    既然当做生意来谈,林远自然就没有对自家人的那种和颜悦色了:“那好,你们愿意出多少钱?”

    总经理:“若是能买下制作原子打印设备技术的独家使用权,我们可以付出100亿美金的货币或者其他等价物”

    “若是。。。”

    “够了!”还没等总经理说完,林远便粗暴的打断了他。

    听到独家使用权还有100亿美金的字眼,林远哪里还不知道这帮人在想什么。

    100亿美金,如果投入自主研发,能产出什么样的成果?饶是林远心态再好,也忍不住有些脾气了。

    总经理被林远突如其来的的脾气搞得有些懵逼,一时不知所措。

    林远:“你们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有多少?”

    总经理回答道:“按照集团财报,去年科研总投入大约在200亿人民币左右。”

    林远冷笑道:“拿出两年的科研总投入来买一个外来技术,好大的手笔”

    总经理尴尬到:“由于这项技术很重要,很多关键的地方都用得着,所以集团不惜大代价也要得到”

    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这些成本还是要分摊到使用者身上,而目前来说,使用最多的,还是林远主导推行的几个高新项目。

    一想到为了这么个破玩意儿,白白增加几百个亿的成本,最后这些钱还要落到外人手里,林远就气不打一处来。

    帮凶,彻底的帮凶。可以想象,为了这几百个亿,国外的技术壁垒会建造的更加严实,甚至自家的技术也会更加敝扫自珍,毕竟花大代价买来的,不赚回本怎么行?

    一切都顺理成章,没有人能说三道四。

    林远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利益体,饶是他也不敢轻易得罪。但不得罪并不带要顺从,以林远目前的地位,只要在道理上站得住脚,也没几个人能奈何得了他。

    在纯技术方面,林远已经有了对应的方案腹稿,这个方案可以将SH公司坑的裤子都没得穿。但要不要这样做,还需要林远仔细斟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