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接引系统 > 第四十一章 临界态黑洞

第四十一章 临界态黑洞

    遥望着远处的海岸线,林远踩着大林飞剑悬停在了离海面百米高的位置。

    收到国内的传信,林远皱了皱眉头。

    现在距林远离开潜水艇仅过了两个小时,而就在国内救援船到来的时候,这艘潜水艇只剩下了残骸。

    根据对现场遗迹的勘察,得出的结论是被数枚重型鱼雷从不同方向击中。

    这就表示林远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监视之下,而且对方很明显的表示了恶意。

    最令林远难堪的是,就算借助国内势力,也没有办法探查到对方的真正身份。

    究竟是什么人在针对自己?又是什么组织有如此的能量?这个问题细极思恐。

    林远:“接引,看来这一趟并不安稳,接下来我们要小心了”

    “好的呢”

    林远开启了持续每三秒一次的暗子雷达波,调整其功率,使其辐射范围在70公里左右。

    也多亏这些年瑶光产量指数级增长,否则林远还真支撑不起如此消耗。

    虽然暗子雷达波的极限远不止如此,但综合能耗考虑,半径70公里足够了,这都几乎是还几个市的面积了。

    当然,如此海量的数据靠林远自己是不可能进行监控的,所以要委托接引对其初步检索,只反馈有用的信息。

    美丽的M洲大陆西海岸,上次来林远还是在万众瞩目之下,被几架F35追着跑。

    而现在,虽然没有战机再撵着自己,但不知道为什么,林远觉得危险度反而提升了。

    开玩笑,敢在太平洋上动用潜艇发射核弹袭击客机,能不危险么?

    开启遮光盾,林远踩着大林飞剑一路疾驰,很快就来到了硅市。

    到达硅市,林远当然不会客气的使用暗子雷达来了一次全面检索。

    在接引的辅助下,建模很快完成您。令林远感到意外又理所当然的,他竟然发现了数十处雷达波黑洞。

    其中最大的还要属硅歌公司的研发大楼!

    林远突然有种莫名的失落感,同时又有种兴奋的感觉。

    大量的防暗子雷达波措施,表示某些组织对神识和暗子的了解深刻到了一定的程度。

    这个世界,水很深呐。

    但这样,也才更有趣。

    本来林远就感觉到很奇怪,全世界几十亿人口,怎么可能就他自己显现了神识,达到筑基期?

    按照筑基的难度,往少了算,全世界加起来起码得有数百个吧?

    拥有数百个筑基修者,又怎么可能没人对基础科技进行研究和提升?

    那究竟是因为什么,好像所有的筑基修士都不愿意暴露在公众之下?

    不管怎么样,林远当然不会忘记自己的目的,寻找水晶头骨,也就是接引的挂件。

    虽然不认为有狠人敢在硅市市区设置核弹,但是万一呢?林远还真没有脸探草丛的勇气。

    那怎么办?暗子波被隔绝后,林远还真的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悄无声息的探查这些地方。

    无人机?电子设备那是不用想,无线电干扰那简直基础中的基础。

    开启遮光盾跑进去?很可惜以目前的科技,遮光盾还不能随意变化形态,只能顶着一个球形。在林远看来,这跟脸探也没什么不同,毕竟还得要人参与才是。

    使用外丹?很可惜外丹的操作方式也需要暗子雷达波作为媒介,一旦暗子雷达波被截断,那跟肉包子打狗没什么区别。

    难道要打道回府么?林远当然不会。

    现在没有好的办法,但不代表将来没有。

    林远从背包里掏出了一小块在潜艇内黑箱子外壳裁剪下来的材料。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林远想到了某种可能性。当然,前提是自己能弄明白这玩意儿是怎么合成的。

    样品只有这一块,林远没有时间等国内从潜艇残骸中收集剩余的涂料再进行材料分析。

    林远:“接引,看来我们还得靠自己”

    接引:“好的,主人,我们该怎么做?”

    常规来讲,对微观物质进行观察,当然还是神识配合特制的暗子波好用,但既然对方本来就是吸收广谱暗子波的材料,那这个方法天然就行不通。

    那这就没办法了么?并不,林远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方法,放大镜。

    采用凸透镜原理,操纵空气形成凝胶态,自行构造一个简易的巨型显微镜,这对于有接引帮助的林远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在数年的科研工作中,林远并不仅仅是获得了明面上的成果,一些常规的非常规的研究手段,也积累了不少。

    “草,还讲不讲道理了!”林远有些无语了。

    就算是通过强光补照度的情况下,这款材料依然出现纯黑的特性。

    看来这个东西不仅连暗子波能吸收,明面上的光波也来者不拒。

    “这到底是什么鬼?”林远在脑海里思索着所有的可能性。

    排除掉所有的可能性,剩下的再怎么不可思议,也就只能是真相了。

    黑洞!

    这个猜测令林远都有些不敢相信的,但是思来想去也就剩下这个可能了。

    因为从物质学来讲,所有的元素都是有辐射属性的,而且有对应的频段。怎么可能存在一种完全没有辐射只有辐吸的东西存在?

    从四维宇宙台轴上面来讲,暗子属于靠近本宇宙周期上端的存在,而黑洞则是靠近本宇宙周期的下端。

    林远对黑洞的理解,其实比科幻小说读者强不到哪里去。或者开个地图炮说,全地球的人对黑洞的理解,也都是停留在猜测和科幻的层次。

    太阳和黑洞,这一放一收,在宇宙宏观天体中的两个冤家,似乎在微观世界也仍默默对峙着。

    通过核裂变聚变可以产生了暗子,也就是所谓的灵子,灵能。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可以产生黑洞?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都摆在明面上,大密度物质的极限压缩,或者强引力作用下物质发生自我坍塌。

    林远:“你觉得这个猜想可能么?依靠地球目前的科技水平,人工制造黑洞?”

    接引:“不知道哦,不过主人,天体级别的黑洞和微观的黑洞似乎不是一种东西呢”

    林远点了点头,很明显,微观的黑洞没有了那种碾碎一切物质的霸气。

    “嗯?”林远突然想到了什么。

    “如果说瑶光暗子是通过上个宇宙周期物质向本宇宙周期跌落形成能量过程中的临界态,那么这个材料物质是否就是本宇宙周期物质向下个宇宙周期跌落形成的临界态?”林远做出了自己的猜想。

    林远眼睛一亮,这个猜想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

    就像正常的核聚变裂变释放能量一样,黑洞反应吸收能量,但是临界态的物质种类繁多,拥有一些不一样的特性也再正常不过了。

    猜想过后便是实验验证,可这要如何验证?林远犯了难。

    饶是全副武装外加内丹外丹的林远,对于手搓核裂变聚变都难以做到,更别提这么高难度的合成黑洞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