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只想做个清闲藩王! > 第十章:糟糕,是贼船!

第十章:糟糕,是贼船!

    穿着一身书生便服的一众兵部与户部官员站在王府门前,一头雾水。

    他们急匆匆接到圣旨,还没弄清楚道理,就被郕王府的家仆们拉上了轿子,一路颠簸被送到郕王府门前。

    不知道的,还以为哪家结亲呢。

    到的同一时间,郕王朱祁钰就从府内走出,一同随行的还有兵部侍郎于谦于延益。

    只是与以往不同,朱祁钰今日满脸挂着笑容。

    即便是这些老狐狸们见了,心里都忍不住暗打退堂鼓。

    而朱祁钰身后的于谦,脸色也是数次变换。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他在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让自己别得意地笑出来。

    其中必有猫腻!

    几人心中有些惴惴不安,只是皇上亲自下旨,又是到郕王府邸,众人不敢贸然离开。

    而这意中人之中,便有之前造访过郕王府的肖月。

    朱祁钰的手段他是领教过的,这次请他们过来,估计不会有好事等着他们。

    不过能与这位逐渐往上的郕王殿下攀上关系,倒也没什么大不了。

    果不其然,朱祁钰见一众大臣们“登门造访”,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各位大人,久仰久仰。”

    “参见郕王殿下。”

    一众官员纷纷叩拜行礼。

    “诸位不必客气,请进请进。”朱祁钰做了个请的手势,带着一众大臣们就要进入王府。

    此时,一位兵部官员拱了拱手,壮起胆子问道:“敢问郕王殿下,我等接到皇上的旨意,特来王府,不知王爷有何贵干?”

    朱祁钰摆摆手说道:“能有什么事情,当然是请各位大人喝茶啦,请进请进。”

    话语之间便要将一众官员领进王府。

    毕竟要上了船,才好“宰客”嘛。

    众人疑惑,不过既然听着没什么事情,那便放心大胆前去了。

    一入王府可谓深似海,不说乱花渐欲迷人眼,也是让人大饱眼福。

    大臣们虽说经常出入皇宫,却不曾来过王府,一时间左顾右盼,很是新奇。

    不过他们的好奇的内心很快就被塞进了肚子里,因为当朱祁钰领着他们来到书房之后,迎接他们的是一堆又一堆,堆成小山的折子。

    见此一幕,众人顿时僵住。

    大家不可置信地看向朱祁钰,脸上的表情好像在表达:这……这不对吧,王爷,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

    原本朱祁钰东张西望吹着口哨想要蒙混过关。

    可事已至此,见实在躲不过去,他索性也就不演了。

    皇上那边的圣旨是他求来的,家仆也是他安排的。

    奶奶滴……

    不对,是既然上了贼船,各位就别想下去了!

    朱祁钰一副计谋得逞的样子,说道:“诚如诸位大人所见,大军开拔之前,所需处理的事务实在繁琐,不得已之下,本王只好出此下策,在大军开拔之前,此处便是各位大人处理政务的地方。”

    随后他一拱手,“诸位大人,有劳了。”

    闻言,众大臣微微愣怔。

    一旁的于谦早就在背地里笑开花了。

    好呀,敢情是被拉下水了!

    诸位大臣反应过来,可惜已经晚了。

    事已至此,只有一条路走到黑这一个选择了。

    众大臣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见此,朱祁钰反倒晒然一笑,在众大臣恨不得生吞活剥他的目光之下,缓缓说道:“诸位大人,请吧。”

    朱祁钰在前方领路,身后众人一一认命,跟着进了书房。

    军队的事务繁琐,却不沉重,在诸位臣工的戮力同心下很快就被处理得七七八八。

    在此期间,朱祁钰并没有闲着,也拿起笔,同各位大臣一同处理军务。

    见此,众人心里平衡了不少。

    差不多批到最后,朱祁钰合上自己处理的一堆折子里最后一本折子。

    他伸了个懒腰,长舒一口气,准备喝口茶水,疏通一下脑子。

    此时,一位兵部官员呈上了一本折子。

    “此奏章中的事情较其他折子要严重,下官以为应当郕王殿下亲自批阅。”兵部官员恭敬说道。

    朱祁钰接过手,展开折子扫了一眼,他顿了顿点点头说道:“本王知道了,你退下吧。”

    兵部官员恭敬告退。

    之后朱祁钰站起身,对着周围的一众大臣们说道:“诸位大人辛苦了,府上备了一些酒菜犒劳各位大人,还望各位大人不嫌弃,用过午膳后,可到西厢房小憩片刻,也可自行归家,今日有劳诸位了。”

    闻言,诸位大臣纷纷搁下手里的事情,起身拱手道:“多谢王爷。”

    言罢,各自退下,被家仆引着去用膳了。

    书房内只留下了于谦和朱祁钰二人。

    原本于谦也打算退下,可后来朱祁钰给他使了个眼色,于谦顿时了然于胸。

    让众人退下的真正原因是为了留下他议事。

    朱祁钰拉着于谦来到主位,然后将方才那名兵部官员递给他的折子交给于谦过目。

    于谦展开折子一看,脸色顿时凝重不少。

    他将目光投向朱祁钰。

    而朱祁钰的脸上也挂着一丝沉重。

    折子上的话并非大事,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大同守军遭遇瓦剌军队袭击,奋战三十日,退敌;杀敌二百五十人,守军死二十人,伤三百人,消耗战刀弓箭炮弹弹丸若干。”

    瓦剌与鞑靼北据漠北王廷,虽然太祖朱元璋与成祖朱棣都曾经北伐瓦剌、鞑靼,但并未将其根除。

    数十年后,其势力依然席卷北方,南下威胁明朝边境。

    大同要塞是北边抵御瓦剌与鞑靼入侵的一大军事重镇,只是寻常都是袭扰,此次瓦剌与鞑靼居然有进攻打通之意。

    非但如此,更令人奇怪的是分明是大同的战报,为何会出现在三大营的折子中。

    “王爷,这……”于谦话未说尽,这一份小小的折子说不定藏着巨大的秘密。

    朱祁钰摆摆手,语气沉稳道:“或许只是折子递错了,但其他可能也有,此事暂时不要声张,如今朝堂之中暗流涌动,先静观其变。”

    于谦倒抽一口冷气,遇事之时方见一人之才能。

    于谦点点头。

    朱祁钰一转头,紧接着问道:“大军粮草辎重出发没?”

    于谦摇摇头,“尚未出发,粮草辎重事关重大,还需要一些时日。”

    说到此处,朱祁钰忽然拉住于谦的手说道:“本王总觉得这件事情有蹊跷,不如这样……”

    朱祁钰附在于谦耳边低声商量。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皆是重重点头。

    于谦凝重道:“事到如今,也只有这个法子最为妥当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