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不可棱 > 第八十七章 乌上

第八十七章 乌上

    车开了9小时终于到达了乌上,现在的路还没有后来那么便捷,但是已经有大路了。

    陈浩也被系统提醒,醒了过来。天还是一片漆黑。

    然后沿着公路看到有灯的店铺一路问过去。方伟报了地址。

    等找到的时候天已经亮了。方伟找了公用电话打给郭刚问具体地点。

    很快郭刚赶了过来,招呼着,指引大车去仓库卸了货。

    方伟把邱云介绍给郭刚,然后两人互相握手。蹭着下货方伟拉着几人包括司机一起去旁边的早点铺子吃了早饭,有糯米饭,豆酱,馄饨,烧饼。

    大车司机表示等会去车场找人介绍下有没有货要拉去省城的。

    方伟表示没有问题。

    郭刚则是问,这次怎么拉了这么多货过来,还好新换了大仓库,不然说不定一次就堆满。

    方伟表示,不是考虑到他要囤货吗,看到车合适就顺便过来了,还有就是看看姐姐,顺便把邱云带过来。以后估计这一条线要他来看顾了。

    郭刚表示没问题。

    吃完早饭回到仓库,新仓库做了两层,就是搭了架子,这样相当于多了一层。空间就扩大了。

    方姐也过来了,看到弟弟就一阵招呼。然后就是理货清点,有新货要拉到店铺,还有补货。

    方伟几人拖着拖车,其他店铺的员工一起出发去店铺。浩浩荡荡的一群人。

    路上人慢慢开始多了起来,一水的骑着单车,整个十字路口满满当当的都是人流。交警以及辅警在维持着秩序。许许多多的卡车小汽车把路堵着满满当当。汽车缓缓移动

    很快就来到了市场,仓库离着市场不远。郭刚现在在这边有三个铺子,一个是百货批发,什么都卖,一个是服装,还有一个是食品。几人分流一家家送过去。

    等全都安排好了,他们回到了最大的百货铺子,郭刚用着发下来的茶盘套件。请几人喝茶。

    邱云有点着急

    “郭总,那个机器啥时候去看啊。”

    “等我朋友过来吧,还有一会,要不你们先去逛逛。”

    “行,”于是方伟就带着陈浩和邱云逛了起来。

    一路看着,陈浩眼前界面一阵阵的图纸提示。

    一眼望不到头的市场。陈浩也不时的买些东西,主要是一些系统无法解析或者,大多以电子产品为主。偶尔有一些系统提示的高价值品,比如一些稀少的源材料做的手工艺品,特殊的动植物的繁生品。

    这时陈浩看到一个人,以前认识的人。陈广生,一个在东南亚认识的搞水果种植的老板。现在已经年销售额在上千万,未来是上市公司老总。后来又破产,然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又起来了,曾经是大学老师,乌上人。

    不过陈浩也不打算现在就去打招呼,现在正是陈广生最狂的时候。已经开始在做出口,一般就是帮外商找货,以纺织品等轻工为主。据前世他说,现在的他每天生意结束的事情就是和朋友去花钱,每天不花个几千块兼职不舒服,经常吃海鲜一顿吃上万,然后他朋友还把身体吃坏了。无聊嚣张听不见人劝,而且都靠自己圈子,后来就被情人的妹妹坑了几千万跑路,差点倒下,这人一生是个传奇。后来根据以前大学教书的关系,一边买产品一边破解技术,曾经供应北方一种签字笔,刀型尾巴,有三分之二市场被他给吃下。后来投资圆珠笔,碳素笔,研发油墨等等技术,又被坑。后来高地产,商场做到上市公司老总,然后靠山到了,公司也不是他的了。一步错,差点没起来了。最后在朋友帮助下,慢慢又起来,发了起来,后来为人低调友善,对待连陈浩前世这样的三废都是如沐春风礼数到位。陈浩当时觉得他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之后可能可以合作,不过现在么也不会主动找上他,现在的他路子野,做事毛糙不安全,虽然对朋友是没有可说的,但是最后帮他的就只有三个人。房子买的干净。老婆离婚,在东南亚找了个翻译再婚生了个儿子,前世陈浩认识他的时候儿子才满一岁。

    优点,喜欢技术,有人脉还是学术界,海外国内关系都有,但是都不是很稳,势起人多势众,事败则无人帮扶。

    不过陈浩还是拉着方伟说了下陈广生。只说是做外贸,等做大可以找他合作。只是知道这个人。

    方伟以为是陈浩师傅那边。

    也没有多说继续逛了起来。邱云则是提着陈浩买的东西回到方伟店里放好再跑过来。

    一路上都是做生意的,问价讲价,拿货,还有其他一些闲聊不是透露出的东西。

    陈浩已经让系统收集的消息做一个行业类目分析表,哪些产品好卖,哪些有可能大爆,甚至列出原因和可能性。

    这些只是短期,因为长期哪些东西好卖陈浩记忆大致都有。

    但是现在是一个好时代,只要产品不要太差都有市场,国内缺产品好长一段时间都是卖方市场,一直到2010年,才开始转变。

    对外,现在中国汇率低,我们产品对许多国外商家都是白菜价,物超所值。

    一路逛一路收集信息,产品,以及人物资料,陈浩让系统给这里的人都建立了档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到了。

    然后回到了铺子,郭刚一直在招呼着客户没有停的,看着郭刚这种,不管大小客户都是靠人接待的低效率。陈浩一阵无语。但也不好说什么,毕竟现在都是这种。起码比后来有一段时间,部分批发市场的商铺不接待零售客户来得好。

    看着旁边有几个标签器,就是那种可以标明价格,里面有个黑色海绵滚筒,还有一圈调价格格子,有个手把一压,就会出现一个标签,标上价格。

    然后他拿上一个然后示意方伟和邱云都拿上跟着他。

    邱云看方伟拿上,他也就接过。他普通话有些不好,所以现在变得有点沉默。

    陈浩来到一堆摆得比较多的一溜架子,然后找店铺员工一个个问价格,开始员工有点不耐烦,一个小屁孩,但看是老板带来的朋友,于是还是一一回答,然后陈浩就照着他说的价格一一给产品标上价格标签,陈浩把价格调好,然后快速的就把产品价格标签贴上,这种标签器是一款几十年没啥变化的产品,设计完善,打印好的价格标签可以直接贴在产品上,后来的改动不多,最多是在细节上下功夫,比如油墨和材质。外形是几乎没有改变的。

    很快陈浩把同型号的产品价格一一标好。他接着问下一个。就这样慢慢的在方伟和邱云的帮助下,他很快把一下块地方的产品标上了价格,顾客开始自己看起来。而不是什么产品都问店员。

    之间,他还教会方伟和邱云如何使用价格标签器,如何调整价格,如何打印,如何快速的把标签贴在产品上。

    很快两个店员就被解放出来。

    郭刚也注意到了这边。他的客户刚刚谈完,付了货款,留下地址,拿着复印的货单就走了,用的是2张复写纸,这样一次就可以写出三张单子,一份报留,一份客户带走,一份发货的时候放入货箱点货用。

    郭刚过来就拍着方伟的肩膀说道,“小弟,可以啊,这东西买来,我用了几次,只标了一些,东西卖掉后就没有标回去了。”

    于是他招呼几个空闲的店员,把产品一一标上价格。

    有些新产品需要老板来定价格,郭刚也一一决定了。

    这样秩序就好了很多,然后收银又开始忙个不停,陈浩看了看,又提示方伟,把零售和开单的分开收款,于是有快了很多。很快来到中午,客人少了很多。店里的秩序已经确定下来。起码没有刚才那么乱了。

    虽然陈浩还有许多关于摆货还有架子摆放的一些建议,但是他也不打算现在马上提了。

    刚好郭刚的朋友过来了,几人一起去吃饭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