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南征之秘

    “青岚宗有何举动?”

    “除少数幸存弟子躲入聚贤庄,寻求赵乾坤的庇护,青岚宗再无动作。”

    即使其宗内高层未发现梁帝的图谋,仅独面凶名赫赫的狼神宗,怕是便要顾虑颇深。

    反之,则更不敢与狼神宗交恶,腹背受敌,智者不取。

    显然,青岚宗要以静制动。

    忽然,萧绍瑜灵机一动,连忙取出临行前梁帝赐予他的锦囊。

    按照约定,这个锦囊应该在明日才能打开,可是,眼下的萧绍瑜已经等不去了。

    他飞快地打开锦囊,取出里面的一张纸条,只见上书八字,行笔法度森严:

    挥兵西进,歼虏偏师。

    “原来所谓的‘督军沿江防线’,不过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萧绍瑜终于明白了,梁帝调他离营的真正目的。

    就是要用他暂时节制的这支机动力量,助陆瀚洲歼灭当面之北虏偏师。

    一旦功成,只须他与陆瀚洲合军东进,便可达成对魏军主力的夹击之势。

    从而,梁军彻底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萧绍瑜将纸条递给并骑的范雍,而后对李逸下达新的任务。

    “李校尉,即刻起,你只有一个任务:

    密切注意魏军大营动静,若出现大规模兵力调动,速报本王!”

    “标下领命!”

    李逸话毕,便带着麾下数名中兵脱离大军,向北折返。

    看过纸条的范雍,已经了解梁帝的用意,他谏言道:

    “殿下,兵贵神速,当即刻全军急进,另差人与陆领军约定,明夜子时合击北虏偏师。”

    明修栈道能迷惑元沐多久是不确定的,为了确保暗度陈仓达成,唯快而已。

    萧绍瑜从谏如流,一时想起舅舅的“飞将军”之号,确是应了此情此景,随即朗声令道:

    “范司马听令:本王命你即刻节制全军,务一击而溃北虏,让飞将军之名重焕往昔风采!”

    范雍一身热血熊熊燃烧,虎目之中光彩夺目,雄浑回应:

    “末将谨遵王命!”

    以祭祖之名出京的陈思浩,并没有回盱眙,而是取道阳城,面见冯国栋。

    但这不代表,他会像在晋安王面前所说,督促冯国栋出击,一切尚须因地制宜。

    冯国栋是拜入晋安王门下不假,却是他这条线上的人。

    他是不会让冯国栋去冒险的,否则桑梓之地便是门户洞开,于盱眙陈氏,这可就是天大的祸事。

    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陈大人,这是下官刚刚收到的,传旨之人是典签府的人,此刻正在馆驿等候发兵。”

    面有愁容的冯国栋,恭谨地将梁帝的诏旨双手奉上,请恰好过府的恩主陈思浩拿个主意。

    传旨之人曾代梁帝当面斥责于他:

    不遵萧锋将令,已不容于军法,若再敢推诿滞兵,错过最后将功补过的机会,则将国法难容。

    他极力辩解:阳城周遭时有虏军出没,为保南兖州门户不失,方才违令固守。

    那人只是冷冷地说:“这些话,留着跟陛下说吧。”

    闻言,冯国栋顿时从脚底凉到顶门,“怕是典签府已查明原委,该如何是好呢?”

    面对梁帝命他从速发兵的旨意,他犯难了。

    初观诏旨,陈思浩亦觉棘手。

    可他终究是久居朝堂、侍奉天子之人,自然能品味出冯国栋忽略的细节。

    “既由典签府之人传诏,便意味着营中诸将皆不知此意,难道陛下察觉出有人通敌么?”

    萧锋是梁帝的死忠,陆子瑰兄弟是梁帝爱屋及乌最疼爱的外甥,他们是绝对不可能通敌的。

    若有问题,只能出在左右卫军。

    出京后,陈思浩听到了一些邸报上没有的内容,对左右卫军的前后表现,已然知悉。

    两军情形看似相近,细思之下却有不同。

    这不同就在于:曹兴霸的手上沾满了魏军将士的鲜血,而谢韬至今尚未与魏军兵戎相见。

    谢韬有问题!

    在他看来,谢韬还没有通敌的胆量,拿主意的应该是谢宣怀。

    “若再推诿,我亦将受累,看来冯国栋是必须遵令发兵了!”

    谢宣怀所为尚瞒不过梁帝之耳目,陈思浩不认为自己比谢宣怀更高明。

    他已决定,要向梁帝表明态度,弥补自己未能规劝晋安王,还令二弟陈思汉说服冯国栋之过。

    “去把那人请来,本官亲自见见他,切记:本官是返乡祭祖路过此地。”

    冯国栋当然明白,陈思浩这是要避嫌,总不能说是为他而来吧。

    而他亲自出面,估计是考虑到典签府的本事,想隐瞒行踪怕是不能够。

    与其鬼祟,不如旷荡。

    “是,下官亲自去请。”

    冯国栋还是窃喜的,陈思浩愿意出面,除了自保,自然也有保他的意思。

    心虑稍解,他的脚步也显得轻快不少。

    接待来往官员的馆驿,就在阳城县衙之旁,相距不远。

    须臾之后,冯国栋便去而复返,走在他身前的那名美艳女子,就是典签府传旨之人。

    “竟然是她!”

    陈思浩一眼便认出来人,本欲仅起身相迎的他,满面堆笑,迎至堂前。

    “林堂主,本官返乡路过此地,听冯大人说你也来了阳城,若是不见而走,怕是要失礼了。

    请堂内叙话。”

    论品阶,陈思浩要在苏霖之之上,就更不用说仅是典签府执法堂堂主的林瑶仙了。

    陈思浩的殷勤,除了敬其位卑而近帝,也有对她美貌的垂涎。

    其美丝毫不在柳文菲之下,于梁都艳名更远在后者之上,垂涎仰慕者,如过江之鲤,数不胜数。

    如果说柳文菲的美,在于一个“俏”字,林瑶仙的美,则独占一个“柔”字。

    香肌柔骨,柳眉柔目,唇红音柔......处处见柔,柔情无限,最是动人心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论年岁几何,陈思浩正是她的追求者之一。

    “原来是陈大人啊,早知您在这里,妾本应自来拜见才是。”

    林瑶仙俯身万福,柔骨动而香风逸,柔声如蜜。

    其身后的冯国栋,见此一幕,心中更是喜不自胜。

    “原来还是陈大人的熟人,如此事就好办了。”

    而林瑶仙柔情脉脉的背后,却于心中思忖:

    “又是一只迷途羔羊,家世显赫,地位尊崇,美中不足啊,老了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