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得意忘形

    梁帝的旨意一经下达,他便乘着夜色的掩护,在梁军主力的护卫下,踏上返京之路。

    “伯父,陛下的龙体,难道是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么?”

    梁帝的脉案日重一日,所用药材也是越用越名贵,且皆是续命之用。

    谢韬会如此想,便不奇怪了,他难抑心中兴奋,又道:

    “若是联合魏军星夜追击,必能......”

    他想说:必能擒住梁帝!

    正在思索梁帝病情的谢宣怀,当即沉声斥责:

    “糊涂!”

    见伯父骤然发怒,谢韬有些不知所措,但他并不觉得自己说错了,颇觉委屈。

    谢宣怀想得远比他要深得多,见其仍是一脸不解,遂分析起来。

    “若是陛下真到了病入膏肓的境地,他急着返京自然是要布置太子殿下即位之事。

    果如此,何须联络魏军?”

    “可是,若如此,伯父当为托孤首臣,陛下没有理由相瞒,也应一并返京才是。”

    这回谢韬总算是说到了节点。

    谢宣怀面色稍缓,略略颔首,又说:

    “你能想到这步,也算是没白历练,只是陛下所虑岂能如此简单?

    陛下离去后,军中有谁能挑起大梁,挡住魏军?”

    “非伯父莫属!”

    “此仅其一也。

    待到太子殿下登基,领重兵于外者,惟有老夫不会令其猜忌,也惟有老夫才能护住大梁基业!”

    说到此处,谢宣怀不觉间昂起头,挺起胸膛,傲然风发。

    “伯父之才,经天纬地!”

    谢韬适时奉承一句。

    论起阿谀谄媚之道,他可是此中高手,这要比他在军略上的才能高出太多。

    人无完人,人也非一无是处,总有擅长的领域。

    只不过,他所擅长的,属旁门左道,君子不为罢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若是陛下病情尚未至此,又当何解?”

    谢宣怀话锋一转,颇为高深莫测。

    “这可能么?脉案写得清楚,药材也对得上......”

    谢韬把能想到的都想了一遍,仍看不出有何异常之处,目光疑惑地看向谢宣怀。

    “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当你的对手是陛下这等雄才伟略之辈,更是大意不得。”

    “小侄愿闻其详。”

    “若是此中有诈,怕是典签府已探明你我所谋!”

    闻言,谢韬惊如惊弓之鸟,忙问:

    “当如何?”

    “慌什么?!”

    谢宣怀冷哼一声,随即阴恻恻地说:

    “陛下没有对你我动手,便说明苏霖之手中并无实据,此时若联合魏军追击,便是不打自招。

    而心有疑虑的陛下,必有防备,这仗打起来不会太顺利的。

    别忘了,萧锋残部、陆氏兄弟的左右游击军、曹兴霸的右卫军,可是随行护驾的。”

    谢韬心中暗道侥幸,若非伯父明鉴,险些着了梁帝的道。

    可是,就这么看着梁帝从容退去,他们伯侄又当如何面对彭城王元沐呢?

    说好的里应外合、生擒梁帝,约定时间未到,梁帝却跑了,这不是又要食言了么?

    “若是激怒了彭城王,怕是......”

    谢宣怀可不像谢韬那般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他又是冷哼一声:

    “哼!彭城王?老夫又不是没战过他,打上一场又有何妨!”

    “啊!”

    闻言,谢韬惊得魂魄离体,根本没有搞明白是什么情况,心中胡乱想着。

    “要与魏军交战?伯父不会是得了失心疯吧?”

    “你没有听错,老夫决意与元沐一战!

    待到老夫大破魏军的消息传回建康,苏霖之说你我谋反便是蓄意诬告。

    事实如此,朝野自有公论,陛下也奈何你我不得!”

    若是大败元沐于先,再论暗通款曲、勾连卖国,确实是说不通的。

    梁帝即便有心以“莫须有”杀之,也不得不考虑朝野上下悠悠众口。

    他会不在乎千秋史笔么?

    不,没有帝王不在乎身后之名的。

    而谢宣怀之所以要违背刘皇后的懿旨,与魏军反目,皆因不如此的话,背负弑君恶名的将是他自己。

    关键的是,就算他豁出去了,还不一定弑得了君。

    这正是梁帝的高明之处,他算准了谢宣怀的后手。

    “只是......彭城王麾下雄兵十万,怕是......”

    谢韬可不认为,自己的伯父能以万军而胜十倍之众,他深表怀疑。

    “怕、怕、怕,遇事便怕,枉为我谢氏男儿!”

    踌躇满志的谢宣怀,怒其不争,当面呵斥。

    “伯父教训得是,小侄错了。”

    除了认错,谢韬没有别的选择,总不能与伯父顶嘴吧,虽然他仍不以为然。

    “你看着便是,老夫自有妙计!”

    眸中射出一道冷芒,谢宣怀自觉胜券在握。

    南返途中,正于御用马车之中对弈的梁帝,一边落子,一边突然说了一句棋外之言:

    “在京中散布‘谢宣怀通敌,妄图弑君’,霖之,该你落子了。”

    以常理度之,身处两军阵前的梁帝,最需要的便是后方的稳定,任谁也想不到散布谣言是出于他的旨意。

    梁帝再一次打破常规,他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挑破京都建康的“脓疮”。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三郎啊,你会疯狂么?”

    在梁帝的心中,他是在考校自己的接班人,看看太子是否具有人君的气度与胆魄。

    谣言一旦散布,首先惊动的必是刘皇后。

    谢宣怀若是出了事,秘授机宜的她断然脱不了干系,而梁帝的怒火,她是承受不起的。

    以其心肠,她多半会鼓动太子行僭越之事,以期消弭谢宣怀之祸。

    届时,太子是受命母后,甘当牵线木偶?还是自有主张,乾纲独断?

    这是梁帝给他出的终极考题。

    转眼之间,约定的时间已经近了。

    破梁先锋、北魏左将军穆烈,亲率鲜卑部族骑兵,如浪似火地朝梁军大营猛扑而来。

    “将军,内应已将梁军营门打开!”

    前军小校折返,兴奋地禀报。

    “鲜卑儿郎们,冲进去,生擒梁帝!”

    视汉人如两脚羊的穆烈,狂妄地咆哮起来。

    殊勋近在咫尺,他已然无法按捺心中的悸动。

    本性狂野的鲜卑勇士,顿时山呼海啸起来。

    “生擒梁帝!”

    他们策马扬鞭,如横行草原的苍狼,凶狠地扑向垂涎欲滴的白鹿。

    气焰滔天、目空一切的骄兵悍将,转瞬便尽入梁营。

    可是,他们的“猎物”梁帝,去哪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