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明凰明枭 > 番外 卡霍齐帝国编年史

番外 卡霍齐帝国编年史

    卡拉霍桑尼国家的命运马车在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行,在六世皇帝的统治时期,北方——罗切斯纳群岛逐步完成了统一大业。那是维特大陆西北方的土地,精灵族代代生活的诸岛屿。精灵的起源远远早于人类,他们是皮肤白皙,耳朵尖长,寿命约在130-150岁之间,善于使用弓箭却思想相对保守的群体。长久以来,他们都以部族划清界限,信仰崇拜精灵族贤者为主的库尔蒂教,和南方的人类几乎没有往来。罗切斯纳的统一大业,是由一个叫艾斯特尔的英雄完成的。

    艾斯特尔•晨风,出生于瓦吉兰德群岛中主要岛屿中相对较小的岛斯莫里斯特岛上,那里是瓦吉兰德中最弱的晨风部族的地盘。他从小就不爱学族内长者传授给每一个小孩子的草药学、植物学和历史知识,经常带着小伙伴一同逃课,偷走家里的弓和箭跑去森林里打猎。因此他锻炼出了强壮的体格和出色的战斗技巧。

    在他50岁那一年族人要给他举办成年礼时,却不见他的踪影。直到黄昏时分,才从森林深处走出来一个步履蹒跚、伤痕累累的身影,那正是艾斯特尔,他手上没有拿着武器,而是拖着一头熊的尸体——他徒手宰掉了一头熊。从此他的威名在整个瓦吉兰德传开了,他也得到了一个绰号:“战熊”。如果没有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的话,他可能会成为瓦吉兰德史上最伟大的猎人而不是统一者。在他68岁那年,梅恩岛上的两大部族发生了冲突:南方暮风部族的一位猎人进入了属于北方笙歌部族的领土想要猎到只有北方才有的驯鹿,结果却在森林中意外身亡。暮风部族长老坚称是笙歌部族的人将猎人故意杀害,这种野蛮人行径是想要挑起争端;笙歌部族则谴责暮风部族的无理指认。然而双方并没有因这次事件而互相宣战,而是依照传统的方式——谈判来解决,结果这样反而了导致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双方只能互相干瞪眼。事情传到了艾斯特尔的耳朵里,这时他已经是部族的首席猎人了(也就是负责教授狩猎技巧的教官)。他对此非常不解:为什么不能用一个更直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呢?而战斗就是这样一种方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靠着战争统一了瓦吉兰德,岂不是不会在有这些纷争?他把这种天真的、在精灵族看来十分可怕的充满尚武精神的想法禀告了大长老——结果当然是被臭骂了一顿,还被族里最年长的学者拉去教育了一整天。

    对于这次的失败,艾斯特尔并不甘心。他发誓要让族人们亲眼看见他用弓与矛统一瓦吉兰德的那一天。他亲自去了一趟遥远的德让城,那里住着瓦吉兰德历史上的传奇铁匠——埃尔刚•铁心,传说他曾使用山铜为史上最伟大的精灵沃尔格•月息打造过武器。艾斯特尔请埃尔刚给他打造了一把名为“色拉什”的长矛,和一柄名为“沃尔阙”的长弓(这几乎花掉了他成年以来工作攒到的所有积蓄)。这将是埃尔刚第二次为精灵史上的传奇人物打造武器。回到族内,他开始更改对猎人们的训练内容:不止让他们穿着传统的皮甲、布甲进行训练,还增加了穿着铁甲进行近身搏斗训练的项目;开始对训练对象们灌输尚武思想。本来,他的影响力就大到连大人物听了他的想法都要细细考虑,因此,虽然一开始有零碎的质疑之声,但最后猎人们还是选择了服从。他们相信这位伟大的战士会带领他们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他的猎人军团经过了两年的训练,已经成为了一支可怕的私人精军。他们素质极佳、装备精良,最可怕的是他们有一个天才领袖——不久的将来将统一瓦吉兰德的那个人。

    日子定在艾斯特尔的70岁诞生宴那一天。在艾斯特尔与长老们畅饮甘露,开怀欢笑时,“埃尔弗斯”卫队(艾斯特尔授予其部队的名称)已经埋伏在了宴会厅外,只等艾斯尔一声令下了。据记载,当时宴会的对话如下:(事实上,暗号是藏在对话中的)

    “我说啊,欧尔德长老,”艾斯特尔努力装作是借着酒劲,“你说,我们都在这破岛上窝了多少年了,为什么不往梅恩岛上扩张扩张呢?我早看暮风那群兔崽子不爽了。”

    “诶,艾斯特尔,你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和平的可贵。你说,要是没有我们族人这么多年的和平传统,我们哪能发展到现在这种欣欣向荣的样子?”欧尔德没有看破艾斯特尔的演技,拍了拍他的肩膀。

    “是啊,您说得对!”艾斯特尔突然站了起来,举起酒杯,“那么,为了感谢先人创造的'和平'的瓦吉兰德,干杯!AllhailtoElves!”

    “哦哦!AllhailtoElves!”众人起立,干杯,遂开怀畅饮。

    几乎是众人刚要坐下的一瞬间,宴会厅的门被撞开,埃尔弗斯卫队一拥而入,逮捕了几乎是愣在原地的欧尔德大长老和其他没有反抗的长老会成员。当时,只有仓库管理员盖伊用他的匕首试图反抗,不过他被卫队成员一招放倒。随后,艾斯特尔表示,自己只是想寻求“真正的和平”,如果在座的各位没有想跟他合作的想法的话,那他就只好自己去实现了。这话看起来是在诠释目标,实际上是一种威胁,而且非常有效。一位又一位议员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合作。而欧尔德大长老则始终一言不发。艾斯特尔下令将他软禁在长老院内,没有命令不准放他出来,也不准动他一根毫毛。

    这一天是卡拉霍桑尼帝国建立后的128年5月26日,史称“宴会厅政变。”次日,艾斯特尔召集全族,宣布自己为晨风氏族的“领袖”,要求族人无条件支持他的统一政策。一时间,族人们议论纷纷:大长老在哪?为什么猎人们穿着金属铠甲?和平是不是要被破坏了?

    艾斯特尔的外交魅力此时体现出来,他用他那极具煽动性的话语和巨大的威望使他获得了大部分族人的支持,跟他一起追求“真正的和平”。而不愿同他一路的族人则离开了斯莫里斯特岛,移居到了瓦吉兰德的其他地区。

    接下来的三年内,艾斯特尔•战熊•晨风并没有选择征用渔船、商船来运送士兵,而是令埃尔弗斯卫队自己造船,这样既不需要让族人来做劳动力,也不需要在行军时还带着一群补船匠。在老一代卫队手忙脚乱,既要顾着造船还不能耽搁训练的同时,艾斯特尔又新招募了一批卫队成员,这样埃尔弗斯卫队的总人数就达到了380人(不要惊讶,精灵族寿命虽长,但是女性生育年龄相对苛刻,基本上一个妇女是1-2胎,所以他们的人口相对较少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在当时的瓦吉兰德已经是很惊人的军队数量了,更何况其单兵作战能力可怕至极。131年4月,艾斯特尔•战熊•晨风渡过海峡对梅恩北部的笙歌部族发起奇袭。在埃尔弗斯卫队的进攻下,笙歌部族的猎人们丝毫没有还手之力:木弓没法射穿坚硬的铁甲,短剑根本近不了手持长矛的卫兵的身。

    但即便如此,笙歌部族还是抓住机会打了一场胜仗。

    131年7月13日,在梅恩岛西北部的库兰森林,艾斯特尔•战熊•晨风带领一小支卫队追击逃入森林深处的笙歌部族残军。他求胜心切,一心想要彻底消灭敌人来获得长老们、族人们的认可。有冲劲是好,但是这股冲劲将他带入了他整个人生中最后悔进入的陷阱。

    森林深处,树木丛生,方便猎人们隐藏行踪,也会使埃尔弗斯卫队的长矛变得毫无用武之地,只能换上短剑,这样就失去了距离优势,再加上身着铁甲在灌木丛中穿梭的不便,直接导致小队陷入了被四面围攻动弹不得的情况。猎人们不断射出箭来,一波波的箭雨虽然对铁甲效果不好,但是还是给小队造成了麻烦。有一些人被卡在灌木丛中,对死亡的恐惧让他们抛盔弃甲,他们原以为跟着“战熊”便可战无不胜,而现在的他们不再是“战熊”,而是被等着猎杀的“困熊”。

    丢盔弃甲,其下场便是被淹没在箭雨中,万箭穿心。看着逐渐溃败的卫队,艾斯特尔决定拼上“战熊”之名,跟敌人决一死战。他粗暴的砍断缠在身上的杂草,甚至有几下砍伤了自己,但是这都无所谓了。他下令所有还有行动能力的人全部向一点集中突击。在冲锋前,他怒吼:“英勇的战士们,随我冲锋!结果是死抑或亡都不足为惧!”这一话语鼓动了卫队成员,他们也随艾斯特尔高喊:“死,抑或亡!(Dieorbedead)”接着,不顾一切向指定的位置冲去。

    结果,80人小队付出了阵亡64人的惨痛代价冲出了森林。其中,艾斯特尔最赏识的士兵拉文•晨风也在这次突围中阵亡。他在冲锋的过程中被藤蔓绊倒,树上一个猎人见此机会跳下来将短剑刺入了拉文的头颅。艾斯特尔甚至没有机会为他收尸。

    在经历这次失败后,艾斯特尔三天未进一点食物,只喝了点卫队长斯坦普亲自送去的露酒。斯坦普看得出,艾斯特尔在逼迫自己冷静下来。

    7月20日,依靠探子的情报得到了笙歌部队的营地位置后,他带领卫队再次进攻笙歌残军。不过这次,是他反过来围困敌人了。他一点点的收缩包围网,逼迫敌人向他投降。笙歌残军誓死顽抗,拒不投降,在失败的前一刻还试图突围。据记载,这一仗持续了近两个月,笙歌部队饿死的人比战死的人还要多。于是,艾斯特尔•战熊•晨风用了5个月,就这样解决了笙歌部族。在艾斯特尔的部队破城而入时,有埃尔弗斯卫队队员感叹:“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父母养育了四十年的孩子,现在他们只是静静地躺在地上,说死,也就死了……”维林岛上的挽月部族斯塔福大长老闻之,大惊失色,权衡利弊后,选择向艾斯特尔投降,交出了维林岛。艾斯特尔也很给面子,给了他们高度的自治权。斯塔福也被任命继续担任大长老,但是他们必须认同艾斯特尔是唯一的“领袖”。

    最后剩下的问题就是梅恩岛南方的暮风部族了。

    暮风部族是瓦吉兰德最早形成的部族。他们生活在梅恩岛肥沃的南方,不允许其他外族人定居境内,许多外族人都被驱逐到了贫瘠的北方(这也是北方笙歌部族形成的原因之一)。

    随着部族的繁荣,他们开始鄙视其他的部族,认为他们才是最高贵的精灵(在猎人森林遇害事件中称呼笙歌部族为野蛮人明显的暴露了这一点)。其他的三支部族对他自视甚高的行为感到愤怒,但碍于“和平”,只能尽量与他们和平共处。

    而现在,艾斯特尔•战熊•晨风已经打破了这一“和平”,要实现“真正的和平”只要跨过这最后一块绊脚石就可以了。实际上,对于埃尔弗斯卫队和“战熊”来说,“高贵”的暮风部族连绊脚石都算不上。他们轻易地击败了暮风军备废驰的部队,直逼暮风主城——沃得城。那是即将成为英雄陨落之地的城市。

    132年2月11日,沃得城外,艾斯特尔营中来了一位暮风部族的信使,说是来请降的。艾斯特尔并没有喜出望外,在他看来这是意料之中,于是他召见了信使。

    信使单膝跪地,拿出了一个匣子,他说这是暮风大长老亲自写的请降书,请让他为艾斯特尔打开。

    艾斯特尔挥了下手,示意他继续。

    信使似乎迟疑了一下,然后把匣子拿到胸前,把即将打开的那一面对着自己。艾斯特尔并没有很在意这些细节,只是坐着等待他的胜利。

    信使“咔啦”一声,打开了一个什么东西。随后他把匣子对准嘴边,瞄准了艾斯特尔。艾斯特尔面部被射中,虽没有当场死亡,但箭上有急性毒药,几小时后,他就命殒沃德城外。

    那位信使,啊不,刺客,似乎也为自己准备了一份毒药。他拿出另一支箭刺进自己的手臂,随后被卫兵扔到帐外抽搐着死去了。

    艾斯特尔•战熊•晨风,在即将统一瓦吉兰德前去世。这对埃尔弗斯卫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这时最需要的,是一个能重新掌控大局的人。

    埃尔弗斯卫队长斯坦普•晨风,就是这样一个人。

    卫队还未组建之时,他就已经是艾斯特尔的左膀右臂了。没有一场战斗他不是在贴身保护艾斯特尔,虽然他知道,艾斯特尔的战斗力比他高了不知道多少,但是艾斯特尔是他们的希望,是瓦吉兰德统一的唯一可能性,一旦他死去,他们一直以来的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

    他悲痛万分,他自责为什么没有在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就去擒住那个刺客,或者替艾斯特尔挡下那一箭。但是他没有沉浸在悲痛中,他告诉自己,要像艾斯特尔那样,在失败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各位,请冷静下来,听我一言。”他站在一个尽量显眼的位置,大声说着。

    “艾斯特尔已经死了。我们没法使他死而复生,这是当然。但是,我们还可以替他实现他的夙愿。”他高举紧握的拳头,“我觉得这就是对他在天之灵的最大安慰!”

    底下一瞬间鸦雀无声,随后如火山爆发一般——“队长说得对!”“为领袖报仇!”“给那些自大的暮风一点教训!”“一统瓦吉兰德!”

    哀兵必胜,这话可不是闹着玩的。

    原以为杀死艾斯特尔就能使埃尔弗斯卫队作鸟兽散的暮风大长老,在得到城门被攻破的消息后,亲自走出长老院投降。

    他跪在地上,权杖被他随意扔开,开始陈述自己的种种错误:不该自视甚高;不该贬低其他精灵;不该驱逐外族人;不该害死艾斯特尔,只为了让斯坦普留他一命。

    斯坦普冷冷的说了一句:“我没见过你这么肮脏的精灵。”便一矛刺穿了他的身体。

    瓦吉兰德的四大部族终于一统,只可惜英雄艾斯特尔未能见证这一刻。2月23日,卫队长斯坦普召集了四大部族剩下的长老会成员(欧尔德长老被放了出来,得知瓦吉兰德统一后的他仰天长叹:“原来错的一直是我啊。”),组成了联合议会,斯坦福担任临时首席执政官(后来因为总帮倒忙被民众选下台做军队总指挥去了)。四大部族共同统治统一的,强大的瓦吉兰德。

    132年3月1日,伟大的艾斯特尔•战熊•晨风的葬礼和庆祝统一的典礼一同在新都,以埃尔弗斯卫队而命名的埃尔弗斯城举行。

    当聚集在街道上的民众们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时,斯坦福站在高台上呐喊当年宴会厅内的口号:“AllhailtoEstel(艾斯特尔)!AllhailtoElves!瓦吉兰德万岁!”

    台下爆发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这一时刻将被历史铭记,而艾斯特尔•战熊•晨风和他所向披靡的埃尔弗斯卫队的名字,将被每一个精灵赞颂。

    一发箭矢射出。附录:

    某野史记载了执政官斯坦普帮倒忙的几个鲜明例子(虽然这很可能是故意贬低他的,不过他执政确实挺差的。后人评价:最棒的副官,最差的执政官)。

    135年,瓦吉兰德商人雷纳多•暮风到达卡拉霍桑尼帝国首都米西丽亚。然而他却被禁止返回瓦吉兰德,理由是:“防止外来势力对瓦吉兰德造成不必要的干涉。”当时的执政官正是斯坦普。他扬言:“要是有一艘卡拉霍桑尼的船到达瓦吉兰德,我就改名叫阿兰尼亚•晨风,长老会作证。”一个月后,第一条米西丽亚——埃尔弗斯贸易航线建立。自此以后,斯坦普也常被人戏称“执政官阿兰尼亚小姐”。

    137年,执政官斯坦普亲自视察梅恩岛南部海岸。由于与大陆上隔海相望的达拉干公国(后被穆里塔尼布帝国吞并)关系紧张,他要求在海岸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要有一座塔楼,塔楼与塔楼之间还要用围墙来连接起来。他说:“战船和弓箭并不能改变战争的形态和进程,瓦吉兰德的安全,主要建立在海岸线上连绵不断的防御工事上。”结果,防线在几个月后达拉干人对海岸的骚扰下被轻易摧毁。原因是大陆发明了新式战船:将投石机安装在了大型战船上。

    138年,为了解决与达拉干人的紧张关系,执政官斯坦普亲自前往达拉干公国,签订了《瓦吉兰德海峡友好协定》。协议规定两国互不侵扰,互不干涉,友好通商,加强交往。斯坦普回到埃尔弗斯时,说:“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和平。”6个月后,达拉干侵占德让城,瓦吉兰德被迫应战。同年,民众发起投票,要求斯坦普任职军队总指挥,辞去执政官职务,斯坦普无奈接受。史料没有记载德让战役谁获得了最终胜利,我们只知道斯坦普在这之后告老还乡,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虽然斯坦普显然能力不足而力不从心,不过,瓦吉兰德邦完成了她至高的统一,虽然前方路途崎岖,但精灵已团结一心,奋力前行。现在是卡拉霍桑尼帝国建立后的第143个年头,坐在王位上的是卡拉霍桑尼六世图阿西琉斯。他的母亲是卡拉霍桑尼人最爱戴的女皇——米娅“天赐”;他的父亲是厄鲁亚克斯人永恒的征伐天王——阿尔金。图阿西琉斯统治着维特大陆西部的广袤土地,来自父母的威名让他生而耀眼。他继承了母亲的学识和口才,但谦卑不包含在内;他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不过相比这个更多的是冲动。在父亲于去年逝世后,卡拉霍桑尼兼并了厄鲁亚克斯,图阿西琉斯认为自己大展身手的机会到来,他想如同祖父米尔一样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然而,六世皇帝也犯了经验不足的毛病,他几次对北方达拉干人的北征要么战果不大要么遭遇挫折。有几次他的冒失也让大臣们陷入窘迫,搞得朝中一时尴尬不已。在最后一次对达拉干人的征服以惨胜告终后,他决定不再兴伐刀戈,他认为自己并非穷兵黩武的君王。即使如此,这些经历还是让他获得了一个略带贬义的称号“年轻人”。

    不过卡拉霍桑尼的情况我们先按下不表,在罗切斯纳完成统一的同时,维特大陆北方的诸个政权,包括亚龙人和兽人们的国家,正在进行激烈的争斗。在卡拉霍桑尼还是四世皇帝统治之时,维特大陆北部,亚龙人部族贾洛达境内,一处大型龙族多神教神殿静静地矗立在冰雪初融的湖岸。这就是亚龙人的圣地——蓝湖大神殿。祭司们或慢悠悠地擦着神殿的大立柱和主神弗莱姆的雕像,或慢条斯理地进行神秘而古怪的仪式。远处,十来个工人气喘吁吁地拖着一个石板过来,祭司们微笑默叹,知道是诺力克修斯部族的人送来的圣物。祭司赞美着龙族诸神,目送着工人们把石板安装,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平静祥和。

    突忽,湖对岸一阵喧闹,几十个尖嘴獠牙的兽人高吼着向蓝湖大神殿奔来。祭司们对这无礼的吵闹有些生气,龙族的圣地是安静祥和的地方,更何况这群兽人越境打扰了与他们互不相干的另一族群。主事祭司走上前去,试图告诉兽人们前往别处喧闹,但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顷刻肢解。

    亚龙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就纷纷掉了脑袋,有的工人试图拿起武器反抗或者逃跑,但是都被数量占优的兽人们无情屠杀,他们的头颅像球般被兽人们踢来踢去,伴随着兽人们粗鲁而暴躁的讴歌。兽人高吼着,用锤子一个个敲碎石板和雕像,然后取出嵌在里面的值钱金属。摆放严整的瓶瓶罐罐被无情地扫到地下打碎,任何值钱的东西都被粗暴地拿走,亚龙人们的珍贵典籍被撕碎踩在地下飘来飘去。一片狼藉过后,附带了一把烟火。

    兽人突然越境洗劫亚龙人的原因仍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清楚这是他们一切恩怨的开端。过去的千百年,维特大陆北部冻土的两个人外种族互不相干,隔着密林遥望,至有多一些零星的交流。但现在,他们的恩怨注定无休无止,直至灭亡将他们分开。到了卡拉霍桑尼帝国建立后的140年,这一时期有人类陆陆续续迁徙到维特大陆北部,建立起了几个相对较小的国家,不过他们并没有意愿继续向北更冷的领地打搅兽人和亚龙人。此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龙族仍然是数十个分裂的大小部族,尽管在两个最大的部族诺力克修斯和贾洛达的带领下各部族保持了长期稳定,但是其远远没有达到同仇敌忾的地步。而亚龙人们在一边与兽人的斗争中一边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兽人正在迈向统一。

    兽人的统一速度令人瞠目结舌。不同于同时期在长期争斗之中花了十几年缓慢统一的瓦吉兰德,三年,仅三年时间,所有的兽人都臣服在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小领主安提·克尔的麾下。当东部最后一个兽人部族也对安提的克尔酋长国宣誓效忠时,亚龙人们才真正感受到了恐惧。百年来的宿敌在历史上从未如此强大过,其灾难性的后果是不可预料的。

    对于安提的早年经历我们一无所知。根据兽人传说记载,他的伯叔去世后指定他为部族首领,当时安提还在睡午觉,但是就在伯叔去世的同时,安提突然惊醒,他的同伴们看见有一股“浓黑的气息”注入他的身体,然后安提高喊:“兽人的杀戮之神已将使命托付与我!”随后径直走向部族大殿,那时候信使正在预备报告他过来承接权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