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循循诱导

第二百五十六章 循循诱导

    第二天,郭宗训又准时来找萧绰,两人一起去学堂。因为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作业了,所以今天老师不会过来,大家要自己完成作业。在轮值的学生管事的带领下,各人朗读了文章,随后就各自专心做作业了。

    萧绰读完书之后,听到管事的学生宣布各自做作业之后,就自觉地拿出作业本,准备做自己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她昨天就想过,不过初次面对这样的作业,萧绰还是有点迷糊,毕竟以前只是萧思温教她读书识字,并没有按照正规的模式来教导,突然让萧绰面对一个陌生的题目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确实是有点难度的。

    她偷偷看了一下郭宗训,只见他正在专心地写着,不时又停下来,好像很认真地在想问题,其他的学生大多如此,有个别就拿出书本来看,可能是想不到吧。

    萧绰也拿出自己的书本,想想作业的题目,然后在书本的目录里找找,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内容,似乎找到一些类似的,萧绰就翻到那个位置,慢慢看起书来。

    对于老师的题目,郭宗训更难的是怎样把自己的想法用当时的语言写出来,太过直白在老师眼里就是没有文采,但是要郭宗训纠正老习惯可真不容易。当然范质也不会计较,他更在意郭宗训是怎样考虑问题,是否会失去平衡而已。

    通常这些作业,大半是为了培训郭宗训思考方式,顺便是帮他培养这些学伴,一小部分题目是范质想了解郭宗训的深层次想法。郭宗训也不在乎,依照本心顺手拈来,以金手指的方式翻开一个个历史疑团,挑出以前读书人的一些走极端的弊端,让范质明白过分地削弱军人地位的危害,用各种方式展示了部分读书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卑劣行径。

    在课后的讨论时间里,郭宗训和学伴们开始讨论老师的作业,这些工作照例还是由管理员执行,他首先分析了作业的出处、背景,然后有讲述了自己的的看法,接着让其他学员轮流分析各自的看法,最后由郭宗训来讲。

    普通的评述,各人都相差不大,但是到了问题展开的时候,差距就大了,郭宗训天马腾空地引经据典一比较,许多事情就显得很清晰,各人以前只会从个别阶层、地区来分析事情,郭宗训却能站在整体的高度,分析各个阶层的价值取向、力量对比许多怪异的答案就有了清晰的来源。

    郭宗训的学伴们早就见惯不怪了,从郭宗训的分析里面,他们学到了许多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日后的学习中不知不觉中用上,确实是比较贴切的,是一个好的分析方法。

    当初王著、王朴、范质听到这些评论的时候,都是目瞪口呆的,现在萧绰听了更是莫名其妙,看着郭宗训滔滔不绝地分析着,好多故事自己也没有听过,这个皇上好像很厉害啊。

    也许是昨天已经给萧绰骑马了,郭宗训对萧绰的骑术有了信心,今天萧绰又获得骑马的许可,在郭宗训的默许之下,侍卫跟着跑,萧绰骑着小马驹跑了一通,大家都看到,这个小姑娘确实是骑术不错。

    能够策马奔跑,确实让萧绰开心不已,如果可以换上自己的宝马就更好了,那匹马更通人性。

    心情愉快的萧绰看到郭宗训笑眯眯地看着她,有点自豪地说:“怎么样,我骑术好,是吧?”

    “是的,确实不错,朕也骑得很好啊。”郭宗训不甘示弱。

    “我还会骑射呢,你会吗?”

    “朕也学过,不过现在力量不够,射不好。”

    “哦。其实方法对了,也不用很大的力气就可以射中了。”萧绰自信地说。

    “是吗?你可以试一下吗?”郭宗训好奇地问。

    旁边的周处一听,神情严肃了起来,他可不想皇上有任何的危险。

    “额,我在那边示范给皇上看,远一点,好吗?”萧绰年纪轻,还没有想到太多东西。

    “行,你去试一下,朕看看。”郭宗训兴奋地说。

    周处有点无奈,不过他看到萧绰身子单薄,力气应该不大,自己足以保护皇上的,看着萧绰跟着侍卫走向校场,周处招呼了几名侍卫到附近,控制场面,以防万一。

    远处的萧绰却没有想到这么多,只见她敏捷骑上战马,拿了一把小号的弓箭,策马飞奔,弯弓搭箭,射向远处的箭靶,连发数箭,箭箭中的,郭宗训拿着望远镜看个仔细,大声欢呼起来。

    听到郭宗训的欢呼,萧绰有点害羞,心里高兴极了,她把弓箭交给侍卫,策马跑了回来,敏捷地跳下战马,来到郭宗训跟前。也许是刚刚骑马射箭,萧绰脸色红润,还有点汗。

    “皇上,我的骑射可以吧?”

    “不错,射得好,例不虚发。”

    “这么远,皇上也看得清楚?”

    “嘻嘻,当然,朕有神器,千里眼,当然看得清楚啊。”郭宗训把望远镜递给萧绰,然后教她怎样使用。

    萧绰拿起望远镜,望向远处的箭靶,果然是一清二楚,哇,真是个千里眼啊。萧绰又往其他地方看了一会儿,放下望远镜再看看,惊奇的跟郭宗训说:“皇上,这真是千里眼啊。”

    “是的,不过这是秘密啊。咱们在大海之上,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方便航行,用处极大。哦,对了,你想看看天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吗?还有星星。”郭宗训朝天上比划了一下。

    “月亮的样子?我知道天上有好多星星,一闪一闪的。”

    “好,今天晚上朕和你去看看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你一定大开眼界的。”

    皇宫里,修建了一个高台,这里放置了一些望远镜,这是郭宗训和同学们学习观星定位的地方,平常只是偶尔开几堂观星的课,因为晚上在宫里上课不方便,只是郭宗训晚上出宫又不安全,所以都是临时安排一些课程而已,这里更多是郭宗训和侍卫们私下观星用的。

    晚饭后,郭宗训带着萧绰,还有侍卫,一同来到这个观星楼。在楼顶,可以一览皇宫的夜色,大多漆黑一片,只有若干个宫殿亮着灯,还有宫内道路亮着灯,还可以看到皇宫外面的灯光,只是宫墙遮挡了不少视线,看不到外面。

    郭宗训指着一台望远镜,慢慢地移动着,寻找望远镜里面的月亮,这个月亮他看过无数次了,相当熟悉。看到月亮之后,就跟萧绰慢慢解说,让她先用肉眼看看月亮,然后再透过望远镜看个仔细。这两个月亮的对比,确实是震撼啊!让萧绰惊叹不已,她慢慢地看,仿佛要把这个月亮印下来,铭记在心,这是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和丑陋的月亮,这么大,上面的坑坑洼洼都看得清楚,皇上的望远镜真厉害啊。

    “皇上,您的望远镜真厉害。”

    “除了月亮,还有星星,你看看这边的星星。”

    “哇,好漂亮的星星啊。”

    “你知道吗?我们的古人根据天上星星的位置,可以判断自己在什么位置,有了这些观星术,咱们的船只在海上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船走到哪里,还有多久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

    “哦,就像我们在草原上一样。”

    “对,所以这些望远镜真是个好宝贝啊。”

    “那些工匠真是很厉害啊。”萧绰感叹道。

    “其实这些知识都是前人学习和积累下来的,我们把它发扬光大,就可以造福世人了。”

    “皇上就是看了看了很多书,才知道这么多道理的吗?”萧绰又想起下午上课时候的事。

    “是啊,朕看了很多书,除了史书,还有其他许多书,朕之前不是说过吗,朕安排人去收集先贤的著作,然后整理、印刷,又让工匠、学生等人去学习,让他们学习先贤的智慧,发扬光大先贤的学问。”

    “所以皇宫就有好多书籍,皇上也就能够说出许多典故。”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先帝曾经经商,体会到普罗大众的苦难所在,教导朕要了解下情,想问题要多处着眼,不能光看着眼前一小片,还要看远一点,所以朕做作业的时候,也要分析多方面的情况,有些是迫于无奈的事情,那应对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哦,就是不能偏听一面,要兼听则明,还要去看看实际的情况,对吗?”萧绰灵光一闪,说出自己的想法。

    “对了,有位先贤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是说要深入了解事情,再分析怎样处理,有些事情一个地方合适,换个地方也许就不合适了。”

    “哦,这位先贤真是高明。”

    “咱们读书也一样,不能事事依书直说,有些事发生变化,就要变通,正如刻舟求剑一样,没有想到船已经开走了,还下水去找之前掉下去的剑,能找到吗?”

    “哦,我明白了,谢谢皇上。”

    “不用谢,如果以后朕也这般愚昧,你应该提醒朕,对吗?”郭宗训笑着说。

    “是的,皇上。”萧绰害羞地低下了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