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五十八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

第二百五十八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

    北伐辽国、收复河东、预防辽国反攻、威慑定难军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接连不断,签订大周与大辽的和平合约之后,又要组建新的集群,调整北方防线,这是周军最忙碌的一年,许多将领都忙个不停,即使新年也无法回到东京过年,一直到三月份才缓下来。

    在这段时间里,各部的中低层将士们可以轮番休假,回到东京与家人团聚,缓解他们的思乡之苦,也是衣锦还乡之时,他们立下的战功、获得的赏赐足以快慰人生矣。

    四月,军中中高层将领回到东京,参加枢密院召集的军事总结会议和议事堂会议。

    由于晋升的将领不少,原来宽敞的议事堂已经坐不下这么多人了,会议改在金祥殿举行,在偌大的金祥殿里,将星闪闪,大周的主要将领都到了。

    年事已高的范质、王朴已经不再做具体的事务了,他们职务不变,负责最后把关的工作而已。王溥、王著已经回到东京,肩负起宰相的重任,在外历练多年,让他们办起事来更显稳当、有大局观之余又兼顾到地方的发展需要。

    吴廷祚也调回东京,重新回到枢密院,主持日常工作。

    在王溥的主持下,新一届会议召开了。照例各个部门汇报了各自工作的进展,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回复了其他人的提问,尽可能让大家了解朝廷运作的情况。

    郭宗训也对照着工作进度表,提问题,询问影响进度的原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提出一些想法,供他们参考。

    文武百官早就习惯了这种会议的形式,虽然文官们看不上武将在治理国家方面的能力,但是在这里,他们都客客气气地回复一些武将的提问,即使有些问题他们认为比较简单,也不敢不屑一顾,因为皇上在看着。如果是枢密院副使吴廷祚的提问,就更要小心应对,他通常会一针见血,击中要害,让大家都不敢敷衍了事,这就是有地方管理经验的好处。吴廷祚的成熟让范质、王朴非常满意,皇上的方法确实很好用。

    到最后,郭宗训就开始讲自己的想法。

    “朕看到大家在枢密院军事总结会议的报告,你们总结的不错,把去年数场大战的优点、缺点都分析到了,也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经过半年的工作,新组建的四个集群都已经组建完毕,可以进行相应的训练。朕看到大家能够快速适应新的作战模式,很好,大家的浴血奋战也获得朝廷的褒奖,加官进爵,这里,朕有一个想法。”

    “在座各位,你们都已经身居高位,荣华富贵可谓享之不尽、高官厚禄与国同享,一般的些须小事、利益都是不会看在眼里,因为你们有那样的胸襟。在座的同袍都是你们出生入死的兄弟,即使不是在战场上出力,也是在大后方添砖加瓦,大家一同缔造这个伟大的帝国,咱们的利益是一致的,绝对不会说干掉谁之后,可以占据他的位置的说法。如果咱们有了这个想法,咱们之间就会很麻烦,对吧。”

    殿中众人马上跪下,大声说:“我等必定齐心协力捍卫大周的天下,为皇上前驱。”

    “都起来,朕知道,朕要说的是,让大家注意别有用心的人的挑拨离间,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会因为意气之争,蓄意夸大其词,调拨各位之间或者与朝廷的关系,为他们争取个人的好处。”

    “就像某个家人、朋友、子侄,在外面借你们的名誉,在外面嚣张,又碰上硬茬,然后回来加油添醋地诋毁对方,说对方贬低你们。”

    “遇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朕挑明了,你们当然会付之一笑,但是在这些人的故意隐瞒之下,你们也许会生气,相互之间出现了隔膜,甚至作出错误的决定,这样一来,小人从中渔利也。事情闹大了,最终你们自己也会受到牵连,甚是不幸。”

    “朕一直主张,凡事按照大周律令来办,只要不是谋反、背叛朝廷、勾结外国的罪行,没有人可以剥夺你们的权势,你们将与国同享富贵。因此各人心中应该有一杆秤,衡量自己的言行举止,只要做到奉公守法,就福乐无穷,一世无忧矣。至于建功立业,没有关系,等朝廷准备好,机会陆续有来,不管哪个方向都有机会。”

    “你们看广南府已经开拓了半个渤泥、整个吕宋、江南开拓了琉球、北洋水师在东方堡立足,这都是天大的喜事,天下之大,咱们缺的是时间、是人口,咱们要占领、建设、吸纳这些土地,建立更加强大的帝国,后面还有好多地方等着咱们去开拓啊。”

    郭宗训指着地图上新开拓的土地,看着越来越大的帝国版图,大家心潮起伏。

    郭宗训接着说:“我们第五集群已经在河西修建银川府,这是经略河西的起点,第一期的目的地是归义军,就是这一片,河西走廊,这里有盐铁之利,还有大片草场,可以放牧,建立我们新的骑兵基地,这边的部落在我们的安抚之下已经有归附之意,咱们需要时间,通过这条商道,我们加大对归义军的支持,扼制高昌回鹘东进的想法。”

    “定难军方向已经做出驯服的第一步,咱们多花点时间,也可以拿下来,这样一来,咱们在整条战线上面对辽国,等待着新的机会吧。第四集群在大同府、第一、二集群在幽州,都是要熟悉当地气候,准备应付对辽国的战争。估计短时间内不会有战争,等到辽国造出火药雷的时候,他们就会来了,届时我们应该有新的武器来应对的。”

    “除了这两个方向,咱们在西南方向已经准备了好长时间了,播州、矩州归附之后,咱们的山地兵加大了训练的强度,工程兵在沿线大规模铺路搭桥,修筑各地的城池,提高防御的能力,我们多花点时间来熟悉当地的环境,时机一到,就可以进军大理,收复这片大唐的国土。”

    “对于朝廷的事务,朕有个想法,之前已经建立了不少学校,接纳军属进行读书识字,后来也开放了,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读书,如果全部儿童都去读书,这个可以实现吗?请王爱卿考虑一下,看看需要做些什么,朝廷做个计划,看看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如果有困难,又需要怎样解决。”

    “如今军队通过日常的识字课程,已经达到军中人人会写字、能写信的要求,朝廷是否也要考虑对于普罗大众的识字教育呢?你们可以参考军队的做法,看看怎么样提高老百姓的识字能力,这是读书人的职责啊。”

    “臣遵旨,尽快拟定一个章程,实施学童读书、老百姓识字的工作。”

    “好,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要下定决心来做,迈出第一步很重要,持之以恒,一定可以做到的。”

    “臣遵旨。”

    通过这次会议,郭宗训把朝廷发展的大方向敲定了,让大家都明白皇上的想法,也立下规矩,避免猜疑,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开始朝着新的目标前进。

    第二天,郭宗训把张永德和李重进召进宫里,郭宗训带着他们来到太庙,亲自向列祖列宗再次先上献上贡品,在太祖、先帝灵前,郭宗训高声宣读了河山一统的文书,以慰列祖列宗。张永德、李重进都神情凝重,恭恭敬敬地汇报了各自的战绩。

    随后,郭宗训和他们坐下来说说话。

    “两位爱卿,咱们是自己人,你们还要再进一步,就可以成为世袭的王爵了,就是世袭罔替。这个不难,朕在研究新的火药,已经做出来了,威力比原来的火药雷更厉害,还要再测试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也许要换装了。”

    “朕是这样想的,等辽国来挑衅,我们的一二三四集群,包括数支骑兵一起出动,直接摧毁辽国,一直打到封狼居胥,包括北海以北,把这一片全部吃下来。这个胃口很大,到时我们引诱辽军决战,一战摧毁辽军的主力之后,再也没有对手了,女真国也会成为我们的棋子,所以你们要熟习北方的天气,注重练习野外作战、生存的能力。辽国有三个大本营,上京、中京、东京,拿下它们之后,他们就只剩下了帐篷了,失去制造基地,他们会越打越弱,我们的骑兵将给予最后一击。”

    “干掉辽国,你们就是世袭罔替的王爷了。”

    “谢皇上,微臣一定竭尽所能,不辱使命。”张永德、李重进二人一起下跪。

    “好,都起来,此乃太祖艰苦创业,我们捍卫大周的社稷而已,在这里无须多礼。朕多次在这里和两位爱卿说话,就是这个意思,咱们说的就是心里话。”

    “是,臣明白。”

    “昨天的话题你们一定要记住,要约束家人,凡事心里要多一根弦,不要被别人蒙蔽了。你们俩是最关键的,明白吗?还有一个事,你们的荣誉是你们赢来的,府上各位兄弟一定要自强,让他们通过学习、历练,掌握本领,创造属于自己的功勋,你们都知道后面的事情还有很多,机会很多,他们千万不要坐享其成啊,以后会很吃亏的。”

    “不是说他们没有富贵,是在朝堂之上,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勋,没有面子啊。即使是世袭的王爷,没有理政的能力,坐在议事堂,也只是个摆设,对吧。”

    “谢谢皇上提醒,臣一定严加管束,请皇上好好历练他们。”

    “这个朕会安排的,如今他们都在读书、实习,也挺好的,不过你们回去在家里要提醒他们,不要听别人挑衅而犯错,那些小人会专门找你们的家人下手的,令人防不胜防啊。”

    “嗯,臣明白了。”

    “你们的部队在幽州,你们在那边的时间要多一点,朕会安排枢密院给你们休假,轮流回来吧,毕竟辽军什么时候动还说不准,有你们在会省事一点,省得让辽军占便宜,他们有可能利用冬季海上结冰的时候,绕过榆关突袭关内,这个要做好预案。”

    “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