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六十二章 海外贸易部

第二百六十二章 海外贸易部

    对于大周朝廷而言,东方堡的胜利只是锦上添花而言,很少人看到它的潜在意义,不少人还认为这是皇上天马行空的想法,耗费财力而已。不过对于内务府的船舶作坊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每次有内务府的商船回来,都带回来许多参天大树,通过加工,这些木料都是造船的好木,可以打造大量的商船和战船,甚至可以尝试建造更加大型的战船和商船。

    通过这条航道,内务府向朝廷源源不断地输入大量优质战马,极大地满足了周军扩充骑兵的需求,还有皮货、山货,经过加工,可以高价卖出,又是赚大钱的买卖。

    通过这条航道,内务府加强了与高丽、日本各个地方政府的贸易往来,大量输出货物,茶叶、丝绸、美酒、玻璃、香水、香皂、镜子、药材、布匹、棉布、羊毛布等等,这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极大地满足了各地豪门、财阀的需求,为内务府赚取大量的金银;当然,内务府也毫不吝啬地大量购买各地的土特产,只要在中原有市场的,都要,而且出手豪爽,让各地的商家也大赚金钱,内务府的商业活动很受各地豪门、财阀的欢迎,这些贸易让内务府赚了很多钱,有力地支持了其他各个部门的建设。

    通过频繁的往来,内务府在高丽、日本各地设立许多商行,他们尽可能地拉拢当地的财阀加入这个贸易圈,尽可能分享海外贸易带来的收益。

    除此之外,大量商船南来北往,培养了大量的水手,也为水师学堂的学员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他们通过实习,很快就熟悉了海上航行的诀窍,为大周水师的扩编提供了人员的保障。有船、有军官、有水手、有钱,让大周的水师扩编计划水到渠成。

    郭宗训知道,如果在朝廷内提出扩充水师,肯定又会招来这样那样的说法,还不如在内务府建立一个部门,负责海外贸易,然后再建立护航的船队,朝廷水师的将士服役五到十年之后,就可以退役,调到内务府的海外贸易部门,享受水师的同等待遇,那既扩大了水师,又保持了强大的海外贸易力量,必要时可以成为捍卫皇室的一股力量。

    幸亏自己之前投钱建造了造船的作坊,如今这些船厂就可以成为自己海贸部门的坚强后盾,至于成员,还是要按照羽林卫的模式,务求达到全面掌控才可以放出去,否则,跑到外面就叛乱了,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郭宗训想了很久,写写画画,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计划书,他想了好多,作为后来人,自己知道这么多高科技的事情,怎么可能不用呢?非要等西方人做出来,自己才做,那不傻?至于是否挑起南洋的战事,那还早吧,东面这么多地盘不去拿,非要去跟别人去争?还不如先洒出种子,等上十年八载,到时也许不用自己动手,一个海外贸易部就扫平他们了,还用得着朝廷的军队?

    至于人口,内务府不是有许多开垦团,正好用上,对,就这么干!

    郭宗训把吴廷祚、张永德、李重进、韩通、宋延渥招来,他要组建内务府的海外贸易部,想听听他们的建议。

    吴廷祚、张永德、李重进、韩通和宋延渥来到郭宗训的办公室,四人一开始并不知道郭宗训为什么叫他们来。

    郭宗训直接带着他们到了旁边的作战室,这里是他们经常来推演战事的地方,不过,他们都注意到,作战室悬挂了一幅巨大的地图,以前似乎只是见过其中的一部分,现在是整幅展现出来了,大周只是这幅地图的一小部分而已,其他的部分写了名字,好像有占城、三佛齐、高棉、朱罗帝国、大食,还有好多空白的地方。

    “各位爱卿,今天召集你们来,想通报一下内务府的海外贸易的问题,曹承恩,把东北航线的营运、收支情况说一下。”

    “诺。各位大人,内务府的东北航线已经开放了几年,开始几年都是着力于熟悉航道、商埠、货物流程、各地风土人情,我们的商船一开始是十几艘,后来发展到几百艘,运货的能力提高了百倍,。。。。。。”

    “后来,东方堡控制了东海女真之后,我们由获得更多的战马、木材、山货、皮货等等,这些货物运回来大周,价值翻了好几倍,我们的造船工厂已经扩大了好多倍,目前可有同时制造数十艘战船或者商船,既可以为商船护航,也可以提高运输的能力。”

    。。。。。。

    众人听着曹承恩侃侃而谈,都深深地被内务府的海外贸易前景所震撼了,以前大周缺乏战马,屡屡被辽国骑兵压制着。如今,各人都看到手上骑兵的数量与日俱增,都为自己部队的战斗力的提升而自豪,原来都是这样弄来的,这个东方堡真是奇妙无穷的一颗棋子,想不到,这条遥远的航道,居然还有这样的妙用,赚大钱之余,还可以提升大周的战斗力,确实不错。

    大家都看到海外贸易赚钱多,确实是一条很好的财路。皇上叫大家来,难道是想加大海外贸易?为什么叫自己这几个人呢,似乎都是军人啊?

    郭宗训问:“你们觉得海外贸易是否值得做?”

    “皇上,海外贸易这么赚钱,值得做啊,皇上想臣等怎样做?在朝廷提议?”

    “朕想,这是宰相他们要做的事,也许他们应该大力支持海外贸易吧,如果朝廷出面做,也许有人又说朝廷与民争利了,朕想朝廷应该加强对这些贸易的管理,设置海关,征收来往货物的税收即可。这个贸易量越大,朝廷收的税越多,利国利民啊。不过朕召集你们来,不是说这些,朕想把这个海外贸易做大。”

    “怎么做呢?由内务府组建海外贸易部,内务府组建商队、护航战船,开拓、建立新航道,开发新市场,有国家的,就开展贸易,没有国家的,我们就派开垦团去开拓,这样一来,朝廷没有额外的花费,不会影响朝廷的运作,内务府执行管理这一整套系统,内务府开拓的土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开拓,可以划入朝廷的管理范畴。”

    “如今内务府的造船厂已经储备了大量的木料,他们参考了大食商人的航船、广南府的新船、还有根据之前大量海贸经验,适当修改了商船和战船的一些构造,目前而言应该是最好的方案了。他们已经制造了第一批新船,战船和商船各十艘,目前正在海试。朕想找你们要人,也希望你们的子侄可以参与其中,你们应该明白这里面的机遇,当然也有风险,海上的风浪不是一般人可以经受的了的。”

    “至于这个人怎么选,朕有个想法,在军中服役时间够五年或者十年的,可以退役,调到内务府的海外贸易部,饷银与军队相当,还有一份额外的年金,如果发生意外,海外贸易部会有抚恤,就像军队一般。”

    “水师的人退役到海外贸易部可以很容易上手,陆上的部队呢?就需要接受培训,我们的部队并不是全部都在海上的,还有保卫我们的开垦团,所以这些军人也是有用武之地,况且到了新土地,地方无限大,想要多少土地都有。”

    “这样一来,可以给将士们一个出路,不用当兵到花甲之年。他们可以当兵十年八载之后,就退役,成为预备役,在内务府工作。这样朝廷的军费可以降低,也可以确保军队的精干,也保护了这些为国出力的英雄好汉,可否?”

    吴廷祚最明白这样做的好处,他在广南府亲身经历数年,眼界大开,早就不同于朝中众人,他是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大周重臣,他是非常赞成郭宗训扩大海外贸易的做法,不过没有想得郭宗训竟然想把水师的一部分变成护航的船队而已,有护航战船一起,海外贸易就更有利了。

    众人一想,也很认同郭宗训的想法,纷纷表示愿意担当重任。

    “各位爱卿,这个位置朕为你们留着,你们都看见这个世界有多大,大周只是一隅,机会多的是啊,你们好好练兵,等待着辽军的南下,解决辽国之后,大周将成为世界之巅。现在,你们先在部队中抽调一部分人给朕,让内务府先把这个海外贸易部建起来再说,另外你们的有什么人选需要推荐的,把资料写好,送去内务府,等他们审核,好好把握机会。”

    “谢皇上,臣等回去之后就准备资料,给皇上挑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