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三百零二章 草原上的较量

第三百零二章 草原上的较量

    敌烈八部是胪朐河的主要部落,他们本来在这里称王称霸,过得逍遥快活。他们对于辽国也是敬而远之,属于稍有不顺就造反的那种,只有打不过辽军的时候才投降。前年敌烈八部还跟辽军干过仗,只是打不过,才无奈降服。当时辽军是鞭长莫及,只能在这里设置乌古敌烈统军司,派出官吏在此进行简单的统领,只要敌烈八部愿意臣服,就算了,辽国并没有着力在这里经营。

    谁知半年前,战事不利,辽军被迫深入草原,他们依仗大辽的威名和十万辽军的气势,来到乌古敌烈统军司。大辽皇帝一到这里,就封敌烈八部的首领以高官,又赏赐美酒、宝物,表面上是尊敬有加,实际上,辽国是鹊巢鸠占,不但占据了城池,还想把敌烈八部的大部分族人划分到辽军属下。

    敌烈八部的首领们一听这样的话,就炸毛了,几乎要兵戎相见,最后大辽皇帝出面才勉强平复了事态,在辽军的威逼利诱下,辽军还是拿走了敌烈八部一半的部众,把剩下的部众留给敌烈部首领统管,在大辽皇帝的心目中,根本不在乎敌烈八部首领的感受,完全是把他们视作部下来管理。

    敌烈八部的首领们的心里早就闹翻了天,他们很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率领部众躲起来,让辽军进入自己的地盘,如今是欲哭无泪,看着辽军吃喝着自己的粮食、牛羊,驱使自己的子民,心里那个恨啊。只是自己力量不足,内部又不团结,完全没有能力驱逐这些辽军的精锐。

    如今辽国的对头来了,正好可以坐山观虎斗,虽然首领们口头上也说全力抵抗,但事到临头,到底用多少力真的没有人知道。

    至于其他部落,由于辽军对他们的影响少一点,那种逆反心理倒是没有敌烈八部那么大,特别是萌古部,他们的首领也先,是个彪悍之人,相当崇尚武力,一听有南蛮进犯,已经勃然大怒,马上就向大辽皇帝请战,要率领自己的勇士去踏平蛮子的大军。

    耶律贤当然乐意之至,马上就赞赏也先的勇武,又赏赐美酒以壮军威,在众人的追捧下,也先顿感飘飘然,真是从来没有这么爽的,连大辽皇帝也褒奖自己,还把两个美女赏赐给自己,也先发誓一定不负大辽皇帝的厚望。

    一开始,耶律屋质知道只是周军的骑兵进犯,他还很淡定,骑兵对战,谁怕谁,哪怕周军的武器厉害一点,但是架不住自己人多势众啊,在草原上与辽军比骑兵,那还不是找死?

    随着斥候侦查报回来的信息越来越多,耶律屋质知道周军来得不只是数万骑兵,还有数万携带大量辎重马车随行,这就意味着周军那些恐怖的火药武器也来了,也就是说辽军的骑兵没有优势了,而且这些周军并没有分兵突进,他们似乎生怕走丢了一般,宁愿慢一点也不愿意拉开距离。

    “看来只有半渡而击之了,趁着周军渉渡之际,杀他个措手不及,然后再尾随而行,让他们无法休息,拖垮他们。如果确实不行,那我们的部众要向北转移,让周军找不到给养,另外派出细作,尽可能引导周军拉开距离,到我们的埋伏圈里,围而歼之。。。。。。”经过与耶律贤、耶律挞烈、耶律化哥、萧挞凛、韩匡嗣等人的商议,辽军终于制定了应对的策略。

    五日后,周军来到了胪朐河畔,这里真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韩通马上下令在附近的高地建立大营,构筑防线,又派出斥候四处侦查,做好一切应变的措施。

    在大帐里,韩通与董遵诲、林仁肇、郭进、张彦斌、郭守文等人商谈了进军的方略,他们都明白枢密院制定方略的原因,也知道皇上的警告:在草原上,来去如飞的骑兵是最主动的,如果不想死的不明不白,就不要冒进,务必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打击敌人的要害,只要拿下敌人的大本营,那敌人就如同无源之水,再也折腾不了多久了。

    “一开始,我喝那个马奶,真是难以入口啊,如果不是硬性规定,我肯定不会喝的,不过喝了这么多天,现在也习惯了,再也没有那种想吐的感觉,现在觉得挺好的。”曹光实说。

    “皇上的提议确实是高明,除了我们换乘的两匹马,还携带了大量母马北上,每个人带足十多天的干粮、水、豆子,豆子是喂马的,两匹战马换着骑,每天喝马奶,吃饼子、肉干,后勤一点压力都没有,按照这个进度,再跑一个月也没有问题,我倒是想看看辽国的皇帝能不能跑到天边去?”田仁朗也也拍案称绝。

    “只要我们追击的方向不错,一定能够追上辽国的捺钵的,到时候把他们的老本都拿走,看看他们睡哪里,只要我们不断削弱辽军的实力,终有一天,其他部落会合起来吃掉他们,让他们称王称霸那么爽。在草原上,实力是最重要的,只要我们实打实地教训这些部落,他们照样会臣服在我们脚下,到时候,我们就在这里修筑城堡,把这片草原拿下。”韩通意气风发地跟大家说着,大家都期待早日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我们休息两天,然后就渡河,老规矩,先在南岸结阵,为北岸提供防护,等北岸立足之后,又在北岸布阵,为南岸渉渡做掩护,避免给敌人半渡而击之的机会。这次林仁肇做先锋,与郭进、曹光实先渡河,我们在这边防御,随后张彦斌过河,再到总部,最后是董遵诲和郭守文,等我们过了河,看看辽军有什么举动再说,如果他们来挑战,我们就好好打一仗,反正按照我们的弹药,足以应付数十万军队的轮番进攻了。哪怕用完这些火药,我们的大刀也不是吃素的,一定能够让这些部落见识一下我们周军的实力。”

    周军的谨慎行事确实让耶律屋质无从下手,看着周军这般谨慎,耶律屋质只好下令把附近的部落迁走,让周军无从补给,又派出游骑去骚扰,尽可能引诱周军追击,来开周军部队之间的距离,创造战机。

    看到辽军的游骑欲行又止,林仁肇早就心中了了,他就假装上当,追了一阵,又假装马力不足,停下来歇息,看到后队有点远,却又往回跑。周军的表现把辽军的游骑气得直冒烟,这般没用怕死,还敢来草原?

    周军的胆怯也激怒了萌古部的首领也先,本来他是负责在围攻时候第二波进攻的,看到周军如此表现,也先再次向耶律屋质请战,要做先锋。

    耶律屋质看到周军一直不上当,既没有孤军深入,也没有拉开部队之间的距离,反而亦步亦趋地逼近往北迁徙的部落,让辽军无法轻易转身离去,如果再失去这些部众,他们就很难获得补给了,虽然北面还有不少部落,但是他们总不可能永远逃避吧。

    “好,也先大王待会儿打头阵,记住周军的火药武器厉害,你们要做好防御,切勿大意,战事一起,我们会全面进攻,如果你听到鸣金收兵,一定要撤回来,我们要牵引周军到前方的埋伏点,不得恋战,当然,如果可以击败他们,就不会有鸣金号的。”

    “大人放心,我们一定能够打垮这些蛮子。”

    周军一路前行,走了一段路之后,周军竟然转向向西,直驱乌古敌烈统军司而去,不再跟随辽军游骑撤退的方向,让辽军在北面设定的一个战场失去作用。

    虽然说捺钵已经往北迁移了,乌古敌烈统军司的民众也往北撤退了,但是驻守城池的将士还没有走,难道还要把城池也让出来?耶律屋质实在是无奈,在众多部落首领的众目睽睽之下,耶律屋质只好下令对周军展开进攻,他也想看看长途跋涉的周军是否还有当初的战斗力。

    这里也是广袤的草原,前进中的周军听到四面八方传来号角声,无数骑兵出现在视线之内,期待已久的交手来了。

    周军的行军队伍本来就有特别的编排,十分适合临时结阵的,敌人骤至,周军以最快的速度结成圆阵,然后沉静下来,静静地等待敌人的到来。

    漫山遍野的骑兵直扑而来,看起来有点恐怖,不过见惯世面的周军将士丝毫不感到意外,仿佛准备吃大餐一般兴奋。打响头炮的还是床弩,超远程的弩箭给草原的豪杰一个惊喜,这么远,还这么准,似乎箭无虚发一般,随后的火药雷也让辽军的盟友们开了眼界,那些密集的火药雷炸得辽军和他们的盟友东倒西歪,近程的喀秋莎更是骇人,密集程度让人目不暇接,倒下的辽军越来越多。

    看到自己的部下在炮火中不断地倒下,也先有点抓狂了,他怎么想到周军是这样打仗的呢?自己根本打不着周军,只有挨揍的份,难道自己的战马不够好?跑得不够快,不能接近周军,杀他个措手不及?

    单方面的屠杀还在进行着,耶律屋质看得出,这些周军的作战技能更加纯熟,即使千里奔袭也没有削弱他们的战斗水平,看来辽军还得走远点,短时间内辽军已经无法与周军争锋了。

    鸣金收兵的号角响起,如获大赦的辽军及其盟军开始撤退,周军的骑兵却开始杀出来了。

    嗅觉灵敏的耶律屋质似乎抓住了一个良机,他看着周军离开大阵一段距离之后,就吹响了冲锋号,准备用骑兵反包周军的骑兵,把他们包围在周军大阵之外,予以围歼。

    看着辽军以最快的速度转身杀回去,周军却以整齐的步伐开始转向,全部骑兵开始向左侧转向,在辽军到来之前,在辽军面前掠过,与此同时,无数弓箭射出。

    “骑射!”耶律挞烈失声叫了出来,从来没有见过周军如此整齐划一的骑射,仿佛一阵箭雨瞬间覆盖到辽军的骑兵头上,他们还没有准备好骑射,就倒下一片了,这还是周军吗?还有比咱们厉害的骑射?

    辽军受挫之后,恨恨地直追上前,希望可以追上周军,也让他们尝试一下辽军骑射的厉害。

    谁知这支无胆匪类竟然直接跑回周军的大阵后面,让辽军无法再追,因为一旦进入周军的攻击范围,他们又再面临弩箭和火药雷的伺候。

    辽军只好悻悻而去。

    辽军一撤退,周军就追杀,如此往复数次,辽军备受打击,只好以最快的速度撤退,不再打反击了。

    乌古敌烈统军司失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