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异世小人物传 > 第二十八章:前夜

第二十八章:前夜

    “你们这是叛乱!”贾师道指着前来宣布赵德从命令的使者骂道。

    使者不卑不亢道:“王上与赵宇皆是先王之子,淮国立国百年,可曾见过失国之主?”他的声音渐渐高了起来,须发皆张,用手指着贾师道的脸怒道:“你们武将不要脸!我们还要脸!淮国的百姓还要脸!”

    贾师道无语以对,脸色发青。

    帐中众将大怒,扯剑就要来杀使者。

    使者虽然不着片甲,不佩兵器,傲然立在中央,视众人如无物。

    李守一猛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喝道:“够了!”

    齐当国跪下来道:“大将军,陈国虽有谢至仁,亦不足挡我兵锋,只需三日,末将定能救回王上,再回国平叛。”

    使者闻言大怒,斥道:“你们要谋反?天门关上可是有五十万大军!你等家人尽在国内!”

    辛蛮虎一把抓过使者,用头狠狠撞在他的脑袋上,那使者顿时没有了气息,辛蛮虎啐了一口,随手扔在地,静候李守一命令。

    众人好似没看见发生的一切。

    贾师道用扇子拍着手掌,踱步道:“如今王上在陈国,赵德从篡位,天门关上的大军相阻,我军进退两难,唯今之计只有与陈国议和,才有生机。”

    李守一叹道:“段思贤此番倾国一战,恐不会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贾师道笑道:“我去说段思贤,陈说厉害,要他放会王上并不难。”

    李守一也没有更好的计策,只好同意,命辛蛮虎随行,护卫贾师道。

    贾师道入了万安城,便被引到朝堂之上,陈国文武分列左右,段思贤高坐在上。

    见礼毕,段思贤问:“贾先生来此,欲降否?”

    贾师道笑道:“今日奉大将军将令,商谈两国罢兵议和之事。”

    段思贤哈哈大笑:“你等如今进不得,退不得,何来议和之说?”

    贾师道断然否定道:“非我军攻不下万安城,乃是爱惜苍生。”

    段思贤道:“恐怕先生不是爱惜苍生,是你淮国内乱,不得不退兵吧。”

    贾师道心中大惊,脸色却没有变化,笑道:“确有此事,不过撮尔小贼,弹指可破,就不劳国主费心了。”

    段栖梧问道:“淮王来使说,要两军合力攻李守一的叛军,事成之后,以天门关相赠,不知道李大将军能给我陈国什么?”

    贾师道含笑答道:“天门关乃淮国东边门户,若是国主,会与他人?”

    段思贤哈哈大笑,得意道:“你是臣下,不懂此中道理,若寡人是赵德从,会!”

    “那赵德从乃是乱臣贼子,国主欲王天下,岂会与之联手?”贾师道笑道:“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

    陆之逊道:“你军中家眷皆在国内,敢战之士十不存二,如何能攻下天门关?”

    段思贤听的频频点头,走下王座:“李大将军乃天下名将,不如降我陈国,两军合一,必使赵宇重登王位。”

    贾师道:“只怕请神容易送神难,陈军入了淮国岂有回转之理?”

    段思贤指天发誓道:“寡人所言,天地可鉴。”

    贾师道:“那请国主送回淮王,以示两家之好。”

    段思贤笑道:“此间歌舞甚美,淮王尚不思归。”

    贾师道无功而回,向李守一细说发生的一切,李守一沉默不语。

    此时淮军之中,已知道国内发生的一切,军心渐乱,被齐当国斩了许多胡言乱语之人,才算稳住军心。

    齐当国来见李守一,见贾师道回来,观其脸色知事不成,遂道:“大将军,现在军心渐乱,还请早做决断。”

    李守一默然良久,叹道:“那使者说的对,淮国立国以来,从无失国之主,就算国主能回国,民心也会尽失。先王托付淮国于我,愧对先王呀。”

    齐当国大急:“大将军不可作妇人之态,我等不如攻占陈国,奉王上讨不臣,为时不晚。”

    李守一不语,齐当国等人退了出去。

    晚上,淮军逃散者众多,诸将尽力阻挡,收效甚微。

    次日一早,诸将来见李守一,见其双目通红,想是一夜为睡。

    李守一用沙哑的声音道:“今回师相争,于国不忠,弃主于外,对上不忠,军中士卒欲归者,不可阻挡,放其回家。”

    “大将军不可!”诸将急呼。

    “我意已决,诸君不必多言,且回去吧。”李守一转身背对众人道。

    诸将相顾无言,躬身施礼后,很多人退了出去。

    齐当国、辛蛮虎等人留了下来。

    贾师道叹道:“你这是何必呢。”

    李守一黯然道:“淮国不是王上一个人的淮国啊。”

    见齐当国等人未走,问道:“你们何不离去?”

    齐当国笑中带泪:“我本山中一樵夫,蒙大将军不弃,才有今日,安能背之?”

    李守一知其心,叹道:“我得一知己,国失一大将。”

    “誓死追随将军!”

    李守一起身,传令:“来日与陈决战!”

    战书传到段思贤案上,段思贤扯为碎片,骂道:“白发老贼!不识时务!”

    谢至仁道:“臣听闻,城外淮军多有散去者,李守一却在此时邀战,不可不慎。”

    段思贤抬起头,颇感意外,问道:“你是说,这是李守一的计谋?”

    谢至仁道:“李守一用兵以奇辅,以正合,一生未有一败。如今大势在我,不如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陆之逊却道:“谢将军之言太过谨慎,我却认为李守一是以进为退,假进攻之名,行撤退之实。”

    段思贤沉吟良久,道:“两位说的都有道理,寡人不精军事,难下决断,不如先遣一军出城,查探虚实。”

    谢至仁点了点头,如此也是谨慎做法。

    段思贤遂下令道:“既然陆将军认为敌军要退,不知将军可敢出城一探?”

    陆之逊领命而去。

    段思贤见他走远,问谢至仁道:“他此去能成功否?”

    谢至仁道:“李守一用兵老练,陆将军此去难有大功。”

    段思贤笑道:“将军才是陈国柱石啊。”

    天色已晚,明月东升,陆之逊领了两万骑兵奔出万安城,扑向李守一大营。

    一路行来,未遇见敌军斥候,而原本联营二十里的淮军,此时营中灯火十去其七。

    见得此景,陆之逊心中大定,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抽出宝剑,在马上大喝:“诸君!随我杀敌!”

    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杀进大营,却只见空无一人,陆之逊知是中计,大喝撤退,但为时已晚,一声鼓响,左右两军杀出,皆黑甲重骑。

    左边一将乃是齐当国,右边一将乃辛蛮虎。

    齐当国喝道:“无知小儿,军师早料你等今晚必来劫营,爷爷早已等候多少了!”

    辛蛮虎不答话,瞧见人群中的石希言,拍马来战。

    石希言就要迎战,被周安道拦住:“这些可都是淮国精锐,杀进去容易,杀出来难。你跟着我,不许离开!”脸色凝重,不容置疑。

    石希言只得依从。

    周安道领着石希言小杜子紧紧跟在陆之逊身后,此时没有其他地方比在他身边更安全了。

    淮军黑甲如潮,奔马如雷,所过之处陈军连人带马被斩于马下,却丝毫不能阻挡淮军前进的脚步。

    一时之间,陈军军心溃散,四散而逃,陆之逊虽竭力约束,但成果不大。两万骑兵此刻只有不到八千人跟随。

    齐当国认准了大旗下的陆之逊,不管其他,只跟着大旗追杀。

    几番转战,也摆脱不了,陆之逊才发现问题所在,连忙命人扔了大旗。

    齐当国再后面大喝:“穿白甲者是主将!”

    追兵越来越近,陆之逊心中大急,连忙脱下铠甲,交给身边的周安道:“穿我铠甲,引开追兵!”

    周安道只觉天下最倒霉的事都被自己遇见了,拒绝都不敢,在陆之逊亲卫的注视下与陆之逊换了衣甲。

    此计果然奏效,陆之逊带着小队人马成功逃脱。

    周安道被齐当国与辛蛮虎追赶。

    如此下去必然被擒,见的陆之逊已逃脱了,小杜子急忙道:“周大哥,快脱了衣甲,我们也逃吧。”

    周安道从善如流,趁着乱军脱离了战场。

    此次出城陆之逊带的尽是自家兵将,回城清点残兵,回来的不过五千人。

    段思贤却没有怪罪他,反而好言安慰,多加奖赏。

    回到家中,陆廉大怒,一脚踢翻跪地请罪的陆之逊,骂道:“就你是英雄!就你知兵!朝中众人都是白痴!两万骑兵回来不到五千!你是嫌我陆家活的太滋润了?”

    这本是自己的判断失误,陆之逊不敢辩解,再次跪好,又被陆廉踢翻,如是再三。

    陆为谷杵着拐杖扶起已经被打出血的陆之逊。

    陆廉气道:“父亲,你就惯着他吧,迟早陆家败在他手里。”

    陆为谷慢悠悠的坐了下来,笑道:“我觉得小逊儿做的很好,两万骑兵如能为我陆家换一大将,我看很合算。”

    陆廉道:“那可是我陆家说话的底气,现在全万安城都在看我家的笑话。”

    陆为谷道:“那些鼠目寸光的家伙,不值一提,斤斤计较不过守成之犬,大争之世,我陆家要得是锐意进取。”

    这话把陆廉也骂进去了,哼了一声离开。干脆眼不见心不烦。

    陆为谷问道:“淮军如何?”

    陆之逊道:“确实离去了,但恶鬼留了下来。”

    陆为谷欣然笑道:“小逊儿不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