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异世小人物传 > 第一百二十三章:管人

第一百二十三章:管人

    当得知陈姜联军奔自己而来的消息时,卫含光是疑惑的,按照姬长生告诉自己的计划,便是有军马来鸿信城也应该是姜国的兵马。

    “来者不善啊。”这是卫含光唯一的直觉。

    当初姬长生不顾自己反对,执意要拿下卫国的时候,卫含光就预料到了今天的局面。

    窦宪派来的使者很快便证实了卫含光的想法。

    “大将军,窦相说只要您投降,便可保鸿信城内武朝军士的性命。”

    卫含光道:“数月前,你我两家还是盟友,今日为何突然背盟?”

    使者正色道:“非是我姜国背盟,实乃武朝大皇子强取豪夺,荼毒天下,姜国这才兴兵讨贼。”

    卫含光哈哈大笑道:“贼?谁是贼?使者恐怕没弄明白,这天下是武朝的天下,这贼该是你们这些以下犯上的逆贼吧。”

    使者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和卫含光纠缠,只是道:“窦相敬佩大将军忠勇,这才不愿见到您身遭刀兵之厄,如今姜武两国合兵五十万,区区鸿信城,探手可得,大将军不会不明白这个事实。何必又多做无谓的反抗呢?”

    “你且先回去,容我仔细思量。”

    使者回见窦宪,把卫含光的态度说了,窦宪叹了一口气,他其实是不愿意此时出兵的,但萧默许虎之流又逼的他不得不出兵,为了让自己远离中枢,不惜送上这天大的功劳,看来他们还没准备好啊,就不怕自己借灭国之功,携泰山压顶之势,一举粉碎了他们?

    “此战不可避免了。”谢至仁叹道。

    窦宪收敛心神,感叹道:“可惜了卫含光一代名将,一旦败亡,武朝也就塌了一半。”

    面对城外联营四十里的敌军,又有谢至仁的威名,鸿信城内人心惶惶。一些从大战内幸存下来的老百姓,纷纷从城里逃了出去。

    当手下人询问如何处理的时候,卫含光让他们不要阻挡,任由他们离去。

    如此一来,军心更乱。

    窦宪听了周行志的建议下令暂缓进攻。

    卫含光召集城内所有校尉议事。

    看着手下脸上的忧色,卫含光问道:“诸位可是怕了?”

    没有人敢如实回答,卫含光自问自答:“我也怕啊,我军只有五万人,对面可是号称五十万呢。”

    “大将军,咱们撤吧。”终于有人说出了所有人心里的想法。

    卫含光看着说话的人,直把他看得低下了头去,才道:“你们下去准备撤军吧,切莫走漏了消息,不然就走不成了。”

    众人大喜,欢欢喜喜的去了,周安道离开的时候,却被卫含光叫住了,这反常的举动使得周安道心中一跳,不知道卫含光要做什么。

    “此次撤军,以你为主将,务必把他们安安全全的带回家。”

    周安道愣了一下,提起的心放回了肚子里,转念一想,道:“末将才疏学浅,难当大任,还是由大将军统领比较周全。”

    “不用给我耍心机了。”卫含光指着周安道笑了笑:“我不准备走了。”

    此言一出,周安道大惊失色。

    “你们走了,是为朝廷保存了实力,可我走了算怎么一回事?”卫含光道:“我这一生为朝廷南征北战,却一无所获。直到去年得了郑国,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帝国中兴的希望,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拿下郑国的那一晚,我激动的在床上翻来覆去以夜睡不着。”说着这些话,卫含光容光焕发。

    周安道不明白卫含光提起这些事做什么,只能坐在那里。

    “可是这一切在今天都成了泡影,而我却只能看着没有一点办法。”卫含光此刻的脸上尽是遗憾与不甘:“武朝两百多年来,有无数的大将军,我不能像他们一般开疆拓土,威慑四方,可也不能让他们丢脸啊。”

    “以后啊,就看你们的了。”卫含光拍了拍周安道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一定要记住,无论做人做事都要堂堂正正,阴谋手段终究成不了大事的。”

    卫含光觉得今日的局面是自己没有能阻止姬长生造成的,当初要是自己态度坚决,绝对不会出现如此糟糕的局面,自己是武朝的罪人啊,又有何面目回去见皇帝陛下。

    周安道带着人走了,有三千人怎么也不走,一定要留下来,晚上卫含光亲自为每人倒了一碗酒,喝了之后,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提着兵器,呐喊着,第一个冲出了城门。

    喊声震天,对面早已严阵以待。

    一夜激战,卫含光被逼退到了鸿信城一侧的断龙山上。

    当战报报上来的时候,窦宪脸色难看,自己一方死伤一万余人,卫含光的人死了两千二却没有一个投降的。

    “当初武神手下也不过如此吧。”谢至仁感叹道。

    断龙山上,卫含光浑身是血迎着朝阳,对手下个个带伤的军士说道:“老朽今生能与各位兄弟并肩作战,三生有幸!”

    “追随将军亦是我等荣耀!”

    卫含光手中的剑指向山下围了上来的敌军,喝道:“让这些贼子看见,武魂不灭!”

    卫含光冲了下来,迎接他们的是无数的箭矢。

    面对武朝的绝死冲锋,周行志只是平静的说道:“再令人敬佩的敌人也是敌人。”

    这一天,武朝的天在断龙山塌下一半。

    这三千人,无一人投降,无一人活命。

    窦宪令人好生收敛厚葬。

    郑密在卫含光的墓前放声痛骂,若不是被江淮拉回来,郑密恐怕就要给卫含光陪葬了。

    对于谢至仁毫不客气的接受鸿信城的防务,窦宪没有多说什么。

    周安道骑马站在土坡上,看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忧心忡忡。他实在没有信心把这些人安全的带回武朝。

    一直想要做将军的他,此刻才发现,两万人和五万人,管起来是天壤之别,若不是苏预娘刘老七等一众兄弟全力维持,这些人恐怕早就一哄而散了。

    来到谷维的时候,周安道见到了早已等在这里的辛浮生。

    辛浮生早已备下了饭食,热腾腾的饭菜让军心稍微稳定了下来。

    辛浮生问周安道:“将军接下来做何打算?”

    周安道摇头道:“我也一头雾水,不知道辛大人有何良策?”

    “追兵离我等并不远,休息一阵之后便要立即离开,不然被咬上了就走不了了。”

    周安道点了点头,认同他的看法。

    辛浮生继续道:“要入武朝,必过赤武关,周将军还须遣一得力人手赶去,加强防备,以免被人偷袭,断了我军退路。”

    周安道自然从善如流,想了想唤来苏预娘,要他与刘老七带三千人星夜前往赤武关。

    苏预娘离开之后,当夜周安道就遇到了麻烦,五万人在野外的吃住,用尽了心力都还显得乱哄哄的,去向辛浮生讨教,辛浮生面对如此局面也没有什么办法。

    回营的路上,遇见几个军士抱着兵器埋怨吃不上饭。

    “什么将军,连饭都让人吃不饱!”

    “就是,大将军在的时候,那里会有这种事发生。”

    “就是让条狗来做将军,也不会比现在差!”

    ……

    石希言大怒,便要出去撕了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周安道连忙拉住了他。

    却听得又有一人道:“我们还是溜了吧,这周安道一看就是草包,连人都安排不好,跟着他迟早得完蛋。”

    周安道叹了一口气,避开了这些人,回到了营帐内。

    “或许这些人离开了,反而是好事。”周安道心中这样想。

    就在周安道胡思乱想的时候,李黄毛跑了进来:“将军,这家伙说是从帝都来的,点名要见你。”

    周安道哑然,抬起头,李黄毛后面是一个身材瘦弱的自己并不认识的读书人。

    那读书人含笑而立。

    周安道漫不经心的问道:“你是谁?来找我做什么?”

    读书人道:“特来为将军分忧解难。”

    “你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读书人也不在意周安道的无礼,径自来到周安道面前坐了下去,手中纸扇哗啦一声打开:“我进来时见营中混乱,将军亦有愁容,可是与这事有关?”

    周安道猛然抬起头。

    “将军莫怕,是病书生让我来的,他说你可能会用到我。”读书人听到李黄毛抽出了刀,急忙说道。

    听到病书生派来的,周安道瞬间变脸,满脸堆笑的来到读书人的面前,笑问道:“原来是朋友,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文思明。”

    周安道自责道:“怠慢先生,还请先生勿怪,如先生所说,我确实被这乱糟糟的局面弄的不知道怎么应对,先生既然看了出来,必然有办法解决吧?”周安道的脸上满是期望。

    “我不知道。”文思明坦然道。

    李黄毛大怒:“你不知道说还在这说了半天,有个鸟用!”

    文思明也不怒,反问周安道:“将军能以前领兵多少,未出现眼下这般乱局?”

    “两万!”周安道脱口而出,却看到了文思明不信的目光。

    “一万!”周安道有些不好意思了。

    文思明还是不说话。

    “五千。”

    文思明这时说话了:“周将军既然能管五千人,何不把让这五千人帮你去管这几万人,你只要管好管人的人不就可以了?”说的有些绕口,但周安道还是听明白了。

    周安道闻言一愣,随即眼睛一亮,大喜,对李黄毛道:“去把兄弟们都叫来大营,爷爷有事要吩咐。”

    李黄毛去了,周安道对文思明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多谢文先生,先生可算为我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呢。”

    文思明摆手道:“将军不用谢我,若是方便,可给我些吃食,一路赶来,可是饿得厉害。”

    周安道连声赔罪,急急忙忙的出去为文思明寻吃得去了。

    文思明摇着扇子,想着病书生的话,不由得摇头发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