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另起炉灶

    即便是有人喊了一声:官兵来了。

    这些忙着抢粮食和财宝的百姓R依旧无动于衷。

    毕竟都冲到县衙里来了,揍的不就是官兵吗?

    何惧之有?

    毕竟那句巴蜀方言怎么说来着?

    我是钉子,我怕锤子。

    ……

    粮食和财宝就堆在整个县衙后院。

    县衙后院围墙都已经被拆。

    大肆扩建了不少。

    要不然还真装不下这么多粮食和财宝。

    ……

    这些个乱哄哄冲进县衙后院的。百姓们纷纷义愤填膺。

    好哇!

    果然这县令不是个什么好鸟。

    收集了这么多粮草和财宝在这里,任凭他一个人随意享用。

    而自己这些穷苦的百姓们却只能。窝在自己茅草房里忍饥挨饿。

    这个世道还有天理吗?

    一不做二不休。

    一阵混乱之下,犍为县县令周泰群的一家老小也未能幸免。

    ……

    可这些百姓们纷纷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乡野草民,极其混乱的局面下。

    压根也没人前来站出来统计粮草和财宝。

    更没有人出来进行公平分配。

    当然事实上,即便有人站出来,公平分配也难以服众。

    混乱不堪的现场。

    成千上万的人围聚在县衙外头,都还没能挤进来。

    那些冲进县衙后院的人,当场就开始杂乱无章的四处哄抢起来。

    刚开始还只是。像无头苍蝇一般的随意哄抢。

    随后便直接,拿着手中的锄头扁担开始自相残杀起来。

    为了些许粮食和财宝。

    直接杀红了眼。

    一时间堆满粮食和财宝的后院。鲜血到处飞溅。

    到处是猩红的拼杀痕迹。

    从半中午到日落,犹未停歇。

    ……

    拥挤在外头的百姓们。

    又岂会让一座县衙给堵在外头?

    众人一窝峰起哄之下。

    本就有些破旧的县衙,顿时轰然倒塌。

    更多的人也加速拥挤向了县衙后院。

    加入哄抢粮食和财宝的行列。

    满地的血腥让他们抢得更加疯狂和来劲。

    挥舞着手上的锄头扁担。

    武器被打掉了便直接开始用砂锅大的拳头向对方身上砸去。

    为了那一捧粮食。

    为了那一堆,不知是哪户人家抢来的财宝。

    此时已经开始杀红了眼。

    到处都是惨叫声和杀戮挥砍的声音。

    整个现场怎么一个乱字了得。

    ……

    太阳已经渐渐下山。

    紧紧紧守住四个城门的贾鹤春。

    饶有兴趣的坐在城头之上。

    身边的马奎不禁有些等得焦急起来:“太子殿下,我们是不是该出手了?”

    接过马奎递过来的茶盏,贾鹤春眯了眯眼睛,淡然的摇了摇头:

    “你急什么?你看这些个老百姓们,从中午杀到了晚上,到现在还浑身是劲。

    县衙外围的百姓,都还没来得及热身呢,我们现在跑进去算怎么回事?

    去去去!传下命令,让人在县衙周边的房子高处点上火把,他们不是要打吗?

    给他们点上火把,照亮一些!

    让他们能看得清楚对方的人,这样打起来也不会太吃力!”

    尽管心中有些疑惑,马奎还是依计行事。

    让人在周边房子高处点上了照明火把。

    贾鹤春则毫不客气的让人将四个城的城门紧闭。

    并安排一些值夜的人手。

    剩余人马则直接靠在城头上呼呼睡去。

    仿佛一点也不在乎,县衙里里外外的那些百姓们会拼杀成个什么样子。

    ……

    ……

    这一幕看着马奎,整个人脸色惊呆不已。

    心想这是什么操作?

    但贾鹤春终究是自己的主子,他不开口,自己也不能强行的多嘴。

    哄闹声,撕抢声。

    折腾了一夜。

    整个县衙方圆几十米。

    到处是散落的粮食和财宝。

    ……

    勤劳的小太阳,缓缓的爬上了枝头。

    撕裂了人间的又一个清晨。

    贾鹤春生了生懒腰,悠悠醒来。

    看向县衙方向。

    好家伙。

    县衙里里外外的哄抢声依旧,还是像昨天那般进行着。

    只不过这并不宽敞的后院。

    早已堆了满地尸体。

    挤进县衙的人,却依旧并不多。

    全木质的县衙大堂已经垮塌。

    但用青砖铸就的县衙照壁(也就是俗称的南墙,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南墙)和围墙,因为是用那些青砖浇筑的。

    围攻的百姓到短时间并没有能力将他们弄垮。

    也正是这些围墙照壁。

    将绝大多数百姓都阻挡在县衙外投。

    ……

    马奎在身边等了一整个晚上,整个人满眼血丝的,一脸期待盯着贾鹤春说道:

    “太子殿下你醒了?您看……”

    贾鹤春自顾自的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

    “可以让人开始行动了!县衙墙外的一些乱民,已经在外头拥挤,等待了一下午再加一整个晚上。

    此时此刻早已是饥肠辘辘,浑身无力了!

    这个时候让我们的人马出来主持大局,收拾局面,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的人只要一个冲锋,这些百姓们只会一窝蜂地做鸟兽散!”

    ……

    果不其然。

    贾鹤春麾下的刀斧手和弓箭手开道,齐刷刷的高声呼喊着:

    “放下锄头,降者不杀!”

    “跟着太子混有粮吃!”

    “放下锄头,降者不杀!”

    “跟着太子混有粮吃!”

    聚在县衙外头的百姓们,满脸面面相觑。

    纷纷闹不明白这是群什么人。

    只不过下一秒箭雨飞上天空。

    落下之时,顷刻间便十几个人没了性命。

    县衙门口的几条通道都已被堵死。

    后院又是一大帮子人在舍命拼杀。

    满地的血腥尸体堆积如山。

    守在县衙外墙等着冲进去分粮的百姓们,早已是饥肠辘辘,整个人浑身无力而又憔悴。

    眼见着这么一帮官兵打扮的人,如狼似虎的冲过来。

    手上不是弓箭就是刀斧手。

    哪还敢有什么反抗之心。

    直接呼啦啦的跪成了一地,稀稀拉拉的喊着:

    “我等愿降,只求将军们给口粮吃!”

    破虏大将军王二麻子一声厉喝:“那还不把手上的锄头扁担给扔了?

    再不放下手上的东西,休怪我等弓箭刀斧无情!”

    这些百姓一听纷纷呼呼啦啦的,便将手上锄头扁担给扔在地上。

    怯生生的趴在地上,跪着向贾鹤春请降。

    贾鹤春点了点头,拍了拍手。

    身后顿时便有人端来几口大锅。

    冒着香喷喷的烟火气。

    跪在地上请降的一群百姓们,纷纷惊喜地抬起头来看下那几口冒着白烟的大锅。

    粥!

    那一口一口大锅里头全部是稀粥啊。

    白花花的米粥啊。

    自己这帮人,围聚在这个县衙外头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图这点一口吃的吗?

    一看到这众多百姓,便纷纷从地上一窝蜂爬起来,朝着贾鹤春等人方向冲击而来。

    立时刀斧手们便快速的扬起了手中的刀斧弓箭。

    吓的那些百姓们一个个神情颤栗。

    纷纷不敢向前。

    又听的马奎在边上高声喊道:“想要喝粥,就得对我家太子爷行跪拜礼后才可以领粥!”

    站在前头的百姓们纷纷跪了下来对贾鹤春,三跪九拜,兀自磕头不已。

    磕完头便着急忙慌的朝着那一口口大锅走去。

    急得马奎又连忙喊道:

    “大家一个一个的来,给我排好队!

    谁要敢不听招呼,乱挤乱来!

    我等绝不客气!”

    ……

    说完朝着身后的弓箭手下令:“弓箭手给我准备好了。

    谁敢不老实排队领粥,乱挤乱来的,起哄闹事的,一律给我就地射杀,绝不留情!”

    “喏!”众多弓箭手弯弓搭箭,大声齐唰唰回应道。

    总有几个饿慌了的百姓,闻着香气便乱了心神。

    拼命的朝前头,一窝蜂挤去。

    只听得几声咻咻地放箭声,那几个拼命往前挤去的百姓,顿时被射毙当场。

    剩下的人一见便有些慌了神。

    靠,来真的!

    一连射死了,好几十个。

    这才止住了这些胡乱拥挤的百姓们。

    ……

    贾鹤春看一下身边的马斌,朝着他挥了挥手:

    “镇国大将军陈铁蛋呢?怎么还没回来?”

    马斌赶紧弯腰拱手:“太子殿下莫急,

    陈大将军带兵应该赶往后衙了,后衙那种地方你也知道,非常的乱。

    那些百姓为了些许粮草和财宝都在四处的相互厮杀。

    要平定这些乱民,多少要点时间的。”

    ……

    县衙后院。

    镇国大将军陈铁蛋带队绕路到了县衙后面,让人砸开了后院的砖石围墙。

    只听得哗啦一声。

    后院砖石围墙应声而倒。

    整个后院,尸体成堆。

    数百人在这里相互喂了些许财宝和粮食拼命的厮杀。

    没了锄头就用扁担。

    没了扁担就用拳头。

    拳头都揍的有些发肿了,就用牙齿咬。

    能用的东西。在这一瞬间尽可能的派上用场。

    为了打倒打死对方,无所不用其极。

    整个后院已经染成了猩红色。

    大将军陈铁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面无表情的朝着身后一挥手:“放箭!”

    一时间箭雨无数,向后衙的这些哄抢的人身上射去。

    “放箭!”

    “放箭!”

    “再放!”

    “再放!”

    一波波箭雨,毫不留情地向这些哄抢的百姓身上射去。

    可却依旧难以阻挡,这些早已抢红了眼的癫狂百姓。

    杀的只剩最后十几个人的时候。

    那些从前院刚刚准备拥挤到后院的,不由看的面面相觑。

    此时的后院站满了弓箭手和刀斧手。

    满脸恶狠狠的盯着自己。

    口中大声喊着:“降者不杀!”

    在这一声声的威逼和诱导之下。

    刚冲进来的百姓,满脸绝望的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看一下那不远处的粮食财宝。

    眼神里,多多少少是藏着些许不甘和叹气。

    ……

    收到消息的贾鹤春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自己为了彻底掌控这个西南门户犍为县。

    先是逼着县令周泰群,四处征收粮草和财宝。

    紧接着又放出风声。

    诱导这些百姓们拿起武器,一股脑的冲入县衙。

    群情激愤之下。

    整个县衙的厢军以及县令小吏,全数被杀,一个不留。

    让百姓们也遭遇到了很大的折损伤亡。

    四面八方各个乡镇究竟来了多少百姓?这个数据无从得知。

    但从整个后院堆积的尸体来看。

    怎么说也损失了两三千人。

    惨烈的伤亡人数。

    将前院到后院的门口堵得严严实实。

    堆放粮食和财宝的后院。

    到处是一片血水。

    就连那些粮食和财宝都已经被尸体给厚厚的掩盖了下去。

    ……

    即便是贾鹤春召集众多人手来清理战场。

    也不由得为这一幕感到吃惊不已。

    只不过眼下的巨大伤亡已经造成。

    更何况自己这残忍的争霸路上。

    又哪会有不死人的道理?

    ……

    再马斌的再三劝慰下。

    贾鹤春终于下定决心。

    在整个犍为县四处粘贴着最新消息。

    声称朝廷已经帅了五六十万大军,来平定犍为县的民乱。

    顿时整个县城里参与抢夺粮食和杀官造反的百姓们,一时间人心惶惶。

    相互之间一碰面就是:

    “听说了吗?朝廷要派大军来讨伐我们?”

    “谁还不知道啊?现在整个县都贴满了告示,说是吵醒足足派了六七十万大军呢,要把咱们犍为县整个城都屠灭了,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哎呀呀!那该怎么办呀,我们这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农,又如何抵得过朝廷那六七十万大军?”

    “其实也不是没活路,我刚刚都听说了。不如我们投奔太子爷贾鹤春。他手底下好歹有数千人马,个个装备精良,定然可以带我们打退官兵!”

    “真的假的哟?加在一起也就万余人马,能抵得过朝廷六七十万大军吗?”

    “这你就不知道了,人家好歹是太子爷呀,朝廷的那些个将军们,见着他还不得赶紧下跪行礼?”

    “不是吧?可我听说那些将军是大吴的将军,这个太子是什么大魏国的太子,你说大魏国究竟有多大?他们的国都又是在哪里哟?我都没听过呢!”

    “唉呀,管他呢,说不定这大魏太子,一旦回到他们的国都搬救兵的话,几十万人马说不定也可以顷刻之间就位。对抗大吴国的将军们,应该问题不大。”

    “就是就是,我们现在除了投奔大魏太子,也没什么出路了呀,我们杀官造反,早晚会被官兵给盯上的,不如我们就投奔大魏太子得了,好歹能有条活路!”

    “对对对对,就投奔太子也算了,好歹有口吃的。”

    一时间响应者如云。

    ……

    贾鹤春站在城头上,看着这些,百姓们议论纷纷。

    满意的对着身边的马斌点点头说道:“让你安排几个托,进去游说百姓们归顺于我们,看来这个法子还是好用的!不出意外的话,我们接下来便可以实力大增,进军嘉定府!”

    马斌摇了摇折扇,也不管此时是冬天还是夏天:“太子殿下果然高明。连环计一套下来,这些百姓们最好的办法和出路,也就是归顺殿下您了,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点了点头,贾鹤春蹙着眉头说道:“告诉几位将军,接下来务必要抓紧时间让这些人参与训练,尽快打造成一股可战之兵!”

    然后仰天长叹道:

    “分开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我那倒霉哥哥和父亲现在怎么样?不知官兵是否开始围城……”

    Ps.两章合一章,今天更新到这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