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九十八章 警兆

第九十八章 警兆

    看着城外一群人的背影,李悦眼中充满了不屑,这些人真以为自己是个软柿子呢。

    如今虽然杨义走了、刺史换成了乌诚,可是难道他没告诉这些狗腿子们,大琦锋吃了一个大亏,或许连性命都丢了。

    就算是这些人依仗着乌诚、依仗着大琦锋,难道说不知道自己的靠山是太子嘛,虽然说这个靠山是自己无奈接受的。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扶余县已经走上了正轨,除了太子的救命之恩,更应该感谢他最初的帮助,要不是当初有他刻意的结交,自己的第一桶金也不会那么容易取得。

    既然是感谢,当然要拿出诚意来。

    不过呢,又不能让对方觉得自己送的礼物有很多,毕竟是物以稀为贵嘛。

    香水,每种只送一瓶;补酒,挑选精美的瓶子装上十瓶;防冻霜送四瓶吧,毕竟马油的问题还没解决。

    千层底、毛袜子,按照各种鞋号,成套的送上几双。

    白菜腌制成的酸菜,估计他应该没吃过,送几十斤算了,多了也不方便拿。

    得了,就这些吧,礼物在精不在多。

    有黄粱的商队走过了几次,从扶余到上京的路像是镜面一样,本就不重的爬犁在猎狗的拖拽下,比马的速度还要快了许多。

    为了确保安全,二百名兵士有高思继带领着,加入了护送的队伍之中,马也穿了“鞋子”,免得在冰面上打滑。

    所有人从上到下都是皮毛包裹着身体,如果不是顾忌牲口的体力,到达上京用不了三天的时间。

    这样的天气李悦感觉有点冷,看别人无所谓的样子,甚至怀疑自己太娇惯了。

    到了晚上,撑起皮质的营帐,再在里面点上火炉,李悦才觉得好了一点。

    食物不缺,为了来年预留出大量的稻种,今年还是以高粱和粟米为主。

    不过在离开之前,李悦早就吩咐妥当,大锅炖出来的猪肉酸菜,装上满满的一大碗,上面再盖上一层高粱米饭,等冻实的时候就可以整体带走。

    想吃的时候用铁盆一热,满帐篷都是猪肉酸菜的浓郁香味。

    闲肉不够多,还有携带的鱼肉盖饭,全都是挑着鱼肚子盛装,完全不用担心会吃到鱼刺。

    嫌麻烦的干脆就嚼上几口肉松,那玩意虽然有些噎人,可是毕竟省事不是。

    送礼的爬犁不多,可是拉着物资的爬犁就有二十几架,对于这些人来说,根本不就像是在行军赶路,反倒像是冬季的露营。

    第一次在这个季节远行,高思继的心中感慨万千。

    如今在这里也是吃着兵粮,可是这样的日子让他感觉愉悦无比,心中的愤懑早已消失不见,除了心里还惦记着一件事,便没有任何的烦恼了。

    “老夫从军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感觉行军是一件美事。”

    高思继胯下一匹白马,脸上的面巾早已拿了下去,胡须上满是白色的冰霜,却是看不出有一丝寒意,反倒是很享受的意味。

    随手摸了一下挂在马鞍上的银枪,心中传来熟悉的感觉,想不到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竟然让对方放在了心上,趁着这次出行,居然给了自己惊喜。

    用煤炭炼铁,打造出的银枪明显强于之前的那一杆,高思继拿到手之后尝试了一下,无论是坚硬度还是柔韧度,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看得出来,对方的心情不错,可是李悦却是没有半点的反应,心里琢磨着一件事。

    “老高,你不感觉冷吗?我怎么觉得今年比往年要冷上许多呢。”

    高思继看了看裹着皮毛、坐在爬犁上的李悦,又看了看四周骑在马上的众人,开口说道。

    “或是你身体太差了吧,你看大伙、多少人的身上都已经冒出热气了。要不还是骑马走吧。”

    李悦摇了摇头,骑马颠来颠去的太累不说,以他的马术可不敢在这天骑马。

    按捺不住心底的疑惑,李悦只是觉得今年冬天格外的冷,也或许是自己的体质太差,应该适当的增加一些运动了。

    现在的忽汗城比平时紧张了许多,太子下令说,最近黑水靺鞨频繁寇边,上个月二皇子在铁利与对方大战了一场。

    可惜接连遭遇到黑水和契丹人的埋伏,到现在都生死未卜、下落不明。

    获知这样的消息,太子殿下大怒,派出大军去寻找弟弟,同时剿灭两部贼寇,并且在忽汗城也开始严加防范,以免城里混进对方的细作。

    距离城外还有几里的距离,李悦等人便停了下来,不仅是为了避免误会,更是为了避免发生冲突,此时已经有一支近千人的队伍迎了上来。

    对面的兵马虽然不多,可是一个个全副武装,看穿戴有些怪异,这样的天气连一件皮袄都看不见,贺震疑惑的同时,又隐隐有些期盼。

    看那些兵士们的样子,不像是不畏严寒之人,如此看来只有那个风头正劲的李县令,才会有这样的部下。

    以他对朝堂的了解,对方虽说只是个县令,可是却能直接掌管着边关,和现在的朝廷局势有关,同时和他的能力也有巨大的关系。

    因为职责所在,贺震大声问道。

    “来者何人,通报姓名。”

    渤海国有三大独奏州,眼前的队伍明显不是其中的任意一个,看那面绣着下山虎的战旗,贺震确认是第一次看见。

    有兵士从爬犁上的人手中接过一个物件,随即从队伍中来到贺震的面前,看清眼前的东西,贺震眼睛一亮。

    “来人可是扶余县令李悦,太子已经恭候多日,只等着县令的到来。”

    人群中有人回道。

    “将军有礼了,在下正是李悦。还望将军见谅,在下偶感风寒,不便与将军见礼。”

    从声音中不难判断,对方显然鼻音很重,显然真的是生病了。

    “李县令有礼,请诸位随我进城。”

    高思继暗暗疑惑,渤海国建国已久,并且仿照唐国的礼仪,可是有些东西还是有着胡人的习惯。

    如果是在唐国,一个小小的县令,哪能这么容易就进入进城,也多亏了李悦的实力雄厚,加上与太子有旧,否则不被赶走才怪呢。

    李悦不出意外的着了凉,这些天风餐露宿的,别人都是生龙活虎,而他却是一天比一天发蔫。

    后世没少在冬天的野外工作,可是也没感觉这么冷啊,那时的衣服是比现在的保暖,可现在自己穿的可是皮草啊。

    贺震当然知道李悦来的目的,马上安排人进城禀告太子。

    与此同时,城门前也跑出来几人,贺震定睛一看,正是那个混得风生水起的黄姓商人。

    对方胖胖的脸上掩饰不住笑意,向自己施了一礼,随即跑向了后边。

    “老爷、老爷,你这是怎么了?”

    看着李悦没精打采、鼻子通红,不时还抽两下鼻子,黄粱连忙关切地问道。

    “别提了,路上着凉了。客栈都找好了吗,让大家赶紧歇歇。”

    从声音都能判断出来,李悦现在极其虚弱,连说话都是有气无力的。

    “找好了、找好了,接到你的消息,奴婢就开始准备了。你就放心吧,这些小事就交给奴婢,等你见过了太子,赶快回来洗个热水澡,睡一觉就全好了。”

    李悦地点了点头,在黄粱和伙计的搀扶下进了城,走了还不到几丈,整个人一软,显然是昏了过去。

    “老爷、老爷……”

    “快、快去请郎中。”

    众人正搀扶着李悦向客栈走,皇城的方向、一匹马也极速地赶了过来,来到众人的跟前,马匹刚刚站稳,一个青年人便焦急的翻身下马。

    “是李公子吗?他怎么了?”

    黄粱见状连忙回道。

    “回太子的话,我家老爷应该是路上染上了严重的风寒,刚刚听他说话都没什么力气。”

    大玮瑎眉头皱着,整个人明显焦躁不安,连忙吩咐道。

    “拿着我的牌子,去宫里请御医过来。”

    牛庆也不下马,催马上前几步,从对方手中拿过腰牌,马鞭狠狠地抽了一下,随即快速地向皇宫的方向跑去。

    众人轻手轻脚把李悦抬进了客栈,店内的人看到这样的架势,一个个吓得连忙退到了一边。

    能让太子如此紧张,此人身份必定不凡,还是躲开一点,免得触碰了霉头。

    高思继的眼中只有李悦,至于这位渤海国太子,他还真的没放在眼里,上前一步伸手搭在李悦的额头上,随即眉头便皱了起来。

    “来时的路上他就说冷,老夫还嘲笑与他,当时怎么就没发现呢。”

    看着身旁这位壮汉,大玮瑎心情复杂,唐人和胡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那种天生的傲气完全都不会隐藏,尤其是对方身上散发出霸道的气质,显然这是一位沙场上的猛将。

    “这位将军,在下渤海国太子大玮瑎,敢问将军高姓大名?”

    不得不说,大玮瑎很是佩服李悦的胆识和运气,如果能够将其招揽到自己的手下,真的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老夫不过是乡野村夫,可不是太子口中的将军,要不是与这小子的父亲有旧,老夫真不想到这苦寒之地受苦。”

    高思继谦逊中带着埋怨,提前把大玮瑎的想法堵死,即便是想要招揽自己,也容易有更多的托辞拒绝。

    此时的李悦昏昏沉沉,隐约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可是脑海中却好像是置身于一片虚无之中。

    眼前一片雪白,自己仿佛是行走在雪原上,狂风不时摧残着地面,卷起漫天雪花的同时,也露出地上一个个怪异的凸起。

    走近一看,李悦惊出了一身的冷汗,那凸起之物竟然是一张张清晰的面孔,男女老幼、应有尽有。

    又是一阵大风吹过,众人身上的积雪完全吹尽,露出一具具瘦骨嶙峋、赤裸着的尸体。

    李悦吓得连忙转身逃跑,可是风像是有灵性一样,绕在他附近不停,卷得附近的积雪全都飞了起来。

    这时他才看清,脚下满是尸体,一张张栩栩如生的面孔,全部只剩下了一张皮包裹着骨头。

    也不知道跑了多久,眼前没有一刻不存在尸体,李悦感觉又累又冷,摇摇晃晃了几下,身体向后一仰,随即没有了任何的知觉,或许不久他也和那些尸体一样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