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一百零五章 大难临头

第一百零五章 大难临头

    “快、快,快点示警。”

    李悦惊恐的喊声让众人惊慌失措,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极远的地方正有大批的马兵赶来,粗略瞄上一眼,至少也在千人以上。

    一家子人全都慌了神,年纪小的两个孩子甚至吓得大哭起来。

    想到城外还有无数的百姓,李悦让自己尽量冷静下来,慌乱也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

    “二叔、二婶,你们两个快带他们回去,通知城里的高校尉组织人手守城。我在这里放起狼烟,但愿可以让更多的人看见。”

    两口子顿时连连点头,拉扯着几个孩子开始下山,不过李雄和李雨珊明显有些抵抗。

    “大哥,我们两个留下来帮你,我们跑的快,一定能在兵马到达前跑进城的。”

    李悦看了二人一眼,妹妹穿着裙子,显然不适合跑步,索性对二人吩咐道。

    “大雄留下帮我,雨珊你回城里把孩子们都带到学堂,千万不能伤到一个孩子。”

    知道大哥的用意,李雨珊也不再坚持,搀扶着两个长辈、哄着弟弟妹妹,几个人连忙下山。

    “大哥,我去捡柴,你在这烧。”

    李悦点了点头,此时也顾不上许多,扯过附近的干枯树枝,连忙放到燃烧的纸钱上面,沾着松脂的树枝很快便烧了起来。

    火势眼看着变大,李悦也是心急如焚,城里城外的百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发现异样。

    让他更担心的是,那些看管着契丹人奴隶的百姓,契丹人剩下的不多,大概还有二百多人,只是他们在二十里之外,也不知会不会看到这里的浓烟。

    兄弟两个卖力的添柴、烧柴,只希望让百姓们尽早发现,根本不在意身上的衣服已经刮出了口子,甚至被火燎焦。

    短短一会的工夫,李悦面前的火堆已经有一人多高,与此同时吩咐李雄拿着火把开始烧山,同时自己向火堆上填埋着雪,只有冒出浓烟才能让更远的人看到。

    四周开始出现大量的火光,借着北方火势渐渐变大,面前的浓烟滚滚,李悦适时叫住李雄,两兄弟连滚带爬的向山下奔去。

    城里显然也动了起来,街道上的百姓纷纷各自回家,青壮年也开始向四个城门集结,眼看着城外附近的百姓快速向跑回城里。

    临下山前李悦看了一眼大军,以他们的速度到达这里最多只需半盏茶的时间。

    李悦暗暗心惊,如果不是今天上山祭拜,恐怕只有等大军到了跟前才会发现,不由得又暗暗感激,或许正是因为李文瀚的在天之灵默默保护,才会有这样的巧合出现。

    与此同时,西门出现了大片的骚乱,外县的百姓或是正要从城里出去,去通知老城的亲人,或是老城的百姓向城里极力的拥挤,两条人流在城门前形成了大面积的拥堵。

    如果不尽快控制局面,这里势必会成为大军突破的弱点,高思继开始喝令兵士,尽快让城门保持畅通。

    只是全部都是胡人的外县百姓,此时哪还顾得上许多,别说是鞭子抽在了身上也不管,甚至有脾气暴躁者,开始和兵士动起手来。

    “塔虎城将是听令,撤出城门五丈之外,胆敢有强行冲城之人,就地射杀。”

    随着命令下达出去,纪律严明的兵士们一边警告着百姓,一边退了出去,同时弯弓搭箭,瞄准了靠城门最近的百姓。

    “放箭。”

    高思继见百姓完全不听号令,不得不发令放箭。

    随着一声声的破空之声响起,一个个百姓中箭倒地,城门前顿时清空了一片。

    胡人百姓惊呆了片刻,纷纷逃离城门附近,高思继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五伙出列,带着百姓到城中心严加看管,但凡有一点异动,就地格杀。”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举,久经沙场的高思继深知这一点,如果因为一时的妇人之仁,恐怕整个城都要跟着遭殃了。

    尸体被通通拖走,城门死死的关上,任凭城外的百姓如何哭喊,里面的人都不会打开了。

    有聪明一点的百姓,开始向城北跑去,只要过了江面、到北岸找个草丛藏着,至少也会多出一线活命的机会。

    “县令回来了,关城门、快关城门。”

    眼看着大队人马已经在一里之外,甚至可以听到震天的叫喊之声,李悦站在城内向外看去。

    有百姓正在拼命跑着,可惜明显已经是来不及了。

    一道寒光闪过,一颗头颅飞上了半空,百姓的尸体转瞬间就被马蹄所淹没。

    是契丹人。

    李悦心有余悸,同时又气愤不已,这些契丹人简直就像蝗虫一样,时不时地就要劫掠一番。

    只是这个季节、这个方向,契丹人怎么会如入无人之境呢。

    猛然间想到其中的关键,李悦恍然大悟。

    近两个月的工夫,不过是那些县令一直在小打小闹着,乌诚始终没有一点动静,想不到竟然始终在憋着坏,今天终于爆发出来了。

    以多个胡人种族组成的渤海国,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群龙无首不算,两个有资格当国主的两兄弟自相残杀。

    恐怕这些掌管一府的刺史们,早就生出了自立为王的心理,只是缺失机会和实力罢了。

    如今扶余县简直就是一块诱人的肥肉,有谁听说过冬天还走商的,那里每天进出的货物不计其数,任谁知道都想咬上一口。

    契丹人既然能从南边过来,说明在州府完全没遇到抵抗,哪怕是有人来通风报信,也会出现现在的局面啊。

    李悦恨得牙关紧咬,每一个百姓都是一份财富,更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只是刚刚在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乌诚……”

    气愤杀不了乌诚,更阻挡不了契丹人的到来,对方在一里之外停了下来,气势汹汹地看着扶余县城,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

    李悦登上了城墙,举目远眺着对面,粗略查了一下,至少有五千人的兵马。

    和前两次相比,这支队伍明显更有组织、更加精锐,队伍前方一杆狼头大旗随风招展,一副择人而噬的架势。

    别说是李悦不认识这支队伍,就是兵士中的胡人也没有一点头绪,以往契丹人不过是偶尔寇边,哪有过深入渤海腹地的情况。

    对面的兵马瞬间吼叫了起来,吓了李悦一跳,同时也让城里胆小的百姓嚎哭起来。

    面对着如此情形,李悦倒是没有多少畏惧,如今的扶余县城墙高大,对方没有攻城利器,最多也只是使用箭矢攻击,根本造不成实质性的伤害。

    只是这样的形势,对百姓和兵士们的士气打击很大,即便是最后对方退走,也会让众人心理产生极大的阴影。

    想到这里,李悦也顾不得许多了,索性扯开了破锣嗓子,在城墙上大声嚎叫起来。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这首本是抒发江湖情怀的歌曲,在这里响起自然不合时宜,不过随着荡气回肠的音调,加上李悦豪放的唱腔,让人不禁觉得激动。

    一遍歌声响过,城里的所有人的情绪已然发生了变化,似乎外面契丹人的形象也变小了许多,对方不过和自己一样,都是在这世间沉浮的一朵浪花。

    此时城墙下面,响起了琵琶和古筝的声音,顿时把整首歌的意境给演绎了出来。

    杨礼和皇后凭借着刚刚李悦所唱,把宫商角徵羽完美的演奏出来,甚至被他唱错的地方,也一一纠正。

    杜光庭闭着眼睛、晃着脑袋,随着节拍一下一下的拍着手,似乎外面的契丹认完全不存在一般。

    无论是众人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还是如今面对敌人的冷静和洒脱,百姓和兵士们的恐惧慢慢被驱散,胸中开始涌现出巨大的勇气。

    唱到第三遍的时候,城里已经零星爆发出呐喊,并且随着人数的增加,呐喊声愈发响亮。

    “李县令,你先下去躲一躲,如今将士们士气大振,该是老夫登场的时候了。”

    高思继上前,拍了拍李悦的肩膀,这个少年已经做得够好,如果是一般的孩子,恐怕早就吓得躲在父母的怀里了。

    李悦点了点头,嘴巴张合了几下只是发出了嘶哑的声音,今天这种场面实在超过了自己的承受极限。

    五千兵马啊,足足是城里将士的二十多倍,如果不是有城墙存在,城里的百姓早就已经崩溃了。

    “各位兄弟,看着契丹人好像是欺负到咱们头上了,不过在我高某人看来,他们不过是插标卖首之徒。”

    高思继的喊声被一个个伙长传了出去,引得兵士们哄堂大笑起来。

    “你们看,咱们的城墙,就算是三个契丹人摞起来,都搭不到咱们的墙边。所以说大家不用紧张,只需注意他们射来的箭,并且瞅准时机反击,契丹人根本不足为惧。”

    紧张的情绪散去,兵士们也开始懂得思考,以脚下城墙的高度,契丹人根本别想徒手攀爬,除非他们舍得用人命来填。

    有百姓往城墙上运输的炮竹、酒精,这两样东西虽然不多,可是无疑是守城的利器,尤其兵士们早已经可以熟练运用,适时的施放出去,势必可以收到意外的惊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