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一百零九章 患难见真情

第一百零九章 患难见真情

    城里的李悦等人,看北岸更加的真切,天空中的雪花漫天,覆盖了足有一里的宽度,也不知有多少人马正从北边杀来。

    “备战、备战……”

    随着一声声号令传了下去,城里的防御重心偏向了北门,李悦紧张的同时又暗暗疑惑,那边过来的又是那一部分的人马。

    难道是契丹人的乌槐部不成?

    应该不会啊,双方正处于蜜月期间,货物往来频繁,而且完全是按照之前约定的价格。

    他们应该不会是帮助阿保机的,看他们惊慌逃跑的样子,应该是完全没有联系过的。

    难道说是来帮助扶余县的,李悦更是深表怀疑了,一直以来防备着乌槐部,之所以设置一个中转地点,就是不想让他们知道扶余县的所在,对方也没有理由主动出手攻打同族啊。

    方平的余光中已经看到北岸的异样,可是始终看不到有兵马出现,于是壮着胆子跟在契丹人的后边追击,不时地就有人中箭坠下马来。

    看得出来,契丹人真的慌了,比刚才追自己的时候还快,一个个催促着胯下的战马,完全不顾忌马匹的死活。

    相比来的时候,此时的契丹人像是丧家之犬,只知道夹着尾巴疯狂的逃窜,甚至连逃跑的路线都来不及选择。

    眼看着对方侧翼距离城池不过一百多步,李悦见状连忙吩咐众人自行散射。

    天空中满是箭支,火箭夹杂在其中,如同天女散花一样射入契丹人的队伍中。

    只是这一会的工夫,契丹人的队形明显出现了混乱,中箭跌落下马的人不计其数,仅仅看到闪过了一个人影,转瞬间便化为了一滩烂泥。

    此时的北岸也依稀有人影闪现,看人数不是很多,大概100多人的样子。

    不过看他们呐喊冲锋的气势,宛如千军万马一样。

    显然马蹄上早就包裹了麻布,小小的队伍踏上了冰面,向着契丹人的方向猛烈追击。

    李悦目瞪口呆,原以为至少有几千人的兵马,想不到只有这么一点的人。

    而北岸的上空依旧雪花漫天,似乎还有千军万马正在冲锋,可是过了这么久还是看不到一个人的影子。

    阿保机随时掌握着情报,后方传来消息,北岸的雪花飞舞,不过看不到一人,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回想起刚刚冰面上那些人,虽然人数不多,可是竟然懂得诱敌深入、逐个击破,应该是有人在背后出谋划策,才会出现以少胜多的局面。

    后面追击的那百十人或许也是同样的计策,希望自己能够轻敌,进而向他们发起反击,然后被他们引入陷阱之中。

    李悦的嘴巴一直没有合上,百十人马从城边疾驰而过,眼前尽是熟悉的面孔。

    海林察居然还有心对着众人挥手,看他们疾驰、轻松的样子,好像是率领着几千人、追击着100多人呢。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阿保机现在的心理。

    思慕部在城头兵士的注视下,拼命追击着契丹人,双方足足跑出几里之外,他们才慢慢降低了速度,转头跑回扶余县的城边。

    “海林察兄弟,你们怎么都回来了?”

    流鬼人正在渡过冰面,此时北岸上空的雪花已经散尽,显然刚刚万马奔腾的场景,是他们营造出来的。

    此时的李悦可是发自内心的称呼着兄弟,思慕人和流鬼人一共不过200多人,看到扶余县的危机竟然敢返回救援。

    更想不到他们居然懂得利用计谋,以这么少的人马、就吓得几千契丹人狼狈逃窜的。

    “李县令,你送给我们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上午才走出去几十里地。大家休息的时候,看到这边的山着起那么大的火,我们就猜想一定是出事了。”

    从海林察和同伴的脸上不难看出,这些人是真的担心扶余县、担心李悦等人的安危,感觉到不妥居然立刻返了回来。

    李悦激动地拍打着众人的肩膀,嘴里却说不出一句话来,此时没有语言能表达自己感激的心情。

    “进城、进城,说什么我都得好好感谢你们。”

    海林察连连摆手。

    “不用、不用,趁着天色还早,我们还得抓紧赶路。早一刻回去,族人们才能早一刻放心。”

    人家帮了一个大忙,李悦怎么能让他们轻易离开。

    “海林察兄弟,现在算的话,你们是第二次来了。说什么都得让我这个县令好好款待一番,怎么可能连门都不进,就这么让你们离开呢。”

    听着李悦的怪异理论,海林察不禁哑然失笑,感受着手腕上的力道,显然是真心诚意地不想让自己走啊。

    此时流鬼人也赶了过来,嘴里不知道说着什么,却是可以感受到对方关切的心情。

    李悦激动不已,对方虽然贫穷、落后,却是有着一颗质朴的心。

    “进城、进城……”

    招呼着众人返回城里,杨礼已经组织着百姓打扫战场。

    城内的损毁不多,城外的尸体却是要收敛,不知这一次的偷袭,让多少百姓丢掉了性命。

    海林察等人没有太多的伤感,只是看着契丹人的武器、箭支眼红。

    李悦明白他们的心理,索性让他们也跟着帮忙,同时捡到的东西归他们所有。

    这时看出来了,思慕人是真的穷啊,不仅捡拾着地上的东西,就连契丹人尸体上的物品也不放过,短短几息的工夫,便能看到一个赤条条的身体。

    契丹人的头都被砍了下来,李悦的心理彻底发生了变化,如今这些脑袋不仅是罪证,更是可以用来换取功劳的工具,甚至还是证明自己的最佳方式。

    县令们终于办了一件让众人舒心的事,那就是他们的脑袋全部摆在了地上,不用大家伙再费力砍下来了。

    粗略的统计了一下,新城的百姓没有伤亡,而老城里的百姓几乎少了三成。

    为了平息百姓们的愤怒,县令们的脑袋再一次派上了用场,众人根本不在乎手会不会疼,纷纷上前抡开了巴掌,要不是之前有过吩咐,估计真的有人会拿去做成夜壶。

    除了少数人很悲伤,其他人都是异常高兴的。

    以几百人的力量,竟然可以抵御几千人的军队,试问哪个县城可以做到。

    冤有头债有主,李悦打算近期再走一趟上京,安排妥当何昱回家的事情,同时也要索取更多的权利,从今以后不再畏首畏尾。

    对于敌人可以不择手段,对于朋友李悦竭尽所能。

    流鬼国地处偏远,不能给予太多物质上的帮助,李悦索性把鱼肉松的做法告知对方。

    一来双方不存在竞争关系,二来也算是给对方的一种补偿,如果真的可以找来玉米,就是接纳为自己的百姓,也未尝不可。

    至于思慕人,李悦和众人商量了许久。

    如今的扶余县,说是渤海国的一部分,不如说是一个包含多元的自由地。

    从城里的饮食、穿戴便能看出,唐人、胡人泾渭分明,却又相互影响。

    即便是再多出来一部分,也不是不可以的。

    如今这些只能是当做一个打算,最终还是看太子的想法。

    当思慕人和流鬼人再次离开的时候,他们的行囊比之前扩大了一倍,如果不是顾忌族内的亲人,真希望留在这里住一辈子。

    小山上设立了一个岗哨,所有人都担心契丹人会卷土重来,可是半个月过去,除了零星有百姓投奔扶余,路上再看不到大队的人马。

    扶余县的第一个新年,在忙碌和紧张中稀里糊涂就过去了。

    立春,意味着天气就要转暖,东北的天气还不至于影响行程,但是也该早做打算了。

    听说那位夫人就是皇后,太子震惊不已,想不到自己曾经如此近距离和对方接触,再想到对方二人亲昵的样子,不禁又暗自咋舌。

    甚至怀疑李悦是皇后私藏的面首,以后如何对待李悦,成了他目前头等的大事。

    看着面前的一颗颗脑袋,太子愤怒又不已,这些就是百姓们倚重的父母官,这些就是以后自己需要用到的县太爷。

    听说扶余县遭受了损失,太子痛心不已,一直以来李悦都是尽心尽力的建设扶余。

    这个县令倒是让他很满意,不过他居然和唐国的皇后不清不楚,实在是有些头疼啊。

    “李兄,你说当初逃离铁利、思慕人帮了很大的忙,最近又是他们帮你抵御了契丹人?”

    李悦无奈的点了点头,眼前的太子明显是蒙了,同样的问题问自己几次了。

    太子也是无奈,这样的事情自己还是第一次遇见,如果下次当国主的话,估计就有经验了。

    此时的他很是后悔,当初就是是贪图人家的身份和地位,希望能能搭上关系。

    原以为节度使夫人了不起了,想不到竟然是龙头老大的原配。

    看着眼前的凤冠和凤印,太子又不得不信。你说你一个皇后,逃亡到东北这里谁信啊。

    看一眼李悦,你说你也刚知道她的身份,这话说出去谁信啊。

    封赏力度小了,恐怕会惹皇后不快,倒时别说是国主,估计脑袋会搬家了。

    封赏力度大呢,人家倒是满意了,不过把祖宗的基业拱手让人,实在是不甘心啊。

    “大兄,凭良心讲,我确实是有私心。”

    太子幽怨地看了一眼李悦,心里暗自琢磨着,你那是私心嘛,明明就是野心啊。

    李悦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从北至南,铁利、安居骨旧地,再加上扶余县,西边皆是和契丹接壤。黑水靺鞨和你们毕竟是一脉相承,把他们安置在这里,岂不是一举两得嘛。”

    “况且他们也答应了,只有在帮助你找到大琦锋的前提下,才会从山里搬出来。”

    太子默不作声,暗自衡量着。

    以自己目前的实力,最多掌握着长白山一带的府州,至于其他地方,不过是没有识破脸罢了,眼下的扶余府就是一个例子。

    即便是以后当上了国主,那些人恐怕也难以对自己臣服。

    好像和现在没有多大的区别,依旧是可以听调不听宣。

    当初就不该轻易相信他们,自己虽然掌握了禁军,可是却主动把要害之地交了出去。

    原以为这些人只是贪图那里的富庶,想不到竟然敢主动勾结契丹人。

    可惜自己不敢轻举妄动,一旦出手对付乌诚,就代表着双方正式决裂了。

    左右衡量,太子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如果我当上了国主,封你为扶余候的同时,三府皆是你的封地。你我兄弟重振海东盛国的雄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