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自然的威力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自然的威力

    运河贯通的第二天,塔虎城连续十天处于暴雨的肆虐之中。

    暴雨猛烈时从屋子里向外望去,仅仅能看到几丈之外,空气中隐隐充斥了烟雾,仿佛整个天地都消失了一样。

    豆大的雨点敲击着地面,加上外面江水的咆哮,两个人面对着面,如果不大声喊的话,都听不到对方在说些什么。

    此时别说是吐勒斯,就连李悦也是暗暗后怕,以目前的雨势,如果没开通松辽运河,只怕是塔虎城一带都会被淹没,甚至是临近江边的扶余城,都难免会受到水灾。

    暴雨来得突然,去的也是没有一点征兆,第十天中午的时候,太阳已然挂在了天空正中,就连云彩也成了一片一片的了。

    怀着无尽的敬畏之心,李悦等人来到之前开通的沟渠附近,此时这里俨然成了一条大河。

    河道的宽度足有十几丈远,而且两岸的泥土还在不停地向水中坍塌,显然还没有松花江达到满意的程度。

    眼前的景象如此,下游的情况更是难以预料,或许整条运河达到十丈的宽度,应该是不成问题。

    众人回到塔虎城的时候,扶余城恰好派人来向李悦禀报。

    整座城池没有任何人员伤亡,只是穿城而过的江水扩大了城里的沟渠。

    知道了城里的情况,李悦终于松了一口气,至于被扩大的内河,没有看到实际的景象,也不好说是好是坏了。

    是时候检验成果的时候了,吐勒斯更是归心似箭,被如此罕见的暴雨隔了这么多天,不知道部落有没有受灾,而且又乱成了什么样子呢。

    几艘小船相继驶入湖中,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塔虎城更是派出了最好的船工。

    现实情况也由不得他们认真对待,此时江水依旧湍急,水中不时有粗细不一的树干出现在视线中,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面临船毁人亡。

    不止是为了安抚吐勒斯,李悦也担心仙州的情况,暴雨加上高句丽人的摧残,今年恐怕只能是解决温饱了。

    尽管水中的情况复杂,可是顺流之下到达仙州,也只用了将近两个时辰,临近黄昏的时候,已然看到了仙州的轮廓。

    这一路走来,李悦和吐勒斯真的心惊胆寒,小船航行在大湖中时还没觉得咋样,进入沟渠的过程简直堪称九死一生。

    人工开凿的沟渠不知道拓宽了多少倍,不管是用来运送物资,还是用来调兵遣将,都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这多亏了这个时代的东北人口稀少,使得运河两岸的土质疏松,经过暴雨和洪水的洗礼,沟渠两岸的泥土纷纷被冲向了下游。

    李悦的心情复杂,如此大规模的破坏原有的环境,不知道会对后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众人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算是在仙州附近登陆。

    看眼前的状况,仙州一切良好,如果能径直开通一条河道,待水势平稳之后,这里完全可以建造一座码头。

    “侯爷。”

    眼看着西边来人,高思继马上带人、带马迎了上来,胆敢在这个时候完成松辽运河处子航行,除了李悦他想不到任何人了。

    “高兄。仙州还好吧?百姓还好吧?”

    李悦脸色煞白,忍受着胃里的翻滚,急匆匆地向对方询问道。

    高思继的脸上现出笑容,向吐勒斯拱了拱手,根本没有任何的担忧,对李悦回道。

    “回侯爷的话,仙州平安无事、百姓平安无事。”

    “不过以老夫的见识来看,恐怕高句丽人和契丹人是要遭殃了,或许只有那些胆小、头脑清醒的人,才会幸运的捡回一条性命。”

    看着高思继的笑脸,吐勒斯心里打了一个冷战。

    这两点说的容易,可是面对着宝珠的诱惑,又能有几个人能做到冷静对待。

    如果当初奚族没能放下面子,恐怕死亡的人口也不会少了。

    趁着天色还早,李悦巡视了一番田地的状况,果然不尽人意。

    今年仙州粮食减产,已经是不可避免,李悦打算调拨蔬菜种子,尽可能的弥补百姓们的损失。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高思继随同李悦,径直向西辽河南下,同时也让他更加直观地见识了洪水的威力。

    一路上高思继的笑容便没有消失,想来心里的阴霾已经是消散了大半。

    放眼望去,原本的沟渠变成了几十丈宽的河口,即便是洪水退去,估计也能留下几丈的通道,如此一来进入辽河完全不成问题。

    随着船只顺流而下,众人愈发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辽河的河面明显更加宽阔,即便是最窄的地方,也达到了近百丈宽。

    由此可见,上游冲刷下来的泥土,不知道把河道堆高了多少,使其轻松没过了河堤,如果那里原本不是沼泽的话,或许将会变成一畦畦的良田。

    眼看着南苏城越来越近,城头上依稀有人影闪了一下,没过一会的工夫,不止是城头上,就连城里也有人跑了出来。

    “李侯爷、李侯爷……”

    呼喊声虽然不大,可是从穿着和话语不难判断,这些俨然就是汉人。

    放眼望去,汉人的人数不多,大概几百人的样子,而且人群中看不到一个高句丽人,不禁让李悦又惊又喜。

    难道说一场洪水,让所有的高句丽人全部都消失了?

    “靠岸、靠岸。”

    李悦催促着,慢慢向岸边靠拢,如今已经分辨不出真正的河岸,只能是一点点的试探着前行。

    “咚”的一声轻响,众人略微踉跄了一下,显然船底已经是触碰到了泥地。

    “喂,诸位父老乡亲,高句丽人去哪里了?”

    李悦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向百姓们问道。

    “回侯爷的话,那些高句丽人死的死、跑的跑,如今这座城是咱们汉人的了。”

    众人兴奋的喊叫,加上距离太远,让李悦根本分辨不出嘈杂的声音里到底是喊着什么。

    相继喊了几遍,百姓们也发现了异样,连忙有人组织着齐声喊了两遍,这才算让李悦听明白了。

    从当初的南苏城来看,高句丽百姓不下几千人。

    以眼前的汉人数量来推测,只有双方实力相当,才会把剩余的高句丽人赶出南苏。

    继续推测,恐怕是有八九成的高句丽人,把性命丢在了洪水之中。

    李悦被吓了一跳,自己一个不上台面的计策,竟然一举令这么多人丧命,心中震撼的同时,对大自然的敬畏更是增添了几分。

    这还不算全部,加上下游的契丹牧民,恐怕丧命者不下五千之多。

    或许是联想到当初河堤上的景象,吐勒斯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万幸、万幸啊。

    下游是不能去了,以目前的水势来看,回程将会愈发的艰难,众人索性靠向右岸,按照吐勒斯的指引,寻找可以靠岸的地方,同时向奚族的部落进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