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弓裔

第二百一十二章 弓裔

    行军路线已经确定下来,从扶余城出发一路向南进入仙州,在仙州和高思继汇合取道松辽运河。

    依靠运河平坦的冰面,在南苏略作补给,之后向徒河进发。

    那里还有一万多奚族兵士,以及足量的汽油,等待着与大部队汇合。

    这些日子里,李悦也没有闲着,每天查看着由徒河送来的信件。

    至少在李悦的认知中,从没经历过如此寒冷的冬天,感觉天气至少也在零下四十度了。

    信件中内容只有简单的几个字,今日海冰厚度,目测海冰范围等等。

    对于辽东一带不太熟悉,不过只要海水结冰,同时可以承受足够的重量,海岸线完全可以当做行军的路线。

    看着每天上涨的数字,以及冰上行走的重量,李悦行走愈发的安心。

    依靠这样的方法,大概率可以直达新罗,可是这样低的温度,和往年比显然又不是正常的。

    面对可能出现的天灾,李悦心中暗自焦急,压力也随之有些增加。

    “侯爷,看你这些天明显是上火了啊。等通往幽州的商路通了,让老黄给你弄些茶叶败败火吧。”

    高思继看着李悦嘴上的燎泡,心中不免有些担心。

    听说渝关的建设速度很快,城池不仅扩建了许多,就连高度也达到两丈。

    只要驻军达到一千的数量,凭借着炮竹和汽油的威力,恐怕便是有万人攻城,都难以将其攻克。

    商队的速度很慢,倒不是路程有多艰辛,而是沿路上的关卡太多,每每都要好好打点一番,才能顺畅的通过。

    即便是黄粱携带着渤海国的文书,受到的盘查和为难也是不少。

    从中不难看出,如今皇家越来越不被放在眼中,各个节度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下面兵将们的举动。

    “高兄,我现在不急别的,就是着急没有时间。”

    没等说完,李悦疼得捂上嘴巴,一股黄水从指间冒了出来。

    高思继愣了一下,有些疑惑的问道。

    “侯爷,你今年才不过十八,还未及弱冠之年,怎么会说出这样老气横秋的话来?”

    李悦按了按嘴边,抹上一些防冻膏继续说道。

    “高兄,你没感觉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吗?这天气不止有旱灾,还会有寒灾发生,我担心天气会影响到庄稼的收成。”

    身为武将,高思继哪里考虑这些问题,愣了片刻之后随即问道。

    “侯爷攻打新罗,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据我所知,新罗也未必比中原暖和,如果说天下最富庶的地区,莫过于江南一带了。”

    李悦翻了一个白眼,自己还不知道江南暖和,人家一年可以种植两次。

    东北要不是平原居多、土地肥沃,怎么可能收获这么多的粮食。

    “江南是好,不过咱们这么多人,不可能屈居人下吧。更何况这么多的胡人进入唐国,恐怕还没过幽州呢,就得被刘仁恭全部弄死了。”

    高思继嘿嘿笑了一下,自己只适合领兵打仗,这种关系民生的事,根本就没考虑那么多。

    扶余城到徒河,足有一千多里地,依靠着厚重的雪地,仅仅用了七天的时间便已经到达。

    这样的速度对于几万人的大军来说,已经是一项创举了。

    李悦不知道算不是好消息,如今结冻的海冰足有一米,海岸线一带完全可以通行,如此一来行军完全不成问题,在徒河挑选出比较忠诚的新罗向导,完成补给、装载汽油的众人继续出发,向着卑沙城前行。

    预计最多四天的时间,便可以到达那里,简短的修整之后,未来的半个月将是一段魔鬼的旅程。

    以李悦规划的路线,全部都是沿着海岸线行军,如此一来距离虽然远了一些,可是不用翻山越岭,只要海边结冰、全部都是坦途。

    通过从朴庆光那里的了解,目前的新罗战乱不断,以真圣女王为首的新罗皇室,如今的地位岌岌可危。

    不仅各地的农民相继起义,就连地方豪族也纷纷自立。

    如今皇室居中、掌控着庆州附近,而豪族出身的甄萱,于892年起兵,接连攻下数城之后,占领武珍州(现光州)作为根据地,自称“新罗西面都统指挥兵马制置”。

    至于李悦打算拉拢的弓裔,盘踞在松岳(今朝鲜开城),与甄萱一南一北,对女王形成了夹击之势。

    从了解到情报来看,这个弓裔本是一名和尚,后来加入到农民起义军之中,凭借着勇猛和计谋,渐渐获得了领兵的权利。

    不过也正是因此,慢慢地暴露出了他的野心,竟然带领着手下的兵马,攻克数个女王的郡县。

    随着势力逐渐扩大,甚至从之前的首领——梁吉手下脱离出来,并且谎称自己是新罗王室出身,乃宪康王之庶子,以此来吸纳大量的人才和人马,如今的北部地区以他一家独大。

    对于新罗的局势,李悦不免有些好奇,皇室面临这样的危机,居然还敢派兵攻打渤海国,如今损失了这么多的兵马,恐怕皇室早已经不存在了。

    不管是从位置,还是身份来说,李悦感觉这个弓裔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

    相比其他两方,出身卑微的弓裔更容易被收买,并且以他控制的兵马来说,此人还有着一定的手段,才能让这些普通的农夫已然为之卖命。

    如果可以的话,李悦不介意扶持他,三方相比而言,弓裔这样的势力基础更加牢固,而且也更容易被百姓们接受。

    当初已经考虑到行军的困难,可是真正踏上渤海的海边,李悦才切身感受刺骨的寒风。

    海冰上没有任何的遮挡,明显比陆地上冷了许多,不过好在冰面上凹凸不平,马匹和猎狗更容易行走。

    晚上扎营的时候,可以说是众人最幸福的时候,一个个帐篷被支在岸边避风的地方,随着煤炉点燃,要不了多久,帐篷中便会充满了脚臭的味道。

    不知不觉间,已然到了二月份了,众人已经在陆地上行军三天有余,据向导说,明天就会到达弓裔最北面的一座县城——沙里院。

    沙里院距离松岳不过百余里,据说城里驻守着大概两万兵马。

    本着先礼后兵的原则,扶余府在沙里院北五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一边修整、一边向对方发出了拜帖。

    如今的沙里院中,驻扎着两万的兵马,城主为弓裔首先的得力干将——王建。

    王建此人年纪不大,仅仅二十出头,不过凭借着自身的勇猛,让弓裔十分的赏识,历经几次重要的战役,进而获得了城主的位置。

    据打听到的情报来看,此人擅长水战,当初在松岳西面的礼成港一战,为占领松岳立下了赫赫战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