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二百五十章 和谈

第二百五十章 和谈

    距离扶余府出兵倭国,已经足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扶余城附近一片郁郁葱葱,和往年相比、那些秧苗明显要比其他粗壮了许多,引得熟悉农事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

    和普通百姓一样,李悦也被拒绝在农田之外,田地里只有杨礼、高启等几个老家伙,以及那些他们信得过的农夫们。

    “杨公,这些玉米在大棚里提前长了两三个月,可是比那些后种的庄稼壮实多了。如果整个扶余府都用这样的办法,有些庄稼岂不是可以一年种两茬了?”

    农夫的话让杨礼思索了片刻,起身捶了捶腰,随即满是遗憾的说道。

    “难啊。也就是扶余城附近,有这样的天然温泉,才能人让玉米、南瓜提前发芽。换到其他的地方,可就不好说了。”

    众人点了点头,相比而言、扶余城简直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四周地势平坦不说,北面临近松花江,无论是百姓用水,还是用来灌溉农田,都有着极大的方便。

    况且不是每个城池附近都有温泉,见识到了温室大棚的好处,一群老家伙正在研究,如何把温泉充分利用起来,这样一来冬天也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了。

    如今从扶余城到农安的道路已经修好,利用废弃的煤渣修路,即便是那些木头制作的轮子,都感觉不到多少颠簸。

    不仅如此,道路还在向南边延伸,计划是一直到渝关一线,全部都修成这样的道路。

    如此一来,无论是调兵遣将,还是商队走商、甚至是百姓通行,都有着极大的方便。

    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把倭国的粮食从这条路上运回,随着运输次数的增多,路面也会更加的坚实,再用煤渣修路的时候也会方便了许多。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是扶余历年以来、最为富裕的一年了。

    自从上一次大胜,扶余府现在已经彻底占领了大阪和神户,甚至已经给倭人百姓登记造册,每个倭人需要持有汉字的公验,才可以进入两座城池,否则一律按照细作来处理。

    兵士们对待倭人的柔和方式,已经让城里的百姓们彻底臣服,甚至是有人看到意外的状况,都会向城门的守卫禀报。

    看着对方连比划带说的,守卫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实际上在半个时辰之前,便已经了解到了具体的情况。

    距离大阪十里之外,出现一支百人的队伍,对方的人数不多,但是却穿着华贵,显然不是普通的倭人。

    为首之人还打着一支白旗,显然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任何的恶意。

    城外的探子早就知道了对方的存在,同时也已经把他们的行踪通知了同伴,面对现在的形势,城里早就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状况。

    倭人终于还是熬不住了,汽油和炮竹的威力,在目前对很多人来说,根本无法抵挡、同时也没有应对的办法。

    眼看着倭人的队伍已经出现在一里之外,大阪的百姓像是见了鬼一样,纷纷向城里躲避,生怕被对方给抓住一样。

    从中也不难看出,此时的百姓明显更趋向于扶余府,而对于自己的同族,却显现出排斥的态度。

    队伍中走出一人,举着手中的白旗不断地摇晃,向守卫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态度,只是对方激动的喊叫,守卫根本不明白他在说些什么。

    与此同时,城里的兵士也开始集结,至少有百人左右来到的城门,俨然一副预防强敌的模样。

    “我是天皇派来的使者,特地向诸位将军通禀,倭国抱着十足的诚意,想要和贵国和谈,希望诸位将军能够行个方便,向贵国国主禀报一声。”

    有舌人把对方的话转述出来,兵士们相互看了一眼,想不到对方这么早就熬不住了。

    侯爷吩咐过的,等到把物资都运送完毕,到时扶余府打算和谈的时候,才会和对方正式谈判的。

    “告诉对面的倭人,放下手中的武器,不然我们可就要进攻了。”

    舌人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声向倭人喊道。

    “放下武器、缴械不杀。”

    倭人懵了,露出了迷惑的神色,同时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白旗,确实没错、自己便没有携带武器啊。

    不止如此,倭人还特意高高举起、用力地摇了几下,生怕对方没有看到的样子。

    “这个倭人欺人太甚,简直是不把我们兄弟放在眼里。既然他不仁、也就别怪咱们不义了。”

    话音落下,挽起手中的弓箭,向着倭人的白旗射了过去。

    箭矢如同流星,眨眼的工夫便已经到了对面,随即啪的一声,倭人手中的白旗应声而断。

    只听着舌人继续喊道。

    “小子,看在你不知情的份上,今天就留一条性命,胆敢再携带武器,扶余府将士可不会手下留情了。”

    倭人两腿打着颤,此时没有跌坐在地上,已经算是有几分胆量了,对方的箭术如此高超,竟然连细小的旗杆都可以射断,更别提自己这么大的人了。

    听到对方莫名其妙的话语,倭人知道自己今天逃过了一劫,既然对方没有和谈的念头,向上司禀报就是,至于该怎么处理,就让对方去头疼吧。

    眼看倭人任凭白旗掉在地上,手中抡着竹竿狼狈逃窜,扶余府兵士们哈哈大笑,想要和谈、得看自家侯爷的心情。

    远处发生的一切,倭人将领看得清清楚楚,作为藤原氏的一员,这么多年在倭国作威作福,还没有人敢这样羞辱他呢。

    随着倭人把过程详细叙述,将领深吸了一口气,现实的逼迫下、不想低头也得低头。

    不管怎么说,任务一定是要完成的,看对方的样子,目前也不打算继续进攻,再拖延下去、藤原氏的损失越大。

    想到这里、将领决定亲自出马,既然对方视白旗为武器,那么自己干脆赤手空拳了。

    同样,扶余府兵士也没有散去,而是观察着对方的举动,眼看着一人骑马过来,众人也变得认真起来,对方显然是个倭人的将领,自然不能用刚才的方式对待。

    “藤原氏向诸位勇士问安,奉天皇旨意,特请渤海国与倭国和谈。诸位千万不要自毁前程,还请向你们的将军禀报。”

    舌人的话让兵士们顿时来了精神,之前就有一个叫藤原的异常嚣张,不过被侯爷净身之后明显收敛了许多。

    。对面这个藤原也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看来也是缺少了管教才是啊。

    “告诉他,给他三息的时间下马投降。做人不要太过嚣张,你以为凭借那对拳头当做武器,就能攻破我们的城池吗?”

    听了舌人的话,藤原气得险些从马上掉落下来,自己已经是带着最大的诚意,身边连匕首都没有带,竟然会被对方污蔑用拳头攻城。

    让他最受不了的是,这些人明显比藤原氏还不要脸,明明是倭国的城池,竟然口口声声说是自己的。

    “再告诉他一句,想要找渤海国国主,就到忽汗城去找,这里是扶余府的侯爷做主。”

    “可不就是个傻子嘛。想要和国主谈判,居然找到扶余府的大阪,难道说倭国朝堂上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随着舌人原话转达,气得对方浑身发抖,整个人已经处在失控的边缘,似乎随时都会爆发出来。

    突然间,一支箭矢疾射而至,正中对方的眉心,藤原在马上呆立了片刻,晃晃悠悠地坠落到马下。

    。“居然用念头对我们动武,藤原氏都这样嚣张嘛。”距离扶余府出兵倭国,已经足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扶余城附近一片郁郁葱葱,和往年相比、那些秧苗明显要比其他粗壮了许多,引得熟悉农事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

    和普通百姓一样,李悦也被拒绝在农田之外,田地里只有杨礼、高启等几个老家伙,以及那些他们信得过的农夫们。

    “杨公,这些玉米在大棚里提前长了两三个月,可是比那些后种的庄稼壮实多了。如果整个扶余府都用这样的办法,有些庄稼岂不是可以一年种两茬了?”

    农夫的话让杨礼思索了片刻,起身捶了捶腰,随即满是遗憾的说道。

    “难啊。也就是扶余城附近,有这样的天然温泉,才能人让玉米、南瓜提前发芽。换到其他的地方,可就不好说了。”

    众人点了点头,相比而言、扶余城简直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四周地势平坦不说,北面临近松花江,无论是百姓用水,还是用来灌溉农田,都有着极大的方便。

    况且不是每个城池附近都有温泉,见识到了温室大棚的好处,一群老家伙正在研究,如何把温泉充分利用起来,这样一来冬天也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了。

    如今从扶余城到农安的道路已经修好,利用废弃的煤渣修路,即便是那些木头制作的轮子,都感觉不到多少颠簸。

    不仅如此,道路还在向南边延伸,计划是一直到渝关一线,全部都修成这样的道路。

    如此一来,无论是调兵遣将,还是商队走商、甚至是百姓通行,都有着极大的方便。

    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把倭国的粮食从这条路上运回,随着运输次数的增多,路面也会更加的坚实,再用煤渣修路的时候也会方便了许多。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是扶余历年以来、最为富裕的一年了。

    自从上一次大胜,扶余府现在已经彻底占领了大阪和神户,甚至已经给倭人百姓登记造册,每个倭人需要持有汉字的公验,才可以进入两座城池,否则一律按照细作来处理。

    兵士们对待倭人的柔和方式,已经让城里的百姓们彻底臣服,甚至是有人看到意外的状况,都会向城门的守卫禀报。

    看着对方连比划带说的,守卫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实际上在半个时辰之前,便已经了解到了具体的情况。

    距离大阪十里之外,出现一支百人的队伍,对方的人数不多,但是却穿着华贵,显然不是普通的倭人。

    为首之人还打着一支白旗,显然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任何的恶意。

    城外的探子早就知道了对方的存在,同时也已经把他们的行踪通知了同伴,面对现在的形势,城里早就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状况。

    倭人终于还是熬不住了,汽油和炮竹的威力,在目前对很多人来说,根本无法抵挡、同时也没有应对的办法。

    眼看着倭人的队伍已经出现在一里之外,大阪的百姓像是见了鬼一样,纷纷向城里躲避,生怕被对方给抓住一样。

    从中也不难看出,此时的百姓明显更趋向于扶余府,而对于自己的同族,却显现出排斥的态度。

    队伍中走出一人,举着手中的白旗不断地摇晃,向守卫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态度,只是对方激动的喊叫,守卫根本不明白他在说些什么。

    与此同时,城里的兵士也开始集结,至少有百人左右来到的城门,俨然一副预防强敌的模样。

    “我是天皇派来的使者,特地向诸位将军通禀,倭国抱着十足的诚意,想要和贵国和谈,希望诸位将军能够行个方便,向贵国国主禀报一声。”

    有舌人把对方的话转述出来,兵士们相互看了一眼,想不到对方这么早就熬不住了。

    侯爷吩咐过的,等到把物资都运送完毕,到时扶余府打算和谈的时候,才会和对方正式谈判的。

    “告诉对面的倭人,放下手中的武器,不然我们可就要进攻了。”

    舌人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大声向倭人喊道。

    “放下武器、缴械不杀。”

    倭人懵了,露出了迷惑的神色,同时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白旗,确实没错、自己便没有携带武器啊。

    不止如此,倭人还特意高高举起、用力地摇了几下,生怕对方没有看到的样子。

    “这个倭人欺人太甚,简直是不把我们兄弟放在眼里。既然他不仁、也就别怪咱们不义了。”

    话音落下,挽起手中的弓箭,向着倭人的白旗射了过去。

    箭矢如同流星,眨眼的工夫便已经到了对面,随即啪的一声,倭人手中的白旗应声而断。

    只听着舌人继续喊道。

    “小子,看在你不知情的份上,今天就留一条性命,胆敢再携带武器,扶余府将士可不会手下留情了。”

    倭人两腿打着颤,此时没有跌坐在地上,已经算是有几分胆量了,对方的箭术如此高超,竟然连细小的旗杆都可以射断,更别提自己这么大的人了。

    听到对方莫名其妙的话语,倭人知道自己今天逃过了一劫,既然对方没有和谈的念头,向上司禀报就是,至于该怎么处理,就让对方去头疼吧。

    眼看倭人任凭白旗掉在地上,手中抡着竹竿狼狈逃窜,扶余府兵士们哈哈大笑,想要和谈、得看自家侯爷的心情。

    远处发生的一切,倭人将领看得清清楚楚,作为藤原氏的一员,这么多年在倭国作威作福,还没有人敢这样羞辱他呢。

    随着倭人把过程详细叙述,将领深吸了一口气,现实的逼迫下、不想低头也得低头。

    不管怎么说,任务一定是要完成的,看对方的样子,目前也不打算继续进攻,再拖延下去、藤原氏的损失越大。

    想到这里、将领决定亲自出马,既然对方视白旗为武器,那么自己干脆赤手空拳了。

    同样,扶余府兵士也没有散去,而是观察着对方的举动,眼看着一人骑马过来,众人也变得认真起来,对方显然是个倭人的将领,自然不能用刚才的方式对待。

    “藤原氏向诸位勇士问安,奉天皇旨意,特请渤海国与倭国和谈。诸位千万不要自毁前程,还请向你们的将军禀报。”

    舌人的话让兵士们顿时来了精神,之前就有一个叫藤原的异常嚣张,不过被侯爷净身之后明显收敛了许多。

    。对面这个藤原也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看来也是缺少了管教才是啊。

    “告诉他,给他三息的时间下马投降。做人不要太过嚣张,你以为凭借那对拳头当做武器,就能攻破我们的城池吗?”

    听了舌人的话,藤原气得险些从马上掉落下来,自己已经是带着最大的诚意,身边连匕首都没有带,竟然会被对方污蔑用拳头攻城。

    让他最受不了的是,这些人明显比藤原氏还不要脸,明明是倭国的城池,竟然口口声声说是自己的。

    “再告诉他一句,想要找渤海国国主,就到忽汗城去找,这里是扶余府的侯爷做主。”

    “可不就是个傻子嘛。想要和国主谈判,居然找到扶余府的大阪,难道说倭国朝堂上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随着舌人原话转达,气得对方浑身发抖,整个人已经处在失控的边缘,似乎随时都会爆发出来。

    突然间,一支箭矢疾射而至,正中对方的眉心,藤原在马上呆立了片刻,晃晃悠悠地坠落到马下。

    。“居然用念头对我们动武,藤原氏都这样嚣张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