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二百六十章 宫奴

第二百六十章 宫奴

    年关将近,长安城里变得更加冷清了,以往在这死寂的皇宫里面,还能依稀听到外面的叫卖声,如今只能偶尔听到一两声乌鸦的聒噪。

    何昱穿着棉衣、披着貂袍,站在门前向外望着,同样是雪景,宽阔的皇宫里就感觉一片凄凉,而当初在扶余城的时候,即便是下着鹅毛大雪,也依旧是一片热闹的场面。

    那时好像全城的孩子都出动了,无不叫喊着、同时攥着雪球攻击着别人,好像除了自己都是敌人一样,每个孩子都是一副欢快的表情。

    即便是偶尔有妇人来找自己的孩子,对方也不过是嬉笑着逃窜而已,甚至有顽皮的孩子、还会对自己的母亲、姐姐,扔几个雪团。

    身为德王的李裕,在那里根本没有身份的桎梏,甚至挨了其他孩子的雪团,也只是出手还击,从没有像是在宫里那样大发脾气。

    想不到这样一个天之骄子,居然会主动放下架子,替那个李悦的妹妹抵挡别人的攻击。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个未来的大唐天子,喜欢一个近乎乡野丫头的姑娘。

    只是眼下这种情况,好像根本没有人在乎皇室的威严,如今的大唐天子、都不被臣子们放在眼里,这样的皇上似乎不当也罢。

    这些事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何昱明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身处帝王之家,哪有那么多的事可以随着性子来做。

    更何况这是大唐的江山,即便是一份几代传承的家业,也不能白白地就拱手送人啊。

    何昱皱了皱眉头,身上穿着厚厚的衣服,可还是感觉一阵阵的发冷,和穿着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心情和环境的影响。

    “梓童,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那些宫女、侍卫都哪去了,身边怎么连一个服侍的人都没有,难道说他们也想骑到朕的头上了?”

    不知什么时候,李晔一个人出现在身后,看到何昱一个人孤零零的身影,不禁暴怒喊道。

    李晔,严格意义上来说,大唐王朝的第十九位皇帝,今年不过三十多岁,看上去却像是年近五旬的样子。

    看着对方震怒的面孔,何昱露出了笑脸,挑起眉头俏皮地安抚道。

    “夫君不必动怒,看你不也是一样,身边连个跟随的人都没有,还不是和我同样的心思嘛。”

    何昱的声音和笑容,对李晔来说像是灵丹妙药,尤其是那声称呼,似乎面前的二人只是一对平常的夫妻,根本不是天下独尊的皇帝和皇后。

    李晔愣了一下,随即爽朗一笑,心中的阴郁也随之消失了几分。

    “夫人说的极是,今日终于得些清闲,没有那些烦心的公务,自然不用那些个奴婢跟在身边。看不到他们应该高兴才是,谁知道哪个是被谁安插在宫内的眼线。”

    看到自己的丈夫想通,何昱也跟着高兴,两夫妻的日子实在是难熬,简直就是这个皇宫的奴隶一样,无时无刻不被人盯着。

    说实话,二人如今还能拥有这样的感情,多亏了当初李晔还是王爷时,两个人便已经成亲。

    按照规矩来说,李晔根本不可能当这个皇帝,只是如今时局动荡,机缘巧合之下,竟然成了大唐的掌舵人。

    也正是因此,何昱成为大唐百年之内,第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后。

    自从李晔坐上那个位置,真的称得上是兢兢业业,只是如今大唐这艘战船船底已经彻底烂透,想要上岸修复都没有那个可能了。

    自李晔登基之前,大唐帝国在农民军的打击下已经是分崩离析。

    在地方,藩镇林立、军阀割据,在他们眼中根本没有什么大唐天子,只有各自的地盘和势力。

    地方上的权利机构全部被军阀取代,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地方事务多由武夫处理。

    皇宫内也是如此,宦官专权、结党私营,皇帝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摆设、人形玉玺罢了。

    为了扭转这种内有权臣、外有强藩的局面,李晔处心积虑,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

    依靠着几年的精心布置,李晔终于获得可信任的帮手,随之也与杨复恭一系的宦官,彻底撕破了脸皮。

    当初也正是因为如此,逼得这些阉人铤而走险,期望通过何昱和李裕,逼迫李晔就范。

    幸好吉人自有天相,妻儿有惊无险的躲过这场灾难,否则后果真的无法想象。

    不仅如此,甚至还真正的平定了蜀地、讨伐河东,只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和设想的收获完全不成正比。

    蜀地用兵虽然消灭了田令孜,但是却最终失去了西川,让另一个军阀趁机崛起,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

    河东之役虽然确实削弱了李克用,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中央禁军,也是折损大半。

    当初对李克用用兵,李晔也是考虑再三,一是因为对方出身沙陀贵族,皇室对其始终不敢有太多的信任。

    二是对方曾经兵临长安,逼迫僖宗再度流亡,李晔自己也饱受颠沛之苦。

    但最重要的是,当时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几股势力中,李克用的沙陀军队最强大,如果可以将其彻底臣服,皇室自然会赢得更多的尊严。

    最可气的是,当初与朱全忠(朱温)等人组成的联军,损失最重的竟然是自己的禁军,而对方几个节度使,遭受的损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朱全忠等人则坐收渔翁之利,看着皇室受损,本就与河东不和的他们,甚至可能躲在暗处还偷偷乐呢。

    皇室接连打了几次败仗,各个军阀对于朝廷完全没有一点的尊重。

    更有甚者,身为陇右节度使、陇西郡王的李茂贞,甚至对李晔出言不逊,不仅在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而且直接质问李晔,如果陛下还要逃亡的话,不知会向哪里逃呢。

    别说是身为一个皇上,就是一个普通的百姓,面对这样的侮辱,恐怕也会控制不住内心的怒火。

    不过话又说回了,四面楚歌的皇帝,控制不住情绪又能如何,如今没有兵马、没有钱粮,就连在皇宫这一亩三分地之内,都要小心提防。

    好在如今自己的骨血平安无事,让李晔心中还有一点点的希望,加上每日有皇后在身边宽心,不然或许早已经是走了极端了。

    “夫人,听你说的那个扶余,每到冬日的时候,孩童们便会到冰上滑行。以我看来,这种事情实在是难以想象,究竟是什么样的两块铁片,就能让人在冰上健步如飞呢?”

    何昱莞尔一笑,像是回忆到了什么,对其温柔地说道。

    “别说夫君不信,就是我亲眼见过,也是不敢相信,想来今年裕儿也应该可以滑的平稳,不会再摔屁股了。”

    “也不知祚儿现在如何,应该每日跟着他的长兄,在学堂中读书呢吧。”

    两夫妻像是笼子中的鸟儿一样,目光投向遥远的东北,只能是远远地看着,却是没有能力飞出这座牢笼。年关将近,长安城里变得更加冷清了,以往在这死寂的皇宫里面,还能依稀听到外面的叫卖声,如今只能偶尔听到一两声乌鸦的聒噪。

    何昱穿着棉衣、披着貂袍,站在门前向外望着,同样是雪景,宽阔的皇宫里就感觉一片凄凉,而当初在扶余城的时候,即便是下着鹅毛大雪,也依旧是一片热闹的场面。

    那时好像全城的孩子都出动了,无不叫喊着、同时攥着雪球攻击着别人,好像除了自己都是敌人一样,每个孩子都是一副欢快的表情。

    即便是偶尔有妇人来找自己的孩子,对方也不过是嬉笑着逃窜而已,甚至有顽皮的孩子、还会对自己的母亲、姐姐,扔几个雪团。

    身为德王的李裕,在那里根本没有身份的桎梏,甚至挨了其他孩子的雪团,也只是出手还击,从没有像是在宫里那样大发脾气。

    想不到这样一个天之骄子,居然会主动放下架子,替那个李悦的妹妹抵挡别人的攻击。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个未来的大唐天子,喜欢一个近乎乡野丫头的姑娘。

    只是眼下这种情况,好像根本没有人在乎皇室的威严,如今的大唐天子、都不被臣子们放在眼里,这样的皇上似乎不当也罢。

    这些事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何昱明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身处帝王之家,哪有那么多的事可以随着性子来做。

    更何况这是大唐的江山,即便是一份几代传承的家业,也不能白白地就拱手送人啊。

    何昱皱了皱眉头,身上穿着厚厚的衣服,可还是感觉一阵阵的发冷,和穿着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心情和环境的影响。

    “梓童,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那些宫女、侍卫都哪去了,身边怎么连一个服侍的人都没有,难道说他们也想骑到朕的头上了?”

    不知什么时候,李晔一个人出现在身后,看到何昱一个人孤零零的身影,不禁暴怒喊道。

    李晔,严格意义上来说,大唐王朝的第十九位皇帝,今年不过三十多岁,看上去却像是年近五旬的样子。

    看着对方震怒的面孔,何昱露出了笑脸,挑起眉头俏皮地安抚道。

    “夫君不必动怒,看你不也是一样,身边连个跟随的人都没有,还不是和我同样的心思嘛。”

    何昱的声音和笑容,对李晔来说像是灵丹妙药,尤其是那声称呼,似乎面前的二人只是一对平常的夫妻,根本不是天下独尊的皇帝和皇后。

    李晔愣了一下,随即爽朗一笑,心中的阴郁也随之消失了几分。

    “夫人说的极是,今日终于得些清闲,没有那些烦心的公务,自然不用那些个奴婢跟在身边。看不到他们应该高兴才是,谁知道哪个是被谁安插在宫内的眼线。”

    看到自己的丈夫想通,何昱也跟着高兴,两夫妻的日子实在是难熬,简直就是这个皇宫的奴隶一样,无时无刻不被人盯着。

    说实话,二人如今还能拥有这样的感情,多亏了当初李晔还是王爷时,两个人便已经成亲。

    按照规矩来说,李晔根本不可能当这个皇帝,只是如今时局动荡,机缘巧合之下,竟然成了大唐的掌舵人。

    也正是因此,何昱成为大唐百年之内,第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后。

    自从李晔坐上那个位置,真的称得上是兢兢业业,只是如今大唐这艘战船船底已经彻底烂透,想要上岸修复都没有那个可能了。

    自李晔登基之前,大唐帝国在农民军的打击下已经是分崩离析。

    在地方,藩镇林立、军阀割据,在他们眼中根本没有什么大唐天子,只有各自的地盘和势力。

    地方上的权利机构全部被军阀取代,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地方事务多由武夫处理。

    皇宫内也是如此,宦官专权、结党私营,皇帝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摆设、人形玉玺罢了。

    为了扭转这种内有权臣、外有强藩的局面,李晔处心积虑,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

    依靠着几年的精心布置,李晔终于获得可信任的帮手,随之也与杨复恭一系的宦官,彻底撕破了脸皮。

    当初也正是因为如此,逼得这些阉人铤而走险,期望通过何昱和李裕,逼迫李晔就范。

    幸好吉人自有天相,妻儿有惊无险的躲过这场灾难,否则后果真的无法想象。

    不仅如此,甚至还真正的平定了蜀地、讨伐河东,只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和设想的收获完全不成正比。

    蜀地用兵虽然消灭了田令孜,但是却最终失去了西川,让另一个军阀趁机崛起,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

    河东之役虽然确实削弱了李克用,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中央禁军,也是折损大半。

    当初对李克用用兵,李晔也是考虑再三,一是因为对方出身沙陀贵族,皇室对其始终不敢有太多的信任。

    二是对方曾经兵临长安,逼迫僖宗再度流亡,李晔自己也饱受颠沛之苦。

    但最重要的是,当时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几股势力中,李克用的沙陀军队最强大,如果可以将其彻底臣服,皇室自然会赢得更多的尊严。

    最可气的是,当初与朱全忠(朱温)等人组成的联军,损失最重的竟然是自己的禁军,而对方几个节度使,遭受的损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朱全忠等人则坐收渔翁之利,看着皇室受损,本就与河东不和的他们,甚至可能躲在暗处还偷偷乐呢。

    皇室接连打了几次败仗,各个军阀对于朝廷完全没有一点的尊重。

    更有甚者,身为陇右节度使、陇西郡王的李茂贞,甚至对李晔出言不逊,不仅在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而且直接质问李晔,如果陛下还要逃亡的话,不知会向哪里逃呢。

    别说是身为一个皇上,就是一个普通的百姓,面对这样的侮辱,恐怕也会控制不住内心的怒火。

    不过话又说回了,四面楚歌的皇帝,控制不住情绪又能如何,如今没有兵马、没有钱粮,就连在皇宫这一亩三分地之内,都要小心提防。

    好在如今自己的骨血平安无事,让李晔心中还有一点点的希望,加上每日有皇后在身边宽心,不然或许早已经是走了极端了。

    “夫人,听你说的那个扶余,每到冬日的时候,孩童们便会到冰上滑行。以我看来,这种事情实在是难以想象,究竟是什么样的两块铁片,就能让人在冰上健步如飞呢?”

    何昱莞尔一笑,像是回忆到了什么,对其温柔地说道。

    “别说夫君不信,就是我亲眼见过,也是不敢相信,想来今年裕儿也应该可以滑的平稳,不会再摔屁股了。”

    “也不知祚儿现在如何,应该每日跟着他的长兄,在学堂中读书呢吧。”

    两夫妻像是笼子中的鸟儿一样,目光投向遥远的东北,只能是远远地看着,却是没有能力飞出这座牢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