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二百六十八章 谁是傻子

第二百六十八章 谁是傻子

    商人们各个心中暗喜,黄粱的报价明显低于他们的预想,单凭着精良的制作技艺,便已经是不止五千贯了。

    “诸位得罪了。黄老板,这只雄鹰我出六千贯。最近我有个侄子刚刚入仕,正好用来送给他当做贺礼。”

    这话说的,也就是骗骗三岁的孩子,在场之人哪一个不是人精,既然你睁着眼睛说瞎话,那就别怪别人信口雌黄了。

    就算是你有个刚入仕的侄子,这么贵重的东西他敢收嘛,回头还不是送给顶头上司,凭什么要成全你,让你去巴结别人啊。

    “张老板,在下也看中了这只雄鹰。下月是我父亲六十大寿,正好拿来孝敬他老人家,不如张老板割爱,就让给我吧。我出六千五百贯。”

    最初报价的张老板脸色一冷,随即怒视着对方,刚刚看黄粱的反应,六千贯已经是不少了,谁知到此人会突然插一杠子。

    “两位老板,你们先别挣了。我家小妾最近给我生了一个儿子,正好用这只雄鹰来冲冲喜,还请两位承认。我出七千贯。”

    眼看着心仪之物就要落到别人的手中,在场的商人们都有些急了,黄粱手中的玻璃器具倒是不少,可是寓意深刻的也就那么几座,被别人买走一个、自己就少挣一份钱啊。

    此时也没有人谦让了,像是菜市场一样纷纷叫价,钱财在他们口中似乎也没有了实际的意义,好像不过是个数字而已。

    “楼上喊的是钱数吗?几千贯啊,那么多的铜钱,恐怕我家都装不下啊。”

    “今天才知道啊,这些商人们真是有钱,别说是几千贯,就是几千蚊、我们家也拿不出啊。”

    不止楼下的百姓,就连王镕也是暗暗震惊,想不到商人们居然这么富有,以前让他们交那么一点税,一个个都哭丧着脸,现在可倒好,几千贯钱都不当回事了。

    直到有人喊出了一万贯,酒楼内外都鸦雀无声了,众人都被这个数字给震撼到了。

    一万贯是什么概念,如果用米粮来计算的话,至少可以装满这个三层的酒楼。

    即便是经手过上万的银钱,黄粱也是不免激动,侯爷的办法果然有效,这些商人们人傻钱多,而且在这样的气氛下,明显是冲昏了头脑,只想着自己的脸面了。

    “雄鹰展翅,一万贯第一次。”

    众人没有作声,只是四处打量着,看看有没有人超过这个数字。

    “一万贯第二次。”

    还是同样如此,不过买主显然有些激动了,脸上已经现出了紧张的表情。

    “一万贯,第三次。”

    随着黄粱敲击了木锤,买主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同时现出洋洋得意的表情。

    酒楼中一片哗然,也不知是感叹对方实力雄厚,还是羡慕对方获得至宝,每个人反应不一,捶胸顿足者也不在少数。

    仅仅是一件商品,就在酒楼里掀起了高潮,无论是售卖的货物,还是这种新颖的方式,都引得众人兴奋异常。

    楼下也开始出现了骚乱,有好事者离开酒楼,打算召唤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共同欣赏这难得一见的场面。

    王镕和一众手下脸色铁青,恒州不是没有钱,商人们也并不穷,穷的是自己这些官员和百姓们。看到黄粱的眼神,王镕按捺住心中的愤怒,现在不过是刚刚开头,以后有这些商人后悔的时候。

    商人们真的是上头了,纷纷围拢在买主的跟前,口中虚伪的道贺着,同时心中却是在暗暗咒骂。

    “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子啊,这么一件东西,竟然花费了上万贯铜钱,如果用来做其他的生意,起码也能挣个上千贯啊。”

    “一万贯就买了这么个东西,脑子装的都是浆糊啊,之前他是怎么赚到那么多钱的呢。”

    心里虽然如此想着,可是众人的眼睛却是没有离开雄鹰片刻,纷纷感叹着制作的精美,同时暗自好奇人家的玻璃为何如此通透。

    第二件玻璃器具摆上来的时候,众人不禁略微有些失望,那是一套日常使用的茶具,虽说看着晶莹剔透,可是和雄鹰一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黄粱也不慌张,随即向茶碗中放入一些茶叶,同时将准备好的开水倒入其中。

    在场之人都盯着黄粱的举动,随着茶叶在开水中翻滚、绽放,并且茶碗中水的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令所有人都都为之称奇。

    对于爱茶、品茶之人,亲眼见到茶水的变化,心中已经泛起了对茶的渴望。

    即便是对茶没有太大的兴趣,此时也是被深深的吸引,如此直观地观察,对众人来说根本就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透明的茶壶、茶碗,对于用惯了瓷器的众人,显现出极大的吸引力来。

    “老夫出三千贯。相信上好官窑出产的瓷器,也达不到这个价值吧。”

    话音落下,随即有人不满道。

    “我出四千贯。官窑的瓷器在下也见过不少,不过相信官窑也造不出这样的茶具吧。”

    如今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大多都为武将执政,对于这套茶具的争夺,人数倒是不多,不过也是有人出价五千贯,众人才停止了争夺。

    随后的场面略微有些沉闷,一件件大小不一的玻璃器物,纷纷落入各个商人的手中,即便是最便宜的一个,也达到了五百贯之多。

    与此同时,黄粱的口袋中多了数不清的房契、地契。

    有王镕等人在场,商人们倒也不敢作假,手下更是帮着计算着黄粱目前的收益。

    “王节度使,现在那个商人手中,至少有几十万贯,如果我们可以……”

    手下说完,做出了一个斩首的动作,令得王镕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个黄老板可是我们的贵人,你们千万不要乱动手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从今天开始、成德再也不会受商人们的愚弄了。”

    对方不明所以,心中却是乐开了花,想来这其中也王镕的股份才对,不然怎么会如此热心,同时又如此关爱那个商人。

    “节度使放心,我回去就吩咐弟兄,千万不能动黄老板一下。”

    王镕点了点头,同时轻声说道。

    “黄老板是万万不能动的,不过在场的其他老板嘛……”

    听到王镕如此答复,手下终于明白了,怪不得会邀请大家来这个场合,看来是不止是为了让大家开开眼界,而且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